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方位定位中观测站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亦军 李旻 李锐 《舰船电子工程》 2010年第11期69-71,101,共4页
本章分析了两个观测站之间基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观测站布局对目标纯方位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定位的圆概率误差(CEP)为优化对象,推导出了观测站和目标辐射源在什么样的几何布局条件下,圆概率误差最小,即定位精度最高。通过Matlab仿真,... 本章分析了两个观测站之间基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观测站布局对目标纯方位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定位的圆概率误差(CEP)为优化对象,推导出了观测站和目标辐射源在什么样的几何布局条件下,圆概率误差最小,即定位精度最高。通过Matlab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站布局 优化 圆概率误差 纯方位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淑庆 吴雪梅 《交通标准化》 2008年第6期93-96,共4页
分别基于相关性分析及传统公路规划中节点重要度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量观测站进行布设,可在一定程度克服以往观测站布设时的主观随意性。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观测站布局 相关分析 节点重要度
下载PDF
公路网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方法的优化
3
作者 杨群 晏秋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文章阐述了交通量观测站的布设思想和布设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的比例系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观测站进行聚类,将这两种定量计算方法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观测站点的布设进行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 文章阐述了交通量观测站的布设思想和布设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的比例系数,采用模糊聚类法对观测站进行聚类,将这两种定量计算方法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观测站点的布设进行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交通量观测站布设时主观随意性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量 观测站布局 节点重要度 模糊聚类
下载PDF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观测鉴定站点体系布局方法研究
4
作者 陈彦清 曹永生 +1 位作者 林雨楠 方沩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20-28,共9页
【目的】作物种质资源观测鉴定站点的合理布局是获取科学有效观测鉴定数据的前提。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布局合理、规范科学的种质资源长期观测鉴定体系,对资源的重要性状开展综合鉴定评价,整合观测鉴定数据,为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 【目的】作物种质资源观测鉴定站点的合理布局是获取科学有效观测鉴定数据的前提。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布局合理、规范科学的种质资源长期观测鉴定体系,对资源的重要性状开展综合鉴定评价,整合观测鉴定数据,为作物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内容,为农业科学研究和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支撑。【方法】本文首先根据调研,确定全国有能力进行评价鉴定的站点共379家,然后以气候生产潜力为载体,确定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并计算各站点的因素值,最后以这些因素作为聚类因子选择空间最邻近聚类方法进行空间聚类,建立每类站点的泰森多边形完成区域的划分。【结果】基于以上方法,确定气温、降水、海拔、纬度和日照时长是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将站点聚类成26类,通过建立泰森多边形将全国划分成26个评价鉴定区,并在分区基础上设置6条站点布设原则以指导区域内站点选择。【结论】站点体系布局关系到未来观测评价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站点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的站点体系布局方法将环境因素和空间因素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指导作物种质资源领域多环境评价鉴定地点的选择,也可为作物相关领域的观测站点布设提供参考,从而获得更具有价值和代表性的鉴定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 环境因子 空间聚类 区域划分 农业大数据 观测站布局 科学数据 观测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