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被引量:186
1
作者 许钧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0-295,共6页
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 ,取得了明显成果 ,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与把握并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 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 ,取得了明显成果 ,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如何认识与把握并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成为可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主体性 作者 译者 读者 期待视界 视界融合
原文传递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146
2
作者 张德让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根据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的产物,译本就是其时代创造的偏见。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 本文根据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的产物,译本就是其时代创造的偏见。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现象不可避免。但效果历史又赋予了不同历史时代的译者重译同一文本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的历史性 视界融合 效果历史 译读 文化过滤 重译
原文传递
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海燕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5,共4页
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当代教育已经开始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新认识道德教育中的理解 ,在道德教育中理解主体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走进人的... 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当代教育已经开始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新认识道德教育中的理解 ,在道德教育中理解主体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走进人的生活中 ;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中感受道德存在的具体情境。德育的理解回归生活世界、促进主体间彼此理解的“视界融合”、以质的研究方法指导教育者的德育理解正在成为道德理解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世界 视界融合 方法论
原文传递
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 被引量:77
4
作者 荆学民 施惠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文对政治传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辨析。第一,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元态的、完整的、独立的"政治传播&q... 本文对政治传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辨析。第一,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元态的、完整的、独立的"政治传播"范畴;第二,政治传播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没有形成,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没有建立,也没有自己特有的方法和方法论,因而,真正的政治传播学没有形成;第三,正确理解"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的关系。"政治社会化"的深刻本质,是试图通过"化"使整个社会"政治化",其"恶果"恰恰可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社会政治化";第四,造成政治传播中的所谓"富媒体,穷民主"现象,是严重夸大了新闻媒体的作用、政治"献媚"于新闻媒体的结果,是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政治"与"媒体"本末倒置的恶果;第五,构建中国气派的政治传播理论,需要中国气派与全球视野的内在一致,西方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良性互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适度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视界融合 中国气派
下载PDF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 被引量:61
5
作者 张前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35,共7页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 如现象学、释义学等, 在构建新的音乐美学体系的同时, 也对音乐表演艺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强调音乐表演不仅是再现的艺术, 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 它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 填充和丰富音乐的内涵, 从而赋予音乐作品以...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 如现象学、释义学等, 在构建新的音乐美学体系的同时, 也对音乐表演艺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强调音乐表演不仅是再现的艺术, 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 它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 填充和丰富音乐的内涵, 从而赋予音乐作品以新的生命。音乐表演者为此必须具有历史视界与现时视界的融合, 既要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与内涵有深刻的理解与体验, 又要在音乐表演中更大限度地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感受, 使音乐作品通过当代人的表演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关学 音乐表演 现象学 释义学 视界融合
原文传递
教师培训何以产生效果?——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加霞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33,共4页
以现象学的"前理解"理论为立论依据,提出教师培训的本质是改变与创新,教师培训的意义是让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学会用整个身心来表达、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深入追问教育教学的生命意义甚至是人的价值、实际生活的意... 以现象学的"前理解"理论为立论依据,提出教师培训的本质是改变与创新,教师培训的意义是让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学会用整个身心来表达、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深入追问教育教学的生命意义甚至是人的价值、实际生活的意义。基于此,构建了教师培训产生效果的作用机制—"敞开-澄明-建构"模型,提出教师培训者设计的培训活动必须基于实践场景,将以"真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研究作为载体,在活动中实现教师自我和同伴之间的,基于证据和实践的追问、对话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理解前结构” “前理解” “回到事情本身” 视界融合 “三真”意识 “敞开-澄明-建构”模型
下载PDF
重构·体验·融合——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德让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100,共5页
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文学翻译的性质、标准,译者的身份及其复杂的诠释过程。施莱尔马赫的重构论要求译者设身处地客观地再现原作,而狄尔泰的体验观更主张文学翻译家通过移情产生情感共鸣。但直到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和... 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文学翻译的性质、标准,译者的身份及其复杂的诠释过程。施莱尔马赫的重构论要求译者设身处地客观地再现原作,而狄尔泰的体验观更主张文学翻译家通过移情产生情感共鸣。但直到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和视界融合原则的提出,才真正确立了诠释者自己的历史性,启发译者通过对话创造出译语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体验 视界融合 诠释学 文学翻译
下载PDF
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 被引量:14
8
作者 潘德荣 彭启福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3-59,共7页
关键词 诠释学 “间距” 伽达默尔 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施莱尔马赫 主观性 作品 解释学 视界融合
原文传递
现代西方政治传播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晓峰 荆学民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85,共10页
随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深入,政治传播研究作为一个跨越了传播学、历史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旨趣。本文拟对现代西方政治传播研究的... 随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深入,政治传播研究作为一个跨越了传播学、历史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旨趣。本文拟对现代西方政治传播研究的历史脉络、理论流派、研究方法以及学科构建等作一梳理和述评,以期为方兴未艾的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视界融合 公共舆论
原文传递
基于解释学哲学的关于“理解”的教育主张与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爱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共5页
解释学哲学学派林立,有关"理解"的认识观点纷呈、百家争鸣。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尔、贝蒂、赫希等关于"理解"有各自的思想认识。受哲学中有关理解认识的影响,教育界提出了理解中的意义是... 解释学哲学学派林立,有关"理解"的认识观点纷呈、百家争鸣。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尔、贝蒂、赫希等关于"理解"有各自的思想认识。受哲学中有关理解认识的影响,教育界提出了理解中的意义是生成的、非移植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主体理解方式、程度是多样性的,理解是带有个人建构性等主张的。关注哲学思想发展动态,应用哲学思想对教育问题做哲学思考,是提升教育学术性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沿着治学之道前进,应注意做到"教育"与"哲学"的融合,而且基于哲学高度,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教育中的"理解"问题,并不是直接给教育实践提供理解的技艺,而是提供指引教育实践前行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哲学 理解 视界融合 移情 对话 实证主义
下载PDF
传统文论诠释中的视界融合问题 被引量:11
11
作者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100,共10页
在中国社会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乃至整个文化观念似总难摆脱“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之二元对立,这在中国文论研究中表现为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视界融合”问题。古文论研究主要是对传统经典的诠释活动,其中传统经典的历史视界... 在中国社会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乃至整个文化观念似总难摆脱“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之二元对立,这在中国文论研究中表现为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视界融合”问题。古文论研究主要是对传统经典的诠释活动,其中传统经典的历史视界与现在研究者的理论视界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这种必要张力的废弛是导致学术视域封闭化进而产生“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二元对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古与今、中与西等不同文化视野之间不断的良性的深度融合,乃是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充分展示人类文学思想丰富性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文论走向融会贯通、综合创造进而形成一种开放的理论视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视界融合 荣今虐古 荣古虐今
原文传递
论师生的理解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川武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自我理解 视界融合 说话能力 内在素养 意志品质 现实自我 教育过程 言内行为 主体性 特定情境
原文传递
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红 李革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大学精神是强化高校师德的能源和动力,而高校师德是传承大学精神的基石和纽带。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使二者相谐相生,最终达到和乐、和顺、和美的境界。
关键词 高校师德 大学精神 视界融合
下载PDF
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淑梅 李媛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7-79,共3页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 主体性 主体间性 视界融合
下载PDF
《庄子》解释史上的差异现象及其根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峰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庄子》解释史上存在着很大的解释差异现象。本文选取魏郭象《庄子注》、唐成玄英《庄子疏》、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和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为代表,指出他们的解《庄》思想有分属玄学、道佛、理学和心学的不同。并且认为,视界融... 《庄子》解释史上存在着很大的解释差异现象。本文选取魏郭象《庄子注》、唐成玄英《庄子疏》、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和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为代表,指出他们的解《庄》思想有分属玄学、道佛、理学和心学的不同。并且认为,视界融合,即多义的文本(过去的视界)同具有特定的先在认知结构的解释者(解释者的视界)之间思想的相对和互融,是形成解释差异的根源和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解释史 解释差异 视界融合
下载PDF
现代音乐美学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惠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25,共2页
现代音乐美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丰富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内涵,使音乐作品更具有一种现实意义,而且更符合当代人们的... 现代音乐美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丰富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内涵,使音乐作品更具有一种现实意义,而且更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使声乐表演艺术焕发出了新的艺术活力。本文拟从现代音乐美学的现象学和释义学角度来审视声乐表演艺术新的演唱艺术标准,以求进一步促进声乐表演艺术能够不断健康地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声乐艺术 视界融合 现象学 释义学
下载PDF
从视界融合看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作友 任静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6-222,共7页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要求译文必须为译语读者所欣赏、接受,广告翻译是作者、译者和读者多元合作下的文本再生。成功的广告翻译,要求译者替读者着想,善于做到跨文化交流中的视界融合。
关键词 广告翻译 读者 视界融合
下载PDF
语言论转向与哲学解释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朝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7,共5页
西方哲学在从语言论转向后现代释义哲学过程中把理解从本体论上规定为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既是人的归宿,又是人的使命.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存在就是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与历史文本的视界融合.而理解就是生命创造性的展开.通过对理解... 西方哲学在从语言论转向后现代释义哲学过程中把理解从本体论上规定为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既是人的归宿,又是人的使命.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存在就是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与历史文本的视界融合.而理解就是生命创造性的展开.通过对理解的超越,人类不断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文本,获得新的自我理解,从而走向永恒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论转向 哲学解释学 海德格尔 本体论 视界融合 人的存在方式 伽达默尔 认识论 效果历史 人与世界的关系
下载PDF
“双重视角”与生态女性批评的独特魅力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文良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8,共4页
生态女性批评的视点是多元的,但始终有两个焦点:"女性"与"自然"。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在批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生态视角和女性视角的有机融合,正是生态女性批评的魅力之源。作为一种视界高度融合的新型批... 生态女性批评的视点是多元的,但始终有两个焦点:"女性"与"自然"。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在批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生态视角和女性视角的有机融合,正是生态女性批评的魅力之源。作为一种视界高度融合的新型批评方法,生态女性批评不仅可以为长期以来的女性批评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为新生的生态批评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批评空间,为生态批评进一步向纵深开掘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视界融合 女性 自然 逻各斯中心主义
下载PDF
哲学方法: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被引量:8
20
作者 邱景华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共5页
从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哲学方法大争论和知识论的讨论进行回顾。认为:新的哲学方法的引进,不单单是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与认识论紧密相连(知识论从属于认识论),是认识论(知识论)的观念转变在先,方法引进在后;观念的变革... 从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哲学方法大争论和知识论的讨论进行回顾。认为:新的哲学方法的引进,不单单是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与认识论紧密相连(知识论从属于认识论),是认识论(知识论)的观念转变在先,方法引进在后;观念的变革,有待于研究者找到新的哲学观念,与图书情报学理论的"视界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必然具备深厚的西方现代哲学修养,以及对当代图书情报学理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方法 认识论 知识论 视界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