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除联合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CV并发玻璃体积血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仕永 高瑞莹 陈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并发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筛选2014-02/2015-07我院收治的11例11眼首诊为玻璃体积血的...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并发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筛选2014-02/2015-07我院收治的11例11眼首诊为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5~79(平均69.5±9.0)岁,术前视力:光感者1眼,手动者7眼,眼前/指数者3眼,11眼均给予玻璃体切除术及C3F8填充并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前有3例患者行FFA及ICGA造影检查确诊为PCV,其余8例患者于玻璃体切除术后1mo时行FFA及ICGA造影检查确诊为PCV。于玻璃体切除术后1mo对11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即行首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注射剂量为0.5mg(0.05mL),连续3次,间隔1mo,此后根据随访情况,当病情加重或复发时追加一次注射治疗。所有患者于首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后随访12mo。本研究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前、术后1mo,和首次康柏西普注射后1、2、3、4、5、6、9、12mo的眼底、B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情况,对此四项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随访至康柏西普注射后12mo时,眼底检查显示11眼患者视网膜深层及浅层出血完全吸收,其中5眼患者仍可见视网膜下橘红色病灶;B超显示11眼患者视网膜下积血完全吸收;11眼患者的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其中有3眼患者诉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物变形等情况;OCT显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明显下降,其中有6眼患者仍存在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结论:玻璃体切除术为PCV并发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明确诊断及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玻璃体切除术后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能快速促进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的吸收,减轻视网膜的水肿,促使息肉状病灶的消退,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预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除术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
下载PDF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外层的SD-OCT表现
2
作者 张丛 史雪辉 +2 位作者 姚宁 刁莉莉 魏串串 《眼科》 CAS 202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视网膜外层组织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视网膜外层组织表现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 目的探讨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视网膜外层组织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视网膜外层组织表现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首次发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FA)表现为单眼单个明确渗漏点(LP)的急性CSC患者55例(55眼)。方法分析FFA和SD-OCT同步检查图像对应LP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NSRD)区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光反射带及视网膜外层组织形态结构。主要指标SD-OCT中色素上皮层脱离(PED)形态特征、视网膜外层组织形态结构特征。结果41眼(74.5%)LP表现为PED,其中拱形PED(DSPED)15眼(27.3%),扁平不规则PED(FIPED)26眼(47.2%)。与DSPED相比,FIPED更多见于墨渍状渗漏(χ2=11.116,P=0.001)和黄斑中心无血管区外(χ2=4.432,P=0.035)。黄斑中心凹和NSRD区域分别有6眼(10.9%)和9眼(16.4%)表现为FIPED。55眼(100%)NSRD区域外丛状层(OPL)增厚,53眼(96.4%)OPL内可见劈裂形态的梭形或多发不规则低反射腔。外界膜(ELM)光带均清晰完整;44眼(80.0%)光感受器细胞外节(PRL-OS)增厚,椭圆体带(EZ)、嵌合体带(IZ)分界不清;44眼(80.0%)PRL-OS呈颗粒状外观;41眼(74.5%)伴有视网膜内高反射物质(HRD)。结论急性CSC患者已有FIPED发生,PRL-OS增厚、颗粒状外观及EZ和IZ结构破坏多见。NSRD区域OPL增厚且呈劈裂形态为急性CSC高发重要征象。(眼科,2022,31:200-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 外丛状层劈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