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认识问题 被引量:16
1
作者 丛湖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1,共9页
体育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生存、变动和发展规律。在探索这些规律性问题时,研究者的基本认识能力是重要的支持性因素。基于对目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基本认识问题的判断,从认识"基石"出发并结合研究案例,讨论概念、通则和... 体育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生存、变动和发展规律。在探索这些规律性问题时,研究者的基本认识能力是重要的支持性因素。基于对目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基本认识问题的判断,从认识"基石"出发并结合研究案例,讨论概念、通则和理论等在体育社会科学认识活动中的若干价值;继而基于认识结构的要素,分别陈述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感性与思维、经验与理论、概念与衍生概念、前提与结论以及命题与论证等关系;同时以认识活动的基本时空结构,讨论体育社会科学认识阶段的功能、时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科学 认识基石 认识结构 认识程序
下载PDF
形式公理系统确定可能世界的方式之影响——认识程序和范围
2
作者 李春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文讨论了形式公理系统在认识程序上的变化和它导致的可能世界的范围扩张。
关键词 形式公理系统 认识程序 可能世界
下载PDF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闵春雷 杨波 孙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5,共5页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传统观点"认识论"与新说"价值论"都存在着固有的不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程序价值论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克服理论研究中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模式;在刑事诉讼证明中两者的统一并重有利于实体公正与...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传统观点"认识论"与新说"价值论"都存在着固有的不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程序价值论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克服理论研究中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模式;在刑事诉讼证明中两者的统一并重有利于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法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程序价值论 认识论与程序价值论的并重
下载PDF
真理与民主的调和:一种朝向治理型民主的理论路径——兼论戴维·埃斯特兰的认识论程序主义
4
作者 何丹 池忠军 叶晓玲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15,共6页
处理真理与民主的关系是认识论民主理论必须面对的课题。把正确性作为一个必要的目标是民主的应有之义,对民主的认识能力的悲观和对真理的忌惮不应导致对政治的真理否认。民主可被看作是一种发现社会真理的手段,民主实践涉及各种层次的... 处理真理与民主的关系是认识论民主理论必须面对的课题。把正确性作为一个必要的目标是民主的应有之义,对民主的认识能力的悲观和对真理的忌惮不应导致对政治的真理否认。民主可被看作是一种发现社会真理的手段,民主实践涉及各种层次的真理,某些独立于程序的客观真理是民主不可以抛弃的。治理型民主可以平衡治理绩效和程序公正的关系,它是一种使得真理和民主相互促进的民主实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民主 认识程序主义 认知公正 治理型民主
下载PDF
康德式的道德程序论
5
作者 陈虎平 《德国哲学》 2014年第1期80-90,共11页
本文将借助康德的认识理论,构造一个康德式的道德程序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道德律是管理准则的程序,该程序要求准则中的关切及其满足方式获得从小群体到大群体再到所有理性行为者共同体的逐渐承认。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尤其在《... 本文将借助康德的认识理论,构造一个康德式的道德程序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道德律是管理准则的程序,该程序要求准则中的关切及其满足方式获得从小群体到大群体再到所有理性行为者共同体的逐渐承认。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尤其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提示了这种理论的可能性,但这两本书的重点在于描述一种批判的道德理论与其他独断论的道德理论的区别,而没有着力阐述批判的道德理论是如何运用的,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因此虽不是康德明确论述的,但依然是康德式的。第一节说明认识的程序论,第二节提出道德程序论,第三节将此理论与若干竞争理论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程序 道德的程序 管理准则 承认的外部协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