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视现实、体悟时间与观照生命——李元胜诗歌对日常生活的超越
1
作者 黄波 《中外诗歌研究》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一、审视现实:“我怀疑盲目奔走的价值”诗歌,既非简单的语言文字游戏,也非纯粹的哲学思想表达,更不是空洞的意象堆砌与说教。李元胜的诸多诗作中,《关于诗》一直以来都被评论家视为体现其诗学旨意之作,它既指向诗歌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尺... 一、审视现实:“我怀疑盲目奔走的价值”诗歌,既非简单的语言文字游戏,也非纯粹的哲学思想表达,更不是空洞的意象堆砌与说教。李元胜的诸多诗作中,《关于诗》一直以来都被评论家视为体现其诗学旨意之作,它既指向诗歌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尺度,也包括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探讨,更暗含“关注现实”这一滥筋于《诗经》的传统诗学主题。就李元胜的诗作而言,诗人关注现实,却不为现实所遮蔽,诗人力图在对现实的怀疑、推敲与判断中,构建出一个广阔而又极具张力的诗歌世界。审视自我是李元胜抵达现实内部的秘密小径。对内心的审视,使李元胜的诗作即便取材于日常,也随处可见一份隐秘而真实的生命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现实 诗歌世界 内容与形式 诗学主题 价值尺度 《诗经》 李元胜 艺术审美
下载PDF
都市风景与田园乡愁——论三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诗学主题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同道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都市风景和田园乡愁构成了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诗学主题。这与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当时中国一方面是军阀统治下的农村及农村式的城镇,延续着数千年传统农业文明;另一方面是西方列强占据下的租界——上海作为一个病态... 都市风景和田园乡愁构成了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诗学主题。这与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当时中国一方面是军阀统治下的农村及农村式的城镇,延续着数千年传统农业文明;另一方面是西方列强占据下的租界——上海作为一个病态的现代都市,引进了西方的资本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市诗是上海迅速膨胀发达的都市情结的迅速反映,以施蛰存、徐迟、郁琪等人为代表的诗人热烈地礼赞现代都市和现代文明,歌颂舞厅、工厂、电车、罢工、烟囱、红绿灯、拥挤的人群和喧嚣的市场——这些现代都市的特征。与都市情结相伴而集中呈现的是田园情结,主要诗人有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陈江帆、侯汝华、金克木、林庚、南星等。田园情结是对都市情结的反抗与逃避,是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恐惧和反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积淀了以田园情结为核心的精美圆熟的古典诗学,它既是对于古典美的留恋,同时也为逃避都市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都市风景 田园乡愁 诗学主题
下载PDF
“快慢之辩”与当代诗歌的速度诗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春光 《诗刊》 2022年第11期53-60,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网络的持续提速使得社会运转整体加速,“速度”成为当代生活体验最核心的特征,并衍生为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和诗学主题。速度体验对当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速度”不仅构成当代诗歌的贯穿性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网络的持续提速使得社会运转整体加速,“速度”成为当代生活体验最核心的特征,并衍生为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和诗学主题。速度体验对当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速度”不仅构成当代诗歌的贯穿性主题,还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审美视点、扩容了当代诗歌的思想空间。“速度”在当代诗歌中首先指涉飞速提升的机械速度及各种表现形式,其更深广的表现是社会发展加速所带来的个体精神变化、社会心态转变以及诗歌审美的整体变迁。中国当代诗歌基于速度体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抒写,并建构了内涵丰富的“速度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诗歌审美 诗学主题 个体精神 社会学概念 交通网络 当代生活 审美视点
原文传递
天使·敌人·天使与敌人——中国现当代城市诗诗学主题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常立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现当代城市诗的诗学主题: 城市崇拜, 城市批判, 城市边缘状态。同时勾勒出中国20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城市诗 诗学主题 城市崇拜 城市批判
下载PDF
本居宣长“知物哀”论的诗学主题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重现世、以人为本的诗学主题。因此"知物哀"论具有时代的超前性,对日本近代文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居宣长 知物哀论 反话语 文学自律 现世 诗学主题
下载PDF
2020年中国新诗之一瞥 被引量:1
6
作者 谭五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4,共7页
2020年的中国新诗在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层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格局,从诗歌写作的具体向度而言,可以将2020年的中国新诗创作主要归纳成灾难书写、人性书写(人性化写作)、神性写作、修辞性写作(词语写作)、智性写作、日常生活写作、审美... 2020年的中国新诗在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层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格局,从诗歌写作的具体向度而言,可以将2020年的中国新诗创作主要归纳成灾难书写、人性书写(人性化写作)、神性写作、修辞性写作(词语写作)、智性写作、日常生活写作、审美写作等七种写作向度。本文结合相关诗人的作品,对前述七种诗歌写作向度进行简要的论述与阐释,以此宏观地勾勒并呈现出2020年度中国新诗创作的整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2020年 灾难书写 诗学主题 美学风貌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的诗学主题及诗学史意义
7
作者 张节末 《长江学术》 2011年第1期79-84,共6页
古诗十九首具有重大的诗学史意义,它标志着从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的历史性转轨,为玄学的出场创造了诗学环境。十九首摆脱了汉儒诗经解释学学统下诗骚传统的牵引,奋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五言诗传统。它表达的是一种不同于儒家群体观的新的... 古诗十九首具有重大的诗学史意义,它标志着从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的历史性转轨,为玄学的出场创造了诗学环境。十九首摆脱了汉儒诗经解释学学统下诗骚传统的牵引,奋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五言诗传统。它表达的是一种不同于儒家群体观的新的自然主义的社会理想,把个体与自然式平等、自发式选择结合起来,并落实到对人生当下生存意义的思考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诗学主题 诗学
下载PDF
国内希尼研究20年综述
8
作者 赵晓晓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47-49,共3页
国内研究者运用西方文论,采取总结与比较的方法,对希尼的诗学主题、诗学风格和译学理念进行了研究。国内希尼研究虽然已具规模,且在深度与广度方面有所突破,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 希尼 诗学主题 诗学风格 译学理念
下载PDF
论孔孟诗学主题的转换
9
作者 赵栋栋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9-51,共3页
按"言各有畛"的原则分析孔孟之诗学主题,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断裂:孔子诗学尚"致用",孟子诗学主"求是"。春秋、战国对诗迥然有别的定位,决定了孔孟之间诗学主题的变迁。孟子以"求是&qu... 按"言各有畛"的原则分析孔孟之诗学主题,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断裂:孔子诗学尚"致用",孟子诗学主"求是"。春秋、战国对诗迥然有别的定位,决定了孔孟之间诗学主题的变迁。孟子以"求是"的认知态度为文学阅读树立的"以意逆志"的接受原则,这是他对中国诗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也是诗学主题转换的直接产物。"以意逆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诗学观念上一次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诗学主题 断裂 以意逆志
下载PDF
试论穆旦诗学主题的同一性
10
作者 候迎迎 《天中学刊》 2016年第4期99-102,共4页
既有研究中,往往将穆旦诗歌分为40年代写作与新中国写作两个阶段。但是,在对物质性生存困境的体认和理想化生存图景的构建两个层面,穆旦的诗歌写作事实上保持了一种同一性的关切,只是不同时期这种对抗表达的强度和人生价值意义的追求有... 既有研究中,往往将穆旦诗歌分为40年代写作与新中国写作两个阶段。但是,在对物质性生存困境的体认和理想化生存图景的构建两个层面,穆旦的诗歌写作事实上保持了一种同一性的关切,只是不同时期这种对抗表达的强度和人生价值意义的追求有所变化。晚期诗作中,穆旦回避了青年时代对社会宏大主题尖锐而直接的批判和繁复的表现技巧,而是将笔触凝注于自我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呈现出较为平易单纯的抒情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物质性生存困境 理想化生存图景 诗学主题 同一性
下载PDF
象征诗艺中国化的艰难历程——李金发与戴望舒之比较
11
作者 曾效葵 席宏伟 《社科纵横》 2009年第9期95-96,共2页
李金发与戴望舒的比较,李金发是中国象征派的开山鼻祖,戴望舒则是象征派的大师。他们在象征诗艺有接受上的差异性,也有共同的诗学主题,却有着不同的归宿。
关键词 李金发 戴望舒 象征诗艺中国化 差异性 诗学主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