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与传递——以南京、广岛双城战争记忆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5-44,151,共11页
战争受难记忆是集体创伤记忆的重要类型,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是世人铭记战争、祈念和平的重要的人类记忆遗产。南京大屠杀和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广岛原爆)是南京和广岛两座城市历史上重要的战争受难记忆内容。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华... 战争受难记忆是集体创伤记忆的重要类型,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是世人铭记战争、祈念和平的重要的人类记忆遗产。南京大屠杀和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广岛原爆)是南京和广岛两座城市历史上重要的战争受难记忆内容。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百余起集体屠杀惨案的典型案例,被作为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遭受列强侵略历史上,中国民众屈辱与伤害的历史例证,成为中国社会战争记忆的核心象征而被纪念和传递。广岛原爆记忆的型塑则淡化了广岛遭受原子弹攻击的真实原因、著意突出祈念和平及核武器惨绝人寰的一面,以呼吁和平主义、禁绝核武器为战争受难记忆的终极诉求,与世界范围的反核运动与和平主义运动产生共振和呼应。广岛原爆记忆在型塑和建构战后日本社会战争记忆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其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和传递策略值得给予特殊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受难 战争记忆 记忆传递 南京大屠杀 广岛原爆
下载PDF
抗日歌曲中的记忆
2
作者 叶婷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
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间的抗日战争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场无法忘记的民族战争。在抵抗侵略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为后代树立了楷模。在战争期间作为一种对抗日活动的支持,民族音乐家... 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间的抗日战争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场无法忘记的民族战争。在抵抗侵略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为后代树立了楷模。在战争期间作为一种对抗日活动的支持,民族音乐家创作了大批的抗日歌曲,以音乐的形式反映人们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军事化特点。这些歌曲不仅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帮助人们记住革命的历史与传统,而且为日后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提供了深刻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歌曲 群众歌曲 记忆传递 摇滚乐 商业化 音乐教育
下载PDF
基于记忆传递旗鱼优化的K均值混合迭代聚类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鹤 熊武 +3 位作者 吴琨 王会峰 茹锋 王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8-1648,共11页
针对现有K均值聚类(KMC)算法受初始化影响较大,随机产生的聚类中心极易使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而停止迭代,导致聚类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记忆传递旗鱼优化的K均值混合迭代聚类(MTSFO-HIKMC)算法.首先,借鉴已有改进思路,... 针对现有K均值聚类(KMC)算法受初始化影响较大,随机产生的聚类中心极易使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而停止迭代,导致聚类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记忆传递旗鱼优化的K均值混合迭代聚类(MTSFO-HIKMC)算法.首先,借鉴已有改进思路,引入最大最小距离积来初始化KMC聚类中心,避免随机初始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在迭代过程中,令当前最优解在局部进行自适应记忆传递修正,解决由于旗鱼算法搜索路径单一带来的全局寻优能力差和搜索精度不足的问题.利用Iris、Seeds、CMC和Wine国际标准数据集对MTSFO-HIKMC、旗鱼优化的K均值混合迭代聚类(SFO-KMC)算法、引入改进飞蛾扑火的K均值交叉迭代聚类(IMFO-KMC)算法、KMC算法和模糊C均值(FCM)算法进行比较测试,从得到的收敛曲线和性能指标可知,所提出的MTSFO-HIKMC算法相较于IMFO-KMC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高维度空间较IMFO-KMC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精度;相较于KMC和FCM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精度;相比SFO-KMC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搜索精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在高维数据集方面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鱼算法 自适应记忆传递修正策略 K均值聚类 最大最小距离积法 UCI标准数据集
下载PDF
工业口述史中家庭记忆的建构与传递——以鞍钢为考察中心
4
作者 刘凤文竹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在社会记忆研究领域的权威观点看来,并不存在纯粹的个体记忆,一切记忆都是集体塑造和社会建构的产物。作为社会记忆的一种类型,家庭记忆的建构主要发生在家庭内部日常的代际互动之中。在对鞍钢建厂初期典型人物后代家庭记忆的考察过程... 在社会记忆研究领域的权威观点看来,并不存在纯粹的个体记忆,一切记忆都是集体塑造和社会建构的产物。作为社会记忆的一种类型,家庭记忆的建构主要发生在家庭内部日常的代际互动之中。在对鞍钢建厂初期典型人物后代家庭记忆的考察过程中努力发现工业口述史中家庭记忆建构与传递的轨迹。家庭记忆能够满足口述史对“时间极限”的追求,一方面可将过往相关事件在时间上进行最大限度地回视,表现为时间上的“寻根机制”;另一方面则通过回溯家庭过往、建立连续性的过程,搭建起因果解释的体系,表现为“联结机制”及“细节再现与修复机制”。家庭记忆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家庭内部的代际沟通及宏观国家社会变迁为其构建与传递提供了具体情境和记忆框架。将这种家庭记忆置于“家国一体化”的系统中加以研究审视,会发现宏大历史时间节点与微观个体生命史混合互动所造就的家庭记忆生成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口述史 家庭记忆 记忆建构与传递 时间极限 鞍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