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晚清至“五四”的译者形象变迁及其缘由探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贺爱军
-
机构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YY004)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11JCWY02YB)
+1 种基金
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项目(pd2013084)
"外国语言文化"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W1214)成果
-
文摘
本文梳理了晚清至"五四"期间的译者形象,并探究了译者形象形成及其转变的社会历史缘由。笔者认为译者形象既是一种具体的符号形式,也是一种社会心理表征,它折射出想象主体所处的历史语境以及主体文化对异质他者文化的想象和态度。译者的形象建构与其说是对译者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不如说是对中国特定历史语境的隐喻性表达。晚清至"五四"期间,在中国社会历史语境和社会风尚的双重变奏中,译者由"汉奸""假洋鬼子"的负面形象转变为"奶娘"和"盗火者"的正面形象。
-
关键词
译者形象
通事
假洋鬼子
盗火者
社会历史语境
-
Keywords
translator / interpreter images
the linguists
bogus foreign devil
fire bringer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译者的形象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郑海凌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化与翻译研究所 北京
-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
文摘
本文作者揭示了译者形象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原作风格的遮蔽性,认为译者把作品从一种文学语言转变为另一种文学语言,是传达事物被感知而不是被了解的感觉。译者的形象伴随着诗化的译语而存在。在翻译过程里,译者通过对译语的创造性运用,创造了一种非诗化语言无法传达的感觉。
-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译者形象
文学语言
诗化
意识冲突
译语
文学风格
作者
人格
美学思想
-
Keywords
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
ideological conflict
the ability of restraining oneself
the image of the translator
-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论译者的“有形可见”
- 3
-
-
作者
魏泓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史记》在英语世界译介中的形象演进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编号:22BYY037)。
-
文摘
文章对历史上的译者角色从“隐形”到“显形”的嬗变过程进行描述,继而提出“有形可见”的说法,阐释其内涵,并阐明其与韦努蒂“有形可见”观点的区别,然后进一步论述译者“有形”而“可见”的观点,认为翻译总是译者能动的创造性行为。译作反映着译者的才识与能力,总会在一定程度上是译者的“有形投射”。
-
关键词
译者形象
“有形可见”
历史嬗变
独创性
-
Keywords
translator image
translator’s“visibility”
historical evolution
originality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媒体视角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译者形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许文胜
刘巧玲
-
机构
同济大学
-
出处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13-118,共6页
-
基金
2022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编号2022BYY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国民政府军委外事局曾招考、选调了数千译员服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本研究通过检索1941~1945年中国国民党机关报刊登的该局译员招考启事和相关报道,梳理了译员履职条件和薪酬待遇情况两大历时变化最为显著的要素,刻画了外事局塑造的译者形象,并结合译者自传、回忆录考察了译者自塑形象。研究发现,译者自我评价的艰辛形象与外事局塑造的光鲜形象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有望为译者形象研究提供新思路并充实抗战时期翻译研究。
-
关键词
译者形象
中国战区
反法西斯战争
-
Keywords
translators'/interpreters'images
China Theater
Anti-Fascist War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传播媒介中译者行为的社会化现象
- 5
-
-
作者
王菲
-
机构
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8期62-63,共2页
-
文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译者从曾经的“隐形人”走到台前,成为翻译研究者研究的方向。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人的译者也会超越其语言性,担当一定的社会化角色,在翻译过程中承担着“非译”之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入,电影和新闻作为传播媒介的两大主体,其中的译者形象和翻译行为出现不同的呈现方式,译者角色的社会化现象也开始引起译界的关注。译者位于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作为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和中间人,其主体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主观能动性以及延伸出来的社会化行为,译者要用之有度。
-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译者形象
社会化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沈雁冰《国家与革命》翻译考
- 6
-
-
作者
何霜
-
机构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1期64-77,共14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比《国家与革命》底本、沈雁冰译本,以及《列宁全集》第二版的译本,分析翻译过程中沈雁冰的译者立场、读者关照、文化背景等非线性变量,探究其译本的特征以及译者形象。研究发现:沈雁冰的译本,既反映了其所处时代局限和译者的身份立场,又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认同紧密关联,建构出沈雁冰平和风格与先进观点并存、兼具传统文化与鲜明维新意识的译者形象。
-
关键词
沈雁冰
《国家与革命》
翻译
译者形象
-
Keywords
Shen Yanbing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image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