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尚书》“笔”体考述——最早的书面文字与“文笔之辨”溯源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60,共6页
文字作品构成的途径有二:一为先"口出"后"笔书",如古史官所谓"记言"以构成书面文字作品,"口出"有时将经历一个较长间隔才得以"笔书";二为直接构成"笔书",并非对"口出... 文字作品构成的途径有二:一为先"口出"后"笔书",如古史官所谓"记言"以构成书面文字作品,"口出"有时将经历一个较长间隔才得以"笔书";二为直接构成"笔书",并非对"口出"的记录所成。《尚书》作为记言的古史,多为对"口出"者的记录,但亦有当时就为"笔书"者,此即《尚书》中标明为"书"者,一是先"笔书"后"口出"者,如祝文、命龟之辞、命文(诏命);二是典、占兆书、占兆纪录、簿册文、刑书之类的单纯"笔书"。这些"笔书"即"文笔之辨"意味的最早的"笔"体。这些"笔书"之类文字,具有契约性、公家公用性的特点。对最早一批"笔书"之类书面文字的探索,具有"文笔之辨"溯源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辨
下载PDF
南朝文笔之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
笔从言分化出来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尽管受到传统势力的长期排斥,终就成为寒门士子的仕进之梯。到南朝,文风愈盛,文士集团崛起,文笔受到普遍重视,别集、总集大量产生,文笔之辨成为文章学的重要内容。南朝学者试图从目录、音... 笔从言分化出来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尽管受到传统势力的长期排斥,终就成为寒门士子的仕进之梯。到南朝,文风愈盛,文士集团崛起,文笔受到普遍重视,别集、总集大量产生,文笔之辨成为文章学的重要内容。南朝学者试图从目录、音韵、情感三方面对文笔进行区分,虽有许多不周全之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文学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下载PDF
试释《文心雕龙·总术》篇首段——兼论《文心雕龙》的文笔、言笔观
3
作者 颜婧 《斯文》 2021年第2期59-74,共16页
《总术》首段的主流解读以言、笔、文的体系展开,内蕴着矛盾。矛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关键的两个“文”被解读为文采或文学。它产生于阮元、刘师培、章太炎、黄侃以来的解读史,是近代为文划界意识的结果。而以上下文为依据,解开这一矛盾... 《总术》首段的主流解读以言、笔、文的体系展开,内蕴着矛盾。矛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关键的两个“文”被解读为文采或文学。它产生于阮元、刘师培、章太炎、黄侃以来的解读史,是近代为文划界意识的结果。而以上下文为依据,解开这一矛盾,可以发现刘勰既有“文笔”的分类,也有“言笔”的观念。他要求“笔”体也要有音声之美,在“文笔”与“言笔”的交叉点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学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总术》
下载PDF
“言笔之辨”与古代文体学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大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2-109,共8页
从"言笔之辨"探索古代文体学,很有可注意之处。其一,从"言"探讨文体起源的原生态,这从《尚书》典、谟、训、诰、誓、命六体皆"君出言之名"可以得到印证,"言"为诸多文体的最早形态;"言&qu... 从"言笔之辨"探索古代文体学,很有可注意之处。其一,从"言"探讨文体起源的原生态,这从《尚书》典、谟、训、诰、誓、命六体皆"君出言之名"可以得到印证,"言"为诸多文体的最早形态;"言"作为文体,是与各种"事"是纠结在一起的,这就是文体的原生态。其二,"言笔之辨"成为文体分类的原则,《释名》即以"言语"、"书契"二者为文体分类,使所有的文体都有所归属,为系统化的文体谱系奠定基础。其三,诸多文体有着从"言"到"笔"的进化历程,"言"的特点、格式在"笔"中或保留、或转化。其四,中古时期文体语言体制的形成,往往在于口语与书面语的相融,"言"的特性成为文体语言体制发展的共同努力方向。其五,"言笔之辨"引发"文笔之辨",从兼具"言笔"之才与文体发展的"言笔"合,可知"文笔之辨"之"笔"的撰作者地位的升降起伏以及文体发展的"文笔"合;"言笔之辨"的历程,与文体学的发展多有对应与呼应。以"言笔之辨"释古代文体学,开辟了以"中"释"中"的古代文体学研究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辨 文体分类 文体形态 体制 之辨
原文传递
玄学影响文论的桥梁——清谈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应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7-82,共6页
本文的中心是表明魏晋玄学影响文论的中介是清谈。文章指出,从汉末清议发展而来的魏晋南北朝清谈作为士族名士们的主要社交方式,促使“言”、“笔”发生分化,促使文学批评之风大盛并在批评标准中渗入玄学色彩,促使《老》、《庄》及... 本文的中心是表明魏晋玄学影响文论的中介是清谈。文章指出,从汉末清议发展而来的魏晋南北朝清谈作为士族名士们的主要社交方式,促使“言”、“笔”发生分化,促使文学批评之风大盛并在批评标准中渗入玄学色彩,促使《老》、《庄》及玄学成为文论家的基本修养,从三方面成为玄学影响文论的媒介,因而清谈是玄学影响文论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清谈 之分 中介
下载PDF
“言笔之辨”刍议
6
作者 胡大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8,共9页
"言笔之辨"与"文笔之辨"一样,都是中古文体学的重要问题。王充称"口出以为言,笔书以为文",刘勰称"发口为言,属笔曰翰",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言"与"笔"的区别。"言&q... "言笔之辨"与"文笔之辨"一样,都是中古文体学的重要问题。王充称"口出以为言,笔书以为文",刘勰称"发口为言,属笔曰翰",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言"与"笔"的区别。"言"最早出现,"笔"继之而作,由"言笔未分"到"言笔相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言"而至"笔"有多种模式,此外也有由"笔"而"言"的情况。"言"与"笔"各具特点,"言"注重其内容逻辑与外在表达态度的相辅相成,"笔"则在对"言"的借鉴上更多凸显自身的内容和逻辑。考察"言笔之辨",对于分析书面语的形成及其自身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辨 之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