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数位足迹刑法规制的功能性偏误与修正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对个人数位足迹法律属性的认识偏颇.不仅冲击刑法教义学的体系性.还危及整体法秩序的统一.纵使在实然层面上征表多重法益.但数位足迹更当为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否定数位足迹作为公民个人信息.既可有效规避法规范间的冲突.还对公民... 对个人数位足迹法律属性的认识偏颇.不仅冲击刑法教义学的体系性.还危及整体法秩序的统一.纵使在实然层面上征表多重法益.但数位足迹更当为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否定数位足迹作为公民个人信息.既可有效规避法规范间的冲突.还对公民个人信息外延的限制有所裨益.未经同意而利用技术手段爬取他人数位足迹的.可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采集数位足迹造成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严重损害的.或为破坏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而为之的.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用户明示或默示同意他人收集自己数位足迹的.因欠缺法益侵害性而不构成犯罪.网络服务使用者未在合理限度内管控数位足迹而造成损害的.应自我答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位足迹 公民个人信息 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数据保护
下载PDF
论刑法介入网络数据爬取行为的类型与限度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5,156,共10页
网络爬虫是一种互联网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单纯利用爬虫技术无法进入后台服务器。突破反爬措施意味着爬取方规避了被爬取方的访问限制,可以伪装成普通用户获得客户端“访问资格”并获取数据,但爬取方并未侵入被爬取方计算机信息系统。只... 网络爬虫是一种互联网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单纯利用爬虫技术无法进入后台服务器。突破反爬措施意味着爬取方规避了被爬取方的访问限制,可以伪装成普通用户获得客户端“访问资格”并获取数据,但爬取方并未侵入被爬取方计算机信息系统。只有利用爬虫技术爬取“公民个人信息”等刑法特别保护的数据或是利用其他技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后爬取系统数据的行为,才可构成犯罪。实践部门采取“控制性标准”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解释依据,扩大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认定范围,将突破反爬措施爬取客户端一般数据的行为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有“司法犯罪化”之嫌。针对突破反爬措施爬取数据的行为,刑法应事后介入。在被爬取方先申请法院通过“行为保全”措施来禁止相关数据抓取行为后,若爬取方仍然违反“行为保全”裁定,可以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予以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突破反爬措施 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司法犯罪化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应用下的货币犯罪与刑法应对
3
作者 汪恭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3,共11页
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普及,会给货币制造类犯罪、货币流通类犯罪的罪名适用带来疑问,毕竟现有货币罪名的解释方案是围绕实物货币(包括实物人民币)构建起来的。相比实物货币,作为数字货币的数字人民币除了有货币属性外,还有数据属性的独有特... 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普及,会给货币制造类犯罪、货币流通类犯罪的罪名适用带来疑问,毕竟现有货币罪名的解释方案是围绕实物货币(包括实物人民币)构建起来的。相比实物货币,作为数字货币的数字人民币除了有货币属性外,还有数据属性的独有特点。数字人民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的货币犯罪行为,既会违反货币犯罪的罪名规定,也易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犯罪。在数字货币与实物货币共存的当前情况下,无论是应对货币制造类犯罪,还是应对货币流通类犯罪,关键在于从解释上完善现有货币罪名的适用;在数字货币取代实物货币的未来趋势下,要有针对货币罪名进行立法应对的前瞻意识。同时,不论是在立法应对前还是应对后,当同一货币犯罪行为又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犯罪的,则按竞合关系择一重罪的规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货币犯罪 数字货币 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口袋化”的实证分析及其处理路径 被引量:116
4
作者 杨志琼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实证分析显示该罪已成为当前网络犯罪的新"口袋罪"。其原因在于理论界缺乏对数据犯罪保护法益及规范体系的应有讨论,实务界也未能区分"数据"的技术属性与法律属性,使得本罪包括了... 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实证分析显示该罪已成为当前网络犯罪的新"口袋罪"。其原因在于理论界缺乏对数据犯罪保护法益及规范体系的应有讨论,实务界也未能区分"数据"的技术属性与法律属性,使得本罪包括了所有以数据为对象和媒介、工具的网络犯罪。未来本罪的司法适用应着力去"口袋化",将以数据为媒介、工具侵犯传统法益的犯罪排除在外,从而将本罪限定为以数据为对象侵犯数据安全的非法获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实证分析 信息保护 保护法益 个人数据保护
原文传递
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52
5
作者 欧阳本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54,共16页
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问题凸显了网络时代传统刑法与新型网络犯罪事实之间的调适难题。虚拟财产是虚拟环境中的财产,不能把现实世界中的数字化财产当作虚拟财产。把虚拟财产解释为财物,在方法论和法益论上都存在问题;把侵犯虚拟财产的行... 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问题凸显了网络时代传统刑法与新型网络犯罪事实之间的调适难题。虚拟财产是虚拟环境中的财产,不能把现实世界中的数字化财产当作虚拟财产。把虚拟财产解释为财物,在方法论和法益论上都存在问题;把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财产罪,会引起犯罪论与刑罚论的混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既不是混同在一起的,也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人类生活世界的两个层面。应该区分虚拟财产本身、虚拟财产所生利益、建构虚拟财产的代码数据三个相关概念。虚拟财产本身不是法律的规制对象,虚拟财产所生利益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只有代码数据属于刑法的调整对象。刑法保护虚拟财产的唯一路径是通过对数据的直接保护以实现对虚拟财产的间接保护。非法获取虚拟财产不是非法获取数据,而是破坏数据,应该定性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此需要进一步区分不同情况定罪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财物 利益 代码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控制”“获取”还是“破坏”——流量劫持的罪名辨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禹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95-103,共9页
流量劫持行为的刑法规制存在罪名选择的困难,依据现有判例分别采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因而选择合适的罪名迫在眉睫。流量劫持主要有DNS劫持、CDN劫持、客户端劫持、网关劫... 流量劫持行为的刑法规制存在罪名选择的困难,依据现有判例分别采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因而选择合适的罪名迫在眉睫。流量劫持主要有DNS劫持、CDN劫持、客户端劫持、网关劫持四种模式,对于侵害法益有虚拟财产说、网络秩序说、系统安全说,其中系统安全说能够从流量劫持的整体过程出发考虑流量劫持所侵害的法益,涵盖范围最广。通过对现有的四个典型案例以及所适用的罪名的剖析比较,在罪名选择上,从行为特征、保护法益、量刑情节、指导性案例导向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流量劫持犯罪统一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加以规制更符合司法实践中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劫持 司法案例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下载PDF
“数据安全法益”命题下虚拟财产犯罪的归责路径重构 被引量:20
7
作者 阎二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5-59,共15页
我国当下围绕虚拟财产犯罪形成的数据犯罪与财产犯罪认定路径,在前提认知上缺失了对数据犯罪保护法益的考量,进而造成对数据的形式化认识误区;既有关于“数据安全法益”内涵的技术属性解读,无法证成狭义数据犯罪的立法价值,亦无法与传... 我国当下围绕虚拟财产犯罪形成的数据犯罪与财产犯罪认定路径,在前提认知上缺失了对数据犯罪保护法益的考量,进而造成对数据的形式化认识误区;既有关于“数据安全法益”内涵的技术属性解读,无法证成狭义数据犯罪的立法价值,亦无法与传统法益相区分,需要在规范意义上重塑数据安全法益的内涵;虚拟财产借助“财产性利益”的抽象表达已成为杂糅数据与财产的高度含混的范畴,应根据数据体现的利益属性进行类型化限缩解释;围绕典型的虚拟财产犯罪,应在承认数据安全法益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厘清其罪数形态,摒弃竞合论的主张,同时,在财产犯罪内部证成“转移占有”的行为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数据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财产犯罪
下载PDF
从数据载体到数据信息:数据安全法益本位之回归 被引量:19
8
作者 苏桑妮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97-108,共12页
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在司法上确立了数据安全法益的独立地位,值得肯定。但是,本案将数据安全法益定位为数据载体保护,不仅没有揭示数据背后的法益本质,而且会加重数据犯罪的“口袋化”趋势,甚至会导致数据孤岛和数据垄断的现象发... 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在司法上确立了数据安全法益的独立地位,值得肯定。但是,本案将数据安全法益定位为数据载体保护,不仅没有揭示数据背后的法益本质,而且会加重数据犯罪的“口袋化”趋势,甚至会导致数据孤岛和数据垄断的现象发生,阻碍数字经济发展。其实,分析刑法体系和立法原意可以发现,数据安全法益的本位在于保护数据信息内容而非保护数据载体,如此既符合刑法谦抑性的要求,也契合数据价值利用的机理,能够有效平衡数据安全保护与数据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没有侵害数据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行为,不应被认定为数据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数据保密性 数据法益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爬取公开数据行为的刑法规制误区与匡正--从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切入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经海 苏桑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4,172,共12页
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表现出司法实践过度规制爬取公开数据行为的现象。司法实践以技术判断为主导,扩张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在立法规定以数据控制者的技术授权为依据认定爬取行为形式违法性的情况下,以数据的... 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表现出司法实践过度规制爬取公开数据行为的现象。司法实践以技术判断为主导,扩张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在立法规定以数据控制者的技术授权为依据认定爬取行为形式违法性的情况下,以数据的技术属性取代法律属性判断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从而扩大本罪的适用范围。从法秩序统一原理和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数据安全观来看,技术判断主导下的罪名扩张适用,不应成为刑法规制数据爬取行为的立场。相反,规制数据爬取行为应当坚守刑法谦抑性精神,将刑法规制手段的行使,限定在保护刑法已类型化规定的重要数据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范围内。其中,对于爬取刑法已类型化保护的公开作品数据行为,基于个案全部事实应受刑罚处罚的,应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对于爬取刑法未类型化规定的其他公开数据行为,不能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但在爬取公开数据行为扰乱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且应受刑罚处罚时,可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虫 爬取 公开数据 数据安全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网络游戏虚拟物数据本质之回归——兼论非法获取网络游戏虚拟物的行为认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皮勇 葛金芬 《科技与法律》 CSSCI 2019年第2期27-35,共9页
目前对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虚拟物的性质认定仍久争不决,主要体现为财物说和系统数据说,而非法获取该类虚拟物的相关刑事案件处理结果也尚不统一,罪名认定分歧主要表现为盗窃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从根本... 目前对游戏装备、游戏币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虚拟物的性质认定仍久争不决,主要体现为财物说和系统数据说,而非法获取该类虚拟物的相关刑事案件处理结果也尚不统一,罪名认定分歧主要表现为盗窃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从根本上来说,网络游戏虚拟物的本质并非财物,而是游戏玩家与游戏运营商缔结的服务合同项下为合同完全履行所必备之"工具",是游戏开发者以二进制01串进行的编码,以电磁记录的方式存在,本质上应是可以进行商业化利用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因此称之为"网络游戏虚拟物"而非"虚拟财产"更适宜,非法获取该类虚拟物的,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服务合同 游戏虚拟物 系统数据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数据分层与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宣烨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以数据分层现象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不同维度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作者分别阐述了数据在物理层、符号层和信息内容层中的表现及各层表现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一体多面的分层现象出发,还分析了数据和虚拟财产之间的关系,... 以数据分层现象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不同维度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作者分别阐述了数据在物理层、符号层和信息内容层中的表现及各层表现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一体多面的分层现象出发,还分析了数据和虚拟财产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在该领域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以及传统财产类犯罪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从现有立法框架和未来专门立法两个维度出发,作者提出了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进行规制的具体路径。同时,通过从符号层和信息内容层扩大对"获取"的解释,从而填补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漏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者还提出了从数据层面的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特点和信息层面的财产损失后果两方面对侵犯虚拟财产行为予以专门的解释亦或立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数据分层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传统财产类犯罪
原文传递
盗窃比特币行为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铭川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09,共7页
由于比特币投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一直被我国有关部门严厉禁止,导致比特币事实上具有违禁品性质,不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财物。但是,由于持有者对其比特币具有财产性利益,侵犯比特币持有会破坏社会秩序。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于盗... 由于比特币投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一直被我国有关部门严厉禁止,导致比特币事实上具有违禁品性质,不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财物。但是,由于持有者对其比特币具有财产性利益,侵犯比特币持有会破坏社会秩序。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于盗窃他人比特币的行为,仍有必要运用刑法予以打击。就持有者的管理控制能力而言,比特币与无体物比较接近,而与虚拟物品差异较大,加上盗窃纸钱包、硬钱包时并不需要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数据等原因,对盗窃比特币的行为以盗窃罪论处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论处更加合理,并且只需要根据情节轻重定罪量刑而不需要计算盗窃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特币 违禁品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数据抑或财物:以虚拟货币为犯罪对象的案件之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良芳 《中国应用法学》 2023年第3期65-73,共9页
对于以虚拟货币为犯罪对象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明显的同案不同判现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认识不同。虚拟货币在技术属性上表现为经过复杂计算而生成的一串数字编码,但在法律属性上表现为具有效用性、稀缺性和... 对于以虚拟货币为犯罪对象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明显的同案不同判现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认识不同。虚拟货币在技术属性上表现为经过复杂计算而生成的一串数字编码,但在法律属性上表现为具有效用性、稀缺性和可支配性的财物。正因为虚拟货币具有价值性,故其区别于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普通数据,因而对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货币的行为不能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计算机犯罪,而应认定为盗窃罪或诈骗罪等财产犯罪。虚拟货币不是货币(法币)、准货币,而是一种特殊的虚拟商品,对这类案件的犯罪数额应当坚持被害人损失标准,具体计算时可以犯罪行为发生之日其在域外交易平台的平均交易价格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数据 财物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诈骗罪
下载PDF
涉虚拟货币犯罪的刑事法规制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宇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1年第5期78-87,共10页
当前,涉及虚拟货币的实务案件发案量不断的增加,但在办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以及可以参考的先例。此外,由于虚拟货币案件特有的复杂之处,无论是司法实践抑或理论学术界均难以作出特别准确的判断。司法实践中,涉虚拟货币案件的取... 当前,涉及虚拟货币的实务案件发案量不断的增加,但在办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以及可以参考的先例。此外,由于虚拟货币案件特有的复杂之处,无论是司法实践抑或理论学术界均难以作出特别准确的判断。司法实践中,涉虚拟货币案件的取证问题与事实认定问题等诸多困境导致涉案人员行为罪与非罪的界定模糊,尤其是行为人的主观明知难以认定。进而,在刑法理论上存在共犯的扩大化的趋势。随着ICO模式的兴起,币圈中开始流行以发行代币的方式来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币的活动,用以筹建区块链项目。此外,各种虚拟货币交易所出现爆炸式增长,提供交易杠杆进行比特币合约的买卖、以设立区块链项目的名义,向社会公众募集比特币等主流货币的案件不断涌现。这些新现象也导致了同案不同判。此类新型案件,除了通过传统的非法经营或诈骗罪进行规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也是指控与辩护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比特币 区块链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以杨灿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为视角 被引量:12
15
作者 臧德胜 付想兵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9-74,共6页
互联网网络虚拟财产并不具有我国刑法意义上"财物"的一般法律属性。当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盗窃罪中"财物"范畴。据罪刑法定原则,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盗窃罪。域外刑法也... 互联网网络虚拟财产并不具有我国刑法意义上"财物"的一般法律属性。当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盗窃罪中"财物"范畴。据罪刑法定原则,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盗窃罪。域外刑法也鲜有将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认定为盗窃罪的规定。若将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认定为盗窃罪,将给司法实践带来难以解决的价值认定问题,造成执法不统一。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触犯计算机犯罪相关罪名的,依其定罪处罚,并以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作为定罪量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原文传递
网络爬虫的刑法应对 被引量:8
16
作者 付强 李涛 《中国检察官》 2020年第18期17-22,共6页
网络爬虫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技术,使用价值与刑事风险兼具。对于网络爬虫的刑事法律应对,应当以网络爬虫附随要素指向的法益为核心,关注网络爬虫的访问权限和获取数据的性质,同时兼顾考察行为人在使用技术过程中的合理注意义务,从... 网络爬虫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技术,使用价值与刑事风险兼具。对于网络爬虫的刑事法律应对,应当以网络爬虫附随要素指向的法益为核心,关注网络爬虫的访问权限和获取数据的性质,同时兼顾考察行为人在使用技术过程中的合理注意义务,从而综合判断行为是否涉嫌犯罪以及罪名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授权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视域下非法获取商业大数据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坚卫 彭赛嘉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4,共16页
大数据具有非竞争性、财产性、非独创性以及强垄断性等特征。实践中仅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规制非法获取商业大数据的行为,忽视了大数据的财产性。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制非法获取行为,则忽视了对已公开商业大数据的保护,也容... 大数据具有非竞争性、财产性、非独创性以及强垄断性等特征。实践中仅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规制非法获取商业大数据的行为,忽视了大数据的财产性。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制非法获取行为,则忽视了对已公开商业大数据的保护,也容易造成数据垄断。将商业大数据作为新型财产加以保护,则忽视了现有法律体系内可能存在的保护方案。大数据与知识产权在权利客体、权利限制以及制度目标上具有亲和性,因此可以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商业大数据。由于大数据不具有独创性,其难以成为汇编作品,但能够作为邻接权客体加以保护。因此可以在《著作权法》中规定大数据收集者的权利,并在侵犯著作权罪中增设侵犯大数据的行为类型,进而规制非法获取商业大数据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大数据 知识产权 邻接权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数据刑法
原文传递
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侵入行为及其规制
18
作者 高仕银 《中国刑事法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9,共18页
“侵入”在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特指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访问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侵入行为因具体罪名的不同而在体系性地位上呈现三种类型:犯罪成立的决定性要件、犯罪成立的基础性要件、犯罪成立的前提性条件。计算... “侵入”在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特指未经授权或超越授权访问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侵入行为因具体罪名的不同而在体系性地位上呈现三种类型:犯罪成立的决定性要件、犯罪成立的基础性要件、犯罪成立的前提性条件。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侵入行为的不法本质是避开、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或不按既定程式操作,进而实现非法访问目的。由此,应根据程序编码设置的安全限制标准来确立侵入行为的刑事不法性,以使用服务协议和代理人法则建立的契约信任标准来确定侵入行为的民事违法性;应对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的侵入行为予以刑事惩罚,将违背既定告知条款要求或背弃约定信任义务的侵入行为纳入民事惩处。实现不同侵入行为类型下计算机网络不法行为的刑民规制,有利于数字经济时代正确厘定和界分计算机网络侵入行为的犯罪化和非犯罪化,实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数据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网络爬虫
原文传递
论盗窃比特币的行为性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卫 南庆贺 《西部法学评论》 2018年第5期83-90,共8页
将盗窃比特币的行为定性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性。如,侵犯的法益不同,有损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损行使追回相关损失的诉讼权利。虽然目前将比特币等同于法定货币尚有诸多障碍。但是比特币作为财富的象征毋庸... 将盗窃比特币的行为定性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性。如,侵犯的法益不同,有损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损行使追回相关损失的诉讼权利。虽然目前将比特币等同于法定货币尚有诸多障碍。但是比特币作为财富的象征毋庸置疑,交易、支付、储存比特币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将比特币解释为刑法上的财物,盗窃比特币的行为定性为盗窃罪,不会超出国民对刑法的合理预期。在成立盗窃罪的前提下,由于当前比特币价格极具动荡性,宜按照被害人获取比特币的途径来计算其损失——盗窃数额,即通过"挖矿"获取比特币,则盗窃数额应综合考量"挖矿"成本;从交易平台买入比特币,则盗窃数额应综合考量买入成本;以产品或服务换取比特币,则盗窃数额应综合考量产品或服务的公允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特币 财物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下载PDF
网络游戏外挂行为司法认定问题的探讨——基于134件案例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储颖超 《法治论坛》 2019年第4期83-95,共13页
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外挂问题也大量涌现。笔者通过对十年间外挂类案件的实证研究及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对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犯罪机理以及适用罪名莫衷一是。因此,本文基于对外挂运行机理及外挂理论的阐述,针对不同的... 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外挂问题也大量涌现。笔者通过对十年间外挂类案件的实证研究及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对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犯罪机理以及适用罪名莫衷一是。因此,本文基于对外挂运行机理及外挂理论的阐述,针对不同的行为主体即外挂开发者、销售者、使用者各自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及行为阶段分别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外挂 侵犯著作权罪 非法经营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