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宋末的杜诗学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1期31-41,共11页
论宋末的杜诗学胡可先一、宋代理学与杜诗学杜诗学在有宋一代成为显学,这和赵宋的政治与文化密切相关。宋代的文化精神与唐代大相径庭,杜甫所生活的唐代,以其政治的开明,思想的解放,国力的强盛,武功的显赫著称于世,其文化精神表...
论宋末的杜诗学胡可先一、宋代理学与杜诗学杜诗学在有宋一代成为显学,这和赵宋的政治与文化密切相关。宋代的文化精神与唐代大相径庭,杜甫所生活的唐代,以其政治的开明,思想的解放,国力的强盛,武功的显赫著称于世,其文化精神表现为气象恢宏。唐人那涵盖宇宙的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杜诗
杜诗学
江湖诗派
刘辰翁
诗史
精神
南宋遗民
杜甫
理学家
林景熙
“
诗史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唐孙华《东江诗钞》的“诗史”书写
2
作者
吕雪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19-21,共3页
唐孙华是清初向清中期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东江诗钞》极具时代精神,表现出鲜明的“诗史”气质。在诗歌内容方面,《东江诗钞》或真实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揭橥官层吏治的黑暗腐朽,或展现百姓的灾难和困苦。在其诗歌“诗史”精神的背后...
唐孙华是清初向清中期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东江诗钞》极具时代精神,表现出鲜明的“诗史”气质。在诗歌内容方面,《东江诗钞》或真实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揭橥官层吏治的黑暗腐朽,或展现百姓的灾难和困苦。在其诗歌“诗史”精神的背后,求真求实的学术氛围、史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乃是《东江诗钞》具有“诗史”精神的重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孙华
《东江诗钞》
诗史
精神
艺术表达
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式善怀人组诗与乾嘉文坛生态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淑岩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4-179,共6页
乾嘉时期,蒙古族诗人法式善诗歌创作宏富,其中怀人诗篇在其全部诗作中所占比重最大。推究法式善的怀人诗作,就创作数量而言为乾嘉诗人之首,就题材内容而言蕴含着诗史之精神;而究其组诗创作生成的原因,除却诗坛创作风气的因素外,亦离不...
乾嘉时期,蒙古族诗人法式善诗歌创作宏富,其中怀人诗篇在其全部诗作中所占比重最大。推究法式善的怀人诗作,就创作数量而言为乾嘉诗人之首,就题材内容而言蕴含着诗史之精神;而究其组诗创作生成的原因,除却诗坛创作风气的因素外,亦离不开法式善自身的个性情怀与仕宦经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诗坛
法式善
怀人组诗
诗史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被引量:
2
4
作者
金文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5-32,共8页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诗词文兼擅。其诗歌创作师承多家,而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南渡前邓肃以学李白诗为主,诗歌豪纵俊爽、磊落旷放;南渡以后,则以学杜甫诗为主,诗歌沉郁顿挫,雄浑劲健。他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诗词文兼擅。其诗歌创作师承多家,而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南渡前邓肃以学李白诗为主,诗歌豪纵俊爽、磊落旷放;南渡以后,则以学杜甫诗为主,诗歌沉郁顿挫,雄浑劲健。他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实录"的诗史精神和以史笔入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个人身世之叹与抒写家国之痛密切结合,诗歌充满忧患意识与感人力量,比前期追踪李白的作品更显厚实、凝重。在杜诗接受史上,邓肃的创作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肃
宋诗
杜甫
李白
现实主义
诗史
精神
陈与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史精神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传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站在诗歌史的高度,纵论千余年诗学之演变,继承中国传统"变"的哲学思想,以"变"来通论诗学发展,揭示出诗学演变的规律,以"变"来强调诗歌的创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重变的诗史精神。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变
创新
诗史
精神
原文传递
跨界与回声:马振文“临清之战组诗”读解
6
作者
彭志
裴雪莱
《社会科学论坛》
2018年第1期177-192,共16页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是马振文人生的分割点,返家行服为其由在职官僚转变成退居士大夫提供了契机。在山东清平县授徒、结社期间,马振文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北伐援军攻占临清州城的民变事件。在十首"临清之战组诗"中,诗人马振文择选...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是马振文人生的分割点,返家行服为其由在职官僚转变成退居士大夫提供了契机。在山东清平县授徒、结社期间,马振文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北伐援军攻占临清州城的民变事件。在十首"临清之战组诗"中,诗人马振文择选五言律诗真实地反映历史事件,抒发真情实感中寓意褒贬,从诗歌体裁、内容、意旨上较全面地继承了肇始于杜甫的诗史书写传统。而在《粤匪陷临清纪略》中,史家马振文则从外在形制、基本内容、创作目的诸多方面考虑,热衷于私人书写历史,并将实录确立为基本创作原则。通过组诗与纪略的文本对读,可见诗人、史家双重身份的马振文都有以文字表现历史事件并干预现实的强烈夙愿。自陈寅恪提倡并践行"诗史互证"之法后,学人对此法多有争议与发覆。晚清退居士大夫马振文以五律、纪略书写同一民变事件及其所呈现出的晚清士大夫群体内部对事件的不同声音,可用于观照晚清社会在内忧外患作用下萌生的胎动。此一案例的精致扎实研究,以及挖掘潜藏的文学、史学思维模式的互动与对话,可为剖析与建构学术史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居士大夫
民变
组诗
诗史
精神
实录
诗史
互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才媛陈蕴莲战乱纪事诗谫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尹楚兵
李金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在男外女内界划分明的中国传统社会,时政题材历来是男性作家的专利。传统女性长期囿于闺阁内闱的狭小天地以及深受女教思想的束缚,普遍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国家意识。女性书写也因之基本局限于个人生活的记录和个人情绪的抒写,极少关...
在男外女内界划分明的中国传统社会,时政题材历来是男性作家的专利。传统女性长期囿于闺阁内闱的狭小天地以及深受女教思想的束缚,普遍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国家意识。女性书写也因之基本局限于个人生活的记录和个人情绪的抒写,极少关注国家政治与时代兴衰等重大题材。随着女性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女性逐渐走出闺阁,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这种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部分知识女性开始自觉关注社会政治和时局动荡。在这些女性文人中,江南才媛陈蕴莲是其中较为突出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位。文章以其战乱纪事诗为中心,就陈蕴莲对女性创作传统的突破作了详细阐述,并尝试剖析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蕴莲
战乱纪事诗
诗史
精神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珍的灾害诗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炬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3期118-124,共7页
郑珍终生布衣,对人民疾苦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他那些表现天灾人祸的诗歌感情真挚而深沉。对于灾害,他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在天灾的惨剧下进一步揭露官虎吏狼的可恨。论悲剧之惨、情感之强烈、艺术手法之高超,批判力度之大,郑珍的灾害诗在...
郑珍终生布衣,对人民疾苦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他那些表现天灾人祸的诗歌感情真挚而深沉。对于灾害,他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在天灾的惨剧下进一步揭露官虎吏狼的可恨。论悲剧之惨、情感之强烈、艺术手法之高超,批判力度之大,郑珍的灾害诗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此外,他的灾害诗还具有对社会认识的作用,颇有老杜的诗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珍
灾害诗
艺术特色
诗史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郭九行”与“诗史”精神
9
作者
马将伟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3期53-58,共6页
"出郭九行"是对清初文学家魏禧及其兄魏际瑞九首叙事诗的总称。这组诗以沉痛的笔调描述了顺治末年百姓在官兵掳掠、盗贼横行之下的惨痛生活,是对杜甫"诗史"精神的践履;在艺术手法上,也吸收了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精华,...
"出郭九行"是对清初文学家魏禧及其兄魏际瑞九首叙事诗的总称。这组诗以沉痛的笔调描述了顺治末年百姓在官兵掳掠、盗贼横行之下的惨痛生活,是对杜甫"诗史"精神的践履;在艺术手法上,也吸收了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精华,并予以活用,体现出杜诗在清初诗坛的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郭九行
诗史
精神
魏禧
魏际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结的诗史精神
10
作者
张静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4,共11页
作为最先感受到盛唐衰败迹象来临的诗人之一,元结早在天宝初期便率先转向写实,注重揭露大唐盛世掩盖下的腐朽、衰败,在诗文中推见至隐、反映时事、参与现实,表现出明显的诗史精神。尤其对于一些敏感的时事,其仍然能够秉笔直书,不仅反映...
作为最先感受到盛唐衰败迹象来临的诗人之一,元结早在天宝初期便率先转向写实,注重揭露大唐盛世掩盖下的腐朽、衰败,在诗文中推见至隐、反映时事、参与现实,表现出明显的诗史精神。尤其对于一些敏感的时事,其仍然能够秉笔直书,不仅反映出事实真相,也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史实依据。这主要得益于元结关注现实、参与现实的品格,其诗史精神主要表现在良史信笔、贬议君主、为民请命等方面,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维护正义的道德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结
诗史
精神
时事
现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铎诗歌的“诗史”精神
11
作者
周璐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1-45,60,共6页
王铎在崇祯和弘光两朝,以一颗忧国忧民、救时匡国之心创作了许多具有"诗史"精神和"诗史"意义的诗歌。这些诗歌或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忧虑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痛惜人民的灾难和困苦,或对农民军和明军进行双重抨击,...
王铎在崇祯和弘光两朝,以一颗忧国忧民、救时匡国之心创作了许多具有"诗史"精神和"诗史"意义的诗歌。这些诗歌或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忧虑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痛惜人民的灾难和困苦,或对农民军和明军进行双重抨击,或对当朝政治和误国臣子表示极度不满,真实展现了明清鼎革之际风云激荡的政治局势、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和不堪回望的破碎山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铎
诗歌
诗史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被引量:
2
12
作者
韩成武
吴淑玲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4期12-19,共8页
学界对杜诗“诗史”精神的认识 ,一般包含两重含义 :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 ,能补史书之阙 ;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本文认为 ,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 :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 ,再现真实具...
学界对杜诗“诗史”精神的认识 ,一般包含两重含义 :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 ,能补史书之阙 ;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本文认为 ,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 :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 ,再现真实具体的历史 ;杜甫论人也如史迁论人 ,有不附时议、敢于坚持己见的勇气。写人的史家风范 ,使杜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诗史
”
精神
史家风范
杜甫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濬与清初遗民诗学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水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杜濬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黄冈籍诗人。他为人坚持民族气节 ,论诗主张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这决定着他的诗歌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承继了自杜甫以来以诗歌反映动荡社会现实的“诗史”精神 ,从而把诗歌创作与时代、社会。
关键词
杜Jun
遗民诗学
人品
真诗
"
诗史
"
精神
清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不应被遗忘的作家——评寿生小说的“诗史”精神
被引量:
1
14
作者
喻见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71-73,共3页
寿生是 2 0世纪 30年代受到胡适赏识的有才华的贵州籍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关注现实生存状态 ,切合“诗史”传统 ,具有鲜明的“征实”、“纪实”、“质实”的风格特征。他虽然没有把脚下的路走得更远 ,但单凭那发表在《独立评论》上...
寿生是 2 0世纪 30年代受到胡适赏识的有才华的贵州籍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关注现实生存状态 ,切合“诗史”传统 ,具有鲜明的“征实”、“纪实”、“质实”的风格特征。他虽然没有把脚下的路走得更远 ,但单凭那发表在《独立评论》上的多篇小说 ,他也应当无愧地进入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生
小说
叙述方式
“
诗史
”
精神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淑玲
韩成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0-74,共5页
学界对杜诗"诗史"精神的理解一般包含两重含义: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再现真实具体的历史;杜甫论人也如...
学界对杜诗"诗史"精神的理解一般包含两重含义: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再现真实具体的历史;杜甫论人也如史家论人,有不附时议、敢于坚持己见的勇气。写人的史家风范,使杜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
诗史
”
精神
诗歌评论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格调、精神与清诗理论及创作
16
作者
谢雯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杜甫诗歌对清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的诗学理论对杜诗之格调、情感、用字各有借重,清诗创作则与杜诗之"诗史"精神高度契合。
关键词
杜诗
清诗
格调说
性灵说
“
诗史
”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民国医药报刊诗词考论
17
作者
仇俊超
曹辛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4期216-216,共1页
清末民国各类中西医报刊中刊载了大量的诗词。以名医为核心,医生为主体,医药报刊为平台,雅好诗词的医生们形成了各类诗词创作群体乃至社团。清末民国医药报刊诗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咏药、咏医、记病、行医、卫生诗以及各类本草歌诀具...
清末民国各类中西医报刊中刊载了大量的诗词。以名医为核心,医生为主体,医药报刊为平台,雅好诗词的医生们形成了各类诗词创作群体乃至社团。清末民国医药报刊诗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咏药、咏医、记病、行医、卫生诗以及各类本草歌诀具有鲜明的医药色彩;山水、送别等传统题材充满了“异国情调”;各类纪实之作极具“诗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诗词
报刊
医药
考论
“
诗史
”
精神
创作群体
风格独特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宋末的杜诗学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可先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1期31-41,共11页
文摘
论宋末的杜诗学胡可先一、宋代理学与杜诗学杜诗学在有宋一代成为显学,这和赵宋的政治与文化密切相关。宋代的文化精神与唐代大相径庭,杜甫所生活的唐代,以其政治的开明,思想的解放,国力的强盛,武功的显赫著称于世,其文化精神表现为气象恢宏。唐人那涵盖宇宙的胸怀...
关键词
集杜诗
杜诗学
江湖诗派
刘辰翁
诗史
精神
南宋遗民
杜甫
理学家
林景熙
“
诗史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孙华《东江诗钞》的“诗史”书写
2
作者
吕雪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19-21,共3页
文摘
唐孙华是清初向清中期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东江诗钞》极具时代精神,表现出鲜明的“诗史”气质。在诗歌内容方面,《东江诗钞》或真实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揭橥官层吏治的黑暗腐朽,或展现百姓的灾难和困苦。在其诗歌“诗史”精神的背后,求真求实的学术氛围、史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乃是《东江诗钞》具有“诗史”精神的重要成因。
关键词
唐孙华
《东江诗钞》
诗史
精神
艺术表达
成因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式善怀人组诗与乾嘉文坛生态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淑岩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2512141)
文摘
乾嘉时期,蒙古族诗人法式善诗歌创作宏富,其中怀人诗篇在其全部诗作中所占比重最大。推究法式善的怀人诗作,就创作数量而言为乾嘉诗人之首,就题材内容而言蕴含着诗史之精神;而究其组诗创作生成的原因,除却诗坛创作风气的因素外,亦离不开法式善自身的个性情怀与仕宦经历的影响。
关键词
乾嘉诗坛
法式善
怀人组诗
诗史
精神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被引量:
2
4
作者
金文凯
机构
三明学院中文系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5-32,共8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项目(JBS10209)
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A0901/G)
文摘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诗词文兼擅。其诗歌创作师承多家,而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南渡前邓肃以学李白诗为主,诗歌豪纵俊爽、磊落旷放;南渡以后,则以学杜甫诗为主,诗歌沉郁顿挫,雄浑劲健。他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实录"的诗史精神和以史笔入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个人身世之叹与抒写家国之痛密切结合,诗歌充满忧患意识与感人力量,比前期追踪李白的作品更显厚实、凝重。在杜诗接受史上,邓肃的创作值得重视。
关键词
邓肃
宋诗
杜甫
李白
现实主义
诗史
精神
陈与义
Keywords
Deng Su
Song Poems
Du Fu
Li Bai
realism
epic spirit
Chen Yu-yi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史精神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传峰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CGZW010YBG)
文摘
《四库全书总目》站在诗歌史的高度,纵论千余年诗学之演变,继承中国传统"变"的哲学思想,以"变"来通论诗学发展,揭示出诗学演变的规律,以"变"来强调诗歌的创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重变的诗史精神。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变
创新
诗史
精神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跨界与回声:马振文“临清之战组诗”读解
6
作者
彭志
裴雪莱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8年第1期177-192,共16页
基金
浙江大学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资助编号:201702B
文摘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是马振文人生的分割点,返家行服为其由在职官僚转变成退居士大夫提供了契机。在山东清平县授徒、结社期间,马振文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北伐援军攻占临清州城的民变事件。在十首"临清之战组诗"中,诗人马振文择选五言律诗真实地反映历史事件,抒发真情实感中寓意褒贬,从诗歌体裁、内容、意旨上较全面地继承了肇始于杜甫的诗史书写传统。而在《粤匪陷临清纪略》中,史家马振文则从外在形制、基本内容、创作目的诸多方面考虑,热衷于私人书写历史,并将实录确立为基本创作原则。通过组诗与纪略的文本对读,可见诗人、史家双重身份的马振文都有以文字表现历史事件并干预现实的强烈夙愿。自陈寅恪提倡并践行"诗史互证"之法后,学人对此法多有争议与发覆。晚清退居士大夫马振文以五律、纪略书写同一民变事件及其所呈现出的晚清士大夫群体内部对事件的不同声音,可用于观照晚清社会在内忧外患作用下萌生的胎动。此一案例的精致扎实研究,以及挖掘潜藏的文学、史学思维模式的互动与对话,可为剖析与建构学术史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退居士大夫
民变
组诗
诗史
精神
实录
诗史
互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才媛陈蕴莲战乱纪事诗谫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尹楚兵
李金梅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界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885)
文摘
在男外女内界划分明的中国传统社会,时政题材历来是男性作家的专利。传统女性长期囿于闺阁内闱的狭小天地以及深受女教思想的束缚,普遍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国家意识。女性书写也因之基本局限于个人生活的记录和个人情绪的抒写,极少关注国家政治与时代兴衰等重大题材。随着女性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女性逐渐走出闺阁,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这种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部分知识女性开始自觉关注社会政治和时局动荡。在这些女性文人中,江南才媛陈蕴莲是其中较为突出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位。文章以其战乱纪事诗为中心,就陈蕴莲对女性创作传统的突破作了详细阐述,并尝试剖析其成因。
关键词
陈蕴莲
战乱纪事诗
诗史
精神
自我意识
Keywords
Chen Yun-lian
the poems on the wars
the spirit of poems
self-consciousness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珍的灾害诗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炬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文摘
郑珍终生布衣,对人民疾苦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他那些表现天灾人祸的诗歌感情真挚而深沉。对于灾害,他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在天灾的惨剧下进一步揭露官虎吏狼的可恨。论悲剧之惨、情感之强烈、艺术手法之高超,批判力度之大,郑珍的灾害诗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此外,他的灾害诗还具有对社会认识的作用,颇有老杜的诗史精神。
关键词
郑珍
灾害诗
艺术特色
诗史
精神
Keywords
Zheng Zhen
Disaster Poet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pirit of Poetry Histo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郭九行”与“诗史”精神
9
作者
马将伟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3期53-58,共6页
文摘
"出郭九行"是对清初文学家魏禧及其兄魏际瑞九首叙事诗的总称。这组诗以沉痛的笔调描述了顺治末年百姓在官兵掳掠、盗贼横行之下的惨痛生活,是对杜甫"诗史"精神的践履;在艺术手法上,也吸收了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精华,并予以活用,体现出杜诗在清初诗坛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
出郭九行
诗史
精神
魏禧
魏际瑞
Keywords
Chu Guo Jiu Xing, the historical spirit of poetry, Wei Xi, Wei Ji - rui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结的诗史精神
10
作者
张静杰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4,共11页
文摘
作为最先感受到盛唐衰败迹象来临的诗人之一,元结早在天宝初期便率先转向写实,注重揭露大唐盛世掩盖下的腐朽、衰败,在诗文中推见至隐、反映时事、参与现实,表现出明显的诗史精神。尤其对于一些敏感的时事,其仍然能够秉笔直书,不仅反映出事实真相,也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史实依据。这主要得益于元结关注现实、参与现实的品格,其诗史精神主要表现在良史信笔、贬议君主、为民请命等方面,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维护正义的道德勇气。
关键词
元结
诗史
精神
时事
现实
Keywords
Yuan Jie
poetic spirit of historic missions
current affairs
reality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铎诗歌的“诗史”精神
11
作者
周璐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1-45,60,共6页
基金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王铎与明清之际的中原诗学"(2015-JCZD-006)
文摘
王铎在崇祯和弘光两朝,以一颗忧国忧民、救时匡国之心创作了许多具有"诗史"精神和"诗史"意义的诗歌。这些诗歌或记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忧虑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痛惜人民的灾难和困苦,或对农民军和明军进行双重抨击,或对当朝政治和误国臣子表示极度不满,真实展现了明清鼎革之际风云激荡的政治局势、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和不堪回望的破碎山河。
关键词
王铎
诗歌
诗史
精神
Keywords
Wang Duo
poetry
"Poetry History" spirit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被引量:
2
12
作者
韩成武
吴淑玲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4期12-19,共8页
文摘
学界对杜诗“诗史”精神的认识 ,一般包含两重含义 :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 ,能补史书之阙 ;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本文认为 ,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 :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 ,再现真实具体的历史 ;杜甫论人也如史迁论人 ,有不附时议、敢于坚持己见的勇气。写人的史家风范 ,使杜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
“
诗史
”
精神
史家风范
杜甫
诗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濬与清初遗民诗学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水云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文摘
杜濬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黄冈籍诗人。他为人坚持民族气节 ,论诗主张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这决定着他的诗歌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承继了自杜甫以来以诗歌反映动荡社会现实的“诗史”精神 ,从而把诗歌创作与时代、社会。
关键词
杜Jun
遗民诗学
人品
真诗
"
诗史
"
精神
清初
Keywords
DuJun
Poetry of people of past dynasties
moral quality true Poetry
Poetry history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不应被遗忘的作家——评寿生小说的“诗史”精神
被引量:
1
14
作者
喻见
机构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71-73,共3页
文摘
寿生是 2 0世纪 30年代受到胡适赏识的有才华的贵州籍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关注现实生存状态 ,切合“诗史”传统 ,具有鲜明的“征实”、“纪实”、“质实”的风格特征。他虽然没有把脚下的路走得更远 ,但单凭那发表在《独立评论》上的多篇小说 ,他也应当无愧地进入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行列。
关键词
寿生
小说
叙述方式
“
诗史
”
精神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淑玲
韩成武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保定师专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0-74,共5页
文摘
学界对杜诗"诗史"精神的理解一般包含两重含义: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再现真实具体的历史;杜甫论人也如史家论人,有不附时议、敢于坚持己见的勇气。写人的史家风范,使杜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
杜甫
“
诗史
”
精神
诗歌评论
人物形象
Keywords
Du's poetry
poetry history
describing characters
historian styl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格调、精神与清诗理论及创作
16
作者
谢雯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文摘
杜甫诗歌对清代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的诗学理论对杜诗之格调、情感、用字各有借重,清诗创作则与杜诗之"诗史"精神高度契合。
关键词
杜诗
清诗
格调说
性灵说
“
诗史
”
精神
Keywords
Du Fu poem
the poetry of Qing dynasty
style theory
temperament theory
spirit of "poem histo-ry
分类号
I207.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民国医药报刊诗词考论
17
作者
仇俊超
曹辛华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4期216-216,共1页
文摘
清末民国各类中西医报刊中刊载了大量的诗词。以名医为核心,医生为主体,医药报刊为平台,雅好诗词的医生们形成了各类诗词创作群体乃至社团。清末民国医药报刊诗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咏药、咏医、记病、行医、卫生诗以及各类本草歌诀具有鲜明的医药色彩;山水、送别等传统题材充满了“异国情调”;各类纪实之作极具“诗史”精神。
关键词
清末民国
诗词
报刊
医药
考论
“
诗史
”
精神
创作群体
风格独特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宋末的杜诗学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199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唐孙华《东江诗钞》的“诗史”书写
吕雪
《今古文创》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法式善怀人组诗与乾嘉文坛生态
李淑岩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金文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史精神
张传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原文传递
6
跨界与回声:马振文“临清之战组诗”读解
彭志
裴雪莱
《社会科学论坛》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清代才媛陈蕴莲战乱纪事诗谫论
尹楚兵
李金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郑珍的灾害诗研究
黄炬
《贵州文史丛刊》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出郭九行”与“诗史”精神
马将伟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元结的诗史精神
张静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王铎诗歌的“诗史”精神
周璐
《安康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韩成武
吴淑玲
《杜甫研究学刊》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杜濬与清初遗民诗学
陈水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个不应被遗忘的作家——评寿生小说的“诗史”精神
喻见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杜诗“诗史”精神的第三重内涵
吴淑玲
韩成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杜诗格调、精神与清诗理论及创作
谢雯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清末民国医药报刊诗词考论
仇俊超
曹辛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