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病历复印的流程化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松钊 周碧霞 《中国病案》 2005年第3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病历复印 流程化管理 法律意识 证明资料 病历管理
原文传递
对《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认识
2
作者 卢明琪 陈熹 《中国审计》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17,共2页
审计工作底稿定义 准则中定义有二款内容。第一款第一方面明确它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反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体现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能力,所以应据以指导、协调审计工作和检查、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另... 审计工作底稿定义 准则中定义有二款内容。第一款第一方面明确它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反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体现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能力,所以应据以指导、协调审计工作和检查、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明确它是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体现了相关性的原则。第二款说明了审计工作底稿又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它与附有的证明材料共同构成审计证据的整体,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审计事项的原貌与本质,应能据以作为编制审计报告和作出审计结论的基础材料。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审计工作底稿准则与审计证据准则是孪生篇,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仅是从不同角度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机关 审计人员 审计证据 工作质量 审计事项 证明材料 被审计单位 证明资料 福建省审计厅
原文传递
当前司法实践中视听资料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3
作者 毛晓青 《青海检察》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和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是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刑事诉讼中的一种证明手段。《刑事诉讼法》规定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证据.是由于视听资料所特有的载...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和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是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刑事诉讼中的一种证明手段。《刑事诉讼法》规定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证据.是由于视听资料所特有的载体小、重量轻、容量大、易于保存和再现,高度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实践 视听资料 证明资料 刑事诉讼 管理规范
下载PDF
个人大额耐用消费贷款指南
4
《北京商业》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个人大额耐用消费贷款 中国 贷款对象 申清条件 证明资料 信贷额度
原文传递
谈记帐凭证附件张数的填写
5
作者 吴明烨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0期32-32,共1页
原始凭证的数量如何在记帐凭证中填列,理论上没有定论,实践中也很不一致。笔者设想将记帐凭证中附件张数栏,改成两栏;即一栏为单据张数,另一栏为附件张数。单据张数作为记帐凭证的一个要素,其金额的合计数应和记帐凭证的合计金额相等。... 原始凭证的数量如何在记帐凭证中填列,理论上没有定论,实践中也很不一致。笔者设想将记帐凭证中附件张数栏,改成两栏;即一栏为单据张数,另一栏为附件张数。单据张数作为记帐凭证的一个要素,其金额的合计数应和记帐凭证的合计金额相等。附件张数应该是单据的证明资料和原始依据,如购入材料发票所附入库凭证、支付运杂费的托运单等。但要注意一些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张数 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 入库凭证 证明资料 汇总表 工资发放 托运单 单据 差旅费报销
下载PDF
卫生部关于同意对比利时部分产品解除限制的函
6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9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解除限制 比利时 二恶英污染 卫生部 食品污染 乳与乳制品 证明资料 进口限制 安全性问题 污染食品
下载PDF
审计署 审法发[1996]340号文件 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
7
《财会月刊》 1997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机关 被审计单位 审计署 审计人员 项目审计工作 证明材料 证明资料 审计报告 审计事项
下载PDF
浅谈当前银行抵押贷款管理的不足与改进
8
作者 李丽杰 《金融与经济》 1996年第8期40-40,共1页
浅谈当前银行抵押贷款管理的不足与改进李丽杰抵押贷款(注)是“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借款人或第三人以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并设定抵押权,当借款人不愿或不能按期偿还借款时,银行有权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以变卖抵... 浅谈当前银行抵押贷款管理的不足与改进李丽杰抵押贷款(注)是“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借款人或第三人以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并设定抵押权,当借款人不愿或不能按期偿还借款时,银行有权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作为抵偿,并享有优先受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贷款 抵押物折价 信用贷款 不足与改进 信贷管理 变卖抵押物的价款 借款人 证明资料 优先受偿权 合法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