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郭沫若与“学灯”关系之辩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从发
-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8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
文摘
郭老最早的新诗,是发表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当时的《学灯》主编宗白华,起了决定性作用。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中旬,到一九二二年八月中旬,近两年的时间里,郭老不断有诗作在《学灯》上发表。据我统计,有:书信2,论文2,译诗2,诗27,共计33篇。我想辩正的是:郭老的误记,包括时间、诗作篇名;研究者的失误,包括郭老与《学灯》的关系,与文学研究会的关系,等。这两方面的问题,已有人发表过不少意见。对于他们的意见,凡是我同意的,简单叙述;不同意的,则想多说几句,不敢自以为是,旨在不揣浅薄,敬请识者不吝赐教。
-
关键词
学灯
《时事新报》
宗白华
一九
九二
民铎
文考
女神之再生
西湖纪游
康白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为《瓶》而鸣不平!——郭老《瓶》思想艺术初探之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冯望岳
-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131-135,111,共6页
-
文摘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郭沫若的爱情诗集《瓶》开始重视,出现了不少评论文字,这是可喜的。但是,论者们中的一些意见,却是不怎么公允的。楼栖在《论郭沫若的诗》一书中关于《瓶》的论述,是出现较早、影响颇大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泛神论在诗人前期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泛神论既是诗人创作《女神》的指导思想,是培植诗人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温床”,甚而至于把《女神》完全与泛神论等同起来,说《女神》就是泛神论的“化身”。
-
关键词
思想艺术
《女神》
诗人创作
楼栖
民主主义思想
春莺曲
朱湘
杏村
西湖纪游
炉中煤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兰台文苑
- 3
-
-
-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1994年第9期42-45,共4页
-
文摘
兰台文苑绿色的耕耘金色的收获(散文)滕丽慧那是一个十分仍然的机会,我手中拿着订完的稿件来到办公堤内一隅份谊的档案室,从启开的门扉处看到宽敞、洁净的库房中一排排整齐而神秘的绿色档者搞,联想到看过的侦破小说与电影中所描绘的细节,“保密局的枪声”,“蓝色档...
-
关键词
兰台
保密局
花园里
工作调动
天会
中所
改变自己
百看不厌
西湖纪游
调动积极性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舒新城日记选录(一)
- 4
-
-
作者
徐强
刘新生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9年第1期144-162,共19页
-
文摘
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1928年,应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聘,任《辞海》主编。1930年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全力主编《辞海》。1960年11月28日病逝,享年67岁。舒新城自幼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现存舒新城日记起于1908年5月19日,讫于1960年9月30日。1930年以前的日记偶有遗失,其后的日记,虽历"文革"被抄之险,但保存基本完整。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将其影印出版,凡34卷。舒新城日记内容丰富,举凡国家大事、社会生活、学术活动、友朋往来、家庭大事,都有所反映。舒新城一生服务于文化、出版、学术事业。他长期任职的中华书局为现代出版业重镇,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甚巨。舒新城日记是研究现代文化史的宝贵史料。然限于手迹释读难度,这一宝贵史料至今利用率不高。本刊约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强教授主持舒新城日记整理工作。90年前,舒新城36岁,正值盛年的他受聘于中华书局有年,《辞海》编纂工作得以借助这个平台全面展开,该年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兹节选舒新城1929年日记,以供出版史、教育史研究者参考。
-
关键词
舒新城
《辞海》
西湖纪游
中华书局
-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
-
题名《女神》不是革命浪漫主义作品
- 5
-
-
作者
张洲平
-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61-65,共5页
-
文摘
积极浪漫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世界观与创作立场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作品审美趣味上的差异。《女神》时期的郭沫若并非马克思主义者,《女神》中的一些诗篇显现了非无产阶级情绪。因此说,《女神》不是革命浪漫主义范畴的作品,它只是积极浪漫主义的。
-
关键词
《女神》
积极浪漫主义
审美趣味
匪徒颂
创作倾向
个性解放
新诗集
创作特色
西湖纪游
沫若诗集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