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覆膜旱作的生态生理效应 被引量:93
1
作者 黄义德 张自立 +1 位作者 魏凤珍 李金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旱作条件下其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耐旱性不同,采用地膜覆盖可有效阻挡地面蒸发,节水效率达60~85%,生育期延长7~9d,分蘖力增强,最高分蘖数比水作的多1701×104&...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旱作条件下其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耐旱性不同,采用地膜覆盖可有效阻挡地面蒸发,节水效率达60~85%,生育期延长7~9d,分蘖力增强,最高分蘖数比水作的多1701×104·hm-2,有效穗数增加,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其产量水平与水作差异不显著.覆膜旱作水稻前期生长优势强,但后期叶面积指数(LAI)、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和比叶重等均有所降低,灌浆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覆膜 旱作 生态生理效应
下载PDF
覆膜对春小麦农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6
2
作者 宋秋华 李凤民 +2 位作者 王俊 刘洪升 李世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25-2132,共8页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9× 1 0 6 ) ;干旱的 2 0 0 0年微生物平均数量只有 1 999年的 3 6.5 % ,在后期有一定降水后微生物数量才出现高峰 ,以全程覆膜数量最高(1 4.83 6× 1 0 6 ) ,覆膜 60 d次之 (1 1 .5 2 9× 1 0 6 )。 1 999年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 0 0 0年相关系数几乎全面下降 ,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甚至微生物总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都已不再显著相关。 1 999年土壤全氮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解磷细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2 0 0 0年只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微生物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999年与解磷细菌显著负相关 ,而在 2 0 0 0年相关已不再显著。两年试验结束后 ,全程覆膜处理有机质下降 2 1 .2 % ,覆膜 60 d处理下降 1 7.2 % ,覆膜 3 0 d和不覆膜处理下降相对较小 (4 .3 %和 6.7% )。由于施用化肥 ,土壤全氮有明显升高。速效磷在 1 999生长季和随后的休闲期都有升高 ,在干旱的 2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春小麦 农田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半干旱黄土高原区 有机质 养分
下载PDF
覆膜与沟垄种植模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形成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87
3
作者 秦舒浩 张俊莲 +2 位作者 王蒂 蒲育林 杜全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9-394,共6页
研究了覆膜及不同沟垄种植模式对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产量形成和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畦覆膜(T2)、全膜双垄沟播(T3)、全膜双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和半膜沟垄垄播(T6)种植方式的产量分别比传统平畦不覆膜(T1)... 研究了覆膜及不同沟垄种植模式对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产量形成和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畦覆膜(T2)、全膜双垄沟播(T3)、全膜双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和半膜沟垄垄播(T6)种植方式的产量分别比传统平畦不覆膜(T1)方式高50.1%、75.9%、86.8%、69.6%和60.6%;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47.0%、82.7%、84.0%、75.2%和54.3%,其中,T4、T3产量和WUE增加幅度最大.与传统方式相比,各覆膜及沟垄处理普遍优化了马铃薯各产量构成性状,其中T4和T3最有利于大薯率和中薯率的提高、绿薯率和烂薯率的降低,其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产量也较高.因此,全膜双垄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为半干旱区马铃薯适宜的抗旱节水高产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沟垄种植 旱作马铃薯 产量 蒸散量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秸秆隔层与地覆膜盖有效抑制潜水蒸发和土壤返盐 被引量:78
4
作者 赵永敢 王婧 +1 位作者 李玉义 逄焕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09-117,共9页
为了揭示秸秆隔层与地膜覆盖的蓄水控盐机理,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秸秆隔层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及结合地膜覆盖对蒸发过程和水盐运移的影响。入渗试验设置了均质土(对照)和秸秆隔层处理,蒸发试验在均质... 为了揭示秸秆隔层与地膜覆盖的蓄水控盐机理,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秸秆隔层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及结合地膜覆盖对蒸发过程和水盐运移的影响。入渗试验设置了均质土(对照)和秸秆隔层处理,蒸发试验在均质土和秸秆隔层处理的土表分别增设覆膜和不覆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秸秆隔层不但降低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和湿润锋推进深度,还引起了湿润锋的不稳定性,即优先流现象的出现;2)秸秆隔层能抑制潜水蒸发,对累积蒸发量的抑制率可达75.07%~95.42%;3)秸秆隔层改变了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特征,在入渗过程中可增加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含盐量;蒸发过程中可将盐分控制在底土层中,抑制了土壤返盐;4)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和减弱盐分表聚,而秸秆隔层结合地膜覆盖对潜水蒸发和土壤返盐的抑制效应更强,淡化耕层作用更为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农田抑盐、保水和合理的耕作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入渗 蒸发 覆膜 水盐运移
下载PDF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修复水泥基材料表面缺陷 被引量:65
5
作者 王瑞兴 钱春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用涂刷技术,以琼脂作为载体将菌株和营养物质固载于水泥石表面,创造菌株生长、酶化和碳酸钙沉积的微环境,7d后能在水泥石表面紧密附着生成厚度100μm左右的碳酸钙膜,其表面吸水率可以降低到覆膜前的15%以下;同时将高浓缩菌株与砂基材拌... 用涂刷技术,以琼脂作为载体将菌株和营养物质固载于水泥石表面,创造菌株生长、酶化和碳酸钙沉积的微环境,7d后能在水泥石表面紧密附着生成厚度100μm左右的碳酸钙膜,其表面吸水率可以降低到覆膜前的15%以下;同时将高浓缩菌株与砂基材拌合,并混合尿素和Ca2+,制备成浆体,注入到水泥石人造裂缝中,通过定时滴加修复营养液的方法,逐渐在裂缝砂粒之间矿化沉积出碳酸钙,最终将砂粒紧密胶结在裂缝内,达到裂缝修复的目的,28d抗压强度可恢复至84%,效果显著。通过涂抹工艺和注入工艺的实现,可在材料表面原位矿化沉积出方解石,增强了微生物修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矿化菌 碳酸钙 缺陷 修复 覆膜
下载PDF
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 被引量:60
6
作者 王罕博 龚道枝 +1 位作者 梅旭荣 郝卫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88-94,共7页
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微型蒸渗仪与涡度相关系统,连续监测覆膜和露地春玉米田土壤水分、蒸发和农田蒸散,分析春玉米田蒸散与土壤蒸发变化规律,探讨了覆膜玉米高产节水增效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露地相比,覆膜的表层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 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微型蒸渗仪与涡度相关系统,连续监测覆膜和露地春玉米田土壤水分、蒸发和农田蒸散,分析春玉米田蒸散与土壤蒸发变化规律,探讨了覆膜玉米高产节水增效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露地相比,覆膜的表层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分别提高4.9%和19.5%。覆膜、露地处理玉米出苗率分别为99.0%和80.0%,其差异为显著水平,覆膜提早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平均为7d,全生育期缩短11d。生育前期、中期,覆膜的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地上、地下干物质均显著高于露地的,播种一个月后差异最大,分别高110.2%、13.5%、42.9%和12.7%。玉米拔节期前(6月前)和8月后至玉米成熟,覆膜的农田蒸散量分别比露地的低6.8%和0.4%,但6-8月覆膜的比露地的高5.1%。全生育期覆膜的农田蒸散量为376.2mm,降低了6.0%,且土壤蒸发降低了57.7%。最终单株平均果穗质量、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是,由于覆膜显著提高了出苗率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增幅分别为23.7%和15.3%。同时,覆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2.6%,达到31.3kg/(hm2·mm)。可见,覆膜能显著降低土壤蒸发和农田总蒸散量;保水增温促出苗,提前玉米各生育期;生育中期日蒸散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较高;最终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以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土壤 水分 春玉米 覆膜 涡度相关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及生产效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王玉明 张子义 樊明寿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3期148-151,共4页
为了探索膜下滴灌在马铃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于内蒙古达茂旗进行了膜下滴灌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比露地滴灌平均增产2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8.5%,灌水的平均生产效率提高26%,因此,膜下滴灌应该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有效... 为了探索膜下滴灌在马铃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于内蒙古达茂旗进行了膜下滴灌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比露地滴灌平均增产2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8.5%,灌水的平均生产效率提高26%,因此,膜下滴灌应该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有效的增产节水措施。一带双行滴灌模式下马铃薯平均产量显著高于一带一行处理,这种滴灌模式不仅节约管道设备,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生产效率,值得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尽管露地滴灌条件下马铃薯产量与滴灌带的密度有关,一带一行灌溉方式下产量高于一带双行,但总体而言,露地滴灌在水分利用效率上显著低于膜下滴灌,因此在水分不足的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产区,不建议广泛推广露地滴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 露地 滴灌
下载PDF
提高烟叶含钾量调控措施的研究初报Ⅰ.物理调控对提高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洪丽芳 付丽波 +4 位作者 金航 张俊 李春俭 张福锁 刘武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3-567,共5页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覆膜、断根等物理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吸收及其在库和源中的再分配。结果指出 ,地膜覆盖有利于前期叶片中含钾量的积累 ,而打顶后揭膜对后期叶片的含钾量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 ;烟...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采用单株挂牌设置处理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覆膜、断根等物理调控措施对烤烟钾吸收及其在库和源中的再分配。结果指出 ,地膜覆盖有利于前期叶片中含钾量的积累 ,而打顶后揭膜对后期叶片的含钾量的提高也有一定效果 ;烟株顶部遮雨对含钾量影响不明显。打顶时在距茎 2 0cm处一面断根有利于提高烟叶含钾量 ,但断根太多使烟株含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含钾量 物理调控 遮雨 覆膜
下载PDF
水稻旱作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生育性状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友贞 袁先江 +1 位作者 许浒 曹秀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通过对水稻旱作覆膜增温保墒效果的系统研究 ,表明水稻旱作覆膜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和较好的保墒作用。由于覆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旱作覆膜后的前期生长比不覆膜旱作、水作旺盛 ,分蘖盛期来得早 。
关键词 水稻旱作 覆膜 增温保墒效果 生育性状影响
下载PDF
覆膜和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温度、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秀康 李占斌 邢英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4-897,共14页
【目的】采用垄沟覆膜栽培技术,研究了西北黄土塬区不同施肥及覆膜处理对玉米(Zea mays L.)产量、土壤温度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用覆膜和施肥田间试验,小区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 【目的】采用垄沟覆膜栽培技术,研究了西北黄土塬区不同施肥及覆膜处理对玉米(Zea mays L.)产量、土壤温度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用覆膜和施肥田间试验,小区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1)对照不覆膜,不施肥;2)覆膜不施肥;3)不覆膜基施N 80 kg/hm^2、P2O580kg/hm^2,无追肥;4)覆膜基施纯N 80 kg/hm^2、P2O580 kg/hm^2,无追肥;5)不覆膜基施N 80 kg/hm^2、P2O580kg/hm^2,追施N 80 kg/hm^2;6)覆膜基施N 80 kg/hm^2、P2O580 kg/hm^2,追施N 80 kg/hm^2。【结果】1)覆膜对前期土壤温度的影响大于后期,在7月前,覆膜处理0—20 cm土壤温度平均增加2.3℃,对玉米的发芽和早期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7月后,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增加的平均值为1.2℃。在6月中旬以前,施肥处理的土壤温度略高于不施肥处理;6月中旬以后差异减小,施肥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明显。2)播种后一个月,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主要聚集在0—30 cm土层,以主根为中心,纵向近似对称分布,在根系下方40 cm处,形成一个孤岛,施肥处理是不施肥处理的1.65倍;播种后两个月,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至30.77-48.67 mg/kg。覆膜处理在施肥初期有减缓硝态氮向下层迁移速度的作用,影响范围为0—80 cm深。3)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施肥量呈正相关,最高为2.09 kg/m^3。在相同施肥处理下,覆膜明显提高WUE,施基肥处理,覆膜比不覆膜的WUE提高12.8%-19.5%;施基肥和追肥处理,覆膜比不覆膜的WUE提高20.3%-27.4%。4)百粒重、穗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产量提高是百粒重和穗粒重增加的直接结果,施肥和覆膜对百粒重和穗粒重的提高效果明显。覆膜在施肥处理下的增产效果显著,连续三年,施基肥处理下,覆膜处理增产10.61%、9.48%和15.36%;施基肥和追肥处理下,覆膜增产16.61%、20.94%和12.24%。【结论】施肥和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膜 土壤温度 硝态氮含量 产量
下载PDF
水泥石表面微生物沉积碳酸钙覆膜的不同工艺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瑞兴 钱春香 +1 位作者 王剑云 成亮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78-1384,共7页
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其自身生命活动的不断精确重复在石材表面矿化覆膜。选用了一种碳酸盐矿化菌,在实验室内人为加速模拟这一微生物矿化过程,7d内可在水泥石表面沉积出碳酸钙膜,与基材结合紧密。通过浸泡、喷涂、固载涂刷等多... 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其自身生命活动的不断精确重复在石材表面矿化覆膜。选用了一种碳酸盐矿化菌,在实验室内人为加速模拟这一微生物矿化过程,7d内可在水泥石表面沉积出碳酸钙膜,与基材结合紧密。通过浸泡、喷涂、固载涂刷等多种工艺进行了微生物覆膜,并对覆膜层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厚度测量、以及覆膜后试件毛细吸水系数的对比结果发现:通过微环境的供给与优化,可以简化覆膜工艺,尤其以海藻酸钠或琼脂作为载体涂刷覆膜,其相比于喷涂法更能使菌株附着于水泥石表面生长,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护菌株细胞内的酶活性。水泥石试件覆膜后毛细吸水系数可降低近90%,防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覆膜 水泥石 碳酸钙 毛细吸水系数
下载PDF
新疆农田作物覆膜地温极值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李毅 邵明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39-2044,共6页
土壤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值极大地影响农田作物的生长发育 .根据对新疆农田 2年度不同观测时刻、不同覆膜条件及不同作物的最高和最低地温的分析 ,可知 2年度全生育期地温极值均发生在 0cm位置 .地温极值依观测时刻的不同而变动 .覆膜最低... 土壤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值极大地影响农田作物的生长发育 .根据对新疆农田 2年度不同观测时刻、不同覆膜条件及不同作物的最高和最低地温的分析 ,可知 2年度全生育期地温极值均发生在 0cm位置 .地温极值依观测时刻的不同而变动 .覆膜最低温度始终高于裸地 ,说明覆膜对提高低温段土壤温度有明显作用 .最低温度的日变化可用二次函数表达 ;14 :0 0和 2 0 :0 0时最高地温可分别用深度的椭圆曲线和线性关系表达 .不同条件下的地温极值和气温具有线性关系 ,其中裸地最低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高于覆膜 ;玉米最低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高于棉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极值 覆膜 裸地 棉花 玉米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新疆棉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贺欢 田长彦 王林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6-831,共6页
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通过测定不同覆盖下土壤温度的变化发现,覆膜对土壤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棉花生长前期,5月份不同程度的覆膜可使土壤温度增加0.9~2.3℃,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比无覆盖情况低3.6~6.5℃。... 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通过测定不同覆盖下土壤温度的变化发现,覆膜对土壤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棉花生长前期,5月份不同程度的覆膜可使土壤温度增加0.9~2.3℃,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比无覆盖情况低3.6~6.5℃。土壤温度最大日变幅与深度可拟合成对数函数关系,且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秸秆和地膜覆盖对土壤都有很好的保水作用,窄膜、宽膜、全膜以及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较之裸露地可分别提高0.15%~5.01%,0.19%~5.26%,1.34%~7.71%和0.47%~4.55%。但是,覆盖秸秆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对株高几乎没有提高作用,而不同面积的覆膜对棉花株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土壤温度 覆膜 秸秆覆盖 土壤含水量 克拉玛依 新疆
原文传递
碳酸酐酶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修复水泥基材料表面裂缝 被引量:40
14
作者 任立夫 钱春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89-1395,共7页
采用琼脂作为载体将细菌菌株和营养物质涂刷在水泥石表面,为碳酸酐酶微生物酶化反应过程创造适宜环境以加速矿化,7d后在水泥石表面形成连续密实的沉淀膜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膜层中碳酸钙为方解石晶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酸... 采用琼脂作为载体将细菌菌株和营养物质涂刷在水泥石表面,为碳酸酐酶微生物酶化反应过程创造适宜环境以加速矿化,7d后在水泥石表面形成连续密实的沉淀膜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膜层中碳酸钙为方解石晶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酸钙颗粒呈花生状,碳酸钙膜与水泥石表面黏结紧密。此外,改变水泥石表面裂缝宽度,对水泥石表面吸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裂缝宽度小于100μm时,微生物覆膜修复后水泥石表面初始吸水速率和毛细吸水系数大大降低,修复效果明显;当裂缝宽度为100~200μm时,微生物覆膜修复能力有限;当裂缝宽度大于200μm时,微生物覆膜修复无效果。碳酸酐酶微生物诱导矿化修复过程既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也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具有优异的环境友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碳酸钙 覆膜 修复 裂缝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覆膜连作玉米产量的水分承载时限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谢军红 柴强 +4 位作者 李玲玲 张仁陟 牛伊宁 罗珠珠 蔡立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58-1568,共11页
【目的】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有限降水持续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连作玉米(Zea May L.)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其增产机理,明确不同覆膜方式下有利于土壤水分持续高效利用的连作年限,为试区高产、水分高效持续利用型... 【目的】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有限降水持续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连作玉米(Zea May L.)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其增产机理,明确不同覆膜方式下有利于土壤水分持续高效利用的连作年限,为试区高产、水分高效持续利用型玉米连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量化连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关系、产量稳定性;以持续高产和收获期不发生土壤干燥化为依据,确定适用于不同覆膜方式的玉米连作年限。【结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保墒、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利于协调关键生育时期土壤-作物的水分供需关系,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与半膜平作处理相比,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1.8%和33.4%,生物产量、单位耗水的干物质累积量、总产值、净产值、毫米水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1.8%、12.3%、31.2%、27.8%、21.1%和-3.2%;与露地栽培处理相比生物产量、单位耗水的干物质累积量、总产值、净产值、毫米水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4.9%、39.1%、225.5%、1 423.9%、212.4%和93.5%。地膜覆盖增大了玉米全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作和半膜平作耗水量较露地栽培增幅分别为15.5%—29.2%、10.0%—20.8%和4.2%—12.6%。单季较高的耗水量导致3种覆盖处理在连作第二年收获期土壤贮水量较连作开始期分别降低了37.3%、33.5%和30.9%,第三年降低了29.6%、27.5%和23.9%,造成土壤水分亏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水分亏缺累计,出现土壤干化现象,引起产量波动,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结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是理想的玉米种植模式;当年降雨量在320 mm左右时,全膜双垄沟播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玉米产量 覆膜 连作 承载时限
下载PDF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孙继颖 高聚林 +3 位作者 王志刚 吕小红 李占清 王艳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4,266,共5页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抗旱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上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20.8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16%、150.00%及20.43%;行间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16.9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2.68%、141.76%及16.98%。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抗旱性能等显著地高于不覆膜种植,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并且两种覆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覆膜 生理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地表覆盖和施氮对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华 王朝辉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表覆盖在不同氮水平下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累积及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显著增加冬小麦各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干物质转移量或花后干物质累积量;覆草显著增加生长后期干物质累积量,随种...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表覆盖在不同氮水平下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累积及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显著增加冬小麦各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干物质转移量或花后干物质累积量;覆草显著增加生长后期干物质累积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覆草能显著增加冬小麦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其增产作用与覆膜无显著差异。覆膜亦能显著增加冬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的积累,提高氮素转移量;覆草显著增加了生长后期氮的累积,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覆草对地上部吸氮量和子粒吸氮量的影响与覆膜无显著差异。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各生育期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促进花后干物质的累积和花前累积氮的再转移,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地上部和子粒吸氮量及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覆草 干物质 氮素 累积 转移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茶叶品质、产量构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程博一 韩艳娜 +1 位作者 李叶云 江昌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33,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撒施、沟施和沟施覆膜3种施肥模式及沟施覆膜下氮肥施用量对茶叶品质成分、产量构成因子和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施覆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撒施、沟施和沟施覆膜3种施肥模式及沟施覆膜下氮肥施用量对茶叶品质成分、产量构成因子和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施覆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沟施次之,撒施效果最差。与沟施相比,沟施覆膜下茶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升2.24%、7.26%、14.68%,茶多酚下降1.88%,芽叶密度、芽叶长度分别提升8.50%、8.15%;土壤表层和深层pH分别下降8.16%和5.30%,表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升10.87%、26.74%、17.95%、34.69%、25.42%,深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升10.38%、28.22%、25.64%、15.34%、17.97%。比较沟施覆膜下45 kg·hm-2、60 kg·hm-2、75 kg·hm-2、90 kg·hm-2 4种施氮量对茶叶品质、产量构成以及土壤肥力提高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茶叶品质及产量构成和茶园土壤肥力增加,但施氮75 kg·hm-2与90 kg·hm-2处理的茶叶品质及产量构成因子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沟施覆膜条件下施氮肥75 kg·hm-2即可满足茶园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施肥模式 施氮量 茶叶品质 产量构成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覆膜和水分亏缺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影响及模型比较 被引量:37
19
作者 段萌 杨伟才 毛晓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9-227,共9页
为揭示西北干旱地区覆膜条件下水分亏缺对春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春小麦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充分灌溉不覆膜(W1M0)、充分灌溉覆膜(W1M1)、亏缺灌溉不覆膜(W2M0)和亏缺灌溉覆膜(W2M1)4个处理,测定春小麦灌浆期... 为揭示西北干旱地区覆膜条件下水分亏缺对春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春小麦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充分灌溉不覆膜(W1M0)、充分灌溉覆膜(W1M1)、亏缺灌溉不覆膜(W2M0)和亏缺灌溉覆膜(W2M1)4个处理,测定春小麦灌浆期的光响应曲线,通过对5种常用的光响应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覆膜条件下水分亏缺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对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分亏缺会降低春小麦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而光补偿点(LCP)升高。而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覆膜处理能够有效减缓春小麦光合速率的下降,同时提高了春小麦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等表征春小麦光合特性的生理指标。其中,5种模型的模拟效果在W2M0处理下具有明显差别,只有叶子飘模型拟合值与实测值最为相符,尤其在高光强条件下拟合效果更为贴切,决定系数(R2)大于0.9;而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在高光强条件下光合速率仍然是增加的,并未下降,R2只有0.7左右;叶子飘模型在不覆膜亏水条件下适用性较好。从决定系数的均值比较来看,对于4个处理拟合效果优劣排序为叶子飘模型、指数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覆膜 水分亏缺 光合特征 光响应曲线 光响应模型
下载PDF
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李云 宋吉轩 石乔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探讨覆盖黑膜、白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1年3—10月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朱兵责任田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覆盖黑膜、透明膜和不覆膜(CK)3个处理,比较覆膜对甘薯生... 【目的】探讨覆盖黑膜、白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1年3—10月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朱兵责任田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覆盖黑膜、透明膜和不覆膜(CK)3个处理,比较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黑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比对照分别增产202%和79%,覆盖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比对照增产185%和50%,黑膜比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增产6%和19.6%。覆膜条件下甘薯各器官的干率变化不明显;不同覆膜方式及对照的T/R比值均下降,但覆膜的T/R仍较对照大;覆盖黑膜条件下,甘薯生长前期日鲜重增长速率均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快。【结论】覆膜处理甘薯叶片、叶柄、茎蔓、块根的鲜重均比不覆膜明显增加,尤其黑膜覆盖处理下,甘薯各项指标增加明显,黑膜处理下甘薯块根产量增产79%。覆盖栽培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技术措施,可在贵州省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覆膜 发育动态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