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被引量:64
1
作者 朱同兴 张启跃 +3 位作者 董瀚 王玉净 于远山 冯心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3-1418,共6页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征,其中Stigmosphaerostylusoumonhaoensis,Triloneheechinata,Archocyrtiumriedeli等主要见于晚泥盆世法门阶。上述2个动物群在西藏尚属首次发现。才多茶卡地区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构造带是否东延”等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硅质岩 晚泥盆世 晚二叠世 双湖地区 西藏北部
下载PDF
A mammalian fossil from the Dingqing Formation in the Lunpola Basin,northern Tibet,and its relevance to age and paleo-altimetry 被引量:35
2
作者 DENG Tao WANG ShiQi +3 位作者 XIE GuangPu LI Qiang HOU SuKuan SUN BoY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期261-269,共9页
The distal extremity of a rhinocerotid humerus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ngqing Formation at the Lunbori locality in Baingoin County,northern Tibet,is the first mammalian fossil found in Cenozoic deposits of the Lu... The distal extremity of a rhinocerotid humerus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ngqing Formation at the Lunbori locality in Baingoin County,northern Tibet,is the first mammalian fossil found in Cenozoic deposits of the Lunpola Basin.The medial condyle of the distal trochlea of the humerus specimen from Lunbori gradually contracts from medially to laterally.The margin of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medial condyle is not prominent,the well-developed medial epicondyle strongly extends posteriorly,and is divided from the articular facet of the medial condyle by a groove;all of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for the Rhinocerotidae.The medial condyle is wide at the bottom and narrow at the top.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fossa is relatively shallow,and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ubercle is very weak.The medial part of the upper margin of the medial condyle smoothly connects to the bony surface above,but there is no clear boundary between them.All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Plesiaceratherium.These comparisons imply that the Lunbori specimen is closest to Plesiaceratherium gracile in the Shanwang Fauna from Linqu,Shandong Province,in size and morphology.Thus,its age is suggested to be the late Early Miocene(Shanwangian Age),about 18-16 Ma.Discovery of the rhinocerotid fossil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ngqing Formation deposited in the Neogene.While adjusting to paleo-temperatures of the Early Miocene,a paleo-ecosystem reconstru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aleo-elevation was close to 3000 m in the Lunpola Basin during this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化石 伦坡拉盆地 西藏北部 年龄 晚中新世 晚第三纪 生态重建 新生代
原文传递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同兴 李宗亮 +5 位作者 李才 冯心涛 张启跃 张惠华 林世良 曾庆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7-1134,共8页
在西藏北部双湖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纪地层体,从多重地层的角度阐述了三叠系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通过剖面测制,获取了丰富的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尤其是下三叠统硬水泉组生物扰动灰岩... 在西藏北部双湖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纪地层体,从多重地层的角度阐述了三叠系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通过剖面测制,获取了丰富的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尤其是下三叠统硬水泉组生物扰动灰岩、鲕粒灰岩、豆粒灰岩和中三叠统康南组含菊石灰岩的发现,为羌塘盆地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划分与对比,生物古地理研究和沉积盆地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根据岩石类型和生物组合等特征,将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含煤系地层划分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红水沟组、石门关组和江爱达日那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新资料 康南组 双湖地区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西藏北部申扎地区志留纪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树岐 曲永贵 郑春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64-969,共6页
在开展西藏北部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对分布于申扎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厘定了该区志留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志留系四分方案,并为确定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位置提出了具体... 在开展西藏北部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对分布于申扎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厘定了该区志留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志留系四分方案,并为确定奥陶系与志留系的界线位置提出了具体意见。为西藏乃至全国的志留系的研究与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北部 志留纪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申扎地区
下载PDF
藏北永珠席状岩墙群的发现——海底扩张的证据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永胜 曲永贵 +4 位作者 王忠恒 郑春子 谢元和 孙忠刚 张宁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50-1156,共7页
新发现的永珠席状岩墙群位于西藏北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永珠席状岩墙群规模之大、结构之完整在国内尚属罕见。岩石由蚀变辉绿岩、辉长岩和辉绿玢岩岩墙组成,向上与枕状玄武岩呈渐变过渡和侵入接触关系,发育有... 新发现的永珠席状岩墙群位于西藏北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永珠席状岩墙群规模之大、结构之完整在国内尚属罕见。岩石由蚀变辉绿岩、辉长岩和辉绿玢岩岩墙组成,向上与枕状玄武岩呈渐变过渡和侵入接触关系,发育有单侧或双侧冷凝边,具高CaO、Al2O3、MgO、FeO、Fe2O3,低TiO2、P2O5的特点,为亚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主要显示MORB的特征,部分判别图显示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的过渡特征,推测可能产于弧后盆地环境。依据上覆放射虫硅质岩的时代和枕状玄武岩、岩墙群同位素年龄,确定永珠席状岩墙群形成的时间可能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这一发现为中特提斯海时期古海底扩张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珠席状岩墙群 海底扩张 中休罗世-早白垩世 弧后盆地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藏北地区侏罗纪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肖传桃 李艺斌 +4 位作者 胡明毅 龚文平 肖安成 林克湘 张存善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2000年第3期178-182,共5页
迄今为止,保罗纪生物礁在国内报道极少,且仅限于西藏西南部。本文报道的保罗纪生物礁是近3年中作者等在气候十分恶劣的高寒地区——藏北进行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现的,其产地共3处,即安多县东巧区、巴青县马如乡和索县一带。所发现的礁... 迄今为止,保罗纪生物礁在国内报道极少,且仅限于西藏西南部。本文报道的保罗纪生物礁是近3年中作者等在气候十分恶劣的高寒地区——藏北进行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现的,其产地共3处,即安多县东巧区、巴青县马如乡和索县一带。所发现的礁体不仅类型丰富,造礁生物种类繁多,而且礁体均产于近年来我国在藏北地区进行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侏罗系中。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藏北地区侏罗纪生物礁领域的空白,丰富了我国侏罗纪生物礁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层孔虫 六射珊瑚 侏罗纪 西藏北部
原文传递
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层系岩相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7
7
作者 龚文平 肖传桃 +2 位作者 胡明毅 李艺斌 柳书兵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9-488,共10页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本文将西藏北部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地层划分为流水成因的颗粒岩岩相、流水成因的碎屑岩岩相、复成因的泥晶—泥质灰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障积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粘结—障积岩岩相和生物...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本文将西藏北部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含礁地层划分为流水成因的颗粒岩岩相、流水成因的碎屑岩岩相、复成因的泥晶—泥质灰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障积岩岩相、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粘结—障积岩岩相和生物及生物化学成因的骨架岩岩相等6大类型,计16种岩相。它们构成了潮坪相组合、台地浅滩相组合、开阔台地相组合和台地生物礁相组合共4种岩相组合,并由下而上有规律地形成2种岩相序列,即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台地相序列和碳酸盐台地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岩相 岩相组合 沉积环境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西藏北部永珠蛇绿岩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日拉组、日拉组索尔碎屑岩及生物群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曲永贵 张树岐 +5 位作者 郑春子 王永胜 吕鹏 王洪双 李学斌 李庆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9-963,共5页
在开展藏北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地区永珠—雄梅—果芒错一带发现了一套沿永珠蛇绿岩带(?)分布,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较为特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建立了日拉组及日拉组索尔碎屑岩单位。
关键词 西藏北部 永珠蛇绿岩带 日拉组 日拉组索尔碎屑岩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生物群特征
下载PDF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树岐 曲永贵 郑春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4-48,共5页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sp.,Wutinocerassp.,DiscoactinocerasmultiplexumKobayashi,Adaomsocerassp.,Sactocerassp.,Ordosocerass...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sp.,Wutinocerassp.,DiscoactinocerasmultiplexumKobayashi,Adaomsocerassp.,Sactocerassp.,Ordosoceras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Curtocerassp.,Ormocerassp.,Liulinocerassp.,Deirocerascf.globsomZholtetShen及腕足类、牙形剌、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奥陶统 拉塞组 申扎地区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藏北鱼鳞山地区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时代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勇 牟世勇 +3 位作者 卢定彪 陈仁 易成兴 贺永忠 《贵州地质》 2004年第3期148-151,147,共5页
鱼鳞山组是青藏高原已知最新的火山岩石组合之一,属陆内裂谷型碱性火山岩,它反映了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与板内造山相关的构造—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标志,因而,进一步认识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并重新审视其时代... 鱼鳞山组是青藏高原已知最新的火山岩石组合之一,属陆内裂谷型碱性火山岩,它反映了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与板内造山相关的构造—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标志,因而,进一步认识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并重新审视其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特征 火山岩时代 鱼鳞山组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氮、磷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启龙 多吉顿珠 +2 位作者 陈少锋 益西央宗 普布卓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分布规律和各养分间相互关系,为草地生态保护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S形土壤取样法对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利用试验测定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基于SPSS进行方... [目的]探讨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分布规律和各养分间相互关系,为草地生态保护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S形土壤取样法对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利用试验测定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基于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脊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山腰高寒草甸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加大而降低;有机碳与全氮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8(p<0.01),不同草地类型间全氮含量趋势与有机质趋势相同;除高寒沼泽草甸,其他草地类型的有效氮与全氮分布规律相同,有效氮含量和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39(p<0.05)。速效磷受全磷含量影响显著,速效磷与全磷的相关系数为0.442,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含量受放牧影响,但放牧对速效养分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氮、磷的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草地退化与放牧强度具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北部 草地类型 土壤养分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西藏北部巴毛穷宗—涌波错—羌巴欠火山岩类型、^(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斌 林清茶 +1 位作者 张玉泉 邓万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6-1682,共7页
通过岩石化学和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巴毛穷宗钾质碱性火山岩,涌波错和羌巴欠钙碱性火山岩,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0~26Ma、18Ma和15~14Ma,并对该区火山岩的性质和时空演化规律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AR-AR年龄 碱性岩 巴毛穷宗 涌波错 羌巴欠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藏北蚕眉山地区火山岩和夷平面的时代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冬 柏道远 王先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70-675,共6页
藏北蚕眉山地区发育2个时代的新生代火山岩①上新世的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白云母K-Ar同位素年龄为(3.65±0.31)MaBP.;②中新世的粗面英安岩、粗安岩和玄武粗安岩等火山熔岩,全岩K-Ar同位素年龄为(12.81±0.4)MaBP、(12.85±... 藏北蚕眉山地区发育2个时代的新生代火山岩①上新世的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白云母K-Ar同位素年龄为(3.65±0.31)MaBP.;②中新世的粗面英安岩、粗安岩和玄武粗安岩等火山熔岩,全岩K-Ar同位素年龄为(12.81±0.4)MaBP、(12.85±0.56)MaBP和(14.51±0.23)MaBP。由中新世各火山熔岩体周边的下伏地表高程和非火山岩构成的局部区域最高山岭的顶部高程恢复出火山喷发时的古地表形态,完全可与现代夷平面形态特征相对比。结合火山熔岩下伏地面表层古风化壳的发育,认为蚕眉山地区火山熔岩的下伏地面为古夷平面,本区为古夷平面残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火山岩 年代 蚕眉山 西藏北部
下载PDF
清代蒙古律的适用范围及其文本 被引量:3
14
作者 达力扎布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
清朝通过立法管理蒙古地区,保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同时把蒙古律施行于理藩院管辖的今青海、四川北部和西藏北部的“番子”,东北的达呼尔、索伦,新疆哈密、吐鲁番的“回子”,在管理边疆民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古律的文本也多次修订,... 清朝通过立法管理蒙古地区,保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同时把蒙古律施行于理藩院管辖的今青海、四川北部和西藏北部的“番子”,东北的达呼尔、索伦,新疆哈密、吐鲁番的“回子”,在管理边疆民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古律的文本也多次修订,有若干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地区 文本 清代 立法管理 北部边疆 西藏北部 边疆民族 理藩院
下载PDF
藏北双湖地区帕度错一带发现纳拉箐耳羽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德臣 李庆武 +2 位作者 王永胜 孙忠纲 李学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65-1266,共2页
关键词 西藏北部 区域地质调查 碎屑岩 剖面 新发现 命名
下载PDF
西藏的产业结构与土陶器生产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美多吉 加藤瑛二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Z1期36-46,20,共12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西藏中部 陶器 西藏东部 山南地区 传统手工业 畜牧业 产业现状 乡镇企业 西藏北部
下载PDF
西藏北部申扎地区的海相白垩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维忠 陈寿铭 +1 位作者 曲洪晔 赵淼 《吉林地质》 2008年第2期5-7,21,共4页
在藏北申扎地区塔尔玛-新吉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北缘发现一套厚1 000 m灰岩夹碎屑岩岩段。岩层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部两侧均被断层所切割,未见顶底。其内含较丰富的早白垩世海相动物化石,在这个地区尚属首次发现,确定了1∶25万申扎县幅内及... 在藏北申扎地区塔尔玛-新吉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北缘发现一套厚1 000 m灰岩夹碎屑岩岩段。岩层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部两侧均被断层所切割,未见顶底。其内含较丰富的早白垩世海相动物化石,在这个地区尚属首次发现,确定了1∶25万申扎县幅内及周边地区有早白垩世的海相地层的存在,为研究班戈—怒江缝合带和雅江缝合带构造格局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北部 申扎地区 白垩系 海相动物化石
下载PDF
八千里路云和月——记青藏铁路安多铺架设备运输项目 被引量:1
18
作者 公维洁 《铁道货运》 2005年第7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设备运输 2001年6月 青藏铁路格拉段 项目 铺架 格尔木市 唐古拉山 西藏北部 多年冻土 高原铁路 青海省 昆仑山 沱沱河 羊八井 海拔 拉萨 地段
下载PDF
拯救藏羚羊——可可西里的呼唤
19
作者 詹伦忠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海西 可可西里地区 最大 西南 青海 中国 平均 印支运动 特提斯 西藏北部
全文增补中
羌塘,野性的美丽
20
《汽车自驾游》 2013年第1期76-85,共10页
在西藏北部有这样一块浩瀚的旷野荒原,南北宽约760公里,东西长达1200公里,面积60;5平方公里,它几乎占据了整个西藏的一半及青藏高原的1/4。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一带,总面积2980万公顷,以高原... 在西藏北部有这样一块浩瀚的旷野荒原,南北宽约760公里,东西长达1200公里,面积60;5平方公里,它几乎占据了整个西藏的一半及青藏高原的1/4。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一带,总面积2980万公顷,以高原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在2011年6月的这一天,我终于来到了羌塘自然保护区,站在了这片自然眷顾的野性大地之上。湛蓝清澈、深沉无暇的天空,变幻无穷的白云,粗犷豪放又极为原始的野性草原,呼啸的莽原之风,干裂的嘴唇,我们由此开始了对羌塘这方土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性 自然保护区 西藏北部 青藏高原 西藏自治区 阿里地区 那曲地区 保护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