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2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96
1
作者 许爱华 乔林 +1 位作者 詹丰兴 牛星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5,共7页
利用NECP1°×1°的6小时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3月10~13日一次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及寒潮天气主要成因是(1)西欧上空500hPa强暖平流致使在... 利用NECP1°×1°的6小时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3月10~13日一次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及寒潮天气主要成因是(1)西欧上空500hPa强暖平流致使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阻塞高压,建立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超极地冷空气和西路冷空气合并加强;形成了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2)两个短波槽东移侵入阻塞高压,使得横槽两次建立和转为竖槽,导致强冷空气大举南侵。(3)寒潮带来大范围强降温、700hPa西南急流与冷空气交汇、1000hPa以上层气温在0℃以下的垂直分布,为南方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水汽和凝结的温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大到暴雪 诊断分析 上升运动
下载PDF
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作用的个例诊断 被引量:145
2
作者 陈忠明 闵文彬 +1 位作者 缪强 何光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对1982年7月26~28日由500hPa高原低涡与850hPa四川盆地浅薄低涡耦合作用引发盆地低涡强烈发展与大面积特大暴雨天气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低涡东移到100°E附近时,其低涡东部的正涡度平流与负值非平衡强迫与850... 对1982年7月26~28日由500hPa高原低涡与850hPa四川盆地浅薄低涡耦合作用引发盆地低涡强烈发展与大面积特大暴雨天气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低涡东移到100°E附近时,其低涡东部的正涡度平流与负值非平衡强迫与850hPa四川盆地浅薄低涡发生垂直叠加时,两者之间发生耦合作用。导致盆地浅薄低涡与500hPa高原涡同时发展,四川盆地发生大面积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涡 西南低涡 相互作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SVD方法在气象场诊断分析中的普适性 被引量:117
3
作者 丁裕国 江志红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5-372,共8页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两个气象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在气象场时空分布耦合信号的诊断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结果表明,两个场的SVD求解准则不同于典型相关分析(CCA),且CCA模型可视为SVD之特例,尤其当各个场经PC...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两个气象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在气象场时空分布耦合信号的诊断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结果表明,两个场的SVD求解准则不同于典型相关分析(CCA),且CCA模型可视为SVD之特例,尤其当各个场经PCA滤波后,其CCA完全与SVD等价。SVD分析的结果不但可完全代替CCA,且计算更简便,所得耦合信号的物理解释更清晰,特别适合于大尺度气象场的遥相关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典型相关分析 气象场 诊断分析
下载PDF
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的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丁治英 张兴强 +1 位作者 何金海 徐海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首先对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相关统计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雨发生时,200 hPa高空一般为西南风急流(90. %),暴雨区位于高空急流右后方。暴雨增幅时,200 hPa高空急流有一个增强转竖的趋势。用MM4模式对9711号台风8月19日00时~2... 首先对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相关统计进行了分析,得出:暴雨发生时,200 hPa高空一般为西南风急流(90. %),暴雨区位于高空急流右后方。暴雨增幅时,200 hPa高空急流有一个增强转竖的趋势。用MM4模式对9711号台风8月19日00时~20日00时(GMT)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认为:远距离台风暴雨与非纬向高空急流、低层台风倒槽形成有关。高空急流右后方形成的高层辐散场主要与非纬向风有关。高层辐散场使低层产生变风场辐合,从而导致台风倒槽的形成与暴雨加强。在暴雨增幅过程中,用中尺度系统分析发现在高空急流右后方300 hPa以下存在一支中尺度环流,该环流对暴雨的维持与加强有密切联系,它的生成与高空急流的非纬向性增强有关。在高空急流右后侧的次级环流与降水产生的潜热反馈、高空非纬向风场(v场)的增强之间存在一种有利于远距离暴雨增幅的正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纬向高空急流 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01年华西秋雨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03
5
作者 鲍媛媛 阿布力米提 +1 位作者 李峰 王秀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分析了 2 0 0 1年华西秋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大尺度环流背景及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 ,并对秋雨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显示 ,2 0 0 1年秋季 ,华西地区阴雨日数多 ,雨区集中 ,强降水时段集中在 9月份。该月 ,巴尔喀什湖地... 分析了 2 0 0 1年华西秋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大尺度环流背景及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 ,并对秋雨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显示 ,2 0 0 1年秋季 ,华西地区阴雨日数多 ,雨区集中 ,强降水时段集中在 9月份。该月 ,巴尔喀什湖地区 50 0hPa呈准稳定的低压槽 ,其上不断有短波分裂东移 ,携带冷空气经高原东移 ,与强大的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于四川盆地、陇南、陕南一带 ,致使该地区持续阴雨天气。诊断分析表明 ,9月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旺盛 ,水汽凝结释放潜热 ,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热源中心 ;而江淮、江南一带多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为热源低值区 ;四川盆地处于高原高能量带与盆地以东低能量带之间的能量锋区。此能量锋区的存在促使从巴尔喀什湖低压槽分裂东移的短波槽在该地区发展。同时 ,东路冷空气的渗入进一步加大了能量锋区的强度 ,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时空分布 物理机制 四川盆地 降水 诊断分析 冷空气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 被引量:77
6
作者 孙安健 高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3-402,共10页
利用华北平原地区 1 3个站 1 951~ 1 995年 6~ 8月的降水量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涝特征 ,发现各有 7年出现严重干旱和雨涝。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 6、7月份 ,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 7、8月份。特大旱涝发生最频繁的地带在燕山南麓... 利用华北平原地区 1 3个站 1 951~ 1 995年 6~ 8月的降水量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涝特征 ,发现各有 7年出现严重干旱和雨涝。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 6、7月份 ,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 7、8月份。特大旱涝发生最频繁的地带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 50年代多雨涝 ,60~ 80年代多干旱 ,进入 90年代雨涝增多 ,反映华北平原地区旱涝变化阶段性和群发性。东西伯利亚 (或鄂霍茨克海 )阻塞高压及亚洲中高纬度东高西低分布的稳定维持 ,则分别对华北平原的严重干旱与雨涝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 (偏南、偏东 ) ,华北平原地区易发生严重雨涝 (干旱 )。夏季风偏强 (弱 )年份 ,华北平原多发生雨涝 (干旱 )。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处于明显正距平阶段 ,华北平原地区易分别发生严重干旱与雨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夏季 旱涝 诊断分析 旱灾
下载PDF
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被引量:78
7
作者 段旭 李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3-259,共7页
应用湿位涡理论 ,对 1 998年 6月滇中地区罕见的 6场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θe 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 ,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 ,形成θe 陡峭密集区 ,密集区内暴雨容易发生 ;湿空气对流活动层仅能达到 50 0hPa至 60 0hP... 应用湿位涡理论 ,对 1 998年 6月滇中地区罕见的 6场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θe 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 ,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 ,形成θe 陡峭密集区 ,密集区内暴雨容易发生 ;湿空气对流活动层仅能达到 50 0hPa至 60 0hPa之间 ,若对流层低层MPV1 <0 ,同时MPV2 >0 ,易产生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位涡 倾斜涡度发展 暴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热带气旋与西南低涡相互作用的个例研究 Ⅰ.诊断分析 被引量:74
8
作者 陈忠明 黄福均 何光碧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2-360,共9页
通过对1989年7月8~11日西南低涡与活动于南海的强热带气旋发生远距离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揭示出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在促进西南低涡发展和暴雨发生中所起的一些重要作用。
关键词 西南低涡 热带气旋 诊断分析 暴雨
下载PDF
近50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9
作者 贾小龙 王谦谦 周宁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用诊断分析的方法对近 5 0 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季节变化明显 ,异常在 6— 8月最大 ,尤其是 7— 8月 ,异常峰值所在月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近 5 0 a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呈现出明显的... 用诊断分析的方法对近 5 0 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季节变化明显 ,异常在 6— 8月最大 ,尤其是 7— 8月 ,异常峰值所在月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近 5 0 a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存在 3.1a的显著年际周期和 12 .5 a的显著年代际周期 ,同时还存在 2 6~ 2 8a、4~ 6 a的多尺度振荡周期 ;东北地区夏季多、少雨年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表现出了东北与华北东部同位相 ,与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反位相的特征。夏季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及与全国降水异常的分布既有一致的时候 (5 0、70、90年代 ) ,也存在地域差异 (6 0、80年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降水异常 空间分布 诊断分析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夏季
下载PDF
909例胸腔积液病因与诊断分析 被引量:84
10
作者 周一平 叶又蓁 +2 位作者 孙志强 陈小可 彭蕻琳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9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9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4.5%)、恶性肿瘤(23.1%)、外伤(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脓胸(3.5%)。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9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9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4.5%)、恶性肿瘤(23.1%)、外伤(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脓胸(3.5%)。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占75.5%;恶性胸腔积液中超过60岁患者居多,占52.8%,两种病因所致胸腔积液患者中,中年患者比例较大,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占中年患者的31.2%。909例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均为恶性组高于良性组(均为P<0.01)。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但结核病患者以青年患者居多,恶性肿瘤以老年患者居多。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诊断分析 结核性胸腔积液 良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 中年患者 回顾性分析 心功能不全 40岁以下 结核病患者 诊断方法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青年患者 老年患者 抗原含量 60岁 血清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方法 被引量:86
11
作者 金菊良 沈时兴 +2 位作者 郦建强 崔毅 吴成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造了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集对势函数,并用于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当前宏观期望层次上所处的确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诊断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进而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的一套方法(CNAD)。CNAD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地区2004、2010、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介于承载力一般等级与较弱等级之间;这3 a的评价样本联系数、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平均联系数值中只有2020年的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处于偏反势(接近反势的临界值),其余联系数均处于反势,说明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发展趋势为负向发展,水资源承载状态十分严峻。CNAD充分挖掘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等级与评价指标样本值之间各单指标联系数的评价信息,评价和诊断的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直观、简便、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管理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诊断分析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偏联系数 淮北市
下载PDF
一次强烈发展西南低涡的中尺度结构分析 被引量:75
12
作者 陈忠明 缪强 闵文彬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通过对1989年7月8~10日发生于四川盆地东部的西南低涡的诊断分析,揭示了西南低涡成熟期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成熟阶段的西南低涡正涡度可伸展到100hPa以上,中心轴线垂直;其流场和高度场表现为贯穿对流层的中尺度气... 通过对1989年7月8~10日发生于四川盆地东部的西南低涡的诊断分析,揭示了西南低涡成熟期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成熟阶段的西南低涡正涡度可伸展到100hPa以上,中心轴线垂直;其流场和高度场表现为贯穿对流层的中尺度气旋和低压;涡区内动量、层结、垂直运动等呈非对称分布,是一个准圆形而非对称的中尺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低涡 中尺度结构 诊断分析 气旋
下载PDF
企业核心能力诊断分析模型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杜纲 李四平 +1 位作者 程继川 郭仲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企业 核心能力 诊断分析 指标体系 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2004年冬季华北平原持续大雾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77
14
作者 康志明 尤红 +1 位作者 郭文华 杨克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1-56,共6页
利用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的资料、NCEP 1°×1°的6小时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4年冬季华北平原历史上少见的持续大雾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近地面气层900hPa以下的负涡度平流、冷温度平流... 利用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的资料、NCEP 1°×1°的6小时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4年冬季华北平原历史上少见的持续大雾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近地面气层900hPa以下的负涡度平流、冷温度平流和弱辐合上升运动引起该层气温下降,900-500hPa的正涡度平流、暖温度平流和辐散下沉运动造成该层气温升高,在上升和下沉运动区的界面层中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高度和强度影响雾的形成和状况。夜间辐射热力强迫作用和950hPa以下的微风是大雾形成的动力因子。大雾边界层中存在的水汽饱和层是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华北平原低空盛行东和东南向岸气流,将北部海面的水汽向西向北平流到冷近地面气层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天气 诊断分析 逆温层 平流
下载PDF
“云娜”台风登陆后的路径和降水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64
15
作者 许爱华 叶成志 +1 位作者 欧阳里程 程锐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6,共8页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实时高空、地面加密探测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下垫面对“云娜”台风登陆后的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并对“云娜”登陆后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实时高空、地面加密探测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下垫面对“云娜”台风登陆后的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并对“云娜”登陆后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路径在登陆时发生西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500hPa副高调整为带状分布,台风北侧的东风气流明显加强,而且台风北侧最大东风风速与南侧的最大西风风速之差陡增;(2)冷空气的入侵是“云娜”登陆后的台风低压在其路径折向西南的主要原因,表现为850hPa台风西侧的北风加大,东侧的最大南风分量和西侧的最大北风分量的绝对值差变为负值;此外,冷空气在前期还有利于台风低压的维持,后期则使台风低压填塞;(3)“云娜”在进入鄱阳湖地区后其垂直运动、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各物理量场均表现出有利于降水加大的特征,这与下垫面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娜”台风 路径 降水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云南4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4
16
作者 张腾飞 鲁亚斌 +2 位作者 张杰 普贵明 周国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72,共9页
通过对2000年以来云南出现的4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横槽型和北脊南槽型是4次强降雪的主要中高纬环流形势,3次有南支槽配合,1次无南支槽活动,其中2次横槽型造成的强降雪范围广、强度大;4次强降雪过程云南西... 通过对2000年以来云南出现的4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横槽型和北脊南槽型是4次强降雪的主要中高纬环流形势,3次有南支槽配合,1次无南支槽活动,其中2次横槽型造成的强降雪范围广、强度大;4次强降雪过程云南西侧都有充沛的水汽输送,水汽通量增大(即水汽的增加)是云南强降雪的必备条件,强降雪出现在较强水汽通量辐合区中,且落区在辐合中心的偏东一侧、θse线陡立区附近以及暖湿不稳定区域;强降雪在多普勒雷达上显示为20-30 dBz左右的层状云回波,对流层中下层的高空冷暖平流和高空西南急流是有南支槽影响的强降雪天气的主要大尺度特征,而低层偏东急流是无南支槽影响的强降雪的主要特征,因此高低空急流的形成是强降雪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雪 对比分析 诊断分析 多普勒雷达回波
下载PDF
近50年来全球海温异常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影响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55
17
作者 陈佩燕 倪允琪 殷永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80,共10页
利用1951~1997年全球海温、风场月平均资料和我国东部地区100个测站的冬季地面气温等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全球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关系。发现赤道印度洋、赤道东太平洋... 利用1951~1997年全球海温、风场月平均资料和我国东部地区100个测站的冬季地面气温等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全球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关系。发现赤道印度洋、赤道东太平洋、黑潮区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的关键海区。前期夏、秋季赤道印度洋、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预测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有一定的前兆意义。且不同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在不同季节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产生影响的区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温异常 中国东部地区 冬季 温度异常 诊断分析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2004年末黄淮暴雪的特点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62
18
作者 王东勇 刘勇 周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2004年12月20日夜里起到22日黄淮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发现黄淮地区暴雪天气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明显不同于梅雨锋暴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可以很好地反映这场暴雪的特点:对流高...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2004年12月20日夜里起到22日黄淮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发现黄淮地区暴雪天气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明显不同于梅雨锋暴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可以很好地反映这场暴雪的特点:对流高度不高,平均高度3-4km左右,最高不超过8km。在强降雪时近地面925hPa附近伴有很强的超低空急流,东北偏东风,风速达12~14m·s^-1。高低空垂直切变明显,有很强的斜压性。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这次过程的演变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暴雪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一次低纬高原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9
19
作者 张腾飞 鲁亚斌 +1 位作者 张杰 普贵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6-703,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各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4年2月7日滇中及以东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横槽转竖后东移,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不断向南扩散,在川滇黔间堆积加强,使昆明静止锋加强...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各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4年2月7日滇中及以东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横槽转竖后东移,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不断向南扩散,在川滇黔间堆积加强,使昆明静止锋加强西移影响到云南中部;卫星云图的演变反映了南支槽云系有一个东移加强的过程,并与强静止锋云系交汇形成低纬高原上滇中及以东罕见的大到暴雪天气,由于地形的作用,滇西以小雨为主;高层西偏南风加强、水汽通量增大、上升运动的加强以及水汽的辐合造成滇中及以东的强降雪;同时强降雪过程中存在高空冷暖平流和高空急流,雷达图象也进一步证实了南支槽前的西偏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低纬高原降雪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雪 诊断分析 卫星云图 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59
20
作者 陈传雷 蒋大凯 +6 位作者 陈艳秋 袁子鹏 孙欣 韩江文 卢娟 才奎志 何宝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5期17-25,共9页
通过对2007年3月3—5日辽宁历史罕见特大暴雪过程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探讨了同期的天气形势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500 hPa阶梯槽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通过对2007年3月3—5日辽宁历史罕见特大暴雪过程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探讨了同期的天气形势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500 hPa阶梯槽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来自2个源地的充沛水汽在有利环流背景下汇合并被抬升是产生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强降雪出现在850 hPa涡度和200 hPa散度大值区内。温度平流的强弱及冷暖过渡带位置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降水的强度及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雪 天气形势 影响系统 物理量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