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25
1
作者 邱培瑾 姚克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60-363,共4页
各种病因导致的角膜新生血管增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是研究新生血管调控机制 ,探索和评价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的必要手段。本文就几种常用的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机制和优缺点作逐一介绍。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CNV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雷帕霉素缓释片防治兔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和新生血管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高华 史伟云 +1 位作者 谢立信 王身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缓释片防治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和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PA缓释片制作:RAPA与载体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制成RAPA缓释片(W/W=50/50),每粒缓释片含RAPA0·5mg...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缓释片防治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和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APA缓释片制作:RAPA与载体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制成RAPA缓释片(W/W=50/50),每粒缓释片含RAPA0·5mg。6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其中45只兔(45只眼)采用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生成,选择大于3个象限、新生血管长入角膜超过3mm的40只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1mgPGLC载体前房植入组(B组)、1%RAPA滴眼液组(C组)及0·5mgRAPA缓释片前房植入组(D组),每组10只兔;余20只兔为供体。对4组兔行右眼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90d,记录排斥指数(RI,为植片水肿、混浊及血管长入评分合计)和新生血管指数(NI,为血管长入植片评分)。定期检测C、D组兔房水中RAPA浓度;术后3周,原位杂交法对4组兔角膜植片中白细胞介素(IL)-2R、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MCP)-1、Fas/FasL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进行检测。术后90d,病理组织学检查视网膜、肝肾结构变化。结果(1)免疫排斥:A、B、C及D组兔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6·5±2·5)、(16·0±2·6)、(47·1±13·2)、(87·6±5·8)d(P=0·000)。术后2周,4组兔植片RI分别为4·9±2·2、3·9±0·9、0·8±0·4、0·3±0·6(P=0·000)。术后12周分别为10·4±0·8、10·0±0·0、7·2±2·2、2·0±3·3(P=0·000)。(2)角膜新生血管:术后2周,4组NI数分别为2·4±0·7、2·1±0·5、0·6±0·5、0·3±0·5(P=0·000)。术后12周分别为3·8±0·5、3·8±0·4、0·8±0·7、0·4±0·8(P=0·000)。(3)房水中RAPA浓度:术后第2、4、8、12周,D组房水中RAPA浓度分别10·7、12·0、9·2、7·0ng/ml,C组房水中RAPA浓度检测不出。(4)细胞因子表达:A、B组植片大量表达IL-2R、MCP-1、TNF-α、VEGF细胞因子,C、D组不表达上述细胞因子,4组植片中Fas/Fa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迟效制剂 角膜移植 移植物排斥 角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在血管生成中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昀 邹丽 +1 位作者 王勇 张进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5-478,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轴突导向因子 Netrin-1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其上 Netrin-1的各种受体表达,并用体外实验分别检测 Netrin-1对 HUVEC 增殖,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轴突导向因子 Netrin-1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其上 Netrin-1的各种受体表达,并用体外实验分别检测 Netrin-1对 HUVEC 增殖,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并用兔角膜新生血管实验研究在不同浓度 Netrin-1作用下体内血管新生的情况。结果在 HUVEC 上仅检测到一种受体 UNC5B的表达。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发现 Netrin-1不仅是个促血管生成因子,也是一个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在浓度低于500 ng/ml 时均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1000~5000 ng/ml 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当 Netrin-1为50 ng/ml 时,HUVEC 的增殖能力最强,当 Netrin-1浓度为100 ng/ml 时,HUVEC 的迁移能力最强。结论 Netrin-1在血管生成中起着促进和抑制的双重调控作用,这种双重调控作用取决于Netrin-1浓度,其中抑制作用和受体 UNC5B 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 角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重度角膜烧伤后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异体角膜缘移植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史伟云 高华 +2 位作者 王富华 晋秀明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联合环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KLAT)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稳定期)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患者34例...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联合环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KLAT)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稳定期)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患者34例(35只眼),平均病程2.8年.角膜新生血管化象限均大于3/4,角膜中央全层混浊区直径大于6 mm,术前视力在光感/1 m~数指/30 cm之间.A组18例(19只眼)接受PK联合KLAT术;B组16例(16只眼)接受眼前节重建(带角膜缘的全角膜移植)术.术后全身联合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并对术后视力、免疫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结果随访时间15~28个月,平均24个月.(1)视力:术后6个月,A、B组脱盲率分别为95% 和88%(P=0.582);术后12个月分别为84% 和38%(P=0.006);术后24个月分别为63% 和7% (P=0.016).(2)免疫排斥:A、B组角膜缘干细胞(LSC)排斥分别为9只眼(47%)、8只眼(50%)(P=1.000);植片内皮型免疫排斥分别为6只眼(32%)、11只眼(69%)(P=0.044).不同时间段两组内皮排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角膜上皮缺损A组2只眼(11%),B组7只眼(44%)(P=0.049);前房积血A组2只眼(11%),B组8只眼(50%)(P=0.022);术后低眼压A组1只眼(5%),B组6只眼(38%)(P=0.032). 结论 PK联合KLAT术是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的有效方法,可以同时治疗角膜白斑和LSC功能失代偿,术后并发症少,远期预后优于眼前节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缘移植术 重度 疗效分析 烧伤后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角膜新生血管 术后并发症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白斑 角膜烧伤 眼科研究所 2001年 1999年 角膜移植 免疫抑制剂 术后低眼压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抑制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勇 张明昌 +1 位作者 胡义珍 喻长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探讨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碱烧伤法制作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A、B、C及D组,每组12只鼠(12只眼),A、B、C组伤后分别滴用0.5、1及2mg/ml的PDTC眼液,对... 目的探讨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碱烧伤法制作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A、B、C及D组,每组12只鼠(12只眼),A、B、C组伤后分别滴用0.5、1及2mg/ml的PDTC眼液,对照组(D组)滴生理盐水;均4次/d,共28d。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测量新生血管面积、记录角膜炎性反应及角膜混浊度,并在4和28d每组各处死6只鼠,取全角膜作病理学分析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分析(WesternBlot法)。结果B、C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显著少于D组(F值分别为964.51、766.37,P值均<0.01),B、C组的角膜炎性反应程度与混浊度均低于D组(F值分别为72.41、54.33,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比较(F=0.588,P=0.486)、角膜炎性反应程度与混浊度的比较(F=1.278,P=0.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NFκB活化程度显著低于D组,而A、D组间NFκB的表达无差异。结论PDTC能有效阻止NFκB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氨基甲酸酯类 吡咯烷类 NF-ΚB 新生血管 核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核苷酸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炼红 邢怡桥 +1 位作者 陈春莲 汪道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核苷酸(rAAV aVEGF165)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方法三质粒共转染法构建rAAV aVEGF165和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基因(rAAV Lacz)。48只SD大鼠用...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核苷酸(rAAV aVEGF165)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方法三质粒共转染法构建rAAV aVEGF165和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基因(rAAV Lacz)。48只SD大鼠用抽签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碱烧伤方法诱导CNV生成。实验组结膜囊注射rAAV aVEGF165(1010pfu/ml),对照组结膜囊注射rAAV Lacz(1010pfu/m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 gal)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cz基因在结膜囊中的表达情况;碱烧伤后1、2、4、7、14及30d,形态学分析评价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AAV Lacz结膜囊注射2d后,检测Lacz基因在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效率为21.36%±1.07%;30d后Lacz基因在结膜下组织中的表达效率为28.02%±1.16%。碱烧伤后结膜囊注射rAAV aVEGF165,实验组CNV面积明显减少,新生血管密度降低,VEGF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9.22,F=2187.16,F=719.17,P<0.01)。结论rAAV aVEGF165能显著抑制碱烧伤后CNV的形成,其机制与降低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有关,重组腺相关病毒是眼反义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角膜新生血管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角膜碱烧伤后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炼红 邢怡桥 张云成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研究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化的关系。方法30只SpragueDawleg(SD)大鼠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碱烧伤后不同时间形态学分析来评价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免... 目的研究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化的关系。方法30只SpragueDawleg(SD)大鼠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碱烧伤后不同时间形态学分析来评价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评价角膜VEGF的表达。结果角膜碱烧伤后24hVEGF的表达开始增高,伤后4d达高峰,伤后7dVEGF的表达下降,14d后显著下降。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与VEGF的表达呈明显的平行关系。结论碱烧伤后大鼠角膜VEGF的表达水平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相关性,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下载PDF
雷帕霉素滴眼液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管丽丽 李平华 鄢秀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493-3496,共4页
背景:雷帕霉素为抗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近年来有实验证实雷帕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鼠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目的:验证新型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并与地塞米松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 背景:雷帕霉素为抗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近年来有实验证实雷帕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鼠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目的:验证新型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并与地塞米松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2008-02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及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30只30眼,制作中度碱烧伤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0只兔3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即10,20mg/L雷帕霉素组、2.5g/L地塞米松组、雷帕霉素溶媒组及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其余各组均于碱烧伤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滴眼,4次/d。主要观察指标:于碱烧伤后第3,7,14天应用显微镜观察各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长度及面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性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①10,20mg/L雷帕霉素组、2.5g/L地塞米松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长度与面积均小于雷帕霉素溶媒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10,20mg/L雷帕霉素组小于2.5g/L地塞米松组(P<0.05),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组差异不明显。②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10,20mg/L雷帕霉素组及2.5g/L地塞米松组表达减弱,在雷帕霉素溶媒组与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强。结论:局部滴用10,20mg/L雷帕霉素滴眼液及2.5g/L地塞米松滴眼液均可抑制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雷帕霉素作用强于地塞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角膜新生血管 内皮 血管/细胞学 内皮生长因子 移植免疫学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与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对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泳 柳林 潘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内皮抑素与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对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分析其作用特异性。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完成。常规分子生物学构建携带融合基因内... 目的:观察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内皮抑素与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对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分析其作用特异性。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完成。常规分子生物学构建携带融合基因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重组腺病毒,酶切法、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正确性,半数细胞感染剂量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以磷酸盐缓冲液、重组腺病毒-β-半乳糖苷酶和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51为对照组,病毒滴度均为感染复数(MOI)=20,体外感染人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4h,72h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融合基因细胞内的转录及表达情况;于病毒感染后第1,2,3,4,5和7天,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活细胞数,用570/630nm吸光度(A)值表示,绘制并比较ECV304和L929转基因细胞的生长曲线,观察其作用并分析其作用特异性。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法证实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半数细胞感染剂量法测得病毒滴度为2×108pfu/mL。②各组ECV304细胞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果比较:除感染第1天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51感染组外(P>0.05),其余感染各时相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51感染组、重组腺病毒-β-半乳糖苷酶感染组及磷酸盐缓冲液组ECV304细胞A值均显著高于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感染组(P<0.01)。③各组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果比较: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感染组、重组腺病毒-β-半乳糖苷酶感染组及磷酸盐缓冲液组L929细胞的A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体外能有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基因产物,对静脉内皮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角膜新生血管 内皮抑素类 内皮 血管 生长抑制物 基因融合
下载PDF
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与其周围基质内相关生物因子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婷 史伟云 +1 位作者 李素霞 刘明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角膜新生血管周围间质相关生物因子与新生血管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研究。40只Wister大鼠采用NaOH滤纸烧灼法制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术后1、3及7d,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膜新生血管周围角膜基质间质相关生物因子包括转化... 目的探讨角膜新生血管周围间质相关生物因子与新生血管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研究。40只Wister大鼠采用NaOH滤纸烧灼法制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术后1、3及7d,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膜新生血管周围角膜基质间质相关生物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并观察它们与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以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3、7d的FAP在角膜中不同位置的表达。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检测术后7d角膜基质中主要胶原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改变。结果碱烧伤后1、3及7d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单染与双染显示,角膜基质首先出现TGF—β1阳性表达,然后随着新生血管的形成出现α-SMA、FAP同时阳性的细胞,正常角膜组织内无阳性表达。FAP阳性基质细胞位于CD3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周围,与血管内皮细胞伴行生长,两者无明显的先后顺序。RT—PCR结果显示,新生血管生长到达的位置出现FAP阳性表达。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后基质中Ⅰ型、Ⅲ型胶原重新排列。结论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时,血管周围基质相关生物因子发生了改变,出现了FAP阳性的基质细胞,此细胞包绕并伴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角膜基质中Ⅰ型、Ⅲ型胶原重新排列以适应新生血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基质 胶原 抗原 肿瘤 丝氨酸内肽酶类
原文传递
兔角膜碱烧伤后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金子 夏晓波 +2 位作者 杨卓 熊思齐 孙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研究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普通家兔25只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碱烧伤后不同时间(1,3,5,7,14d)形态学分析来评价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 目的:研究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普通家兔25只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碱烧伤后不同时间(1,3,5,7,14d)形态学分析来评价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免疫组化评价角膜VEGF的表达。结果:角膜碱烧伤后24hVEGF的表达开始升高,伤后5d达高峰(阳性表达最强,遍布全层),伤后7dVEGF的表达开始下降,14d后显著下降。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与VEGF的表达呈明显的平行关系。结论:碱烧伤后兔角膜VEGF的表达水平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相关性,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下载PDF
角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文 陈家祺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56-359,共4页
临床上许多角膜病变均能引起角膜新生血管化 (CNV) ,新生血管化的角膜严重影响视力 ,也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虽然激光和手术提供了抑制角膜新生血管一种方法 ,但并不能完全抑制CNV。近年来 ,随着对肿瘤和眼部新生血管的深入研究 ... 临床上许多角膜病变均能引起角膜新生血管化 (CNV) ,新生血管化的角膜严重影响视力 ,也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虽然激光和手术提供了抑制角膜新生血管一种方法 ,但并不能完全抑制CNV。近年来 ,随着对肿瘤和眼部新生血管的深入研究 ,在血管生成的发病机制和新生血管抑制剂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迅猛发展。本综述重点介绍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药物治疗 抑制剂 CNV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RNA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先群 李瑾 +2 位作者 傅瑶 贾仁兵 陆雯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于扰RNA(VEGF—siRNA)对角膜碱烧伤急性期新生血管(C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化学合成VEGF序列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VEGF-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角膜上皮和基质细胞,...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于扰RNA(VEGF—siRNA)对角膜碱烧伤急性期新生血管(C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化学合成VEGF序列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VEGF-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角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实时PCR法检测转染后各时段VEGF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转染后各时段VEGF蛋白表达水平。制作大鼠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采用VEGF—siRNA转染的角膜上皮移植联合前房注射脂质体包裹的VEGF—siRNA治疗急性期CNV,免疫组化和ELISA分别检测角膜VEGF表达,观察术后CNV形成。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siRNA处理组和对照组VEGF蛋白含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siRNA对角膜上皮细胞VEGFmRNA的抑制效率达60%-84%,角膜基质细胞VEGFmRNA的抑制效率达59%~76%,角膜上皮和基质细胞VEGF蛋白表达也有相应的下降。采用VEGF—siRNA转染的角膜上皮移植联合前房注射VEGF—siRNA治疗,实验组CNV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实验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VEGF-siRNA能显著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急性期CNV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角膜新生血管 上皮 角膜 大鼠 Sprague—Dawley
原文传递
浸药羊膜移植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玉萍 李冰 杨纪忠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浸药羊膜移植(AMT)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15例(15只眼)细菌性角膜溃疡进行单层或多层浸药羊膜移植术。观察角膜溃疡的愈合时间、基质炎症消退和角膜新血管形成的减少情况。随访时间为6~13个月。结果术后7~14... 目的观察浸药羊膜移植(AMT)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15例(15只眼)细菌性角膜溃疡进行单层或多层浸药羊膜移植术。观察角膜溃疡的愈合时间、基质炎症消退和角膜新血管形成的减少情况。随访时间为6~13个月。结果术后7~14d内角膜基质炎症明显改善,上皮缺损在14 ~30 d内愈合。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改善,但角膜浑浊和白内障无变化。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浸药羊膜移植对细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良好,并可减少给药次数.减轻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角膜溃疡 细菌性 角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生物信息学筛选的合成小肽抑制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卉 易正芳 +1 位作者 胡宏慧 许迅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载脂蛋白a[apo(a)]kringleV(KV)抗新生血管活性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并评价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序列比对、抗原性、表面接触性及亲水性预测方面分... 目的初步探讨人载脂蛋白a[apo(a)]kringleV(KV)抗新生血管活性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并评价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序列比对、抗原性、表面接触性及亲水性预测方面分析apo(a)KV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筛选出其中的可能活性肽段固相合成此小肽。应用小鼠角膜微囊袋模型,检测小肽对VEGF诱导新生血管的作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C57BL/6小鼠(40只眼)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4个组,每组10只眼,在各组角膜基质层内植入160ngVEGF的同时依次植入0.0、0.5、1.0和1.5峭小肽缓释颗粒。术后7d摄片观察角膜新生血管长人情况,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筛选出的小肽含有较多保守氨基酸残基,且较apo(a)KV中其他肽段有良好的抗原性、表面接触活性和亲水性等反应特性。B、C组角膜新生血管的最长血管长度、钟点数和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3个指标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选出的小肽在一定剂量时对VEGF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氨基酸序列可能位于apo(a)KV抗新生血管的活性位点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肽类 载脂蛋白A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原文传递
RNA干扰抑制水通道蛋白1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红旭 张明昌 陈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抑制水通道蛋白1(AQP-1)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针对人AQP-1的小RNA干扰片段,用脂质体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RNA干扰抑制水通道蛋白1(AQP-1)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针对人AQP-1的小RNA干扰片段,用脂质体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RNA干扰效果,Transwell实验和损伤愈合实验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AQP-1 mRNA表达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损伤愈合实验的结果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转染24、48及72h后AQP-1 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1.3%、17.4%及29.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7、0.002)。Transwell实验和损伤愈合实验提示转染AQP-1 siRNA后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有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13,P=0.016和t=22.431,P=0.027)。结论AQP-1特异性siRNA能有效抑制AQP-1的表达并明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水孔蛋白1 内皮 血管 细胞运动 角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安星 周东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9-380,38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采用碱烧伤法制备兔CNV模型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0.05 mL,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均隔日...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采用碱烧伤法制备兔CNV模型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0.05 mL,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均隔日1次,共注射19 d。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自角膜缘长出的CNV长度和数量,并摄影,输入计算机经图像分析系统计算CNV面积。术后19 d处死动物,取角膜,CD34染色,显微镜下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第7、14、19天CNV面积及MV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191-8.003,P〈0.01)。结论重组内皮抑素可有效抑制CNV生长,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类 角膜新生血管 烧伤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小鼠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联群 卢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3,共9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作C57BL/6J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实验分为EGCG组和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EGCG溶液或者等量PBS,裂隙灯显微镜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评价...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作C57BL/6J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实验分为EGCG组和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EGCG溶液或者等量PBS,裂隙灯显微镜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评价小鼠角膜上皮修复、新生血管生长以及炎症反应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髓过氧化物酶定量测定评价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EGCG组小鼠角膜上皮修复速率显著大于PBS组,碱烧伤后第1、3、7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CG组和PBS组小鼠均见新生血管生长,在碱烧伤后第3、7、14天EGCG组新生血管评分和角膜切片中新生血管数量均显著低于PBS组, EGCG组的VEGF蛋白表达量在碱烧伤后第3、7天显著低于PBS组,EGCG组VEGFmRNA表达量在碱烧伤后第1、3、7天均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碱烧伤后第7、14天EGCG组的炎症指数低于PBS组,第3、7、14天EGCG组角膜组织切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值均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注射EGCG可有效促进碱烧伤后小鼠角膜上皮修复,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药理学 没食子酸/药理学 角膜/药物作用 烧伤 学/病理 角膜新生血管 炎症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老年人角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玉庚 王铜亮 +1 位作者 王涛 朱永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治疗老年人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CNV老年患者40例(50只眼),以2015年1—12月的20例患者(22只眼)为观察组,给予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2014年6—12月的20例患者(28只眼)为对照...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治疗老年人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CNV老年患者40例(50只眼),以2015年1—12月的20例患者(22只眼)为观察组,给予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以2014年6—12月的20例患者(28只眼)为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视力、CNV面积、眼压和治疗有效率,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有无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测试提高1行以上者为20只眼(90.9%),明显高于对照组16只眼(57.1%)(χ^2=6.910、P=0.03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视力测试提高1行以上者为19只眼(86.3%),明显高于对照组14只眼(50.0%)(χ^2=5.866、P=0.020);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视力测试提高1行以上者为19只眼(86.3%),明显高于对照组12只眼(42.9%)(χ^2=8.010、P=0.016)。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NV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CNV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09、5.291、8.330,P=0.019、0.033、0.009)。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21/28)(χ^2=6.109、P=0.006)。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有7只眼(25.0%)出现新生血管复发,明显高于观察组2只眼(9.1%)(χ^2=8.668、P=0.003)。结论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老年人CNV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hRNA表达质粒抑制鼠角膜新生血管与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费春梅 周善璧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5-1121,共7页
目的 探讨RNA干扰对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NV)与血管内皮细胞(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DNA重组技术设计合成针对VEGF mRNA的3条shRNA寡核苷酸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EGF shRNA1... 目的 探讨RNA干扰对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NV)与血管内皮细胞(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DNA重组技术设计合成针对VEGF mRNA的3条shRNA寡核苷酸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EGF shRNA1、2、3,然后将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E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EC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干扰效率,并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质粒(VEGF shRNA3质粒)进行体内实验.将20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大鼠碱烧伤后CNV模型.实验组于结膜下注射VEGF shRNA3质粒后,显微镜下观察CNV生长情况,7 d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组织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多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CNV面积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VEGF shRNA1、2、3质粒均可下调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VEGF shRNA3质粒的抑制作用较强,VEGF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68.92%和66.22%.体内实验中碱烧伤后3、5、7 d,实验组CNV长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744,P=0.000);实验组CNV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700,P=0.000);实验组VEGF mRNA和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41.84%和41.86%.结论 构建的VEGF shRNA质粒能右效抑制EC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膜下注射VEGF shRNA3质粒能显著抑制碱烧伤后CNV的形成与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RNA干扰 内皮细胞 角膜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