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狱中的藩篱——《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象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晋平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在《最蓝的眼睛》中 ,托妮·莫里森运用了大量象征意象。这些象意象成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 ,成为小说情节、结构乃至故事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和脉络。莫里森通过这些象征意象凸现了美国文化价值观对黑人人性的扭曲以及对生命... :在《最蓝的眼睛》中 ,托妮·莫里森运用了大量象征意象。这些象意象成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 ,成为小说情节、结构乃至故事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和脉络。莫里森通过这些象征意象凸现了美国文化价值观对黑人人性的扭曲以及对生命的压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象 《最蓝的眼睛》 小说情节 托妮·莫里森 故事 压抑 生命 人性 线索
下载PDF
言道、言事与援类引譬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志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8-32,共5页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在宣传他们的道德理想时,往往采取譬喻或援引相类似的事物加以证明。这就是所谓通过"言事"而"言道"。孔子、墨子、惠施、公孙龙等莫不如此。如果我们较好地掌握了"言事"与"言道&qu...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在宣传他们的道德理想时,往往采取譬喻或援引相类似的事物加以证明。这就是所谓通过"言事"而"言道"。孔子、墨子、惠施、公孙龙等莫不如此。如果我们较好地掌握了"言事"与"言道"这二者的关系以及"引譬"、"援类"的思维方式,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譬 援类 孔子 墨子 惠施 公孙龙 思维方式
下载PDF
“扶义而动,推理而行”——引譬、援类再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志铁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
推类是中国古代推理的主要模式。其结构通常由言事与言道两个部分组成。言事与言道的核心是"喻"。其理论根据是:所言事与道之间共同存在的"义"。找到事与道之间共同的"义",便可"扶义而动,推理而行&q... 推类是中国古代推理的主要模式。其结构通常由言事与言道两个部分组成。言事与言道的核心是"喻"。其理论根据是:所言事与道之间共同存在的"义"。找到事与道之间共同的"义",便可"扶义而动,推理而行"。由"事"理过渡到"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类 扶义
下载PDF
“推类”的构成、本质与作用——三论“引譬、援类” 被引量:5
4
作者 董志铁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7期52-55,共4页
推类是中国古代推理的主要模式。其结构通常由"言事"与"言道"两个部分组成。"言事"与"言道"的核心是"喻"。其理论根据是:所言事与道之间共同存在的"义"。找到事与道之间... 推类是中国古代推理的主要模式。其结构通常由"言事"与"言道"两个部分组成。"言事"与"言道"的核心是"喻"。其理论根据是:所言事与道之间共同存在的"义"。找到事与道之间共同的"义",便可"扶义而动,推理而行"。由"事"理过渡到"道"理。推类的本质是论证。如果我们较好地掌握了"言事"与"言道"这二者的关系及"引譬"、"援类"的思维方式,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和丰富我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类
下载PDF
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董玉清 《新闻前哨》 2007年第6期28-29,共2页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灵魂。常言道,看报先看题。读者阅读当天报刊时,吸引眼球的是那些信息含量丰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标题。
关键词 新闻标题 信息含量 审美特征 读者阅读 感染力 眼睛 灵魂
下载PDF
言道與行道:李西月道論研究
6
作者 劉嘉欣 《全真道研究》 2023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李西月一生著述頗多,他的道論思想即散落在這些文字裏.在諸多著作本中,尤以《道德經注釋》(下文簡稱《注釋》)一書最爲重要,其丹道著作《道竅談》亦不容忽視.通過梳理李西月著述中對“道”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李西月道論的兩個面向:一... 李西月一生著述頗多,他的道論思想即散落在這些文字裏.在諸多著作本中,尤以《道德經注釋》(下文簡稱《注釋》)一書最爲重要,其丹道著作《道竅談》亦不容忽視.通過梳理李西月著述中對“道”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李西月道論的兩個面向:一是言道,一是行道.李西月認爲“道”是可以言説的,衹是需要注意言説的方式.李西月對道的言説具體表現在道之體與道之用兩個方面.言道衹是基礎,言道的最終目的是行道.李西月有志於在内丹修煉中證得大道.此外,李西月尊崇儒家的道德倫理思想,注重以行儒治世的方式踐行理想之道.如此一言一行,構成了李西月道論的兩個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月 儒家
原文传递
製名而言道——《莊子》中和黄帝相關的人物命名寓意選釋
7
作者 田勝利 《诸子学刊》 2023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莊子》寓言故事中和黄帝相關聯的人物較多,而且這些人物多屬於虚設,具有特意的命製性質。該類人物的稱謂命名大都富含寓意,可以分爲顯豁型和隱晦型兩種,《徐无鬼》篇黄帝一行人的稱謂是後者的典型代表。張若、謂朋寓意以張開之狀向外... 《莊子》寓言故事中和黄帝相關聯的人物較多,而且這些人物多屬於虚設,具有特意的命製性質。該類人物的稱謂命名大都富含寓意,可以分爲顯豁型和隱晦型兩種,《徐无鬼》篇黄帝一行人的稱謂是後者的典型代表。張若、謂朋寓意以張開之狀向外求取和以言辭問求道之所在。方明、昌寓寓意以明合道而失道。昆閽、滑稽寓意執守於多和以言辭多智來求道而悖道。居前的張若是擴張性的,居後的昆閽則是守多,是收縮性的,與之搭配的謂朋、滑稽都是善於言辭之人,一前一後,相互對稱而又相互呼應,能構成一個意義圓融的整體。製名而言道,體現出了《莊子》對於人物的調遣藝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莊子》 人物 製名 寓意
下载PDF
逢人便道新风好 年前早有万象新 被引量:3
8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1期M0002-M0002,2,共2页
常言道: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此言道出迈入新一年的人们对全年的寄予。2013年有不同,年尚未始,新风已拂众人面,都感受到了源自“党的十八大”及其新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风。祥风熹沐国人心,新气象比新年来得早。就因为这,我们... 常言道: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此言道出迈入新一年的人们对全年的寄予。2013年有不同,年尚未始,新风已拂众人面,都感受到了源自“党的十八大”及其新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风。祥风熹沐国人心,新气象比新年来得早。就因为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中国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强,中国人民过的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是稳定的、长久的中国发展期.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人民 发展期 感受
原文传递
论庄子的语言哲学观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洪澜 《社科纵横》 2008年第5期123-124,共2页
庄子以语言实践的方式对"道不可言"、"道不可不言"的人类思想困境的思考,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关注的问题,而庄子又以"诗性言说"的方式超越了这一语言困境,达到了"即言即道"的理想的自由境界,... 庄子以语言实践的方式对"道不可言"、"道不可不言"的人类思想困境的思考,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关注的问题,而庄子又以"诗性言说"的方式超越了这一语言困境,达到了"即言即道"的理想的自由境界,这是对中国诗性的文化传统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哲学
下载PDF
濠梁之辩的真意——兼论庄子见道与言道的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文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35-37,共3页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从表面上看很象一次运用现代逻辑推理的辩论,其实,庄子是要借辩论知鱼与知我的过程中蕴含我心他人难知的问题,庄子所谓鱼之乐是庄子道心之乐向鱼的投射,惠子难以得知。庄子的道心经过了"心斋...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从表面上看很象一次运用现代逻辑推理的辩论,其实,庄子是要借辩论知鱼与知我的过程中蕴含我心他人难知的问题,庄子所谓鱼之乐是庄子道心之乐向鱼的投射,惠子难以得知。庄子的道心经过了"心斋"与"坐忘"后的自我经验的超然境界,没有经过自身的修证是无论如何难以感知的。这种道心只可以修证而不能言传于他人。此理既合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也合乎《庄子.知北游》中"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说法。所以,惠子想通过逻辑推导的方式证明庄子不知鱼之乐也是可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濠梁之辩
下载PDF
“情绪管理”与道德修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明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德修养 情绪管理 智慧
下载PDF
论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
12
作者 朱万东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2-74,共3页
战国时代话语多元的现实,使诸子不得不为争取话语霸权而相互斗争。庄子为解放"心为形役"的人们,也不得不采取独特的方式来言说自己的"道"。由于"道"的独特,庄子创造了"道"的言说方式。
关键词 庄语 外物
下载PDF
论阳明心学与晚明小品的体道方式
13
作者 刘万里 《北方论丛》 2003年第3期82-85,共4页
 在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理论的影响下,晚明文学呈现出善于体道而非说教化的特点。清言、清赏、清供、清玩等小品的盛行就是其表现。与宋代文学"以文字为诗"相对,晚明文学形成了一种"以诗为文",重意趣、...  在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理论的影响下,晚明文学呈现出善于体道而非说教化的特点。清言、清赏、清供、清玩等小品的盛行就是其表现。与宋代文学"以文字为诗"相对,晚明文学形成了一种"以诗为文",重意趣、重体验、轻义理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下载PDF
戴震“因言明道”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冰娥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09年第3期48-53,共6页
戴震"因言明道"的治经思想来源于清代经学思想与戴震本人的哲学思想。"因言明道"可解读为:"言"即是圣人所立之说,它包括字、词、名物、典章制度四个方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道"即是&qu... 戴震"因言明道"的治经思想来源于清代经学思想与戴震本人的哲学思想。"因言明道"可解读为:"言"即是圣人所立之说,它包括字、词、名物、典章制度四个方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道"即是"圣人"借其"言"所阐发的思想内容。"由言以明道"的展现过程需要满足"言"的语文学及历史学的解释等客观条件与解释者和"圣人""同心同情"的主观条件。"因言明道"思想对现今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表现为:"语文学、历史性及心之同然"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下载PDF
柳华阳《慧命经》之仙佛合宗思想探析
15
作者 刘亚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柳华阳传承了伍守阳“仙佛合宗”的思想 ,并予以理论化、系统化。在《慧命经》一书中 ,他在佛言道 ,在道言佛 ,佛道双融 ,以不同于前人的简易之语 ,晓畅明白地揭示佛道双摄、“性命双修”的“慧命之道” ,阐释了“天下无二道 ,圣人无二... 柳华阳传承了伍守阳“仙佛合宗”的思想 ,并予以理论化、系统化。在《慧命经》一书中 ,他在佛言道 ,在道言佛 ,佛道双融 ,以不同于前人的简易之语 ,晓畅明白地揭示佛道双摄、“性命双修”的“慧命之道” ,阐释了“天下无二道 ,圣人无二心”佛道一途的思想 ,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性命双修 理论化 系统化 圣人
原文传递
礼仪、音乐、神学之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贵金 《天风》 2008年第7期26-28,共3页
探讨音乐在主日崇拜中所扮演的角色,将牵涉礼仪、音乐、神学三方面的关系。本章将简介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本章论点是,“礼以载道,乐以颂道,礼乐相合以言道”。“礼以载道”指“礼仪”与“神学”的关系,“乐以颂道”指“音乐”与... 探讨音乐在主日崇拜中所扮演的角色,将牵涉礼仪、音乐、神学三方面的关系。本章将简介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本章论点是,“礼以载道,乐以颂道,礼乐相合以言道”。“礼以载道”指“礼仪”与“神学”的关系,“乐以颂道”指“音乐”与“神学”的关系,“礼乐相合以言道”则指“礼仪”、“音乐”、“神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神学 礼仪 礼乐 崇拜
下载PDF
为什么我们要讲“礼”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林 《传承》 2012年第21期94-96,共3页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离开了"礼"来谈中国文化,可以说无从谈起。"礼"是修身和教化的工具,是要让人"修身践言"、"行修言道",它的核心是要教人懂得"辞让"和"忠信&qu...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离开了"礼"来谈中国文化,可以说无从谈起。"礼"是修身和教化的工具,是要让人"修身践言"、"行修言道",它的核心是要教人懂得"辞让"和"忠信"。一个社会没有"礼",就没有了分辨是非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中国文化 修身 心思 忠信 是非
下载PDF
《程氏易传》的易道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慧英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40,共7页
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一生治学授徒,其中《程氏易传》是他倾毕生心血、唯一一部亲手写定的专门性著作。其弟子尹焯曾言道:“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传》,求先生之学者,观此足矣。”因此... 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一生治学授徒,其中《程氏易传》是他倾毕生心血、唯一一部亲手写定的专门性著作。其弟子尹焯曾言道:“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传》,求先生之学者,观此足矣。”因此《程氏易传》不仅集中体现了程颐在易学领域的学术造诣,同时也涵盖了他的整个理学精髓以及深刻的哲学思考,乃至强烈的人生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宋明理学 学术造诣 奠基人 专门性 程颐
原文传递
人类童年期的行为特点与现代人类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炜明 杨海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人的童年时期的行为特点与人一生的行为特点有着全息对应关系 (常言道:“三岁看大”)”。“人类童年时期的行为特点与现代人类行为特点有着全息对应关系”。文章探索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修剪效应’(Pruningeffect),并说明:以‘修剪效... “人的童年时期的行为特点与人一生的行为特点有着全息对应关系 (常言道:“三岁看大”)”。“人类童年时期的行为特点与现代人类行为特点有着全息对应关系”。文章探索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修剪效应’(Pruningeffect),并说明:以‘修剪效应’这一思路为桥梁,可从前者推导出后者。而最近国外连接发表了证据,证实这二者都确实存在;且数据与我们的理论推算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存在 童年期 现代人 行为特点 人类行为 内在联系 对应关系 童年时期 文章
下载PDF
中国古代推类及其问题探究
20
作者 王龙海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31-32,35,共3页
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的核心理论。在先秦诸子辩说的实践中,引譬援类的推类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推类方法的简单实用性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对此,包括后期墨家在内的一些思想家已经有所涉及,他们指出了推类的一些错误和危险,并提... 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的核心理论。在先秦诸子辩说的实践中,引譬援类的推类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推类方法的简单实用性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对此,包括后期墨家在内的一些思想家已经有所涉及,他们指出了推类的一些错误和危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推类方法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