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龟兹石窟“解脱观”研究——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佛教解脱观是离开生死的延续,脱离业力轮回的痛苦,进入不生不灭的寂静境界。佛教的解脱观是以无我思想为基础而开展出来的,其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解脱是佛教的终极目标,而涅槃是解脱的最高境界。龟兹石窟的涅槃题材非常丰富...
佛教解脱观是离开生死的延续,脱离业力轮回的痛苦,进入不生不灭的寂静境界。佛教的解脱观是以无我思想为基础而开展出来的,其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解脱是佛教的终极目标,而涅槃是解脱的最高境界。龟兹石窟的涅槃题材非常丰富,尤以克孜尔石窟最齐全。文本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龟兹石窟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的涅槃系列题材图像,揭示了说一切有部的解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文化
龟兹石窟
解脱
观
无余涅槃
图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悲剧——解脱的艺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国庆
《戏剧艺术》
1988年第1期88-98,共11页
一、解脱——人类真实的自由解脱,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通常被人作出消极的解释,被视为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所造成的无法抗拒的苦难时在精神上的一种自我补偿和慰藉,亦即一种暂时的忘却和休息。例如桑塔耶那说: 审美的欣赏和...
一、解脱——人类真实的自由解脱,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通常被人作出消极的解释,被视为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所造成的无法抗拒的苦难时在精神上的一种自我补偿和慰藉,亦即一种暂时的忘却和休息。例如桑塔耶那说: 审美的欣赏和美在艺术上的体现,是属于我们暇时生活的活动,那时,我们暂时解脱了灾难的愁云和忧恐的奴役,随着我们性之所好,任它引向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脱
观
自我实现
爱因斯坦
人类
精神活动
悲剧艺术
悲剧主人公
强力意志
自然人化
自由发展
原文传递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
被引量:
1
3
作者
姚卫群
《南亚研究季刊》
1997年第2期58-64,4,共8页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佛教的最高修行目的是达到“涅”;婆罗门教的最高修行目的则是获得“解脱”。“涅”与“解脱”虽是两个不同宗教追求的最高目的,但它们却有着密切...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佛教的最高修行目的是达到“涅”;婆罗门教的最高修行目的则是获得“解脱”。“涅”与“解脱”虽是两个不同宗教追求的最高目的,但它们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二者的同异与关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门
奥义书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商羯罗
世俗世界
解脱
观
《般若经》
吠檀多
拉达克里希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沉”的美学——从王国维的自沉看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
被引量:
1
4
作者
秦剑蓝
潘桂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王国维的自沉展示了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错位的“天才观”、变异的“崇高观”和误用的“解脱观”上。它源于王国维受时代环境和个体特质的制约而对康德、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改造”和“误解”上。
关键词
王国维
美学思想
自毁倾向
康德
叔本华
天才
观
“崇高
观
”
“
解脱
观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的佛性思想略辨
5
作者
万志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6-30,共5页
身为道家代表的庄子,其思想含有佛性特质。庄子气化思想与佛教"四大元素"论在关于宇宙起源的思考中都坚持唯物论,破除神创论;关于人生痛苦,两者看法较为一致;在解脱途径方面,其"无用之用"与佛教之"四谛"...
身为道家代表的庄子,其思想含有佛性特质。庄子气化思想与佛教"四大元素"论在关于宇宙起源的思考中都坚持唯物论,破除神创论;关于人生痛苦,两者看法较为一致;在解脱途径方面,其"无用之用"与佛教之"四谛"意旨相近;至于获取自由之道,两者都倡导"无、空、超凡脱俗、快乐"等方略。故此可曰,庄子思想与大乘佛教颇具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佛性思想
宇宙起源
观
痛苦
观
解脱
观
自由
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6
作者
初晓波
尚会鹏
《南亚研究季刊》
1995年第4期61-68,71,共9页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初晓波,尚会鹏MOKSHAASHINDUISTIDEALFORLIFE¥CuXiaobo;ShangIluipengMoksha,derivedfromanage-oldIndiano...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初晓波,尚会鹏MOKSHAASHINDUISTIDEALFORLIFE¥CuXiaobo;ShangIluipengMoksha,derivedfromanage-oldIndianorigin,hasbeenc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生
印度教徒
生活期
《摩奴法论》
解脱
观
《罗摩衍那》
婆罗门
奥义书
印度哲学
宗教超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7
作者
黄凯
《中国佛学》
2019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本文通过对佛教典籍的爬梳,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女身经》中舍...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本文通过对佛教典籍的爬梳,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女身经》中舍利弗与无垢光女的对话。通过解读石头希迁解缚公案所蕴含的深妙禅学思想,发现其与六祖慧能“心性本净”的心性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佛教解脱观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希迁
解缚
解脱
观
心性本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8
作者
吴恺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9
作者
吴恺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0
作者
吴恺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6-99,共4页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1
作者
吴恺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6,共3页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2
作者
吴恺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13
作者
黄凯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7-72,共6页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通过爬梳佛教典籍,可以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通过爬梳佛教典籍,可以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女身经》中舍利弗与无垢光女的对话。石头希迁解缚公案所蕴含的深妙禅学思想,与六祖惠能"心性本净"的心性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佛教解脱观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希迁
禅宗
公案
解缚
解脱
观
原文传递
从贾宝玉的性格试论《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4
作者
葛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走上了出家解脱之路,这一结局与宝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本书中所塑造的宝玉性格和其心路历程,都指向着生活的解脱这一结局,也蕴含着时代背景下不得志之士的精神慰藉。宝玉内心的各种情感激烈的斗...
《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走上了出家解脱之路,这一结局与宝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本书中所塑造的宝玉性格和其心路历程,都指向着生活的解脱这一结局,也蕴含着时代背景下不得志之士的精神慰藉。宝玉内心的各种情感激烈的斗争和要找到归宿的需求,使得出家成为他的最后选择。贾宝玉走上这一解脱之路是有深刻的思想基础的,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的必然之路。基于此,对《红楼梦》中的解脱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这一研究丰富红学研究内容,为宝玉性格和解脱观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禅宗修行解脱观的逻辑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1
15
作者
余永胜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6,共5页
慧能禅宗不避世间的修行解脱观是对传统佛教执著于出世修行的扬弃与超越 ,是力图将大乘空宗的“无执”精神贯彻于实践中的表现。但其因将“无执法”形诸语言文字 ,教人依之而行 ,实际上仍不免于有修有证的拟心而为 ,因而还存在着将“无...
慧能禅宗不避世间的修行解脱观是对传统佛教执著于出世修行的扬弃与超越 ,是力图将大乘空宗的“无执”精神贯彻于实践中的表现。但其因将“无执法”形诸语言文字 ,教人依之而行 ,实际上仍不免于有修有证的拟心而为 ,因而还存在着将“无执”的佛法外化为追索对象导致“有执”的矛盾。消解佛法的对象化 ,将其由“理性”的认识对象转变为当下的实践内容 ,是解决这一矛盾必然方式。后期禅宗看似非夷所思的修行实践法正是从对象化陷阱中实现“突围”的一种尝试与努力。但认识领域普遍存在的“言虽不能言 ,非言无以传”的矛盾仍是后期禅宗不能越过的两难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修行
解脱
观
佛教思想
慧能
“无执”思想
原文传递
题名
龟兹石窟“解脱观”研究——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莉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基础工程项目"龟兹石窟与佛教历史"(XJTSB09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佛教解脱观是离开生死的延续,脱离业力轮回的痛苦,进入不生不灭的寂静境界。佛教的解脱观是以无我思想为基础而开展出来的,其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解脱是佛教的终极目标,而涅槃是解脱的最高境界。龟兹石窟的涅槃题材非常丰富,尤以克孜尔石窟最齐全。文本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龟兹石窟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的涅槃系列题材图像,揭示了说一切有部的解脱观。
关键词
丝路文化
龟兹石窟
解脱
观
无余涅槃
图像学
Keywords
Silk-Road Culture
Qiuci Culture
Moksha
Nirupadhisesa-nirvana
Iconology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悲剧——解脱的艺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国庆
出处
《戏剧艺术》
1988年第1期88-98,共11页
文摘
一、解脱——人类真实的自由解脱,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通常被人作出消极的解释,被视为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所造成的无法抗拒的苦难时在精神上的一种自我补偿和慰藉,亦即一种暂时的忘却和休息。例如桑塔耶那说: 审美的欣赏和美在艺术上的体现,是属于我们暇时生活的活动,那时,我们暂时解脱了灾难的愁云和忧恐的奴役,随着我们性之所好,任它引向何方。
关键词
解脱
观
自我实现
爱因斯坦
人类
精神活动
悲剧艺术
悲剧主人公
强力意志
自然人化
自由发展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
被引量:
1
3
作者
姚卫群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1997年第2期58-64,4,共8页
文摘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佛教的最高修行目的是达到“涅”;婆罗门教的最高修行目的则是获得“解脱”。“涅”与“解脱”虽是两个不同宗教追求的最高目的,但它们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二者的同异与关联对...
关键词
婆罗门
奥义书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商羯罗
世俗世界
解脱
观
《般若经》
吠檀多
拉达克里希南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沉”的美学——从王国维的自沉看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
被引量:
1
4
作者
秦剑蓝
潘桂林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文摘
王国维的自沉展示了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错位的“天才观”、变异的“崇高观”和误用的“解脱观”上。它源于王国维受时代环境和个体特质的制约而对康德、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改造”和“误解”上。
关键词
王国维
美学思想
自毁倾向
康德
叔本华
天才
观
“崇高
观
”
“
解脱
观
”
Keywords
orientation of destroying oneself
idea of genius
idea of great
idea of setting free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的佛性思想略辨
5
作者
万志全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6-3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道家美学在汉魏六朝的传承与衍变研究"(编号:11YJA720024)
文摘
身为道家代表的庄子,其思想含有佛性特质。庄子气化思想与佛教"四大元素"论在关于宇宙起源的思考中都坚持唯物论,破除神创论;关于人生痛苦,两者看法较为一致;在解脱途径方面,其"无用之用"与佛教之"四谛"意旨相近;至于获取自由之道,两者都倡导"无、空、超凡脱俗、快乐"等方略。故此可曰,庄子思想与大乘佛教颇具相似之处。
关键词
庄子
佛性思想
宇宙起源
观
痛苦
观
解脱
观
自由
观
Keywords
Chuang Tzu
Buddha thought
Common research
View of the universe
Pain view
Free view
Freedom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6
作者
初晓波
尚会鹏
出处
《南亚研究季刊》
1995年第4期61-68,71,共9页
文摘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初晓波,尚会鹏MOKSHAASHINDUISTIDEALFORLIFE¥CuXiaobo;ShangIluipengMoksha,derivedfromanage-oldIndianorigin,hasbeencher...
关键词
理想人生
印度教徒
生活期
《摩奴法论》
解脱
观
《罗摩衍那》
婆罗门
奥义书
印度哲学
宗教超越
分类号
B982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7
作者
黄凯
机构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出处
《中国佛学》
2019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南北朝禅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C730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本文通过对佛教典籍的爬梳,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女身经》中舍利弗与无垢光女的对话。通过解读石头希迁解缚公案所蕴含的深妙禅学思想,发现其与六祖慧能“心性本净”的心性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佛教解脱观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石头希迁
解缚
解脱
观
心性本净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8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摘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9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文摘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Keywords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Jia Baoyu
character
the freedom view
practice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0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6-99,共4页
文摘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Key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Jia Baoyu
character
extrication view
practice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1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6,共3页
文摘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实践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2
作者
吴恺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文摘
《红楼梦》以情爱观为切入点,其最终归宿却在于生命的解脱。贾宝玉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贾宝玉身上"正邪两气"相互激荡,必然会导致"正气"最终战胜"邪气",从而走向修行解脱的正路。生命的解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它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身心实践。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Key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Jia Baoyu
characteristics
idea of setting fre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13
作者
黄凯
机构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7-72,共6页
文摘
禅宗历来盛传的"解缚"公案,有三祖僧璨和石头希迁两个版本。通过爬梳佛教典籍,可以发现三祖寺解缚石所承载的僧璨为道信"解缚"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石头希迁解缚故事为原型,而石头希迁的解缚公案又可上溯至《佛说转女身经》中舍利弗与无垢光女的对话。石头希迁解缚公案所蕴含的深妙禅学思想,与六祖惠能"心性本净"的心性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佛教解脱观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石头希迁
禅宗
公案
解缚
解脱
观
Keywords
Shitou Xiqian
Chinese Chan sect
Gong-an
Unfasten bound
Outlook of release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贾宝玉的性格试论《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14
作者
葛泓
机构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文摘
《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走上了出家解脱之路,这一结局与宝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本书中所塑造的宝玉性格和其心路历程,都指向着生活的解脱这一结局,也蕴含着时代背景下不得志之士的精神慰藉。宝玉内心的各种情感激烈的斗争和要找到归宿的需求,使得出家成为他的最后选择。贾宝玉走上这一解脱之路是有深刻的思想基础的,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的必然之路。基于此,对《红楼梦》中的解脱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这一研究丰富红学研究内容,为宝玉性格和解脱观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性格
解脱
观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禅宗修行解脱观的逻辑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1
15
作者
余永胜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6,共5页
文摘
慧能禅宗不避世间的修行解脱观是对传统佛教执著于出世修行的扬弃与超越 ,是力图将大乘空宗的“无执”精神贯彻于实践中的表现。但其因将“无执法”形诸语言文字 ,教人依之而行 ,实际上仍不免于有修有证的拟心而为 ,因而还存在着将“无执”的佛法外化为追索对象导致“有执”的矛盾。消解佛法的对象化 ,将其由“理性”的认识对象转变为当下的实践内容 ,是解决这一矛盾必然方式。后期禅宗看似非夷所思的修行实践法正是从对象化陷阱中实现“突围”的一种尝试与努力。但认识领域普遍存在的“言虽不能言 ,非言无以传”的矛盾仍是后期禅宗不能越过的两难选择。
关键词
禅宗
修行
解脱
观
佛教思想
慧能
“无执”思想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龟兹石窟“解脱观”研究——以“无余涅槃”图像为中心
赵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悲剧——解脱的艺术
朱国庆
《戏剧艺术》
1988
2
原文传递
3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
姚卫群
《南亚研究季刊》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沉”的美学——从王国维的自沉看其美学思想的自毁性倾向
秦剑蓝
潘桂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庄子的佛性思想略辨
万志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初晓波
尚会鹏
《南亚研究季刊》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黄凯
《中国佛学》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吴恺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吴恺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吴恺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吴恺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从贾宝玉的性格看《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吴恺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石头希迁与禅宗解缚公案之探究
黄凯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7
0
原文传递
14
从贾宝玉的性格试论《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葛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禅宗修行解脱观的逻辑形成与发展
余永胜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