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放射状切开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褚仁远 卢奕 +2 位作者 李梅 郭秉宽 易启龙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3,共3页
应用自制的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电脑计算机软件,作为手术的预测标准,对术后已随访1年以上的77例(152只眼)、术前近视屈光度≤6.0DS的患者,进行了疗效统计,其中68%患者视力... 应用自制的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电脑计算机软件,作为手术的预测标准,对术后已随访1年以上的77例(152只眼)、术前近视屈光度≤6.0DS的患者,进行了疗效统计,其中68%患者视力≥1.0。强调切口深度≥85%角膜厚度,才可获得远期疗效,因此精确测量用膜厚度至关重要。尽管RK疗效安全可靠,但仍存在其局限性。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RK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 近视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威 周婧 +6 位作者 杜君 季敏 吴坚 黄叶萌 王勇 朱蓉嵘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33例(3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测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用Pentaca...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33例(3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测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散光。行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弧形切口直径为9 mm,深度为90%。术后3个月时复查患者角膜散光、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并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进行散光分析,主要观察以下矢量数据,即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和矫正指数。结果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16±0.35)D,术后3个月下降到(0.54±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裸眼远视力为0.81±0.42,术后3个月提高到0.2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76±0.30,术后3个月提高到0.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0.80~2.20(1.16±0.35)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40~1.80(1.07±0.40)D,差异向量为0.20~1.00(0.54±0.22)D。矫正指数为0.89±0.35,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大部分患眼(32眼)角度误差在15°范围内。成功指数平均值为0.47,提示还残留部分散光未得到矫正。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散光矫正的成功率为53.0%。变平效果平均值为0.94,变平指数平均值为0.83。结论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能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角膜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白内障 散光 角膜切开术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联合角膜放射状切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褚仁远 卢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8期473-474,共2页
后巩膜加固联合角膜放射状切开术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褚仁远,卢奕对成年的变性性近视眼,可以采用后巩膜加固术进行治疗[1.2]。对其中适合进行角膜放射状切开术以降低近视度的病例,国内外常规的做法是,先进行后巩膜... 后巩膜加固联合角膜放射状切开术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褚仁远,卢奕对成年的变性性近视眼,可以采用后巩膜加固术进行治疗[1.2]。对其中适合进行角膜放射状切开术以降低近视度的病例,国内外常规的做法是,先进行后巩膜加固术,3~6月后,再行角膜放射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后巩膜加固 角膜切开术
原文传递
角膜切开术治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散光 被引量:7
4
作者 肖扬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7年第5期282-285,共4页
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进步,术后激光已成为限制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降低术后散光已成为提高视力的关键,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对散光的基本概念、散光的测定、影响白内障术后散光的因素、白内障术后屈光及角膜地形图变化、手术... 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进步,术后激光已成为限制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降低术后散光已成为提高视力的关键,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对散光的基本概念、散光的测定、影响白内障术后散光的因素、白内障术后屈光及角膜地形图变化、手术矫正角膜散光的历史、散光矫正手术的原理、散光矫正手术的术式、角膜切开术矫正白内障术后散光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散光 角膜切开术
下载PDF
二次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胡霞 刘萍 +3 位作者 齐俐 李秀云 吴希军 李莲芝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对38例(59只眼)接受二次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二次切口沿旧切痕完成,随访时间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屈光为-3.78D,角膜屈光度为40.15D。术后平均下降等效球镜为2.30D,下降角膜屈光2.04D,平均提... 对38例(59只眼)接受二次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二次切口沿旧切痕完成,随访时间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屈光为-3.78D,角膜屈光度为40.15D。术后平均下降等效球镜为2.30D,下降角膜屈光2.04D,平均提高裸眼视力5行(国际标准视力表)。二次手术疗效与原屈光度及二次术前角膜屈光度无关。二次手术可降低散光度,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 屈光不正 眼科外科手
原文传递
近视眼角膜厚度超声测定值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艳春 王磊 +3 位作者 唐小平 王丽君 张劲松 曹丽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9期570-572,共3页
测量拟施RK手术92名近视眼患者184眼角膜厚度值。男45人,女47人,平均年龄26.5岁。屈光度为-2.0~-13.0D,平均-5.78D。超声测量角膜中心厚度0.544±0.06mm,旁中心区依序鼻上、上方、... 测量拟施RK手术92名近视眼患者184眼角膜厚度值。男45人,女47人,平均年龄26.5岁。屈光度为-2.0~-13.0D,平均-5.78D。超声测量角膜中心厚度0.544±0.06mm,旁中心区依序鼻上、上方、颞上、鼻下、下方、颞下分别为0.607±0.055、0.604±0.057、0.599±0.071、0.589±0.055、0.573±0.076、0.583±0.039mm。结果显示下半周角膜厚度较上半周角膜薄,RK术中角膜穿孔易发生在下半周切口。因此,在完成水平切口后,先切角膜上半周切口,再作下半周切口,可使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厚度 放射状 角膜切开术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 被引量:7
7
作者 周跃华 李志辉 +3 位作者 齐颖 陆文秀 安伟丽 孟玉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本研究共15人(23眼)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因欠矫而实施二次切削。术前平均屈光度为-9.86D(-5.00—-20.00D),其中2眼为中度近视(-3.25—-6.00D),6眼为高度近视(-6.25—-9.00... 本研究共15人(23眼)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因欠矫而实施二次切削。术前平均屈光度为-9.86D(-5.00—-20.00D),其中2眼为中度近视(-3.25—-6.00D),6眼为高度近视(-6.25—-9.00D),15眼为超高度近视(≥-9.25D)。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采用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和光学性角膜切削术(PRK)相结合的方法。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91%的裸眼视力≥0.5,70%的裸眼视力≥1.0,70%的屈光度在±1.00D,角膜无明显混浊。由此证明: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及角膜混浊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切开术 二次切削 欠矫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开放性与非开放性角膜松解术矫正散光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双 余婷 +1 位作者 冯晓玲 叶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角膜散光松解术(FSAK)中对FSAK切口表面进行手动开放与不开放对于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角膜散光松解术(FSAK)中对FSAK切口表面进行手动开放与不开放对于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决定手术方式,观察组为开放性FSAK,对照组为非开放性FSAK。两组患者均在LensAR飞秒激光手术平台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观察组对FSAK切口的角膜上皮进行手动开放,对照组不作手动开放。术后3个月行Pentacam HR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所有术眼的目标散光矫正量、术源性散光、残余散光、矫正指数、角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结果纳入患者51例(61只眼),其中观察组27例(31只眼),对照组24例(30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平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目标散光矫正量分别为1.10(0.80,1.50)和1.30(0.98,1.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9,P=0.08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源性散光分别为0.70(0.59,1.25)和0.42(0.20,0.66)D(Z=-3.571,P<0.001),残余散光分别为(0.51±0.31)和(1.21±0.44)D(t=-7.238,P<0.001),矫正指数分别为0.78±0.32和0.38±0.25(t=5.3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角度误差分别为-1.08°±10.76°和5.93°±4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9,P=0.422)。结论开放性FSAK对比非开放性FSAK可以取得更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和更小的术后残余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飞秒 白内障摘除 散光 弧形切开 角膜切开术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家祺 林跃生 +1 位作者 李永平 陈龙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及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对RK后早期角膜感染穿孔、RK后眼球挫伤造成的角膜切口广泛破裂及RK后角膜... 目的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及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对RK后早期角膜感染穿孔、RK后眼球挫伤造成的角膜切口广泛破裂及RK后角膜白斑三种严重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上述三种并发症均成功保留眼球并获得较理想的视功能。结论RK后严重并发症可随时危及眼球存亡,对不同并发症应采用相应的特殊手术方法,角膜地形图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角膜手术的屈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 角膜切开术 并发症 外科手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散光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冬梅 李志辉 +3 位作者 陆文秀 闵燕 齐颖 安伟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对未加散光切口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24例(245只眼)患者,进行术后6~8个月观察。结果表明,74只眼(30.2%)散光增加,增加范围+0.50~+3.50DC;27只眼(11.0%)散光减少;144只眼(58.8%... 对未加散光切口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24例(245只眼)患者,进行术后6~8个月观察。结果表明,74只眼(30.2%)散光增加,增加范围+0.50~+3.50DC;27只眼(11.0%)散光减少;144只眼(58.8%)散光不变。散光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术中发生的微穿孔、切口不均、切口入视光学中心区、切口深度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 散光 近视 并发症 病因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李永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为提高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安全性及预测性。方法用 RK后需行穿透角膜移植术2只眼的病变角膜,进行 RK 切口的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2个月角膜切口仅见上皮桥状愈合,并发现有斜"V"... 目的为提高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安全性及预测性。方法用 RK后需行穿透角膜移植术2只眼的病变角膜,进行 RK 切口的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2个月角膜切口仅见上皮桥状愈合,并发现有斜"V"形切口,不连续切口和过浅切口;RK 后2年的部分角膜切口仍未完成愈合过程,部分切口深部仍可见"上皮栓子"。结论 RK 角膜切口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不稳定状态,其切口的质量及愈合程度与 RK 效果密切相关,且影响患者日后再行角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病理学 放射状 RK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现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挺 陈家祺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2年第3期164-170,共7页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自从Fyodorov(1979)报告在临床上取得明显效果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争议、探讨与发展道路。目前,对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本文将从手术效果、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技术改进、并发症,及对放射状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自从Fyodorov(1979)报告在临床上取得明显效果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争议、探讨与发展道路。目前,对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本文将从手术效果、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技术改进、并发症,及对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总的评价,并对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切开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峥 郑帆 +1 位作者 吴文凌 叶向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05例(347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巩膜隧道切口(A组)和透明角膜切口(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测量角膜散光度,采用矢量分析法...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05例(347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采用巩膜隧道切口(A组)和透明角膜切口(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测量角膜散光度,采用矢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SIA)值。结果 A、B组术后1周、1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与各自术前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A组与B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A组与B组间SIA值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与B组间SIA值两两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切口对角膜散光改变均较小,但透明角膜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散光 角膜切开术 放射状 巩膜造口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伍桂军 杨方耀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9-301,共3页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伍桂军,杨方耀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于70年代正式应用于临床,已使全世界百万以上近视患者免于戴眼镜,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手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也...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伍桂军,杨方耀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于70年代正式应用于临床,已使全世界百万以上近视患者免于戴眼镜,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手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也屡见报道。我们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 角膜切开术 并发症 角膜穿孔 处理
原文传递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提高RK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莛 朱小敏 +2 位作者 阚秋霞 余婷 白继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409-414,共6页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T—CAT)手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角膜表面不规则形态的临床疗效,并客观评估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2013年3月至2...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T—CAT)手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角膜表面不规则形态的临床疗效,并客观评估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RK术后角膜重度不规则行T—CAT治疗的患者23例(38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眼行T—CAT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其余34眼均行T—CAT引导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行T—CAT引导的PRK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行T-CAT引导的SBK患者在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地形图、Pentacam眼前节分析及眼压等检查;其中22眼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行OQAS视觉质量客观检查。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术眼的UCVA、BCVA、等效球镜度(SE)及其中22眼的视觉质量客观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时38只术眼无一眼发生视力下降,BCVA为4.8~5.0(4.9±0.1),UCVA为4.8。5.0(4.9±0.1),实际与计划SE值各点围绕拟合线波动幅度〈1.00D,行T—CAT引导SBK的34眼术后1d至术后6个月屈光状态的平均变化为(-0.51±1.10)D,术后1d与术后6个月SE差值小于0.5D的有20眼(53%).小于1.0D的有31眼(91%)。其中22眼术后6个月时的HolidayEKRDetailReport分布图宽度(D)、OQAS散射指数(OSI)和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cutoff)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45、3.24,P〈0.05)。结论T.CAT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手术对于RK术后角膜表面不规则形态的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激光 准分子 角膜切开术 放射状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咏霞 高丽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4-327,共4页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 屈光不正 近视
原文传递
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度数欠矫或回退再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野 王勤美 许琛琛 《现代实用医学》 2005年第7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治疗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度数欠矫或回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屈光手术中心行LASIK再治疗矫治残余近视度数的患者23例(41只眼),按首次手术方式分为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组4例(8只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治疗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度数欠矫或回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屈光手术中心行LASIK再治疗矫治残余近视度数的患者23例(41只眼),按首次手术方式分为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组4例(8只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组8例(15只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组11例(18只眼),观察各组LASIK再治疗后屈光度数、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时间均>1年。结果三组患者LASIK再治疗后不同时间平均屈光度数稳定,各组之间术后不同时间平均屈光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行LASIK再治疗的41只眼中,术后3、6、12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占总眼数的92.7%、92.7%和90.2%;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最佳矫正视力者40只眼(97.6%)。各组患眼术后1年最佳矫正视力均无下降。结论对于RK、PRK或LASIK术后屈光度数欠矫或回退的患者LASIK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在正确选择再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的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放射状 角膜切除 光折射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 激光原位 再手 屈光
下载PDF
角膜切开治疗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 被引量:3
18
作者 盛敏杰 林安娟 +1 位作者 陈婴 屈晨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00-501,共2页
目的 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治疗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共12例 (12只眼 ) ,采用深度为 0 .6~ 0 .6 5 mm角膜切开刀 ,在角膜水肿区域行 6~ 8条放射状角膜切开 ,术后 7天、1、3、6个月分别观察角膜形... 目的 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治疗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共12例 (12只眼 ) ,采用深度为 0 .6~ 0 .6 5 mm角膜切开刀 ,在角膜水肿区域行 6~ 8条放射状角膜切开 ,术后 7天、1、3、6个月分别观察角膜形态及视力效果。结果 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术后 7天角膜仍然水肿 ,切口微张 ,切开处角膜渗水 ,角膜水肿减退 ,1个月切口闭合 ,无角膜渗水 ,3个月角膜无水肿 ,相应处可见后弹力膜破裂灰白色疤痕 ,视力 0 .1~ 0 .6。结论 对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行放射状角膜切开可以改善角膜症状 ,提高视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治疗 急性水肿期 圆锥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眼疗效分析
19
作者 张建华 赵雁冰 孙桂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A02期129-130,共2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眼显微外科中心与俄罗斯眼科专家进行技术合作,自1992年12月至1993年6月在华南地区行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827人共1614只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6.65D,术后下降5.26D,术前角膜屈光度... 哈尔滨医科大学眼显微外科中心与俄罗斯眼科专家进行技术合作,自1992年12月至1993年6月在华南地区行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827人共1614只眼,术前平均屈光度为6.65D,术后下降5.26D,术前角膜屈光度为44.76D,术后平均下降5.36D,角膜中心视区为3.0mm~4.0mm,切口刀数4~12刀,切口深度为角膜厚度的85%~95%,周边深度比旁中央区深度深100μm~75μm,术后有畏光、眩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一般在3天或1周逐渐消失,有10%的人眩光现象术后3个月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疗效分析 治疗近视 角膜屈光度 角膜放射状切开术 显微外科 角膜厚度 近视屈光度 角膜曲率半径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菊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器械和设备对近视平均-5.48D的155例(285只眼)行RK。对角膜散光超过1.00D者,联合行1~2对旗状横切口矫正散光。并对术后4~5...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器械和设备对近视平均-5.48D的155例(285只眼)行RK。对角膜散光超过1.00D者,联合行1~2对旗状横切口矫正散光。并对术后4~5年患者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角膜屈光力平均降低3.98D,角膜散光由术前平均0.68D降至0.36D,等效球镜平均降低-4.74D。正视率、过矫率和低矫率分别为70.7%、15.5%及13.8%。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者占3.4%。裸眼视力≥1.0者占63.8%,≥0.6者占89.7%。并发症中角膜微切穿及视力波动发生率分别为4.6%和34.1%。眩目发生率为8.8%,6个月后降至1.8%。术后1~2年,光学区内皮细胞丧失率平均为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开术 辐射状 屈光不正 眼科外科手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