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非遗”壮族三声部民歌生态审美及译配
1
作者 杨洋 覃祥周 梁惠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2-24,共23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声部民歌”系我国多声部音乐文化瑰宝。综合运用音乐学、音韵学、文学、文化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相关原理解析了其艺术特色及生态审美形构,并从“诗乐会通”“元功能对等”与“生态适应选择”多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声部民歌”系我国多声部音乐文化瑰宝。综合运用音乐学、音韵学、文学、文化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相关原理解析了其艺术特色及生态审美形构,并从“诗乐会通”“元功能对等”与“生态适应选择”多层面、多向度、跨界面探寻了英译之理路。主张“以歌译歌、形神兼具”为基准,“异化优先、归化相辅”为策略。一定程度上,“诗乐会通”“元功能对等”“生态适应选择”合力作用,让译词、原歌、原歌旋律三维一体、三线合一可期,也让三声部民歌英译入于化境可望。经此,以期为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传播与发展另辟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三声部民歌 诗乐会通 元功能对等 生态适应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