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瑾对朱熹诗经学的解经取向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嫩生 陈海燕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元代为朱熹学术独霸时代,为学风所驱,元代不少学者都以申述朱学为职志,刘瑾为其中重要代表。本文从其治诗代表作《诗传通释》入手,就刘瑾对朱熹诗经学的解经取向问题展开论述,并得出结论:刘瑾申述朱熹诗经学时遵循以羽翼为主、批判为辅... 元代为朱熹学术独霸时代,为学风所驱,元代不少学者都以申述朱学为职志,刘瑾为其中重要代表。本文从其治诗代表作《诗传通释》入手,就刘瑾对朱熹诗经学的解经取向问题展开论述,并得出结论:刘瑾申述朱熹诗经学时遵循以羽翼为主、批判为辅的原则,虽对朱熹学术做了重要卫护,但其尚实精神未曾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瑾 朱熹 通释 经学
下载PDF
王安石《诗》说抬遗
2
作者 邹然 《创作评谭》 2004年第6期47-50,共4页
王安石的《诗经》解说是"荆公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他的政治改革思想内在相关。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出于社会变革的政治形势需要,朝廷决定设局置官,重新训释《诗经》、《尚书》和《周礼》,并命王安石提举经义局(卷229、2... 王安石的《诗经》解说是"荆公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他的政治改革思想内在相关。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出于社会变革的政治形势需要,朝廷决定设局置官,重新训释《诗经》、《尚书》和《周礼》,并命王安石提举经义局(卷229、265)。两年之后,《三经义》的修撰均告竣工,遂进御而镂版颁行。"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天下号曰‘新义’"。此项工作是在诸多学者共同努力下完成的,王安石既是撰写者又是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 经义 墙有茨 荆公新学 王氏经说 十五国风 小雅 熙宁 通释
原文传递
《诗传通释》版本源流述略
3
作者 赵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8-91,100,共5页
刘瑾《诗传通释》又称《诗集传通释》,是元代诗经学中的重要著作,它以阐发朱熹《集传》为己任,具有鲜明的理学色彩。现存《诗传通释》有元刻本、明刻本、《四库全书》内府本、日本文政刊本四种,上述四种本子对整理校勘《诗传通释》有极... 刘瑾《诗传通释》又称《诗集传通释》,是元代诗经学中的重要著作,它以阐发朱熹《集传》为己任,具有鲜明的理学色彩。现存《诗传通释》有元刻本、明刻本、《四库全书》内府本、日本文政刊本四种,上述四种本子对整理校勘《诗传通释》有极大意义,本文拟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瑾 通释 版本
下载PDF
刘瑾《诗传通释》的撰述体例与解经方式
4
作者 刘镁硒 《诗经研究丛刊》 2015年第3期295-308,共14页
元儒刘瑾的《诗传通释》以阐发朱熹《诗集传》为宗旨,广征博引前人成说与经典史料,将朱熹前后期诗学观的发展流变完整呈现并为之疏通,是元代辅翼《诗集传》著作的集大成者。《诗传通释》在关照整个诗经学史的基础上,往往能够破除门户之... 元儒刘瑾的《诗传通释》以阐发朱熹《诗集传》为宗旨,广征博引前人成说与经典史料,将朱熹前后期诗学观的发展流变完整呈现并为之疏通,是元代辅翼《诗集传》著作的集大成者。《诗传通释》在关照整个诗经学史的基础上,往往能够破除门户之见,突破朱子学说藩篱,主要通过独特的撰述体例与解经方式得以完成,在诗经学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瑾 通释 经学 元代
原文传递
中国训诂体式分类(上)
5
作者 冯浩菲 《古籍研究》 1994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训诂体式是指训诂著作的体裁和格式。注解一部书,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体式为宜,而体式的选定,主要依据注解的对象、角度和目的等等。也就是说,被注解的书籍不同,注解时所采取的角度和目的不同,所选用的体式也就随之而异。不同体式的训诂... 训诂体式是指训诂著作的体裁和格式。注解一部书,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体式为宜,而体式的选定,主要依据注解的对象、角度和目的等等。也就是说,被注解的书籍不同,注解时所采取的角度和目的不同,所选用的体式也就随之而异。不同体式的训诂著作,其内容与形式均有差异,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对训诂体式的研究是训诂学家首先应该注意的目标之一。从章太炎《国故论衡·明解故》分训诂体式为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家 国故论衡 通释 义疏 辨体 三礼义证 礼记音 解释词义 易经大旨 吕氏家塾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