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被引量:1206
1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60,共10页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全要素生产率四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1979—200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源泉做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1)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波动...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全要素生产率四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1979—200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源泉做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1)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3年以来,则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才得以缓解,此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呈现出逐年攀升势头;(2)1979—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增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3)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率偏低、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2004年 1993年 中国 经济增长 增长率 生产率增长 2000年 技术进步率 估算方法 分析比较 下降趋势 要素投入 增长方式 充分利用 生产能力 资源配置 技术效率 分析表 呈现 贡献率 波动 总体
原文传递
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241
2
作者 付宏 毛蕴诗 宋来胜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68,共13页
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取10个省份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①中国整体的产业高级化产出对后一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国... 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取10个省份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①中国整体的产业高级化产出对后一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②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是从动态视角,本研究不能证明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动态影响机制。③创新效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效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本文中没有找到证据。但是,创新效率的分解指标存在个体特征差异。本文认为创新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通过产业结构自身的扬弃过程,从而实现前期产业结构对后期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二是创新通过投入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来影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出,但创新投入的影响没有动态连续特征,要素投入只在部分地区有静态显著影响,并且具有地区差异;三是创新效率通过产业生产是否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来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这是通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实现来达到生产的潜力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产业结构高级化 效率 要素投入
原文传递
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以农户玉米品种选择为例 被引量:82
3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1 位作者 白军飞 徐志刚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9,共9页
农户风险偏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中国4个省份599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风险规避型农户倾向于采用低风险农作物品种,但农户风险偏... 农户风险偏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中国4个省份599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风险规避型农户倾向于采用低风险农作物品种,但农户风险偏好对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因种植规模不同而不同,相对于小农户,大农户在要素投入选择上受风险偏好的影响幅度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减少农户对新品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使农户能够合理配置风险资产,提高农户特别是大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风险偏好 要素投入 品种选择 种植规模
原文传递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62
4
作者 楚明钦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9,共7页
我国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制造业产能过剩,但其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滞后;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旺盛,但是供给严重不足。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现代服务业的... 我国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制造业产能过剩,但其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滞后;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旺盛,但是供给严重不足。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现代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从要素投入视角分析了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制度和创新要素等方面的供给侧改革。我国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市场与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要素投入 供给侧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对外贸易? 被引量:59
5
作者 杜江 刘渝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89,共17页
本文利用包含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对1980—2007年时序数据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农户生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始终将教育投资放在首位并越来越重视对迁移的投资,但对健康投资的... 本文利用包含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对1980—2007年时序数据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农户生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始终将教育投资放在首位并越来越重视对迁移的投资,但对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较低。从1997—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中发现,物质资本、土地和化肥投入均是农业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要素中,教育投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迁移投资,健康投资的作用不明显;对外贸易和财政支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农业和工业比重增加、城市化、政府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提高和非国有化程度提高均有利于农业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人力资本 面板数据模型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政策误区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润秋 黄志兵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0,共5页
城乡投入不均衡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长期偏向投入城市,制度供给、公共资源等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乡村缺乏内生增长动力、人与自然失衡,城市发展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 城乡投入不均衡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长期偏向投入城市,制度供给、公共资源等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乡村缺乏内生增长动力、人与自然失衡,城市发展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平衡不充分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避免"一刀切"式振兴、运动式振兴、输血式振兴、黑色振兴等政策误区,从农业、农村、农民和农地四个方面着手改革,促进要素回流农村,以人的振兴带动物的振兴,逐步实现乡村多元化振兴、内生性振兴和可持续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制约因素 要素投入 政策误区
原文传递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投入要素、行动逻辑与实施路径——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视角 被引量:51
7
作者 沈克印 吕万刚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1,F0003,共9页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投入要素、行动逻辑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投入要素、行动逻辑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而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破解体育产业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问题;2)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工作是通过改革与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等要素的投入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行动逻辑是构建“强政府-强市场”结合模式,不仅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也要放开市场“无形之手”,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体实践中,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实施产业创新驱动、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等途径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供给侧改革 社会主要矛盾 要素投入 行动逻辑
下载PDF
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差距——基于中国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6
8
作者 石风光 李宗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31,共13页
本文利用变异系数测度了1985~2007年中国28个省区的劳均GDP差距、要素投入差距及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这与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变动趋势非常接近。为了进一步明确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 本文利用变异系数测度了1985~2007年中国28个省区的劳均GDP差距、要素投入差距及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这与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变动趋势非常接近。为了进一步明确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的长短期关系,本文利用协整技术检验了三个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又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更为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要素生产率 地区经济差距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有偏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增长 被引量:48
9
作者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56,共18页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分解 技术进步 要素投入 供给侧
原文传递
劳动力成本上涨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量:40
10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中国发展观察》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就业再就业不充分、劳动者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条件逐渐成熟。通过扩大就业面缓解劳动力短缺对工资成本提高的压力。
关键词 增长方式转变 劳动力 成本上涨 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经济增长 “九五”期间 要素投入 物质资本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 被引量:42
11
作者 吴清华 冯中朝 何红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64-3170,共7页
首先,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固定资本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其次,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将农业全要素生产力(TFP)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灌溉设施的贡献率、农... 首先,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固定资本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其次,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将农业全要素生产力(TFP)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灌溉设施的贡献率、农村公路的贡献率四个部分,测算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劳动力具有互补效应,对固定资本具有替代效应,这两种基础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增长,且灌溉设施的作用较大.因此,加强灌溉设施、农村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化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T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要素投入 农业生产率
原文传递
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要素投入、生产率与环境消耗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瑞翔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141,共19页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核算框架,利用1989~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对中国整体及各地区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析,测度了全要素生产率(TFP)、要素投入和环境消耗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驱动,不同区域间...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核算框架,利用1989~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对中国整体及各地区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析,测度了全要素生产率(TFP)、要素投入和环境消耗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驱动,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源泉存在较大差异,要素投入虽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但中国经济更多地与TFP呈现出一致的波动趋势。最后,本文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源泉 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环境消耗
原文传递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乔志霞 霍学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3,共13页
通过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个体维度、家庭维度实证分析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决策者年龄增加,倾向于依靠自我剥削机制增加自用工投入,... 通过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个体维度、家庭维度实证分析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决策者年龄增加,倾向于依靠自我剥削机制增加自用工投入,家庭老龄化程度负向影响自用工投入、资金投入,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增加劳动、雇工、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土地净生产率更依赖于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原值、苹果收入占比、土地流入、细碎化程度、有效灌溉面积占比、是否获得政府补贴正向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决策者年医疗费用、家庭土地规模、自然灾害、村里是否有技术员负向影响土地利用效率。据此,应通过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关注农民健康与收益分配化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消极影响,通过向农民投资、强化补贴与灾害预警增强农户的土地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老龄化 土地利用效率 要素投入 劳动供给约束 土地流转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娟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比较分析了资本、劳动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变化进行了分阶段...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比较分析了资本、劳动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变化进行了分阶段比较研究.作者发现,资本投入的增长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但水平相对较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变化明显;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不同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要素生产率 状态空间模型
原文传递
数字产品进口如何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微观企业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佳琪 孙浦阳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8-53,共16页
如何充分发挥数字产品的技术特点,促进高质量的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厘清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且通过首次提取数字产品进口数据验证了该影响机制。本文研究表明:企业进口数字... 如何充分发挥数字产品的技术特点,促进高质量的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厘清了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且通过首次提取数字产品进口数据验证了该影响机制。本文研究表明:企业进口数字产品通过技术溢出显著促进创新,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企业进行激进型创新时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按照中间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分类,数字最终产品进口对于企业创新发挥着更为显著的边际促进作用,因为最终产品的数字技术应用性更为直接,外溢作用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人工智能渗透率、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以及进口ICT产品的企业中,数字进口对激进型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了避免内生性、样本选择偏误以及相同趋势对结果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必要的稳健检验,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企业创新 要素投入 技术外溢
原文传递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49,共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民族地区,难点也在民族地区。这是由我国民族地区的战略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本文从民族地区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民族地区,难点也在民族地区。这是由我国民族地区的战略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本文从民族地区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基于这些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 需求结构 要素投入 民族经济
原文传递
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29
17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96,共10页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中国经济一样历经30年的改革进程,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林业市场化指数,实证分析了林业市场化程度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林业市场化程度对...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中国经济一样历经30年的改革进程,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林业市场化指数,实证分析了林业市场化程度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林业市场化程度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弹性为0.633。在保持林业人力资本、林地面积、林业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林业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会使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0.633%。中国林业市场化步伐相对比较缓慢,林业市场化的转型任务还很艰巨,未来中国林业发展还需依赖于林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市场化 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文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初步分析框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罗浩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对于地区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差异,传统经济理论主要从要素、技术和制度等层次去解释,本文则尝试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中寻找国富国穷和地区兴衰的根源。文化并非生产中的直接投入要素,它通过影响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等因素... 对于地区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差异,传统经济理论主要从要素、技术和制度等层次去解释,本文则尝试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中寻找国富国穷和地区兴衰的根源。文化并非生产中的直接投入要素,它通过影响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绩效。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条件趋同模型,可以初步构建在理论上连接文化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19世纪和20世纪末儒家文化地区与新教文化地区的经济绩效比较,为文化及其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禀赋 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技术创新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农业增长 被引量:28
19
作者 尹朝静 范丽霞 李谷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6-23,共8页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对劳动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促进了农业增长;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替代弹性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小还是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以上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可以促进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要素投入 替代弹性 VES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锁定效应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飞翔 黎开颜 刘佳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17,共10页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并没得到改变。本文在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锁定效应模型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阐述了锁定效应影响区域...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并没得到改变。本文在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锁定效应模型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阐述了锁定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发现由于要素投入锁定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改革开放则进一步加剧了要素的锁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效应 地区发展不平衡 要素投入 开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