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的政治参与(1927—1947)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文享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5期91-106,共16页
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建立之后,即着手对包括同业公会在内的商人团体及其它职业团体进行改组整顿,同业公会被纳入训政体制下的社会控制体系。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同业公会承担着双重的政治角色,一方面它与国民政府在体制内进行政治合作,... 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建立之后,即着手对包括同业公会在内的商人团体及其它职业团体进行改组整顿,同业公会被纳入训政体制下的社会控制体系。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同业公会承担着双重的政治角色,一方面它与国民政府在体制内进行政治合作,促进了政府的社会整合与国民党党治的推行。另一方面,同业公会虽经整顿,但仍有出于商人自身利益的主动性政治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工商同业公会 政治参与 训政体制
原文传递
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体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永祥 李国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1-79,共9页
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体制王永祥,李国忠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与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至今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仍十分欠缺。笔者在分析孙中山训政构想的具体内... 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体制王永祥,李国忠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与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难点之一,至今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仍十分欠缺。笔者在分析孙中山训政构想的具体内涵和特征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训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国民党 训政时期 国民政府初期 “以党治国” 训政体制 地方自治 执行委员会 构想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兆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29-33,共5页
训政体制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时期实行的主要政治体制 ,该文从整体上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的内涵、特征及其与孙中山训政构想的关系。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党治国、五院制、地方自治等方面 ,这一体制在中国现... 训政体制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时期实行的主要政治体制 ,该文从整体上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的内涵、特征及其与孙中山训政构想的关系。南京国民政府训政体制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党治国、五院制、地方自治等方面 ,这一体制在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上具有一定特色 ,但其中传统和现代混杂、中央与地方脱节、政府能力低下、武力至上 ,难以承担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训政体制在形式上对孙中山的训政构想有一定遵循 ,但在根本精神与原则方面和后者相去甚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政体制 以党治国 五院制 地方自治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制度史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孙中山 政治思想
下载PDF
训政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监察权力运作低效之原因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本顺 《开封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权力运作低效 ,导致无法遏止国民政府官员腐败 ,腐败又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崩溃。监察权力运作失控的原因主要有 :传统的人治体制对监察权力运作的挑战 ;国民政府训政体制抑制了监察院的独立性 ;监察体制自身弊端 ,即弹劾...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权力运作低效 ,导致无法遏止国民政府官员腐败 ,腐败又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崩溃。监察权力运作失控的原因主要有 :传统的人治体制对监察权力运作的挑战 ;国民政府训政体制抑制了监察院的独立性 ;监察体制自身弊端 ,即弹劾权与惩戒权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政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监察权力 运作低效 原因 人治体制 训政体制 腐败 运作失控
下载PDF
训政体制与新闻法规——探究原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新闻法规之原因
5
作者 虞文俊 黄萃 《东南传播》 2012年第8期102-104,共3页
新闻法规作为他律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内容无不受政治环境与媒介环境制约。政治环境与媒介环境的变迁带来新闻法规内容的更新。本文以训政体制为视角,探究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新闻法规之原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笔者指出南京国民政府... 新闻法规作为他律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内容无不受政治环境与媒介环境制约。政治环境与媒介环境的变迁带来新闻法规内容的更新。本文以训政体制为视角,探究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新闻法规之原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笔者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统一国家的形式使得国民党颁布新闻法规成为一种可能,国内舆论的分流与媒介力量的壮大使得国民党颁布新闻法规成为一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政体制 媒介系统 新闻法规
下载PDF
重庆谈判期间的统战实践
6
作者 高峻 《政协天地》 2011年第5期43-44,共2页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试图恢复其一党执政的训政体制,整编中共领导的军队。但国民党军队所处的军事态势不佳,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区,需争取时间调兵遣将,来接收广大的沦陷区,抢占城市和铁路交通线。加之战后美、英、
关键词 重庆谈判 国民党军队 实践 统战 抗战胜利后 训政体制 一党执政 中共领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