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要解决哪三个问题 被引量:33
1
作者 江净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105,共6页
针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这一新兴领域,亟待辨析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培养定位上,全科教师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应急之需,也是未来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之势;二是在角色表征上,全科教师的特点不是多科教学,而是能力综合;... 针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这一新兴领域,亟待辨析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培养定位上,全科教师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应急之需,也是未来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之势;二是在角色表征上,全科教师的特点不是多科教学,而是能力综合;三是在向度抉择上,全科教师应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其重点是生成岗位所需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全科教师 培养定位 角色表征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弱势群体身份表征的积极话语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青叶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第9期10-14,77,共5页
话语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的一种符号表征及精神反映,和谐的话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本文以vanLeeuwen的角色表征系统和Martin的积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媒体对弱势群体的身份表征,即报刊网络的歧视性话语表征... 话语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的一种符号表征及精神反映,和谐的话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本文以vanLeeuwen的角色表征系统和Martin的积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从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媒体对弱势群体的身份表征,即报刊网络的歧视性话语表征以及民生电视新闻对自身和他者的积极和谐的话语表征。角色表征是话语生成者对参与者角色的介入,用什么样的词来表征社会角色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和道德动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话语的和谐和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弱势群体 角色表征 积极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教学视频角色表征对学习影响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
3
作者 乔金秀 穆肃 +2 位作者 黄向阳 陈小梅 罗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当前,教学视频已成为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数字学习资源,其设计与优化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较少从教学媒体角色表征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视频进行比较研究。为此,文章基于拟剧理论和信息技术3T论,以广东省... 当前,教学视频已成为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数字学习资源,其设计与优化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较少从教学媒体角色表征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视频进行比较研究。为此,文章基于拟剧理论和信息技术3T论,以广东省H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9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设置了三组表征不同角色(教师、工具、同伴)的教学视频,通过对眼动注视数据、视频画面数据、学习成绩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分析,发现表征不同角色的视频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使用表征教师角色、同伴角色的视频学习能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同时,文章对不同角色表征的视频与学习效果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总注视时长在不同角色组教学视频与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心流体验对学习效果没有中介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指导学生选择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内容交互 角色表征 视觉关注 学习体验 学习效果
下载PDF
角色的表征与空间的重构——对综艺《向往的生活》意义的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媛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6期116-118,共3页
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与大众发生关系的文本,在被解读的过程中给大众带来的意义是多样的。作为文本,其在被构建的过程必定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与时代特征遥相呼应。近年来极受关注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在节目模式上进行拓展进而与中... 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与大众发生关系的文本,在被解读的过程中给大众带来的意义是多样的。作为文本,其在被构建的过程必定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与时代特征遥相呼应。近年来极受关注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在节目模式上进行拓展进而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同时在角色设计上极具传统家庭人物特色,最后将城市的物质条件置入农村自由闲散的生活空间之中,整个节目设计因这三点文化特性直击当下都市人的内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各阶层的情感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表征 空间重构 《向往的生活》 综艺
下载PDF
“父亲”角色表征的嬗变——评鲍德温《向苍天呼吁》与《如果比尔街会说话》中的父亲形象
5
作者 罗虹 张兵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4-136,共3页
鲍德温在其前期小说《向苍天呼吁》和后期小说《如果比尔街会说话》中刻画了三个不同身份且具有不同人格表征的父亲形象。在此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以Van Leeuwen"角色表征"理论中的角色表征、多重人格及后继人格来透析其作... 鲍德温在其前期小说《向苍天呼吁》和后期小说《如果比尔街会说话》中刻画了三个不同身份且具有不同人格表征的父亲形象。在此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以Van Leeuwen"角色表征"理论中的角色表征、多重人格及后继人格来透析其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以此洞悉作家创作思想的心路历程以及美国黑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的民族精神和人格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亚瑟·鲍德温 父亲 角色表征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基于我国教师角色传统表征体系的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月玲 谢泉峰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2,共6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教师的角色职能价值被削弱,在新的教学场域教师的角色需相应转变。通过对我国教师角色传统表征“传道授业解惑”的分析,从解读经典出发,阐述人相较于机器在情感倾向、意志行动和生命追求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教师的角色职能价值被削弱,在新的教学场域教师的角色需相应转变。通过对我国教师角色传统表征“传道授业解惑”的分析,从解读经典出发,阐述人相较于机器在情感倾向、意志行动和生命追求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应在核心要素不变的同时寻求转变,由“解惑”转向“寻惑”,由“授业”转向“立业”,由“传道”转向“探道”,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对教师角色的挑战,以彰显教师职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传统表征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