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HRT-Ⅱ视盘形态结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许育新 朱美玲 +1 位作者 李寿玲 张晓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RT-Ⅱ对早期、进展期POAG30例(48眼)及正常人25例(50眼)的视盘进行断层扫描,获得视盘平均地形图像和视盘结构诸参数,将POAG视盘参数与... 目的探讨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RT-Ⅱ对早期、进展期POAG30例(48眼)及正常人25例(50眼)的视盘进行断层扫描,获得视盘平均地形图像和视盘结构诸参数,将POAG视盘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OAG与正常人视盘结构各参数中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容积、盘沿容积、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轮廓线高度变化值、视杯形态测量、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检测的视野平均缺损与HRT-Ⅱ视盘检测参数具有一致性。结论HRT-Ⅱ能够反映POAG视盘改变,与视野相关性好,为临床早期诊断POAG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放射摄影术 视网膜/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彦 陈建华 +5 位作者 赵慧英 吴香丽 陈冬军 王伟 任艳霞 司佳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采用OCT测量正常对照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及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视盘...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采用OCT测量正常对照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及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在视乳头旁RNFL厚度比较中,N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薄,NP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厚。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中, N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薄,NP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厚。【结论】OCT能定量观察糖尿病患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放射摄影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生理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神经纤维 视盘 视网膜/放射摄影术 视网膜/病理生理学 黄斑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视网膜病变时视力与神经上皮层关系及预后的评估作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冰 古洵清 +3 位作者 黄丽娜 曾键 赵铁英 余宝花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8-219,共2页
背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的视网膜断层扫描技术,可分辨显示微小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浆液性脱离,并能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或色素上皮层下液的范围,以评估视力恢复情... 背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非损伤性的视网膜断层扫描技术,可分辨显示微小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浆液性脱离,并能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或色素上皮层下液的范围,以评估视力恢复情况。目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评估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idiopathic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ICSC)时视力与神经上皮层关系及其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眼科中心。对象:1999-01/2003-06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初诊的ICSC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平均(36.2±5.6)岁。干预:采用Zeiss-HumphreyOCT成像仪进行检查。对ICSC的浆液性脱离区分别测量其最大脱离范围和最大脱离高度,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主要观察指标:视力、浆液性脱离的最大脱离范围和最大脱离高度。结果:40例(41眼)ICSC的OCT图像均表现为黄斑中心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局限性脱离,脱离范围在705~5720μm犤平均(3051±1338)μm犦,高度55~491μm犤平均(270±114)μm犦。4眼合并有色素上皮层浆液性脱离。并经统计表明脱离范围、高度与视力相关。结论:OCT作为一种客观的无损伤的视网膜断层扫描技术,其高分辨率的特性在ICSC的诊断、定量分析和病程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放射摄影术 黄斑变性 光学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激光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曾琦 段国平 杨劲松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1833-1835,共3页
【目的】探讨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定位指导下行个性化激光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及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经前置镜眼底检查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 【目的】探讨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定位指导下行个性化激光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及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经前置镜眼底检查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确诊的中度非增殖期DR患者56例(81只眼)。在FFA定位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激光光凝。术后随访48周。主要观察矫正视力、中央区黄斑厚度(CMT)、光敏感度的变化、以及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区病变消失情况。【结果】个性化视网膜激光治疗后患者中心视力(0.61±0.25)较治疗前(0.45±0.27)提高、CMT(300.25±64.38)较治疗前(346.63±68.36)下降,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光敏感度(26.21±5.24)较治疗前(26.54±5.00)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5眼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区消退;54眼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区部分减轻消失;2眼视网膜水肿继续加重,毛细血管闭塞区扩大。【结论】个性化激光对中度非增殖期DR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视网膜光敏感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激光凝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放射摄影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