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的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晓 金中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眼硅油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 ,根据眼底表现分别采用硅油取出后的眼内视网膜复位术、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 ,巩膜扣带术 ,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3眼行硅油取出后的眼...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眼硅油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 ,根据眼底表现分别采用硅油取出后的眼内视网膜复位术、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 ,巩膜扣带术 ,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3眼行硅油取出后的眼内视网膜复位术 ,术后视网膜复位 10眼 ,复位率 (76 9% ) ,7眼行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 ,术后视网膜复位 6眼 ,复位率 (85 7% ) ,6眼行巩膜扣带术 ,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 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是多种的 ,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应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硅油填充眼 视网膜复位术 眼内 硅油取出 眼底 结论 方法 目的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楚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8期76-77,共2页
目的:总结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的58例单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其术后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 目的:总结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的58例单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其术后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57例患者复查结果裂孔封闭、视网膜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8.28%,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复位术 围手
下载PDF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青楠 刘炯 +4 位作者 杨光 刘爽 李静 吴怡 许兰芳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单眼RRD在我院成功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视网膜复位满意后3... 目的探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状况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单眼RRD在我院成功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视网膜复位满意后3个月的患眼为研究组,对侧健眼为对照组,对两组行OCTA检测,获取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黄斑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处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及总体血流密度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眼轴长度、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BCVA、CMT低于对照组;而FAZ面积及周长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斑中心凹处SCP、DCP血流密度、旁中心凹处SCP血流密度及总体血流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RD离患者在接受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血流有明显变化,OCTA检查可检测患者术后视网膜结构、血流变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复位术 黄斑区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4
作者 徐景美 吴嘉燕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确定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1999年在我院施行常规视网膜复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4例患者314眼接受视网膜复位术,总有效率达95.86%,手术方式应根据裂孔的大小、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范... 目的确定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1999年在我院施行常规视网膜复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4例患者314眼接受视网膜复位术,总有效率达95.86%,手术方式应根据裂孔的大小、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及膜形成的情况等诸因素来决定。结论只要封闭裂孔、解除牵引即可使视网膜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1987-1999年 视网膜复位术 式选择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总有效率 方式 封闭裂孔 膜形成 患者
下载PDF
联合手术摘取玻璃体内非磁性异物 被引量:1
5
作者 庞秀琴 寿涵荣 +4 位作者 宋维贤 刘钢 王文伟 张荷珍 王绍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311-313,共3页
摘取玻璃体内非磁性异物难度较大,同时伴有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甚或视网膜脱离者,则取出异物就更加棘手,为挽救视力,合并处理已成为摘取球内异物的重要课题。2年来,我们进行了联合手术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既提高了非磁性异物取出... 摘取玻璃体内非磁性异物难度较大,同时伴有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甚或视网膜脱离者,则取出异物就更加棘手,为挽救视力,合并处理已成为摘取球内异物的重要课题。2年来,我们进行了联合手术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既提高了非磁性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视力。以非磁性异物取出为中心,同时行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复位术,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异物 联合手 白内障摘除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复位术 视网膜脱离 球内异物 间接检眼镜 玻璃体混浊 屈光间质
下载PDF
144例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6
作者 陈爱蔚 李竹荺 李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6期175-177,共3页
近年来,视网膜脱离(RD)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致盲性眼疾,且治疗手术已从单纯的视网膜复位术发展为今天的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注油加网膜复位术。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我院1990~1994年的RD住院病人144例146眼(均未作玻... 近年来,视网膜脱离(RD)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致盲性眼疾,且治疗手术已从单纯的视网膜复位术发展为今天的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注油加网膜复位术。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我院1990~1994年的RD住院病人144例146眼(均未作玻璃体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巨大裂孔 玻璃体视网膜 视网膜复位术 玻璃体手 子午线 住院病人 发病率 前后
下载PDF
双眼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
7
作者 李青 罗小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53-454,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复位术 病例报告 儿童 合并症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围术期护理
8
作者 肖华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537-1538,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占91.1%;4例...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占91.1%;4例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经再次手术;4例于术后3 d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落实各项有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护理 围手 视网膜复位术
下载PDF
眼科护理
9
《中国临床护理》 1998年第4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眼科护理 小梁切除 细菌培养 心理护理 结膜囊 双目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复位术 白内障手 急性视网膜坏死 激光角膜切削
下载PDF
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复位术
10
作者 李志敏 柯世荣 张福燕 《贵州医药》 CAS 1996年第2期88-89,共2页
报告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视网膜复位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6例140只眼,其中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A级18眼,B级84眼,C1级18眼,C2级12眼,C3级6眼,D1级2眼。手术疗效满意。140只眼中128只眼获解剖复位,成功率为91.... 报告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视网膜复位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6例140只眼,其中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A级18眼,B级84眼,C1级18眼,C2级12眼,C3级6眼,D1级2眼。手术疗效满意。140只眼中128只眼获解剖复位,成功率为91.4%。其中120只眼视力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复位术 PVR
下载PDF
视网膜复位术中脉络膜出血的处理
11
作者 胡明 惠延年 郝燕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0-41,共2页
近期我们遇到2例视网膜复位术中发生脉络膜出血者,因及时发现,处理得当,避免了严重后果.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60岁.因右眼视力骤降,鼻侧暗影3天,于1990年7月20日,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入院.术前检查:右眼视力0.08,小孔视力0.1。
关键词 视网膜复位术 脉络膜出血 处理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硅胶排出原因探讨
12
作者 张黔义 林立 +2 位作者 蒋炜 段烈英 袁平 《西南军医》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 分析探讨硅胶海绵用于视网膜复位术后排出的相关因素 ,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方法 采用硅胶海绵作巩膜外加压材料用于网脱手术 2 6 7例 2 74眼 (包括巩膜环扎 4 6眼 )。结果  2 74眼中 17眼发生排出 ,发生率为 6 .2 0 % ,其中 :8... 目的 分析探讨硅胶海绵用于视网膜复位术后排出的相关因素 ,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方法 采用硅胶海绵作巩膜外加压材料用于网脱手术 2 6 7例 2 74眼 (包括巩膜环扎 4 6眼 )。结果  2 74眼中 17眼发生排出 ,发生率为 6 .2 0 % ,其中 :8眼术后 2 3月硅海绵自行脱出 ,9眼因眼牵拉痛及硅海绵外露行硅海绵取出术 ,16眼网膜均复位良好 ,1眼巩膜坏死眼内炎致眼球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海绵 视网膜复位术 硅胶排出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矫治视网膜复位术后屈光不正的效果
13
作者 何燕玲 鲍永珍 +1 位作者 高伟峰 黎晓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对视网膜复位术后屈光不正的矫治疗效。方法 对因不同原因引起视网膜脱离行视网膜复位手术 ,且术后随访病情稳定时间 >7个月的屈光不正患者 11例 (11只眼 )...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对视网膜复位术后屈光不正的矫治疗效。方法 对因不同原因引起视网膜脱离行视网膜复位手术 ,且术后随访病情稳定时间 >7个月的屈光不正患者 11例 (11只眼 )行PRK ,术后随访时间 >12个月 ,观察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眼底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PRK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t检验 ,P =0 36 )。结论 PRK是治疗视网膜复位术后屈光不正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视网膜复位术 矫治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14
作者 秦迎新 张秋艳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52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术后视网膜功能性复位48例(占92.3%);术后3个月复检视力,术眼>0.2者6例... 目的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52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术后视网膜功能性复位48例(占92.3%);术后3个月复检视力,术眼>0.2者6例,0.1~0.2者12例,0.01~0.09者17例,指数9例,仅4例为光感。结论在手术成功的前提下,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视网膜复位术 联合 护理 并发症 围手 结论 目的 指数
下载PDF
视网膜复位术中应用硅胶和水凝胶外加压物的远期并发症
15
作者 赵煜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4期204-207,共4页
关键词 视网膜复位术 硅胶 水凝胶外加压物 并发症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术与抗新生血管药物联合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克明 吴国基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5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究抗新生血管药物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术联合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48眼的严重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雷珠单抗(lucentis)... 目的探究抗新生血管药物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术联合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48眼的严重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雷珠单抗(lucentis)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眼内填充硅油(或者是惰性气体)。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在术中的出血情况较少;48例眼中,采用玻璃体腔填充20%的C3F8 14例,填充16%C3F8 25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的有9例,在手术后的14~28 d后进行眼底彩色荧光造影,且逐渐将PRP有效完成。术后的眼压为13~35 mm Hg,选择降低眼压药物对局部进行点眼后,都能够将眼压控制在〈20 mm Hg内,最佳的矫正视力为0.07~0.4。结论抗新生血管药物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术联合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显著,可以将术中出血情况明显减少,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术 抗新生血管药物 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两用面向下治疗架在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谭振琴 邹越 +3 位作者 廖武 罗萍萍 郭智华 兰映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中两用面向下治疗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病床俯卧位面向... 目的:分析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中两用面向下治疗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病床俯卧位面向下体位,观察组采用两用面向下治疗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面向下维持平均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当日、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的面向下维持平均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呼吸不畅、腰酸背痛、肢体麻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较普通病床俯卧,两用面向下治疗架能够进一步延长其面向下维持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复位术 两用面向下治疗架 面向下维持时间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冷凝与非冷凝外路视网膜复位术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沈念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 对照分析单纯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非冷凝组和冷凝组的手术疗效。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同时期单纯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非冷凝组 (33例 )与冷凝组 (35例 )的解剖复位率及术后视力。结果 非冷凝组术后 6个月的... 目的 对照分析单纯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非冷凝组和冷凝组的手术疗效。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同时期单纯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非冷凝组 (33例 )与冷凝组 (35例 )的解剖复位率及术后视力。结果 非冷凝组术后 6个月的解剖复位率 10 0 % ,2 4个月的解剖复位率 93.94 % ,分别高于同期同类病例冷凝组的结果 (94 .2 9%和 85 .71% )。且非冷凝组术后视力平均提高 0 .978分 ,高于冷凝组 0 .1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冷凝外路视网膜复位术 视网膜脱离 疗效 巩膜扣带 冷凝视网膜复位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绝对和相对适应证眼中结果的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Guykleinmann EhudRechtman +4 位作者 AyalaPollack EdnaSchechtman AmirBukelman 陈慧瑾 赵光喜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3年第3期150-153,164,共5页
目的:在3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中,比较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在此项回顾性连续病例的研究中,44例患者的44只眼接受了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并被划分为3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A组)。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B组),不... 目的:在3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中,比较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在此项回顾性连续病例的研究中,44例患者的44只眼接受了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并被划分为3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A组)。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B组),不伴有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晶状体眼(C组)。结果:单次视网膜复位术获得成功,在A组14只眼中有10只眼(71%),在B组11只眼中有7只眼(64%)。在C组19只眼中有16只眼(84%)(P=0.42)。再次手术后最终获得成功,在A组14只眼中有13只眼(93%),在B组11只眼中有10只眼(91%)和C组的所有19只眼(P=0.44)。在B组中,应用冷冻治疗的单次视网膜复位术的成功比例(5/5)比应用激光光凝治疗显著增加(1/5)(P=0.015)。3组获得的最终视力结果相似。无论早期或晚期并发症,各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的绝对适应证眼中获得了最佳效果,尽管其结果与非绝对适应证眼中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中。应用冷冻治疗单次手术成功的比例比应用激光光凝治疗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 适应证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冷冻治疗 激光治疗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的心理护理
20
作者 李学敬 李苏雁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2年第22期1907-1908,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经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的术后观察和心理护理。方法:对40例41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观察术后眼压并强调术后体位。结果:41例哏中38眼(92%...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经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的术后观察和心理护理。方法:对40例41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观察术后眼压并强调术后体位。结果:41例哏中38眼(92%)视网膜完全复位,另外4只眼最终接受了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高眼压3只眼,经及时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黄斑前膜1只眼,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17mo,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的患者周到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对确保手术后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经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术 心理护理 眼病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