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0
1
作者 段德超 于明革 施积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7-296,共10页
揭示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的分子机制,可以明晰农作物吸收铅的关键过程,阻控铅在粮食、蔬菜中的积累,降低重金属的食用风险;也可以阐明某些铅超积累植物的耐性与解毒机制,分离并克隆铅超积累的功能基因,培育高效的铅污染土... 揭示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的分子机制,可以明晰农作物吸收铅的关键过程,阻控铅在粮食、蔬菜中的积累,降低重金属的食用风险;也可以阐明某些铅超积累植物的耐性与解毒机制,分离并克隆铅超积累的功能基因,培育高效的铅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本文从铅进入植物的两个重要途径(叶片的吸附与吸收以及根系的吸收与转运)出发,系统总结讨论了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分布的研究进展;采用胞外至胞内的空间顺序,分别从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解毒、细胞壁的固定和动态响应、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作用、液泡的区隔化作用以及金属有机配体的螯合等方面论述植物铅耐性和解毒的分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铅胁迫 吸收 转运 累积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植物对铅胁迫的耐性及其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2
作者 黄化刚 李廷轩 +2 位作者 杨肖娥 张锡洲 吴德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6-704,共9页
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耐性、积累特性是利用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前提,因而需要全面理解植物对铅吸收、转运、积累和解毒的一系列生理机制.本文从植物自身对铅的适应和防御机制出发,综述了细胞壁和液泡在植物细胞钝化与铅积累中的功能;根... 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耐性、积累特性是利用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前提,因而需要全面理解植物对铅吸收、转运、积累和解毒的一系列生理机制.本文从植物自身对铅的适应和防御机制出发,综述了细胞壁和液泡在植物细胞钝化与铅积累中的功能;根系分泌物对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苷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植物螯合肽、谷胱甘肽在铅解毒中的作用,以及金属硫蛋白和铅特异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以及铅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植物 重金属 铅胁迫 耐性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炮制对半夏毒性成分影响及解毒机制研究报道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袁海建 贾晓斌 +3 位作者 印文静 王卉 王红娟 李卫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462-4468,共7页
半夏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药材之一,不可忽视其毒性对临床使用的影响。而炮制作为有毒中药临床使用前常用的降毒、解毒手段,主要影响药材中的相关成分的量(增加或减少)。虽然目前对半夏药材中的毒性成分(主要指半夏生物碱类物质)还存在争议... 半夏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药材之一,不可忽视其毒性对临床使用的影响。而炮制作为有毒中药临床使用前常用的降毒、解毒手段,主要影响药材中的相关成分的量(增加或减少)。虽然目前对半夏药材中的毒性成分(主要指半夏生物碱类物质)还存在争议,但更多的文献支持半夏中含有的草酸钙针晶、凝集素蛋白是其主要毒性成分,二者对半夏药材引起炎症作用和刺激性作用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研究手段的深入、研究角度的拓展,有关炮制对半夏解毒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也在不断的深入。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半夏解毒的机制与通过炮制可降低毒性成分的量、炮制中使用的相关辅料成分可抑制多种炎症介导因子等有密切关系。但也应注意某些炮制辅料如白矾可引起铝残留造成新毒性等问题,同时还应注意炮制工艺条件、药材产地与其他药材合用等对半夏毒性的影响。该文旨在通过对半夏药材毒性成分和不同解毒方式、机制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分析,提供相关文献数据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半夏毒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半夏 毒性成分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有机酸在超积累植物重金属解毒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朱艳霞 魏幼璋 +1 位作者 叶正钱 杨肖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126,共6页
有机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金属配体,在超积累植物的解毒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有机酸参与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的生物学机制,最后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酸 超积累植物 重金属 解毒机制
下载PDF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对其毒害的解毒机制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镔 谭淑端 +1 位作者 董方旭 杨雨婷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34-38,共5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引发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生态系统健康,还限制人类发展。活性氧(ROS)过量积累引起的氧化胁迫是重金属毒害植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围绕ROS对质膜、蛋白质、DNA的氧化损伤机制阐述ROS对植物产生毒害的机制,总结...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引发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生态系统健康,还限制人类发展。活性氧(ROS)过量积累引起的氧化胁迫是重金属毒害植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围绕ROS对质膜、蛋白质、DNA的氧化损伤机制阐述ROS对植物产生毒害的机制,总结分析植物重金属转运蛋白、抗氧化酶系统、细胞壁、液泡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以期为今后植物耐重金属胁迫生理生态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重金属 毒害 解毒机制
下载PDF
马缨丹对镉的生长响应及其富集、转运和亚细胞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方继宇 贾永霞 +5 位作者 张春梅 张世熔 徐小逊 蒲玉琳 李婷 李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77-1682,共6页
镉是植物非必需且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然而镉富集植物能通过一定的响应机制来减少镉对自身产生的毒害,且不同植物之间镉的解毒机制存在差异。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是四川汉源铅锌矿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但是关... 镉是植物非必需且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然而镉富集植物能通过一定的响应机制来减少镉对自身产生的毒害,且不同植物之间镉的解毒机制存在差异。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是四川汉源铅锌矿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但是关于其镉的分布特征和解毒机制并不明确。因此本文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分别设置0(对照,不添加镉)、30、90、150、210 mg·kg-1镉5个处理,研究马缨丹对镉的富集、转运及其亚细胞分布特点,探讨马缨丹对镉的耐性和解毒机制,以期为植物耐镉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镉质量分数低于90 mg·kg-1时对马缨丹生长没有影响,而镉质量分数高于150 mg·kg-1时对马缨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镉质量分数的增加,马缨丹各器官中镉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表现为根>茎>叶,且其转运系数小于1,表明马缨丹对镉有较强的根部滞留能力,可限制过量的镉向地上部器官的转运,减少镉对地上部的毒害,这可能是马缨丹耐受镉胁迫的机制之一;随着镉质量分数的增加,马缨丹地下部和地上部的镉富集量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在210 mg·kg-1镉处理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2.8和1031.6μg·plant-1,不同质量分数镉处理下,马缨丹地上部的镉富集量较大,占全株镉富集量的94.0%~88.3%;镉在马缨丹根和叶细胞可溶性组分中的分配比例最高,分别占62.1%~54.2%和59.8%~52.6%,其次在细胞壁中,分别占23.8%~34.4%和28.7%~39.5%,在细胞器和细胞膜中的较低,表明可溶性组分和细胞壁是镉在马缨丹根和叶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点,液泡区隔化和细胞壁固持可能是马缨丹对镉的重要解毒和耐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丹 解毒机制 亚细胞分布
下载PDF
附子炮制机理及制品药效毒理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昌利 杨景亮 +1 位作者 雷建林 张军武 《现代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从附子的解毒机制、炮制方法、炮制机理、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等方面,对附子的炮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为附子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附子 解毒机制 炮制机理
下载PDF
细菌对重金属吸附和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泽煌 王蒙 +2 位作者 蔡昆争 蔡一霞 黄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共6页
随着采矿、冶炼和电镀等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年来提出的微生物修复法,因其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用来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藻类、放线菌及细菌等... 随着采矿、冶炼和电镀等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年来提出的微生物修复法,因其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用来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藻类、放线菌及细菌等,其中细菌对重金属的微生物吸附和解毒机制研究较为广泛。将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即细菌细胞外部、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部等三方面概述重金属胁迫下细菌的吸附和解毒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外部的沉淀机制、细胞表面的吸附机制以及细胞内部的解毒机制,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旨为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细菌 吸附机制 解毒机制
下载PDF
Pb、Cd复合胁迫下4种植物抗氧化防御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扬 毛亮 +5 位作者 周培 张春华 施婉君 曹杰君 靳治国 时唯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6-842,共7页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少,根和茎生物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减少不明显;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和玉米的生物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超富集植物的S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4种植物P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POD活性总体上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提高;超富集植物叶片MDA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印度芥菜和萝卜的总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植物。超富集植物的SOD、MDA、TAST、总GSH和PC与土壤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非超富集植物玉米的POD和总GSH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而萝卜的TAST和PC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植物的解毒机制并不相同,因而进一步了解超富集植物的相关酶基因调控对阐明解毒机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非超富集植物 抗氧化系统 重金属毒性系数 解毒机制
下载PDF
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凤 滕洪辉 +1 位作者 任百祥 石淑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33-2744,共12页
土壤生态毒理学是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土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土壤生态毒理学的核心内容.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集合了土壤污染的全部信息,提供了土壤的整体毒性效应.因此,... 土壤生态毒理学是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土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土壤生态毒理学的核心内容.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集合了土壤污染的全部信息,提供了土壤的整体毒性效应.因此,开展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常用土壤污染生态毒理效应诊断方法和指标,并探讨了不同方法的利弊.传统毒理诊断方法往往只能表征胁迫的程度,不能解释损伤和响应发生分子机理.污染土壤毒性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和土壤污染分子诊断技术,可深入探讨外源胁迫下生物的解毒机制.本文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毒理学 生物标记物 分子诊断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附子药理、毒理及解毒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史攀博 李亨达 +5 位作者 薛宁 方居正 蔡双洁 吴攀峰 周怡 李亚东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347-2353,共7页
附子具有保护心脏、调节血糖代谢、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节神经系统、抗炎等药理作用,但对神经、消化、生殖系统以及心脏、肾脏、肝脏等具有毒性作用,故临床应用时需经过炮制、配伍,以达到解毒、增效、扩大治疗范围的目的。附子生物碱... 附子具有保护心脏、调节血糖代谢、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节神经系统、抗炎等药理作用,但对神经、消化、生殖系统以及心脏、肾脏、肝脏等具有毒性作用,故临床应用时需经过炮制、配伍,以达到解毒、增效、扩大治疗范围的目的。附子生物碱及其他成分的毒理效应大大影响了其应用,今后需对附子有机生物碱进一步研究,以期发现低毒成分,应用于临床。现有研究还有以下不足之处:对附子多糖的镇痛作用研究较少,虽已知附子多糖提取物尼奥灵对病理性神经痛有疗效,但研究较为匮乏,其镇痛机制尚未明确;对酚类、醇胺类等附子有效成分的研究不足;对部分中药配伍解毒机制的论述仅限于理论探讨,有待加强实验验证;对附子炮制过程中的分子变化机制尚未完全阐述,需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及分子作用,为附子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药理 毒理 解毒机制 配伍 炮制
下载PDF
MGDA与DA-6强化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雷 何闪英 +1 位作者 李阿南 郭海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146,共8页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新型清洗剂甲基甘氨酸二乙酸(MGDA)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脂(DA-6)对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性能及其对植物体内Cd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MGDA单独使用可促进黑麦草对Cd的富集,提高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但与对照相比...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新型清洗剂甲基甘氨酸二乙酸(MGDA)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脂(DA-6)对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性能及其对植物体内Cd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MGDA单独使用可促进黑麦草对Cd的富集,提高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但与对照相比,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Cd在细胞壁中的比例(F1)下降,在细胞可溶组分(F2)和细胞器(F3)中的比例增加,因此,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DA-6单独作用不仅促进黑麦草对Cd的富集,而且提高了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Cd在F1中比例增加,在F2和F3中的比例下降,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P<0.05)。DA-6与MGDA联用结果表明:DA-6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MGDA对黑麦草的毒害,两者联用进一步强化黑麦草对Cd的富集(P<0.05),其中,Cd外源添加浓度为25,50,100mg/kg,1μmol/LDA-6+5mmol/kgMGDA使黑麦草45d地上部分Cd浓度分别达到91.0,165.7,226.4mg/kg,Cd提取效率分别为2.2%,1.7%,0.8%,可在土壤Cd污染的植物修复中作为强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6 MGDA 黑麦草 Cd提取 解毒机制
下载PDF
蛋氨酸在肉、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容庭 陈庄 +1 位作者 何前 陈俊鹏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蛋氨酸的生理功能、应用、毒性作用与解毒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肉鸡、蛋鸡蛋氨酸营养的应用研究进展,蛋氨酸产品的研制开发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蛋氨酸 生理功能 鸡球虫病 毒性作用 解毒机制
下载PDF
植物对重金属的超积累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柯世省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机理、对金属离子的解毒机制和超积累植物的 研究动态与展望。
关键词 超积累植物 重金属 金属离子 吸收 机理 研究动态 解毒机制 作用
下载PDF
肟类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建余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1-373,共3页
自1941年发现有机磷化合物(OPC)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具有抑制作用以来,肟类药物(oximes)就被作为AChE重活化剂应用,它们与阿托品联合应用已成为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解毒治疗的核心。由于OPC可... 自1941年发现有机磷化合物(OPC)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具有抑制作用以来,肟类药物(oximes)就被作为AChE重活化剂应用,它们与阿托品联合应用已成为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解毒治疗的核心。由于OPC可使受抑制的AChE“老化”(即脱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有机磷中毒 药物疗法 肟类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酵母菌对重金属的吸附与抗性和解毒重金属的胞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丽杰 贺敏 +1 位作者 贺银凤 孙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利用有益的酵母菌去除食品基质、动物及人体的重金属污染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多种酵母菌吸附及抗重金属的情况,并对酵母菌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胞内解毒机制进行分析,包括谷胱甘肽合成的解毒机制、与酵母菌解毒重金属相关的基因和... 利用有益的酵母菌去除食品基质、动物及人体的重金属污染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多种酵母菌吸附及抗重金属的情况,并对酵母菌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胞内解毒机制进行分析,包括谷胱甘肽合成的解毒机制、与酵母菌解毒重金属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转运蛋白介导的细胞内重金属的排出和液泡隔离机制及金属硫蛋白和植物螯合肽对重金属的螯合作用,重点从分子角度分析了酵母菌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归纳了解毒过程中关键性的基因和蛋白质以及它们的功能作用,旨在为酵母菌作为生物吸附剂应用于生态环境、被重金属污染的发酵食品及动物和人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重金属 生物吸附 抗性 解毒机制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毒性机制及解毒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温艳清 王琳 +2 位作者 赵楠 孙琦 孟繁浩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5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国内外关于中药毒性机制和解毒机制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机制研究中已涉及肝脏、肾脏、肺脏、心脏、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等靶器官,炮制方法和中... 目的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国内外关于中药毒性机制和解毒机制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机制研究中已涉及肝脏、肾脏、肺脏、心脏、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等靶器官,炮制方法和中药配伍方法,可以减轻中药的靶器官损伤。结论从中药毒性机制研究到解毒机制研究,代谢组学的发展把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评价转变为以科学方法和标准为基础的现代化评价,使中药研究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标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 毒性机制 解毒机制
下载PDF
植物超富集锌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锁军 仇荣亮 方晓航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Zn超积累植物具有地上部超量富集Zn的能力。一般认为,Zn超积累植物体内可能存在一种解毒机制,并通过独特的生理代谢过程使Zn得以吸收、运输和富集。这个过程包括Zn在植物体内跨根细胞膜运输、根共质体内运输及区室化、木质部长距离运输... Zn超积累植物具有地上部超量富集Zn的能力。一般认为,Zn超积累植物体内可能存在一种解毒机制,并通过独特的生理代谢过程使Zn得以吸收、运输和富集。这个过程包括Zn在植物体内跨根细胞膜运输、根共质体内运输及区室化、木质部长距离运输等重要环节。在此,总结了国内外迄今所报道的Zn超积累植物;同时从耐性、吸收、运输三个方面阐述了植物超富集Zn的生物学机制,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 生物学机制 超量 解毒机制 区室化 研究进展 生理代谢 富集锌 运输 地上部
下载PDF
铀促排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福丽 王建营 +2 位作者 延玺 胡文祥 程天民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38-442,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铀中毒的毒理机制和铀促排化合物的解毒机制 ,综述了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用于铀促排的化合物 ,并对其中主要的几大类 ,如邻苯二酚类、羟基吡啶酮类、膦酸类等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铀促排化合物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铀促排化合物 铀中毒 毒理机制 解毒机制 邻苯二酚 羟基吡啶酮 膦酸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评估及其生物健康效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飞 郭欣 +2 位作者 郭博洋 黄贤亮 陈兵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64-1273,共10页
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引发了粮食安全危机,还直接危害着动物和人类健康.土壤线虫作为陆地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不仅会对重金属的毒害产生复杂的防御机制,其肠道微生物还被证明可以协助宿... 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引发了粮食安全危机,还直接危害着动物和人类健康.土壤线虫作为陆地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不仅会对重金属的毒害产生复杂的防御机制,其肠道微生物还被证明可以协助宿主抵御重金属胁迫.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评估方法,以线虫为模型概述了重金属对土壤动物行为、生理、生化三个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动物对重金属暴露的应激响应,主要包括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屏障作用、活性物质改变、金属硫蛋白表达以及非编码RNA调节等四个层面,提出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作为指示重金属毒性的新方法,归纳了长期重金属暴露导致的生物适应性进化,包括重金属超积累基因、抗性基因、解毒基因的出现和富集等,进而量化环境胁迫引起的动物遗传变异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响应,比如基因的抗性突变和抗性基因的协同作用.最后,本文对重金属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研究需着眼于当下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探索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生态作用,深入探究重金属毒性发生发展以及生物解毒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毒性 解毒机制 线虫 肠道微生物 适应性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