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从耿宁《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谈起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月惠 《哲学分析》 2014年第4期3-22,197,共20页
著名的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rn,1937—),以现象学的进路,理解并诠释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有其洞见。耿宁指出,阳明"良知"概念有前后期的演变,有其双义性,甚至有三个"良知"概念。职是之故,阳明... 著名的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rn,1937—),以现象学的进路,理解并诠释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有其洞见。耿宁指出,阳明"良知"概念有前后期的演变,有其双义性,甚至有三个"良知"概念。职是之故,阳明后学对"良知"、"致良知"概念有不同诠释。本文对耿宁之说,提出不同看法:首先,阳明"良知"概念虽从孟子而来,但其含义的深化,与阳明对《大学》的诠释有关,并无前后期良知概念的双义性。其次,阳明与阳明后学对于"良知"与"见闻之知"并无歧见,二者在理论逻辑或实践逻辑上,都是不离不杂的。最后,阳明后学的问题意识在于如何"致良知",由此而有不同的异见。其中,致"良知之端"与致"良知之体"的争辩,实触及良知作为根源性实践动力之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宁 王阳明 见闻 现象学进路
下载PDF
理學工夫論的“德性之知” 被引量:5
2
作者 楊儒賓 《中国文化》 2018年第1期40-57,共18页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学“成圣”工夫论中一个核心问题,与“德性之知”相对应的概念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对分是普见于中国儒释道思想中的一组概念的变形。大传统的三教论述中,都曾提出一种由心体发出而可切入物之本来... “德性之知”的提法是理学“成圣”工夫论中一个核心问题,与“德性之知”相对应的概念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对分是普见于中国儒释道思想中的一组概念的变形。大传统的三教论述中,都曾提出一种由心体发出而可切入物之本来面目的无知之知,与此“无知之知”相对照的即是由感官发出的“见闻之知”。儒家两种知的分别始于张载、程颐,两种知的提出和两种性(羲理之性、气质之性)的提出乃是同一套工夫的两个面向,@是一种对新的人(亦即人的无限性)的想象,它们启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临。本文探讨底下问题:两种知的内涵,朱子何以避免使用“德性之知”,王学的良知与德性之知的关联。本文除了涉及理学史的脉络外,也探讨了“知悟性”、“物自身”理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见闻 物自身 悟性 工夫论
原文传递
“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黔首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qu...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还是"见闻之知",都属于"德性所知",都是"德性所知"的一个部分和局部。在张载看来,任何局部、片面的知识都不能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只有整全的知识才能够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张载是在"知识——人性"的框架内思考知识问题的,人性美好问题成为张载知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所 德性 见闻 人性
下载PDF
张载知论及其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对应圣人境界。张载将认识论与工夫论紧密结合,对儒家知论进行系统建构,从“知礼成性”的角度为儒者“学以成圣”提供了工夫路径。张载批评了佛教摒弃见闻之知,在指出佛教是“诚而恶明”“得天遗人”的同时,提出儒者是“诚明两进”“天人合一”。张载从知论的角度为儒家抗衡佛教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见闻 德性所 诚明所 礼成性 诚明两进
下载PDF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意蕴及缺陷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宝信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22,31,共5页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意蕴及缺陷朱宝信"天人和谐"的思想观念是"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和"天、地、人都按'中'之法则运行"的观念相结合的结果。孔子对此作了最早的表述。他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意蕴及缺陷朱宝信"天人和谐"的思想观念是"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和"天、地、人都按'中'之法则运行"的观念相结合的结果。孔子对此作了最早的表述。他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认为自然之天的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理 阳货 天人和谐 德性所 见闻 天人关系 谓性 心即理 德性
下载PDF
论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感通”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乐恒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中,张载(1020-1077)研究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张载研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张载哲学思想的特殊性。张载哲学思想一方面与周敦颐、二程的理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而另一方面则又有其自身的系统、思路和问题意识。研究宋明... 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中,张载(1020-1077)研究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张载研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张载哲学思想的特殊性。张载哲学思想一方面与周敦颐、二程的理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而另一方面则又有其自身的系统、思路和问题意识。研究宋明理学者(包括二程本人)往往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即通过程朱理学的问题、视野、架构来考察张载哲学,因此容易造成或多或少的误解,从而影响到后世对张子之学的界说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气质 天命 张载思想 张载哲学 天地 见闻
下载PDF
学以致道:荀子学论探赜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耀亭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1,共9页
荀子重学,在先秦诸子中最为突出,其强调求知的特点,大大丰富、完善了儒家学论的内涵。荀子认为人以义贵,非性而生,只有学,才能积善成德。心具备的认知能力是人可以学的依据和条件,"尽伦尽制"的圣王是学的目标,"伦类"... 荀子重学,在先秦诸子中最为突出,其强调求知的特点,大大丰富、完善了儒家学论的内涵。荀子认为人以义贵,非性而生,只有学,才能积善成德。心具备的认知能力是人可以学的依据和条件,"尽伦尽制"的圣王是学的目标,"伦类"与"仁义"是学的核心内容,其载体则是儒家的经典。学习过程中,师、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的途径要兼顾内外,向外学习是"知通统类",完成内化则需"虚壹而静"。荀子"学以致道"、"学以知天"的主张,是孔子"践仁知天"、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之外的一种新的致道模式。相对于孔孟注重追求道德人格的"德性之知",荀子对纯粹知识的"见闻之知"并未忽略,而是大力肯定与彰显,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对科学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见闻 圣王
原文传递
中华武术觉悟认知的两个维度: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金国 邓玉超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第12期1052-1056,1127,共6页
在武术文化阐释"主观意象化"的学术背景下,武术哲学思想被主观强制性解读现象严重,以至于出现"无根之学",导致国术与国学产生断裂状态。本研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立足于武术经典文献和中国哲学原理反思得... 在武术文化阐释"主观意象化"的学术背景下,武术哲学思想被主观强制性解读现象严重,以至于出现"无根之学",导致国术与国学产生断裂状态。本研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立足于武术经典文献和中国哲学原理反思得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是武术觉悟认知的两个维度。"耳目之官"是体悟认知的主体,"心之官"是心悟认知的主体。见闻之知维度是格物之理,"为学"是体悟认知方法,"求知"是体悟认知路径,体悟经验构建了武学知识体系。德性之知维度是格心之理,"为道"是心悟认知方法,"求善"是心悟认知路径,心悟德性构建了武术道德知识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武术的"觉悟"认知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觉解"认知方式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学与武德 见闻 德性 体育文化
下载PDF
探析高职思政课堂知行观教育困境与教学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秀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中国哲学知行观不仅丰富人们的价值理念,而且指导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随着近些年来,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思想“知”“行”理念的片面化,高职思政课堂上的知行观教育举步维艰。针对高... 中国哲学知行观不仅丰富人们的价值理念,而且指导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随着近些年来,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思想“知”“行”理念的片面化,高职思政课堂上的知行观教育举步维艰。针对高职思政课堂知行观教育两方面的困境,本文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变困境的教学思考,希望走出困境,探索一种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堂知行教育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观 见闻 德性 行合一 辩证统一
下载PDF
王夫之关于认识论的整体性思想
10
作者 钟兴锦 《船山学报》 1986年第1期8-14,共7页
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只从客体和主体、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知和行的相互系关中,来阐述王夫之关于认识的整体性思想。是否恰当,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关键词 德性 见闻 认识论思想 张子正蒙注 认识客体 闻见 尚书引义 批评指正 认识主体 德性所
下载PDF
“感通”与超越:“感通”问题的现象学初探
11
作者 尚静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1年第2期369-388,共20页
“感通”问题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其最早的出处约可追溯到《周易·系辞上》的“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在宋明理学中,“感通”概念得到了极大的申发。周敦颐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通书》,并认为... “感通”问题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其最早的出处约可追溯到《周易·系辞上》的“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在宋明理学中,“感通”概念得到了极大的申发。周敦颐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通书》,并认为太极与人极可以相互贯通;张载主张天道、虚气、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之间的动态感通①;二程强调天地之间气之感应,人心与万物即他人之交感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天地 寂然不动 见闻 《通书》 感通 气质 二程
原文传递
论张载哲学的主体意识
12
作者 王世荣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9-13,共5页
张载继承我国古代哲学“明天人之际”的学术传统,提岀了“天能为性,人谋为能”的命题,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他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人性论和认识论中;他对主体能动作用的认识,则表现在“立心”、“立道”、“继绝学”、“开太... 张载继承我国古代哲学“明天人之际”的学术传统,提岀了“天能为性,人谋为能”的命题,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他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人性论和认识论中;他对主体能动作用的认识,则表现在“立心”、“立道”、“继绝学”、“开太平”的学术宗旨中,表现在“民胞物与”的理想和强调践行的知行合一思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胞物与 学术宗旨 古代哲学 天地 行合一 立心 德性 德性所 见闻 主体认识
下载PDF
《张子正蒙注》对《正蒙》哲学思想的发展
13
作者 刘润忠 《船山学报》 1986年第2期7-12,16,共7页
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是一部有特色的哲学著作。他为《正蒙》作注的目的,就是要“使张子之学晓然大明”于天下,以“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在他看来,自道学之兴于宋,只有《正蒙》才著明了“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 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是一部有特色的哲学著作。他为《正蒙》作注的目的,就是要“使张子之学晓然大明”于天下,以“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在他看来,自道学之兴于宋,只有《正蒙》才著明了“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也只有《正蒙》,才“特揭阴阳之固有,屈伸之必然”。所以,他要继张载之后,再来一次“正蒙”,以“疏洚水之歧流,引万派而归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正蒙注 正蒙 见闻 德性所 德性 天地 思问录 承孔 穷神 船山学报
下载PDF
理解“理解”
14
作者 林婕 《财新周刊》 2022年第1期12-13,共2页
哲学家陈嘉映在《何为良好生活》中提到“深知而与行合一”:“好多人生道理,我们听说了,也知道了,但可能没有什么体会。先前的知和后来的知,不在一个知是对的一个知是错的,而在知的深度不同⋯⋯知道为恶仍为之,那说明我们只停留在‘见闻... 哲学家陈嘉映在《何为良好生活》中提到“深知而与行合一”:“好多人生道理,我们听说了,也知道了,但可能没有什么体会。先前的知和后来的知,不在一个知是对的一个知是错的,而在知的深度不同⋯⋯知道为恶仍为之,那说明我们只停留在‘见闻之知’上,而没有切身体会。”知的深度不同,说得多好啊。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道理也爆炸。我们好像越来越甘于甚至乐于停留在“见闻之知”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爆炸 信息爆炸 见闻 人生道理 理解 深度
原文传递
见闻之知:儒家知识论的经验之维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建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4,共6页
"见闻之知"最初由北宋张载提出,指通过耳目感官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有着很强的经验论特征。从知识的起源上讲,"见闻之知"起源于经验;从知识的形成上讲,"见闻之知"是客观外物刺激耳目感官... "见闻之知"最初由北宋张载提出,指通过耳目感官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有着很强的经验论特征。从知识的起源上讲,"见闻之知"起源于经验;从知识的形成上讲,"见闻之知"是客观外物刺激耳目感官的结果,这与经验论者洛克的观点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与此同时,"见闻之知"在儒家知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见闻之知"就被视为儒家知识论的重要维度之一;两宋之际,"见闻之知"被视为德性修养的必要环节;明清之时,"见闻之知"曾被视为知识的唯一形态。儒家对"见闻之知"的态度表明儒家有重视经验的认知传统,这种认知传统为儒家言说科学、接纳科学敞开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 德性所 经验 儒学 科学
原文传递
“良知”与“见闻之知”——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知识批判之维
16
作者 刘万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2-28,共7页
阳明基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实现了他知识批判的哲学思想。他对见闻之知的批判并非对知识本身的批判,而是直指作为知识主体的人之存在。阳明批判见闻之知的核心目标在于揭示人作为实践和责任主体向来在场。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 阳明基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实现了他知识批判的哲学思想。他对见闻之知的批判并非对知识本身的批判,而是直指作为知识主体的人之存在。阳明批判见闻之知的核心目标在于揭示人作为实践和责任主体向来在场。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阳明的知识批判所提供的最终教益是:不要遗忘了人自身的存在。活在良知观照下的社会生活中。这将意味着:坦然承认我们负有责任,我们即是向来在场的主体,我们将在历史中证成我们的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见闻 识批判
下载PDF
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
17
作者 崔树刚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感性认识”。认为理学家的“见闻之知”有相类似于“感性认识”之处,但并不等同于“感性认识”,而其“德性所知”与“理性认识”之间不仅没有相似之处,而...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理学家的“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感性认识”。认为理学家的“见闻之知”有相类似于“感性认识”之处,但并不等同于“感性认识”,而其“德性所知”与“理性认识”之间不仅没有相似之处,而且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从它们的来源、内容以及彼此相互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两对范畴及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 德性所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下载PDF
试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18
作者 司业勤 王路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49-56,共8页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关知行关系问题的论述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他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总体上来看,...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有关知行关系问题的论述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他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总体上来看,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对于他的“知行合一”说要辩证地看待,决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它的合理成分,抛掉它的糟粕。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知行合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行合一 中国哲学史 心即理 本体同一 程朱 心外无物 见闻 近代思想家 著空
下载PDF
“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张载认识论思想的核心
19
作者 丁立磊 郝亚飞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8-69,共2页
从获得方式、内容和表现方式上对张载“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的关系进行阐发,而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予以阐释是不妥当的。
关键词 张载 见闻 “德性所
下载PDF
论心性论视域中张载的三种知之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海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所指实为同一本体,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夫与修养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 德性所 诚明所 工夫论 人性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