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 被引量:215
1
作者 郭元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8,共6页
“应试教育”的局限在于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而过程属性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就是生成性和发展性。教育的过程属性具有转化与生成、情境化与关系结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等特征;创造性价值或创... “应试教育”的局限在于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而过程属性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属性就是生成性和发展性。教育的过程属性具有转化与生成、情境化与关系结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等特征;创造性价值或创生性价值是教育的过程价值的核心。生成性思维视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对教育活动提出了崇尚教育民主、崇尚发展价值、崇尚主体性、崇尚整合方法论的实践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属性 过程价值 生成性思维 教育过程观 基本属性 视域 教育活动 “应试教育” 不确定性 创造性价值
原文传递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 被引量:227
2
作者 詹小美 王仕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9,共13页
“认同”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same之意),包括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和相同性,指向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认同作为概念强调的是认同的共性,即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在此过程中,认同的包容性扩大自我,... “认同”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same之意),包括客观存在的相似性和相同性,指向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认同作为概念强调的是认同的共性,即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在此过程中,认同的包容性扩大自我,把“我”变成了“我们”,进行“我是谁”、“我和谁在一起”的身份确立;认同的斥异性则排他设限,区分“我们”与“他们”,藉以达到“我们是谁”的群体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视域 “我们” 社会关系 “他们” 拉丁文 相同性
原文传递
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 被引量:118
3
作者 吴必虎 李咪咪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22,共9页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进行国内第一条驾车旅游观光风景道规划设计过程中 ,从旅游者体验风景道品质的特定要求出发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科学经济的旅游景观评价方法 ,即称之为“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 (EDVAET)。在实地观测评价基础上 ,...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进行国内第一条驾车旅游观光风景道规划设计过程中 ,从旅游者体验风景道品质的特定要求出发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科学经济的旅游景观评价方法 ,即称之为“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 (EDVAET)。在实地观测评价基础上 ,建立由地形、视觉质量、视域、景观被及沿途典型景观照片构成的景观数据库。并分别对景观被分类分段评价、视质评价、视域评价进行分析。不仅提供了一种线性旅游景观评价的适用技术 ,也为风景道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车旅游观光风景道 地质 视域 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 小兴安岭 旅游景观 黑龙江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性质、产权和竞争 被引量:96
4
作者 费方域 闫自信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共5页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备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
关键词 竞争政策 数字经济 经济学 性质 代数 视域 产权 传统数据库
下载PDF
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92
5
作者 辛涛 姜宇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58,共5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强烈冲击下,世界各国纷纷思考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对教育进行调整,提高教育质量,增...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强烈冲击下,世界各国纷纷思考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对教育进行调整,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民素质,以适应未来急剧变化的人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模型 素养 学生 视域 教育质量 人力资源 全球竞争
原文传递
五行与五色 被引量:70
6
作者 王文娟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7,100,共8页
"五行说"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刊发的王文娟的《五行与五色》一文以翔实的史料为据, 深入论述了五行说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随着历史的演进,"五行说"这一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始源... "五行说"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刊发的王文娟的《五行与五色》一文以翔实的史料为据, 深入论述了五行说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随着历史的演进,"五行说"这一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始源性哲学内涵已逐渐从我们对色彩认知的视域中淡出。虽然这一历史进程无法逆转,但这种对中国色彩探本溯源的考察,不仅是廓清事物来龙去脉的学术努力,也是站在人文价值的高度赋予色彩以文化意义的精神需求。在色彩形式逸出整体文化轨道而获得"解放"的同时,色彩就仅仅成为满足人感官愉悦的一个刺激信息,而难以带给人们价值归属感。要在"斑斓炫目"中重建当代色彩的文化内涵,画家尤其中国画家是责无旁贷的,这也是我们着重讨论中国画色彩的目的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说 事物 视域 色彩观念 哲学内涵 中国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 期刊 历史 学术
原文传递
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65
7
作者 曹顺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89,共4页
生态环境问题的复合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广义性决定了生态文明研究不可能仅靠现行的生态整体思维便能深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基本内涵包括:确立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 生态环境问题的复合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广义性决定了生态文明研究不可能仅靠现行的生态整体思维便能深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基本内涵包括:确立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动态演进的生态文明思维,提出并论证基于自然、人和社会三大领域发展需求的生态文明学科群,建构由一个主题、两个基本点、三大论域和四种关系领域等互相联系、协同创新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微观、中观、宏观和宇观的分层同构创建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论体系。通过思维转变和体系建构克服既有研究在视域、论域和方法上的偏狭,形成"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三者同时并举、互为犄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三维化 视域 论域 方法
下载PDF
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赵静蓉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95,245,共15页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怀旧成为现代性视域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件。它是人的一种意识行为,是一种历史感和价值论,且带有审美体验的性质。现代怀旧体现了作为一种幻想文化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文化冲突,它顺应并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心灵宁静...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怀旧成为现代性视域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件。它是人的一种意识行为,是一种历史感和价值论,且带有审美体验的性质。现代怀旧体现了作为一种幻想文化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文化冲突,它顺应并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心灵宁静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分析 怀旧文化 事件 20世纪中后期 社会文化 意识行为 审美体验 文化冲突 日常生活 现代精神 现代性 价值论 历史感 现代人 视域
原文传递
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续):马克思“反思的问题视域”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57
9
作者 任平 欧阳康 +1 位作者 冯平 鞠实儿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组文章是上一期哲学栏目中的专题研究《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的续篇。其中,苏州大学任平教授认为“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指向一种“问题视域”的立场和范式,引领我们去深刻理解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中提出的“反思的问题视域”及其... 本组文章是上一期哲学栏目中的专题研究《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的续篇。其中,苏州大学任平教授认为“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指向一种“问题视域”的立场和范式,引领我们去深刻理解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中提出的“反思的问题视域”及其当代意义;反思和解答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在场的主要方式。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从哲学合法性追问的问题维度,探讨了哲学问题的实质与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并提出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链,认为哲学研究是在对于人性的深层发掘和对世界价值意义的探索与创造中互动性地展开的。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哲学系冯平教授将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批判和建构视为哲学的工作方式,认为“为获得思想资源的解释”是一种有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的研究。在中国现实背景中,“对解释的解释”必须以对中国问题的关怀为动力。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浙江大学认知与语言研究中心鞠实儿教授从人文与科学两方面探讨了逻辑学认知转向的可能性、理论基础、主要形态和基本特点,论证了逻辑的文化依赖与文明的平等原则,认为逻辑学将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跨文明说理的规则问题。 至此,《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专题已连续刊发两组文章。关于该专题的讨论将暂告一段落。但本栏目今后仍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学术评论。欢迎商榷、批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研究 视域 哲学思维方式 语言研究中心 新全球化时代 华中科技大学 现实关怀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视域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 被引量:56
10
作者 刘月秀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3,共3页
如何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高校的高度重视。美国是开展创业教育最早也是最普及的国家.创业教育对于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分析美国高校创业教... 如何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高校的高度重视。美国是开展创业教育最早也是最普及的国家.创业教育对于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分析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可以发现其内在蕴涵的整体生态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开放特征。美国创业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系统 创业教育 美国高校 可持续发展理念 视域 创业能力 创业精神 社会进步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 被引量:34
11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7,共7页
在全球发展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真切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必须祛除历史的三重遮蔽。马克思生活于现代世界的开端,对以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分析具有双重... 在全球发展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真切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必须祛除历史的三重遮蔽。马克思生活于现代世界的开端,对以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分析具有双重向度:一方面,马克思从历史观的高度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现代性根基、特征和形态特别是自由主体化思想和理性批判精神作出积极肯定;另一方面,又在变革世界的实践的否定辩证法基础上提出批判现代性的解构向度,从而为后现代思想家所推崇。随着新旧全球化时代大转换,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随着历史关联的变化而变化。在马克思之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列宁、斯大林、新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在现代性问题上作出过许多思考。在全球后现代性背景中的当代中国,其发展的本质理念应当是既不同于马克思和韦伯时期的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后现代,甚至不是吉登斯的“反思现代性”或第二次现代性,而是一种以后现代引导的现代性,即新现代性。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问题 马克思 视域 性分 应当 向度 后现代 理性批判精神 历史语境 开端
下载PDF
“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 被引量:33
12
作者 贺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危机和后发展或欠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 ,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关于现代性的研究 ,需要理论的、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比较的和综合的等多维视角 ,而其中 ,认真梳理和挖掘已有的关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性的理论资源和学术资源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实际上 ,我们已经发现 ,在目前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各种反思和讨论中 ,人们普遍借用和发挥 2 0世纪许多著名批判性思想家的观点 ,例如 ,胡塞尔、韦伯、齐美尔、卢卡奇、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利奥塔、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吉登斯、鲍曼等人关于欧洲科学危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文化批判。我们在本栏目中曾经尝试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挖掘。然而 ,相比之下 ,人们迄今为止对于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实际上无论是在马克思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 现代性 视域 普遍 反省 马克思主义研究 笔谈 当代 文学 时代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被引量:36
13
作者 吴晓东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1989年第1期12-18,共7页
所谓叙事视角,即讲述故事所采用的观照角度,它集中反映了叙事者同他所叙述的故事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决定了事件在被讲述的过程中呈现给读者的视域。
关键词 叙事视角 鲁迅小说 观照角度 叙事者 位置关系 视域 叙述者 隐含作者 现代小说 叙事模式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问题论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晓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5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类本质 存在物 视域 主体间性 哲学 自我确证 目的论 历史 价值向度 生存
原文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向兵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2,共3页
工匠精神应当是全社会倡导和培养的一种精神,应当具有全民性和全覆盖性。工匠精神为新时代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使工匠精神内化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 工匠精神应当是全社会倡导和培养的一种精神,应当具有全民性和全覆盖性。工匠精神为新时代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使工匠精神内化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 工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 培育 视域 教学方法创新
原文传递
“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 被引量:36
16
作者 丁亚平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2,共6页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4月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10.3亿。与此同时,全世界的网站总数已达5.55亿个,互联网用户达22.7亿,占世界人口的33%。其中,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38亿,手机网民则达3.88亿。现在,各类移...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4月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10.3亿。与此同时,全世界的网站总数已达5.55亿个,互联网用户达22.7亿,占世界人口的33%。其中,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38亿,手机网民则达3.88亿。现在,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日趋繁杂多样,大行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视域 移动电话用户 网民数量 互联网用户 数据显示 信息化
原文传递
《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 被引量:26
17
作者 安乐哲 郝大维 彭国翔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3期5-17,共13页
本文在一个中西比较的视域中,结合新出土的历史文献,对《中庸》中“诚”、“性”、“情”、“礼”和“教”等最为重要的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中庸》所蕴涵的一个完整连贯的结构的哲学意义以及不同于西方的... 本文在一个中西比较的视域中,结合新出土的历史文献,对《中庸》中“诚”、“性”、“情”、“礼”和“教”等最为重要的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中庸》所蕴涵的一个完整连贯的结构的哲学意义以及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宗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宗教性 哲学意义 视域 诠释 西方 蕴涵 观念 历史文献 新论
下载PDF
语言技术对语言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李宇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58,共15页
语言交际变体自古至今获得了一次次巨大发展,在此过程中,语言及其功能得到了丰富发展,语言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促进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语言学研究手段的进步。这些进步与发展,一直都是在语言技术促进下得以实现的。当然... 语言交际变体自古至今获得了一次次巨大发展,在此过程中,语言及其功能得到了丰富发展,语言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促进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语言学研究手段的进步。这些进步与发展,一直都是在语言技术促进下得以实现的。当然,本文所谓“语言技术”是个广义概念,既指对语言进行处理的各种技术,也指对语言交际过程(编码、输出、传递、输入、解码、贮存)进行辅助及处理的所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活 语言技术 社会发展 语言研究 跨学科 语言学研究 视域 语言交际
原文传递
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增田 靳玉乐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传统解释学认为。课程实施是试图恢复和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的过程;而哲学解释学则认为,课程实施是师生和课程设计者的视界融合过程,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课程意义... 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传统解释学认为。课程实施是试图恢复和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的过程;而哲学解释学则认为,课程实施是师生和课程设计者的视界融合过程,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课程意义的创造与生成过程,是师生精神相遇、经验共享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视域 课程实施
下载PDF
启蒙与操纵 被引量:24
20
作者 南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70,共10页
电子时代的降临为文化生产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一系列电子产品的意义突破了技术范畴而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运作。本文试图从双重视域分析电子传播媒介产生的后果 :一方面 ,电子传播媒介具有强大的启蒙意义 ;另一方面 ,... 电子时代的降临为文化生产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一系列电子产品的意义突破了技术范畴而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运作。本文试图从双重视域分析电子传播媒介产生的后果 :一方面 ,电子传播媒介具有强大的启蒙意义 ;另一方面 ,电子传播媒介又形成了一个隐蔽的文化权力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文 文化权力 启蒙意义 突破 展开 中心 开创 视域 具体 范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