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机任务介入对下楼梯行走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慧芬 孙威 +3 位作者 宋祺鹏 张翠 王疆娜 毛德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8-535,共8页
目的:探讨手机任务介入对下楼梯行走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26名受试者(年龄:22.0±2.1岁)分别在单任务和手机任务条件下下楼梯行走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将步速作为协变量,使用... 目的:探讨手机任务介入对下楼梯行走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26名受试者(年龄:22.0±2.1岁)分别在单任务和手机任务条件下下楼梯行走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将步速作为协变量,使用重复性测量的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种任务条件下右脚触地、左脚离地、左脚触地和右脚离地等4个时刻的动态稳度(MoS)差异。结果:与单任务相比,手机任务介入使步频和双支撑比降低;矢状面的MoS在右脚触地时刻显著增大,但在其他3个时刻均显著减小;冠状面的MoS在右脚离地时刻显著增大。结论:在下楼梯行走中,手机任务的介入使身体稳定性降低,优势腿触地和优势腿离地这两个极易引起稳定性降低的时刻,青年人表现出低步频、低稳定性的下楼梯步态特征。因此在楼梯行走中应尽量减少手机使用行为,从而将更多的认知资源分配到动态稳定性的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短信 认知-动作组合任务 动态稳度 稳定性 认知资源竞争
下载PDF
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2
作者 郭雯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期314-320,共7页
手语是听障人群日常交流的语言,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象似性被定义为心理储存的概念表征和语音表征之间的结构化映射,不同学者对手语加工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章根据前有研究结果分析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的理论解释,包... 手语是听障人群日常交流的语言,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象似性被定义为心理储存的概念表征和语音表征之间的结构化映射,不同学者对手语加工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章根据前有研究结果分析手语加工过程中象似性效应的理论解释,包含具身认知观、结构映射假说以及认知资源竞争假说三个视角。此外,文章梳理前有文献中的结果争议发现任务涉及语义与语音形式之间的映射可能是象似性效应在实验范式中出现的必要条件。未来研究可以从象似性效应的边界条件、手语象似性对聋人非语言认知的影响以及象似性在真实学习情境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手语 具身认知 结构映射假说 认知资源竞争假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