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视觉特征与策略互补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志洁 丰明坤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2-691,共10页
视觉多特征融合方法未考虑图像不同特征之间和不同评价算法之间的视觉互补性.通过融合人类视觉系统前端生理感知和后端心理处理特性,文中提出深度视觉特征互补融合(CPDVF)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CPDVF深度提取图像的多通道直方图统计和多... 视觉多特征融合方法未考虑图像不同特征之间和不同评价算法之间的视觉互补性.通过融合人类视觉系统前端生理感知和后端心理处理特性,文中提出深度视觉特征互补融合(CPDVF)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CPDVF深度提取图像的多通道直方图统计和多通道梯度结构这2种互补视觉特征,并进行深度视觉处理.然后设计局部失真度评价和局部相似度评价2种互补算法,分别对失真图像的上述互补视觉特征进行评价.最后联合视觉心理特性和回归函数,融合2种特征评价,获得失真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实验表明,相比特征相似度、视觉显著等多特征联合方法,文中方法在准确度、单调性和可靠性指标上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人类视觉系统 统计特征 结构特征 评价融合
下载PDF
依托地区发展和校本特色医学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探索
2
作者 李丹云 刘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在教育部提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实施步伐的背景下,特别强调“四新”建设,其中“新医科”中“医文”模块尤其关注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大融通,这对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高校英语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亦充满挑战。同时,基于特定的省... 在教育部提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实施步伐的背景下,特别强调“四新”建设,其中“新医科”中“医文”模块尤其关注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大融通,这对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高校英语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亦充满挑战。同时,基于特定的省情、校情,以及公共英语教师自身面临的职业发展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教师融合、方法融合、环境融合、医文融合”的改革新路径,以期为医学英语教育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用途英语 教师融合 方法融合 评价融合 学科融合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磊 《作家天地》 2020年第24期58-59,共2页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说,需要不断的进行变革和改革,因此,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和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是将人才与企业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说,需要不断的进行变革和改革,因此,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和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是将人才与企业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举措,可以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反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院校 实践教学 体系 评价融合
原文传递
视觉特征内推及深度融合的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丰明坤 施祥 +1 位作者 唐伟 李晓勇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9-1347,共9页
针对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在图像质量评价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将HVS前端感知特性和后端内推特性联合起来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图像首先经由HVS前端感知特性提取视觉多通道梯度特征显著图,然后再经由HVS后端内推机制对各视觉通道梯度... 针对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在图像质量评价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将HVS前端感知特性和后端内推特性联合起来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图像首先经由HVS前端感知特性提取视觉多通道梯度特征显著图,然后再经由HVS后端内推机制对各视觉通道梯度特征信息进行深度分解。针对HVS多通道评价的池化问题,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基于三层视觉梯度特征的多通道评价分别进行了融合。最后,通过设计自适应回归算法对各层视觉梯度特征的模型融合评价从内层到外层逐层地进行了二次深度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融合模型明显提高了各个客观算法的各项评价指标水平,其中,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小于3.4153,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LCC)大于0.9900,斯皮尔曼排序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OCC)大于0.9725,所提方法的各项评价指标相对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神经网络 内推机制 视觉多通道 评价融合
原文传递
问题导向 任务驱动 评价融合——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为例
5
作者 张礼 黄幼兰 范志敏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3年第10期37-39,共3页
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为例,以问题“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为导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并反思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借助微课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本质,建构“... 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为例,以问题“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为导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并反思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借助微课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本质,建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任务驱动 评价融合 实验教学 中和反应
下载PDF
西方元伦理学视野中的儒家“正名”学说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凌皞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42,共6页
在儒家传统解释之中,"正名"有两个维度。首先是以名就实,名准确契合道德行动的实际事态;其次是以实就名,道德行动受到名的规约指引。名在本质上是一种厚伦理概念,兼具描述性与评价性;更重要的是其描述性内容依附于评价性视角... 在儒家传统解释之中,"正名"有两个维度。首先是以名就实,名准确契合道德行动的实际事态;其次是以实就名,道德行动受到名的规约指引。名在本质上是一种厚伦理概念,兼具描述性与评价性;更重要的是其描述性内容依附于评价性视角,不可分割。藉此,名实现汇聚道德共识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厚伦理概念 描述评价融合
原文传递
IP网络质量的主客观评价融合模型
7
作者 周宇 周红琼 +1 位作者 叶庆卫 王晓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5-67,70,共4页
针对IP网络质量评价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一种主客观特征融合的评价模型。主客观2个评价网络分别进行自适应学习,在学习输出稳定后,2个BP神经网络通过相互共振学习使主客观评价数据融合,由此获得一致的评价结果。结合用户感知的主观... 针对IP网络质量评价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一种主客观特征融合的评价模型。主客观2个评价网络分别进行自适应学习,在学习输出稳定后,2个BP神经网络通过相互共振学习使主客观评价数据融合,由此获得一致的评价结果。结合用户感知的主观评价和多种客观性能评价指标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可以较好地满足IP网络质量的综合评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质量 评价模型 BP神经网络 主客观评价融合 共振学习
下载PDF
基于能力提升与过程评价融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改探索
8
作者 王建维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的课程设计在这门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自主地应用学到的知识,综合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它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的课程设计在这门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自主地应用学到的知识,综合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它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有其重要意。因此,对于化学工业机械工程专业而言,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环节所提出的要求与目标,以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真实,有效的提升,通过对知识不一致的分析、过程评价被忽视等削弱课程设计质量,提出了能力提升和过程评价的整合措施,探索达到课程设计目的的途径、以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提升 过程评价融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下载PDF
基于多评价标准融合的医疗数据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崔宇佳 张一迪 +2 位作者 王培志 林海静 陆起涌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0-255,268,共7页
基于医疗数据具有高维度、稀疏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个评价标准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首先,应用过滤型特征评价标准对特征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采用特征序列方法对多个特征评价标准的结果进行融合;最后,结合递归特征消除搜索方法进... 基于医疗数据具有高维度、稀疏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个评价标准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首先,应用过滤型特征评价标准对特征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采用特征序列方法对多个特征评价标准的结果进行融合;最后,结合递归特征消除搜索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在医疗数据集上与使用单一评价标准的特征选择方法进行疾病预测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预测表现优于其他特征选择方法,其预测的AUC值、精确率、召回率、F1值、准确率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医疗数据 评价标准融合 递归特征消除 疾病预测
下载PDF
基于多评价准则融合的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宁宁 刘刚 +1 位作者 刘森 曹冰许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75-2079,共5页
为降低特征维数并提高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ReliefF算法、互信息和类可分性法的多评价准则融合特征选择方法。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3种评价准则的重要性权值系数,按照多评价准则融合模型获得特征重要性排序,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 为降低特征维数并提高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ReliefF算法、互信息和类可分性法的多评价准则融合特征选择方法。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3种评价准则的重要性权值系数,按照多评价准则融合模型获得特征重要性排序,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最终特征选择。通过3个UCI标准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和单准则的特征选择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良好鲁棒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特征维数,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方法 评价准则融合 RELIEFF算法 互信息 类可分性法 序关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