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l氏H区的立体解剖定位
1
作者 陈玉敏 常义 +4 位作者 肖安平 黄兰绮 刘文 康仲涵 杨朋范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1年第Z1期135-136,共2页
Forel氏H区(红核前区)毁损术已应用于治疗癫痫、Parkinson氏征震颤、手足徐动症等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尚缺乏有关国人Forel氏H区立体定位的解剖资料。作者对30例(60例)正常成人整脑Forel氏H区的三维坐标值进行定位,并探索该... Forel氏H区(红核前区)毁损术已应用于治疗癫痫、Parkinson氏征震颤、手足徐动症等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尚缺乏有关国人Forel氏H区立体定位的解剖资料。作者对30例(60例)正常成人整脑Forel氏H区的三维坐标值进行定位,并探索该毁技术的最佳部位。结果为Forel氏H区的大小范围多数位于大脑原点后4~6毫米处(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徐动症 解剖定位 Forel 立体定位 解剖资料 坐标值 毁损术 癫痛 前区 正中线
下载PDF
臀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世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71-73,共3页
臀上神经卡压症是近年新认识的疾病,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很少有专题报道。既往概称为臀肌筋膜炎,时误诊为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等。本文根据30具尸体臀上神经及其与臀中肌关系的解剖资料和50例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 臀上神经卡压症是近年新认识的疾病,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很少有专题报道。既往概称为臀肌筋膜炎,时误诊为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等。本文根据30具尸体臀上神经及其与臀中肌关系的解剖资料和50例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讨论臀上神经卡压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神经 卡压 臀上皮神经炎 臀中肌 解剖资料 梨状肌综合征 臀肌 筋膜炎 腰腿痛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臀肌注射点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刘天佑 姚白辉 +2 位作者 尤康 李爱东 《实用护理杂志》 1987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臀部外上区注射常有胀痛、出血、硬结等不良反应发生,而作为安全点定位依据的解剖资料又不多见。为了补充臀部解剖资料、选定安全注射点,以减少病人痛苦,特作此项研究。方法本文一般选用未经解剖的臀部标本。先用钢针探测两点(①髂... 目的臀部外上区注射常有胀痛、出血、硬结等不良反应发生,而作为安全点定位依据的解剖资料又不多见。为了补充臀部解剖资料、选定安全注射点,以减少病人痛苦,特作此项研究。方法本文一般选用未经解剖的臀部标本。先用钢针探测两点(①髂前上棘后4.5厘米处;②髂结节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的皮脂肌总厚度。又用书写兰黑墨水少许,注入两点作为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棘 皮下脂肪 厚度 外径 臀部 臀中肌 臀上动脉 血管神经 注射点 无痛率 结节 臀小肌 解剖资料 浅支 骨膜
原文传递
右肾动脉多分支及多肾副动脉变异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建陆 马建军 +5 位作者 卓静静 高晓 陈飞雄 白玉林 孙茹茹 王长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1-631,共1页
解剖一成年男性整尸发现其右肾动脉在肾外先发2干并由其发出8支二级分支,其中5支经肾门入肾,3支不经肾门直接入肾(即肾副动脉)(图1)。据中国人体质调查统计,肾副动脉3支型出现率为(1.92±0.71)%[1]。该变异极其罕见,为积累解... 解剖一成年男性整尸发现其右肾动脉在肾外先发2干并由其发出8支二级分支,其中5支经肾门入肾,3支不经肾门直接入肾(即肾副动脉)(图1)。据中国人体质调查统计,肾副动脉3支型出现率为(1.92±0.71)%[1]。该变异极其罕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肾动脉 肾门 解剖资料 体质调查 腹主动脉 右上方 继续走 肾血管造影 下干 下支
下载PDF
正中动脉行程异常伴掌浅弓及掌长肌缺如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堃 李志宏 +2 位作者 顾峻 张鹏 吕叶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6-246,共1页
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正中动脉变异并且正中动脉走行异常伴掌浅弓及掌长肌缺如,为积累国人解剖资料,报道如下:本例男尸年龄约60岁,身长165 cm,发育正常。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切开皮肤,清除臂前区和前臂前区浅筋膜,观察血管、... 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正中动脉变异并且正中动脉走行异常伴掌浅弓及掌长肌缺如,为积累国人解剖资料,报道如下:本例男尸年龄约60岁,身长165 cm,发育正常。采用大体解剖方法切开皮肤,清除臂前区和前臂前区浅筋膜,观察血管、神经的走行与分支。发现掌长肌缺如,正中神经有伴行血管,且血管行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资料 掌浅弓 浅筋膜 伴行血管 男尸 前区 成年男性 正中神经
下载PDF
戒烟使肺癌减少在日本被承认吗
6
作者 张旭中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89年第4期252-252,共1页
戒烟运动在欧美非常盛行,美国吸烟率从1965年的男性52.1%、女性34.2%,分别减少到1983年的34.8%、29.5%。因而,近年的肺癌罹患率减少了。但是近年日本的肺癌有明显增加的倾向。1985年日本男性吸烟率在发达国家中比较高,达64.6%,女性只不... 戒烟运动在欧美非常盛行,美国吸烟率从1965年的男性52.1%、女性34.2%,分别减少到1983年的34.8%、29.5%。因而,近年的肺癌罹患率减少了。但是近年日本的肺癌有明显增加的倾向。1985年日本男性吸烟率在发达国家中比较高,达64.6%,女性只不过是13.7%,比1967年时确实减少了,为什么这样肺癌却继续增加呢?戒烟的病因学及实验证明:吸烟和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但是,吸烟者在中止吸烟后5~15年,肺癌并发的危险性,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吸烟率 罹患率 因果关系 病因学 肺癌死亡率 扁平上皮 男性青年 解剖资料 致癌危险 上皮癌
下载PDF
科学的道德与道德的科学
7
作者 田松 《新知客》 2008年第9期130-130,共1页
在二战之后,日本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外科专家,因为他们有过丰富的活体解剖的经验。所谓活体解剖,就是把活的动物用手术刀进行分解,观察整个过程中动物的反应。而日本专家解剖的对象是人。比如,他们一边剥人的头皮,一边记录脑电波、心电图... 在二战之后,日本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外科专家,因为他们有过丰富的活体解剖的经验。所谓活体解剖,就是把活的动物用手术刀进行分解,观察整个过程中动物的反应。而日本专家解剖的对象是人。比如,他们一边剥人的头皮,一边记录脑电波、心电图,看看在整个头皮剥下之后,是否还有听觉或者视觉,是否还能骂出声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于以发展科学的名义批准对人的活体解剖,即使对象是死囚也不可以!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专家 中国科技界 声来 大科学时代 纳米研究 中心数据库 出版领域 科学学科 解剖资料 科研机构
下载PDF
科学还是道德的吗
8
作者 田松 《北方人》 2009年第4期56-56,共1页
二战之后,日本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外科专家,因为他们有过丰富的活体解剖的经验。所谓活体解剖,就是把活的动物用手术刀进行分解,观察整个过程中动物的反应。
关键词 解剖资料 一个问题 声来 学术刊物 朝鲜人 大科学时代 科研机构 中立性
原文传递
副肝左动脉伴肝总动脉起始异常一例
9
作者 张军伟 李文婷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60-560,共1页
笔者在解剖1例91岁女尸时,发现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共干,以及副肝左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发自于腹腔干。为积累国人解剖资料,现将报道如下。胃脾动脉干在主动脉裂孔下15.5 mm发出,管径11.5 mm,干长20.5 mm,随即发出脾动脉(管径8.0 ... 笔者在解剖1例91岁女尸时,发现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共干,以及副肝左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发自于腹腔干。为积累国人解剖资料,现将报道如下。胃脾动脉干在主动脉裂孔下15.5 mm发出,管径11.5 mm,干长20.5 mm,随即发出脾动脉(管径8.0 mm)和胃左动脉(管径5.8 mm),胃左动脉干长20.0 mm,继续发出副肝左动脉(管径2.6 mm),上行至第一肝门入肝左侧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解剖资料 肝总动脉 胃左动脉 主动脉裂孔 副肝左动脉 脾动脉 腹腔干
下载PDF
肾上腺的矢状断面解剖及其影像学应用
10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4,共1页
为给MR图像诊断提供断面解剖资料,作者在30具成年男性躯干连续矢状断面标本上研究了左、右肾上腺。左肾上腺的最大矢状面主要呈“Y”形(40.0%)
关键词 矢状断面 影像学 解剖资料 裸区 胰体 前界
下载PDF
背外侧髓体梗死引发自发性眼球震颤提示前庭半规管失衡
11
作者 Rambold H. Helmchen C. 张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5-5,共1页
Background: Spontaneous nystagmus caused by dorso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 may be of vestibular origin. Objectives: To test if imbalance of the central pat hways of the semicircular canals contributes to spontaneou... Background: Spontaneous nystagmus caused by dorso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 may be of vestibular origin. Objectives: To test if imbalance of the central pat hways of the semicircular canals contributes to spontaneous nystagmus in dorsola teral medullary syndrome. Methods: We examined four patients with dorsolateral m edullary syndrome and recorded spontaneous nystagmus binocularly at gaze straigh t ahea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search coil technique. The median slow phase velocity of the nystagmus was analysed in the light and in the dark, and the no rmalised velocity ax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otation axes as predicted from an atomical data of the semicircular canal. Results: The slow phase rotation axes o f all patients aligned best with the rotation axes resulting from stimulation of the contralesional posterior and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s. This alignmen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pure otolith imbalance. Conclusion: We propose that vest ibular imbalance caused by an ipsilesional lesion of the central semicircular ca nal pathways of the horizontal and 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s largely accounts for spontaneous nystagmus in dorsolateralmedullary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眼球震颤 髓体 眼震 慢相速度 耳石 侧水平 解剖资料 感应线圈 正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