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彦 杜晓新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一名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进行评估与干预训练,了解该儿童认知发展的状况及特点,为认知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启慧博士学龄前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包括空间次序、动作序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逻辑类比)评估软件对... 目的通过对一名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进行评估与干预训练,了解该儿童认知发展的状况及特点,为认知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启慧博士学龄前听障儿童五项认知能力(包括空间次序、动作序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逻辑类比)评估软件对一名听障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儿童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进行训练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结果该儿童空间次序、动作序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逻辑类比能力分别由训练前的1、3、1、1、2分提高到2、5、3、4、4分。结论针对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及个别化训练方案,采用游戏和多媒体软件教学的方法可有效地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五项认知能力 评估训练
下载PDF
数字化运动康复评估与训练应用研究——以平衡仪、数字化跑台、数字墙为例
2
作者 仝昕炜 曹桂祥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9期8-10,共3页
近年来,数字化运动康复评估与训练是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运动康复技术的融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康复服务。该文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利用PK252平衡仪、Walker view数字化跑台和D-WAL... 近年来,数字化运动康复评估与训练是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运动康复技术的融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康复服务。该文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利用PK252平衡仪、Walker view数字化跑台和D-WALL数字墙进行数智康复评估与训练,探讨数字化运动康复评估与训练的实践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推动运动康复的数字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数字化 人工智能 评估训练
下载PDF
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朱颖艳 孙莹 +2 位作者 郭靖 徐雄伟 施加加 《中国康复》 2014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增加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辅助上肢和手的训练。分别对2组... 目的:探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增加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辅助上肢和手的训练。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对患侧手最大握力和捏力、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和改良Barthel(M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患手最大握力、捏力及STEF、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N K评估训练系统 脑卒中 手功能
下载PDF
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罗健 曾西西 肖国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常规治疗,试验组在... 目的:探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治疗。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对上述4个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能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OT评估训练系统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疗效
下载PDF
Valpar职业评估与训练系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董春雨 李达 +2 位作者 杜建彬 董新春 钱维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Valpar职业评估与训练系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Valpar系统中7套工具盒给予干预组康复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持续16... 目的:研究Valpar职业评估与训练系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Valpar系统中7套工具盒给予干预组康复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持续16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8及16周后采用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Lawton I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PSP)进行评估。结果:56例患者完成16周观察。干预组Lawton IADL、MoCA、PSP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干预后8及16周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Lawton IADL评分16周后显著高于治疗前,MoCA、PSP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Lawton IADL评分的时间及交互效应显著;MoCA及PSP评分的分组、时间及交互效应显著(P<0.05或P<0.01)。结论:利用Valpar系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Valpar职业评估训练系统 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体感交互技术支持的“CLP模式”研究——以“运动障碍评估与训练”课程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杰 万勤 +2 位作者 舒杭 林青 黄昭鸣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9期66-71,共6页
为解决目前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师资缺乏、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资源匮乏、实践课开展困难等问题,文章从虚拟现实技术、体感交互技术与教育康复教学的关系阐述出发,构建了体感交互技术支持的"CLP模式"。该模式由C—在线课堂、L—... 为解决目前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师资缺乏、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资源匮乏、实践课开展困难等问题,文章从虚拟现实技术、体感交互技术与教育康复教学的关系阐述出发,构建了体感交互技术支持的"CLP模式"。该模式由C—在线课堂、L—虚拟实验室、P—智慧实践基地三个核心部件组成,具有多重特色。最后,文章以"运动障碍评估与训练"课程为例,对"CLP模式"在课程中的2个应用案例进行了解析。文章的研究表明,体感交互技术应用于运动障碍评估和训练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体感交互 教育康复 CLP模式 运动障碍评估训练
下载PDF
基于虚拟桌面技术康复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尹敏敏 张奕雯 黄昭鸣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66-70,共5页
对于教育康复学及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康复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实验课还面临着师资缺乏、实验课教学资源匮乏、实践课开展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以虚拟桌面技术为基础的理论,从虚拟桌面技术与康复实验教学的关系出发,介绍了... 对于教育康复学及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康复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实验课还面临着师资缺乏、实验课教学资源匮乏、实践课开展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以虚拟桌面技术为基础的理论,从虚拟桌面技术与康复实验教学的关系出发,介绍了基于虚拟桌面技术的康复实践课模式的构建,该模式解决了目前康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文章最后通过列举虚拟桌面技术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进一步阐明虚拟桌面技术支持的康复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桌面技术 康复实验课 言语障碍的评估训练
下载PDF
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8
作者 田艳敏 毛玲娣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河南省荣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6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河南省荣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6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实行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治疗,对两组捏力、握力、上肢功能、功能独立性、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捏力、握力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研究组捏力、握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后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能够提高捏力、握力,改善上肢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功能独立性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控制评估训练系统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钮晟佳 张大伟 +2 位作者 杨卫新 王海波 刘跃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0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7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目的:探讨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7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 l-Meyer Assessment,FMA)腕和手部分对手功能进行评估,对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FMA、MB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试验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功能综合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手功能综合评估训练系统 康复 手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数字OT系统辅助下分析全身振动训练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曼 肖莹莹 +1 位作者 张园园 张立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为偏瘫型脑瘫的作业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科进行训练的痉挛型偏瘫患儿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4)和观察... 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为偏瘫型脑瘫的作业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科进行训练的痉挛型偏瘫患儿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两组均给予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身振动训练,比较其训练前、训练第4周、8周、12周的精细运动功能评估(FMFM)中D区(上肢操作)、E区(手眼协调)得分及数字OT评估系统中的《运动控制报告》结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D区分值随时间变化而改变(F_(时间)=76.017,P_(时间)<0.001),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无意义(F_(组间/交互)=1.173、0.470,P>0.05);E区分值的改变受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的双重影响影响(F_(时间/组间/交互)=783.275、4.209、50.233,P<0.05),在训练8周及12周后,观察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F=9.375、9.207,P<0.05);运动轨迹的重合度受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双重影响(F_(时间/组间/交互)=567.166、4.720、47.497,P<0.05),在训练第4周、8周及12周后,观察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F=8.783、7.583、8.937,P<0.05);运动速度受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双重影响(F_(时间/组间/交互)=351.375、16.538、73.909,P<0.05),在训练8周及12周后,观察组的运动速度优于对照组(F=69.764、60.557,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的运动速度及手眼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精细运动功能 全身振动训练 数字OT评估训练系统
原文传递
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在早期干预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琳芳 黄伟新 《现代特殊教育》 2013年第2期48-50,共3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言语及语言训练设备,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干预原理包括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感知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障碍模式形成的规律等3方面。该系统包括评估和训练两大体系,其中评估细化为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 作为一种新型的言语及语言训练设备,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干预原理包括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感知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障碍模式形成的规律等3方面。该系统包括评估和训练两大体系,其中评估细化为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4个模块,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运动、构音运动训练、语音训练等内容。它能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优化言语及语言训练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评估训练系统 言语语言障碍 早期干预 康复
下载PDF
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虹 李艳萍 冯梦卉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5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对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干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采用数字OT评估与... 目的探讨在对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干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采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功能训练进行干预,比较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结果两组干预8周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干预8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OT评估训练系统 脑卒中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课程质量管理双PDCA循环模式的实施——以构音语音障碍的评估与训练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海燕 刘存香 《广西教育》 2020年第7期96-98,共3页
本文以构音语音障碍的评估与训练课程为例,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课程诊改周期目标运用大的静态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对诊改实施过程中各问题解决目标运用小的动态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形成8字形螺旋上升的双PDCA循环模式,探寻课程... 本文以构音语音障碍的评估与训练课程为例,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课程诊改周期目标运用大的静态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对诊改实施过程中各问题解决目标运用小的动态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形成8字形螺旋上升的双PDCA循环模式,探寻课程质量管理的新PDCA循环模式,以促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并为其他课程的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质量管理 双PDCA循环模式 构音语音障 碍的评估训练
下载PDF
视觉综合评估与训练在0-6岁儿童低视力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建萍 白玉 +2 位作者 刘文慧 李丽云 覃露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8-0060,共3页
探究视觉综合评估与训练在0-6岁儿童低视力中的应用。方法 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0~6岁视力低下儿童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5)行常规训练,观察组(n=75)行视觉综合评估与训练,对比两组视觉感知能力、最佳矫正视力、... 探究视觉综合评估与训练在0-6岁儿童低视力中的应用。方法 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0~6岁视力低下儿童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5)行常规训练,观察组(n=75)行视觉综合评估与训练,对比两组视觉感知能力、最佳矫正视力、生活质量。结果 矫正前,两组MVPT-4评分、视力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思(P>0.05),矫正后,两组SAS、SDS评分降低,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矫正前,两组CLVQOL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后,两组CLVQOL评分高于矫正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觉综合评估与训练应用于0-6岁儿童低视力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视觉感知能力,增强视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综合评估训练 儿童 低视力 视觉感知能力 CLVQOL评分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声学分析研究
15
作者 王刚 王楠 +3 位作者 严嘉健 卢思宇 郑家兴 陈卓铭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比较智能提取语音参数的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和人工提取语音参数的Praat声学软件在重要参数上的差异。方法选取32例正常受试者,分别用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和传统Praat语音软件进行语音采集,前者可以即时智能分析出持续元音/a/、/i/、... 目的比较智能提取语音参数的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和人工提取语音参数的Praat声学软件在重要参数上的差异。方法选取32例正常受试者,分别用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和传统Praat语音软件进行语音采集,前者可以即时智能分析出持续元音/a/、/i/、/u/的平均基频(mF0)、第一共振峰(F1)、第二共振峰(F2),传统Praat软件则是通过人工提取采录语音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对上述两种语音分析工具的重要声学参数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采用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对同一受试者进行第1次评估和第2次评估,除元音/u/的mF0(ICC=0.75)重测信度较好外,元音/a/的mF0(ICC=0.97)、F1(ICC=0.97)和F2(ICC=0.98),元音/i/的mF0(ICC=0.93)、F1(ICC=1.00)和F2(ICC=0.95),元音/u/的F1(ICC=0.98)和F2(ICC=0.94)的ICC值均高于0.90,说明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重测信度极好。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元音/a/的mF0(ICC=0.99)、F1(ICC=0.96)和F2(ICC=0.90),元音/i/的mF0(ICC=0.98)、F1(ICC=0.94)和F2(ICC=0.94),元音/u/的mF0(ICC=0.95)和F1(ICC=0.94)的ICC值均高于0.90,说明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在分析元音/a/、/i/的mF0、F1和F2,元音/u/的F1和F2方面的一致性极好。元音/u/的F2 ICC值介于0.75~0.90,说明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在分析元音/u/的F2方面的一致性较好。两种声学分析软件的元音/a/、/i/、/u/的mF0、F1、F2、共振峰集中率(FCR)、元音清晰度指数(VAI)、舌距、元音空间面积(VSA)、下颌距在Bland-Altman图中数据点多分布在95%可信区间内,说明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在语音测量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男性长元音/a/的mF0(151.35±30.94)、/i/的mF0(163.84±27.92)、/u/的mF0(170.96±31.99)均低于女性长元音/a/的mF0(277.93±23.48)、/i/的mF0(280.34±27.23)、/u/的mF0(284.97±3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重测信度较好,在自然状态下的构音检查结果与Praat检查结果比较的一致性较好,在构音检查上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评估训练系统 Praat 声学分析软件 语音参数 一致性
原文传递
智障儿童呼吸支持能力评估与训练的个案研究
16
作者 戴婧 《当代教研论丛》 2019年第12期3-3,共1页
呼吸是言语产生的动力源,在言语产生过程中,需要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并维持平稳的呼气,用较小的气流来维持足够的声门下压,这种呼吸调节过程要求呼气运动与吸气运动之间相互协调,因此,呼吸支持是发音的基础。通过对一名六岁脑瘫儿童呼吸... 呼吸是言语产生的动力源,在言语产生过程中,需要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并维持平稳的呼气,用较小的气流来维持足够的声门下压,这种呼吸调节过程要求呼气运动与吸气运动之间相互协调,因此,呼吸支持是发音的基础。通过对一名六岁脑瘫儿童呼吸支持能力进行评估与干预训练,了解该儿童呼吸支持能力的状况及特点,为言语功能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 呼吸支持能力 评估训练
下载PDF
提高智障学生呼吸与发声协调能力的个案研究
17
作者 赵文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21期5-5,共1页
多数智障学生都存在呼吸方面的问题,说话有气无力、有严重的气息声、发音时听感上异常生硬,这些症状都是由呼吸与发声不协调引起的。呼吸障碍,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甚至会损伤声带引发病变。因此,要... 多数智障学生都存在呼吸方面的问题,说话有气无力、有严重的气息声、发音时听感上异常生硬,这些症状都是由呼吸与发声不协调引起的。呼吸障碍,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甚至会损伤声带引发病变。因此,要及时缓解智障学生呼吸与发声不协调的问题,为智障学生顺利与他人沟通搭建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障学生 呼吸发声协调能力 评估训练
下载PDF
运用BTE Primus RS系统康复治疗慢性期肩周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建红 施加加 +2 位作者 顾斌 王琨 孙莹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100-1101,共2页
目的:观察职业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系统(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240例慢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第2周起对照组增加抗阻力量训练,治疗组增加Prim... 目的:观察职业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系统(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240例慢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第2周起对照组增加抗阻力量训练,治疗组增加Primus RS系统康复训练,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测患者的疼痛指数(VA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峰力矩(PT)和总功(TW)。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T、AROM和TW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VAS外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imus RS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功能评估康复训练系统 肩关节周围炎 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