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无友不如己者”辨疑的商兑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黔容
-
出处
《孔子研究》
1988年第3期121-122,共2页
-
文摘
“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出自《论语·学而》(《子罕》重出,不论),历来的解释,大意多是“不要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商聚德同志提出异议,并做了新的解释((见《〈论语〉辩疑二则》,《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认为“如”是似、类、均之意。“不如己者”即与自己志趣不一致的人,不同道的人。“无友不如己者”就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历来的那种解释,确如商同志之所指,漏洞百出,难满人意。但如商同志的新解。
-
关键词
孔子研究
论语
辨疑
子路
言忠信
交朋友
合理解释
提出异议
新解
志趣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语译注》献疑
- 2
-
-
作者
李成蹊
-
出处
《孔子研究》
198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古籍整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这项工作包括对古籍的校勘、标点、注释、今译和评介等。其中以译注尤为重要。译注古籍要善于吸取古训的优点,而发扬光大之。今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亟需纠正和解决。如正确运用语法分析来探索词句的意义就做得很不够。
-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子贡
异中有同
言忠信
荀子
古籍整理
正确运用
语法分析
主谓结构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孔子的“为政以德”
- 3
-
-
作者
车载
-
出处
《哲学研究》
1962年第6期70-82,共13页
-
文摘
《论语,为政》篇有两段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记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从统一说明德与政的关系,“道之以政,……道之以德”,从对立说明德与政的关系;德与政的对立,指出两种不同的政治态度,德与政的统一,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总要求。朱熹在解说“为政以德”的时候,提出:“政之为言正也。
-
关键词
孔子
为政以德
儒家思想
孟子
劳动人民
思想体系
封建社会
有耻且格
言忠信
治人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老生代散文与儒家诚学
- 4
-
-
作者
陈亚丽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对老生代散文文本的深入分析,阐明老生代散文与儒学诚学的渊源关系。因老生代散文家都接受过比较正规的“国学”教育,因而他们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儒学诚学里“言忠信、行笃敬”的观点在老生代散文里体现得尤为突出。老生代散文里的“真诚”就是儒家诚学思想在当代“新时期”的翻版。这是老生代散文对传统文化承继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
关键词
儒家诚学
言忠信
行笃敬
真诚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子论教学与论学习
- 5
-
-
作者
辛安亭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98-101,共4页
-
文摘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尤其在教育方面,他有杰出的贡献。一般人都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指名提出七十七人,并说都是“异能之士”,就是说孔子有奇才异能的弟子七十七人。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言论是多方面的,只对教学与学习的言论,《论语》一书中就有四十六处。而且有许多言论的观点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至今还适用,值得学习,至少值得参考,我择其要者,分论教学与论学习两部分叙述于下:
-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我国古代
客观规律
言论
思想家
贤人
言忠信
子路
学习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孔子的忠信之道
- 6
-
-
作者
姜宁馨
-
机构
衢州市政府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17,共1页
-
文摘
忠、信是孔子倡导的重要的道德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下只注篇名)在孔子和儒家那里,忠信常联合为一个概念,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公冶长》),“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忠信,所以进德也。”(《周易·文言》)陈淳在《四书字义》(即《北溪字义》)中把忠信单独列为条目,足见忠信在儒家学说构成中的重要。
-
关键词
言忠信
孔子
道德原则
儒家学说
行笃敬
论语
四书
蛮貊
关系准则
字义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杨昌济的待人之道
- 7
-
-
-
出处
《道德与文明》
1983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杨昌济特别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言行一致。凡是他宣传的道德理论,总是自己首先躬行实践;凡是他批判的种种社会恶习,他又总是自己带头改正;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早已做到或正在做。他待人宽,律己严。《达化斋日记》载:“余为生徒讲张子正蒙,爱人然后能保其身,能保其身,则不择地而安一节,因言余生平待人有五字:一曰恕,犯而不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二曰介,不尽人之忠,不竭人之欢;三曰敬,无众寡,无小大,无简慢;四曰浑(亦可曰下),沉默寡言,不议论人长短,不轻发表意见;五曰诚,言而有信,无宿诺。
-
关键词
人之道
道德理论
杨昌济
社会
生平
言而有信
沉默寡言
思想影响
儒家道德
言忠信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