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触发点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翀敏 王延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触发点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触发点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40例,治疗组用针刺颈椎病五大触发点,对照组用常规穴位针刺。经2周治疗后,观察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的阳性率、疼痛评分(V... 目的:探讨触发点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触发点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40例,治疗组用针刺颈椎病五大触发点,对照组用常规穴位针刺。经2周治疗后,观察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的阳性率、疼痛评分(VAS)、疗效3个指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触发点针刺组治疗后的臂丛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减低(P<0.05),虽然疗效评价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触发点针刺组的效果要好于常规针刺组,可以肯定触发点的针刺治疗的效果。触发点与相应腧穴定位相近,触发点似乎与相应腧穴相合,或者认为是对相应腧穴进一步精确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树生 庄小强 +3 位作者 黄强民 龙佳佳 韦江林 黄剑平 《广西中医药》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常规的穴位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6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1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患者用毫针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外关等穴,接G6805电针仪治...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常规的穴位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6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1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患者用毫针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外关等穴,接G6805电针仪治疗,同时配合推拿、颈椎牵引,静滴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组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时,用毫针破坏相应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后再留针通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以治疗组为优(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能有效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触发针刺 穴位针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及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菲 王娴 +3 位作者 戴甫成 张维 刘武 孙勇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及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6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及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6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及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肩关节功能量表(Constant-murley Score,CMS)评分及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和SPA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CMS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联合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及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提升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触发针刺 超声引导 肩袖间隙 肩胛上神经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触发点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翔 钟格兰 +1 位作者 郑良佐 邓雪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触发点针刺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近3年的临床资料中抽选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前者给予常规穴位针刺,后者给予针刺颈椎病五大触发点,持续治疗2周后,从...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触发点针刺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近3年的临床资料中抽选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前者给予常规穴位针刺,后者给予针刺颈椎病五大触发点,持续治疗2周后,从疗效、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及VAS评分等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好转率为95.6%,相比于对照组的91.1%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率分别为86.7%、91.1%,相较于对照组的66.7%、73.3%,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该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而研究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触发点针刺疗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并能显著恢复颈部生理状态及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触发针刺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触发点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初容 沈威 +5 位作者 陈小芳 丘吉莲 关梓辉 郭永亮 林幼君 郑雪娜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普通针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治疗组患儿...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普通针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侧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针刺。1次/d,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第1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跨步时长、平均速度、步频、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步长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针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双下肢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可有效改善患儿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 触发针刺 三维步态分析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下载PDF
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6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树生 庄小强 +1 位作者 黄强民 李建敏 《河南中医》 2012年第12期1672-1674,共3页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施以触发点湿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同时配合牵张训练;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和强的松片,同时配合功能锻炼...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施以触发点湿针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同时配合牵张训练;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和强的松片,同时配合功能锻炼。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同时进行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5.00%;经两样本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AS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65.25±15.65)VS(26.78±9.95),对照组治疗前后(68.38±14.05)VS(32.62±10.94);Constant-Murley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58.77±10.94)VS(76.13±9.61),对照组治疗前后(58.97±10.65)VS(71.70±9.82);配对t检验的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间两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配合牵张训练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开展多方面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 触发针刺 牵张训练 湿针疗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治疗神经根型腰腿痛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殷建华 郭丹丹 陈丽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91-191,193,共2页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治疗神经根型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2020年10月~2021年3月门诊神经根型腰腿痛患者共32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16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治疗神经根型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2020年10月~2021年3月门诊神经根型腰腿痛患者共32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16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神经根型腰腿痛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根型腰腿痛程度、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神经根型腰腿痛缓解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神经根型腰腿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针刺治疗对于神经根型腰腿痛的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触发针刺 神经根型腰腿痛 疗效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8
作者 程芳 杨云洁 +6 位作者 刘卫平 朱玉平 徐建华 孙艳 刘素珊 史文静 马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手法拉伸复位对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及外院转诊的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低频电刺激... 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手法拉伸复位对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及外院转诊的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低频电刺激组、手法复位组,骨盆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 Ps)针刺联合电刺激和手法拉伸复位治疗,另外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手法复位治疗和骨盆带,对照组给予制动观察。比较各组间的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6d,综合治疗组、低频电刺激组、手法复位组、骨盆带组和对照组5组的治愈人数分别为18例、7例、4例、0例和0例;治疗后6周,5组的治愈人数分别为20例、13例、11例、4例和0例;治疗后6个月,5组的治愈人数分别为20例、18例、15例、13例和9例。综合组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电刺激组和手法复位组。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联合仿生物理电刺激和手法拉伸复位,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缓解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的疼痛,并能够使耻骨联合形态迅速恢复正常。治疗效果较好,痛苦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 肌筋膜触发针刺 低频电刺激技术 骶髂关节手法拉伸复位
原文传递
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谭伟杰 董俊球 贺丹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8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颈源性眩晕西医临床治疗路径联合背俞穴温针灸...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颈源性眩晕西医临床治疗路径联合背俞穴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气血亏虚证中医证候积分、脑动脉血流速度值、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血管内皮指标和眩晕评分值,并统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中医证候积分(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唇甲不华、舌淡苔薄白和脉细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Ⅰ波、Ⅱ波和Ⅲ波数值)和血管内皮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脑动脉血流速度值(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眩晕评分值(ESCV评分)、颈椎活动度和血管内皮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数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可有效改善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中医证候,增加脑部血液灌注,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颈椎活动度,缓解眩晕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气血亏虚证 胸锁乳突肌触发针刺 背俞穴 温针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
10
作者 孙莲雄 徐秋娥 +1 位作者 冯建伟 蒋仙庭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加用头部循经刮痧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加用头部循经刮痧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肌筋膜触发针刺 头部循经刮痧 视觉模拟评分法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高增峰 袁海军 +4 位作者 蔡文超 李春英 陈斌 乔奇伟 杜海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压力疼痛感觉阈(PPDT)和压力疼痛耐受阈(PPT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可提高疗效和PPDT、PPTO,减轻疼痛、应激反应,改善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针刺 射频消融术 腰背部疼痛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FAC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春节 刘继红 +2 位作者 张玲俐 唐爱群 童燕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步态时空参数、FAC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及患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及患侧摆动相分别为(1.24±0.06)步/s、(0.45±0.04)m、(0.37±0.05)s、(0.66±0.05)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1.15±0.06)步/s、(0.39±0.05)m、(0.31±0.06)s、(0.55±0.0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FAC评分为(4.31±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65±0.55)分],CSI评分为(6.55±1.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7±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肌张力,有利于患者步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型足下垂 功能性电刺激 肌筋膜疼痛触发针刺疗法 步态稳定性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联合加巴喷丁、神经阻滞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桂芳 余孔清 梁荣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2390-2393,共4页
目的:探究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联合加巴喷丁、神经阻滞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联合加巴喷丁、神经阻滞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率、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疗程结束时、随访6个月的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BPI-日常生活评分、BPI-面部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加巴喷丁、神经阻滞结合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缓解疼痛,抑制炎症表达,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针刺治疗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触发点结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修桐 赵敏 +2 位作者 莫秀梅 陈月娥 董俊球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6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应用触发点结合雷火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触发点针刺组、雷火灸组、联合组,各30例。触发点针刺组采用触发点针刺疗法,雷火灸...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应用触发点结合雷火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触发点针刺组、雷火灸组、联合组,各30例。触发点针刺组采用触发点针刺疗法,雷火灸组采用雷火灸法治疗,联合组采用触发点针刺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触发点针刺组、雷火灸组,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P<0.05)。结论:给予慢性胃炎触发点结合雷火灸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机体状态,促进身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针刺疗法 雷火灸 慢性胃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兰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4期74-77,共4页
分析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82例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筋膜触发... 分析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82例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另加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NRS评分、CODI指数、耻骨联合间距差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的82.93%相比,观察组为97.56%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肌筋膜触发点针刺、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促使各项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针刺 低频电刺激 骶髂关节拉伸复位 围产期 耻骨联合分离症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论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理论针法与传统“苍龟探穴”针法的异同
16
作者 阎思宁 卢朝睿 马婷婷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4期231-234,共4页
苍龟探穴是催发经气中具有代表性的复式手法,治疗顽疾疗效确切;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以干针“灭活”触发点为效用,治疗各种痛症和各科疑难杂症。尽管两者理论不同,但两者的针刺方法、刺激方式高度相似。临床中,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手法多... 苍龟探穴是催发经气中具有代表性的复式手法,治疗顽疾疗效确切;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以干针“灭活”触发点为效用,治疗各种痛症和各科疑难杂症。尽管两者理论不同,但两者的针刺方法、刺激方式高度相似。临床中,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手法多用“苍龟探穴”之法治疗疾病。以此可见,“苍龟探穴”针法结合现代针法直接精准定位肌筋膜触发点,有利于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是中医针灸的一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针刺 苍龟探穴 肌筋膜触发 中医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