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条件-结果”语义的意愿确定和认识盖然——以东北官话“愿意”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越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0-763,共14页
普通话中情态动词“愿意”对主语语义有限制,比如要求主语至少是指人名词,且必须是具有自觉意志的主体,是典型控制情态动词,属于施事导向情态范畴。而东北官话“愿意”除了意愿情态用法之外,还发展出言者导向的情态用法,即“S愿意P”表...
普通话中情态动词“愿意”对主语语义有限制,比如要求主语至少是指人名词,且必须是具有自觉意志的主体,是典型控制情态动词,属于施事导向情态范畴。而东北官话“愿意”除了意愿情态用法之外,还发展出言者导向的情态用法,即“S愿意P”表达言者对事件的认识与判断,此时主语已被剥夺了自觉意志,并非意愿主体,因此对是否指人或有生均无限制。这里的“愿意”虽也在主谓之间,但其事实上的认识主体是言者。我们认为,这种用法的“愿意”具有三个方面的语义特征:第一,标示所在的句子总是表达言者的认识,而非施事的行为。第二,“愿意”并非纯粹、直接的认识情态标记(如“肯定、可能”等),它和表意愿的“愿意”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语义核心——“条件-结果”的确定性。例如意愿情态的“A愿意为P(爱情)而Q(辞职)”可以还原为“P→Q”这个条件/原因-结果关系,意愿主体同时承诺这种关系的确定性和对结果负责;而所有的提升情态句都可以表达为“在P(多浇水)的条件下,T(花木)愿意Q(死)”,此时“P→Q”条件-结果关系的确定性表现为认识层面的盖然性,即言者承诺“P→Q”的真值。从意愿的确定到认识的盖然,其语义内核都建立在条件的充分性和结果的盖然性上。第三,控制情态的“愿意”和提升情态的“愿意”句中的条件都必须存在,但在具体的表达中都可隐可现。二者还有一个共性,就是该条件P是自由可选的,即存在一个潜在的条件集合{P1,P2,...},而意愿主体或认识主体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条件P1,放弃了其他条件,因此他对P1所导致的结果具有清晰的认知。“选择爱情这个条件,会导致辞职这个结果”,此时意愿主体必然存在“不选择爱情”这个可选项。这种条件可选性也保留在提升情态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官话
愿意
言者
导向
条件-结果
寄生
原文传递
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孔蕾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201,319,共12页
本文以事件语义为对比平台,考察了命题之外关涉说话者的概念语义信息(语言形式层表现为"言者导向语")在英汉语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在两种语言中词汇化和语用化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在编码复杂的事件语义时,言者导向语在词汇化...
本文以事件语义为对比平台,考察了命题之外关涉说话者的概念语义信息(语言形式层表现为"言者导向语")在英汉语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在两种语言中词汇化和语用化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在编码复杂的事件语义时,言者导向语在词汇化程度上表现出跨语言的差异,英语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此外,英汉语中的言者导向语在语用化程度上存在差异,英语中词汇形式的言者导向语在语用化程度上高于同类的汉语。研究表明,基于事件语义平台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言者导向语的语义-语用属性,也便于观察该类表达形式在不同语言中实现方式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者
导向
语
语言对比
事件语义结构
词汇化
语用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条件-结果”语义的意愿确定和认识盖然——以东北官话“愿意”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越
机构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0-763,共14页
文摘
普通话中情态动词“愿意”对主语语义有限制,比如要求主语至少是指人名词,且必须是具有自觉意志的主体,是典型控制情态动词,属于施事导向情态范畴。而东北官话“愿意”除了意愿情态用法之外,还发展出言者导向的情态用法,即“S愿意P”表达言者对事件的认识与判断,此时主语已被剥夺了自觉意志,并非意愿主体,因此对是否指人或有生均无限制。这里的“愿意”虽也在主谓之间,但其事实上的认识主体是言者。我们认为,这种用法的“愿意”具有三个方面的语义特征:第一,标示所在的句子总是表达言者的认识,而非施事的行为。第二,“愿意”并非纯粹、直接的认识情态标记(如“肯定、可能”等),它和表意愿的“愿意”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语义核心——“条件-结果”的确定性。例如意愿情态的“A愿意为P(爱情)而Q(辞职)”可以还原为“P→Q”这个条件/原因-结果关系,意愿主体同时承诺这种关系的确定性和对结果负责;而所有的提升情态句都可以表达为“在P(多浇水)的条件下,T(花木)愿意Q(死)”,此时“P→Q”条件-结果关系的确定性表现为认识层面的盖然性,即言者承诺“P→Q”的真值。从意愿的确定到认识的盖然,其语义内核都建立在条件的充分性和结果的盖然性上。第三,控制情态的“愿意”和提升情态的“愿意”句中的条件都必须存在,但在具体的表达中都可隐可现。二者还有一个共性,就是该条件P是自由可选的,即存在一个潜在的条件集合{P1,P2,...},而意愿主体或认识主体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条件P1,放弃了其他条件,因此他对P1所导致的结果具有清晰的认知。“选择爱情这个条件,会导致辞职这个结果”,此时意愿主体必然存在“不选择爱情”这个可选项。这种条件可选性也保留在提升情态句中。
关键词
东北官话
愿意
言者
导向
条件-结果
寄生
Keywords
Northeast Mandarin
yuanyi(愿意)
speaker⁃oriented
condition⁃consequ⁃ence
parasitic category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孔蕾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201,319,共1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英汉语说话者指向类副词性表达对比研究"(2013JX003)资助
文摘
本文以事件语义为对比平台,考察了命题之外关涉说话者的概念语义信息(语言形式层表现为"言者导向语")在英汉语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在两种语言中词汇化和语用化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在编码复杂的事件语义时,言者导向语在词汇化程度上表现出跨语言的差异,英语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此外,英汉语中的言者导向语在语用化程度上存在差异,英语中词汇形式的言者导向语在语用化程度上高于同类的汉语。研究表明,基于事件语义平台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言者导向语的语义-语用属性,也便于观察该类表达形式在不同语言中实现方式的异同。
关键词
言者
导向
语
语言对比
事件语义结构
词汇化
语用化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条件-结果”语义的意愿确定和认识盖然——以东北官话“愿意”为例
王越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2
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研究
孔蕾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