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头说起——我和戏曲研究
1
作者 周育德 《戏曲研究》 2003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人要到四十岁才能活得明白。要说我正儿八经地从事戏曲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恰恰是四十岁以后的事。四十岁以前,只能说是培养兴趣的阶段。不过这个阶段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 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人要到四十岁才能活得明白。要说我正儿八经地从事戏曲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恰恰是四十岁以后的事。四十岁以前,只能说是培养兴趣的阶段。不过这个阶段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去注意它,摆弄它,选择它,以至于研究它。兴趣的养成又往往和从小所受到的濡染与熏陶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 许翰 中国戏曲学院 柳腔 宜黄腔 吴素秋 消寒新咏 汤沈之争 京剧界 昆曲艺术
原文传递
俳优礼赞
2
作者 陈坪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20,共3页
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是一座商埠的税务局长,桌上总散着些电影院和戏园子的入场卷。受了它的引诱,学会了逃学。吃完早点拿着零花钱,背起书包上学去也,一出巷子就钻进了电影院。一部《天字第一号》一天四场我就连看四场,那时就迷上了欧阳莎... 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是一座商埠的税务局长,桌上总散着些电影院和戏园子的入场卷。受了它的引诱,学会了逃学。吃完早点拿着零花钱,背起书包上学去也,一出巷子就钻进了电影院。一部《天字第一号》一天四场我就连看四场,那时就迷上了欧阳莎菲和陈天国,晚上趁父亲坐进麻将桌的时候就又溜进了戏园子,前台看了后台看,在那个破席棚里认识了诸葛亮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翰 莎菲 男扮女装 承先 梅先生 李默然 杨玉环 我爱 舒绣文 寻梦
原文传递
许翰英生平艺术说略
3
作者 道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本文回忆介绍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派传人许翰英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不懈追求及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 许翰 荀派 闺门旦
下载PDF
忆叔父许翰英先生
4
作者 许樵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许翰 京剧演员 导演 人物传记
原文传递
徐州市文化局为徐州市京剧团建团四十周年举办团庆活动
5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3-53,共1页
1月16日至22日,徐州市文化局为徐州市京剧团建团四十周年举办团庆活动。徐州市京剧团的前身徐州人民剧社成立于1949年12月4日,它是由流散在徐州的京剧艺人和票友组成的。1959年,改为徐州市京剧团,集体所有制。著名青衣演员许翰英曾在这... 1月16日至22日,徐州市文化局为徐州市京剧团建团四十周年举办团庆活动。徐州市京剧团的前身徐州人民剧社成立于1949年12月4日,它是由流散在徐州的京剧艺人和票友组成的。1959年,改为徐州市京剧团,集体所有制。著名青衣演员许翰英曾在这里担任主演。四十年来,这个剧团除演出一些优秀传统剧目外,如《红娘》《扬家将》《玉堂春》《群英会》等,还创作、演出了大量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如《卧薪尝胆》《虎头牌》《消毒计》《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妙手回春》《甲午海战》《十人桥》《风云前哨》等。1979年以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徐州市京剧团不断创作排演新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团 许翰 新编历史剧 《玉堂春》 十人桥 北京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 甲午海战 历史故事 淮海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