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庆柱 《考古》 1987年第10期937-944,共8页
西汉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长安是西汉王朝的首都,也是古代世界东方的著名都会。由于它的重要历史地位,考古工作者早在三十年前已经开始了对这座历史名城进行全面的、有计划的考古工作。根据多年来汉长安城的考古勘察和发... 西汉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长安是西汉王朝的首都,也是古代世界东方的著名都会。由于它的重要历史地位,考古工作者早在三十年前已经开始了对这座历史名城进行全面的、有计划的考古工作。根据多年来汉长安城的考古勘察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可以说基本搞清了其布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布局结构 历史地位 考古工作 宫城 考古勘察 西汉王朝 西汉长安 城门 封建社会
原文传递
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8-356,共9页
最近看到刘庆柱同志《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一文(《考古》1987年10期),对拙作《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一文(《文博》1984年创刊号),提出了商讨的意见。十分欢迎同志们提出不同意见,因为这是我国都城制度发展过程... 最近看到刘庆柱同志《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一文(《考古》1987年10期),对拙作《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一文(《文博》1984年创刊号),提出了商讨的意见。十分欢迎同志们提出不同意见,因为这是我国都城制度发展过程中带有关键性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商讨将使历史真相越辨越明。拙作前文的见解,原来见于拙作《中国都城的起源与发展》一书的"论西汉长安"一章中,当时抽出来略加补充而先发表,目的就在于征求意见,提供讨论。现在拙作《中国都城的起源与发展》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西汉长安 布局结构 再探讨 宣平门 都城 未央宫 宫城 中轴线 外郭
原文传递
西汉长安的“胡巫”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子今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4-70,共7页
西汉时期,有出身北方少数民族的巫者,即所谓“胡巫”,曾经高踞接近王朝统治中枢的地位,进行过活跃的文化表演。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当时各民族文化交汇的时代趋势。他们的宗教实践,曾经对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民间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值得... 西汉时期,有出身北方少数民族的巫者,即所谓“胡巫”,曾经高踞接近王朝统治中枢的地位,进行过活跃的文化表演。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当时各民族文化交汇的时代趋势。他们的宗教实践,曾经对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民间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值得重视的影响。分析这一现象,不仅有助于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认识西汉帝国的民族政策,对于理解双文化的多源的特质和复杂的构成,也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就西汉长安“胡巫”的存在和文化影响进行讨论,指出甚至在以往认为汉文化正统内容的皇家祭于巳札仪中,也能够由此发现可以溯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本文还指出,“胡巫”作为“巫蛊之祸”这一政治变局中的重要角色,在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具有神秘主义特征的外来文化因素通过介入上层权争,显著影响汉文化主体的引人汪目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 通天台 胡巫 匈奴列传 汉书 甘泉宫 巫蛊之祸 云阳县 史记 汉武帝时代
原文传递
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答杨宽先生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庆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32-639,共8页
杨宽先生在1989年第4期《考古》发表了《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对我《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一文(《考古》1987年10期)提出了不同意见。正如杨宽先生所指出的,"因为这是我国都城制度发展过程中带有关键... 杨宽先生在1989年第4期《考古》发表了《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对我《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一文(《考古》1987年10期)提出了不同意见。正如杨宽先生所指出的,"因为这是我国都城制度发展过程中带有关键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有必要将它进一步辨明。本文仅就杨宽先生文章中提到的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及其相关问题作以探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布局结构 相关问题 西汉长安 宫城 考工记 外郭 都城 未央宫 城门
原文传递
汉初平元年朱书镇墓陶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大伦 贾麦明 《文物》 1987年第6期71-72,共2页
西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收藏一件东汉初平元年朱书陶瓶,系解放前西汉长安城旧址出土,发现经过今已不详。吴荣曾同志《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一文曾提及此瓶,但所述极其简略,且所引瓶上的一段朱书文字稍有错漏。现将此瓶介绍... 西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收藏一件东汉初平元年朱书陶瓶,系解放前西汉长安城旧址出土,发现经过今已不详。吴荣曾同志《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一文曾提及此瓶,但所述极其简略,且所引瓶上的一段朱书文字稍有错漏。现将此瓶介绍如下。瓶为泥质灰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小口卷沿,折肩,斜直腹,小平底。通高27、肩宽12、底径7厘米(图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书文字 西汉长安 汉初 文物陈列 道家 西北大学 东汉末 历史系 抱朴子 地下
原文传递
“东西”指称万物的由来及其流变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筱萌 《汉字文化》 CSSCI 1999年第1期49-51,47,共4页
关键词 世间万物 长安 精神文化 丝绸之路 饮食文化 西汉长安 市民阶层 地方戏曲 都城长安 《二刻拍案惊奇》
原文传递
再论西汉长安布局及形成原因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运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40-645,639,共7页
西汉长安城是以秦代离宫兴乐宫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武帝初年,随着人口滋殖、国力日益增强,城中大兴土木,长安城内几无营建邸宅之空地。汉初开始实行的"内实京师,外消奸滑"的政策,使都城附近陆续建起了一批陵县,"名都对郭... 西汉长安城是以秦代离宫兴乐宫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武帝初年,随着人口滋殖、国力日益增强,城中大兴土木,长安城内几无营建邸宅之空地。汉初开始实行的"内实京师,外消奸滑"的政策,使都城附近陆续建起了一批陵县,"名都对郭,邑居相承",形成一股特殊的社会势力。它们与汉长安城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京师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西汉长安 封建统治者 商业活动 城市布局 横桥 三辅 考古发掘 经济区 工商业
原文传递
《两都赋》和《二京赋》的历史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沛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5-20,共6页
一汉赋给人的印象是“虚辞滥说”、“靡丽多誇”,但细读《两都赋》和《二京赋》,却有不同的观感,若校以有关史料,则更觉其内容“类皆有据”、“确然可信”。无怪《长安志图》的作者李好文,亲到长安考察史迹之后说:“赋语文之词,固多张诞... 一汉赋给人的印象是“虚辞滥说”、“靡丽多誇”,但细读《两都赋》和《二京赋》,却有不同的观感,若校以有关史料,则更觉其内容“类皆有据”、“确然可信”。无怪《长安志图》的作者李好文,亲到长安考察史迹之后说:“赋语文之词,固多张诞,然身未尝至,目未尝睹,亦未可辄拒而不信,尝读汉人之赋,遂知两京台观之盛,班孟坚曰:‘轶云雨于太半,虹蜺回带于棼楣,’又曰:‘攀井干而未半,目眩转而意迷。’(按:见《西都赋》)张平子曰:‘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耸兢??按:见《西京赋》)予至长安,亲见汉宫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辣,使当时楼观在上,又当如何?由是观之,则数公之言,未遽为张大也。”(《长安志图》,《经训堂丛书》本,卷中) 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有关汉代长安和洛阳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 洛阳 史料 西京杂记 四库提要 子曰 后汉书 史迹 县志 两京
下载PDF
秦汉武库制度 被引量:6
9
作者 庄春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13,共6页
秦汉时代,国家专用以储存武器装备的处所称“武库”(秦汉储粮者为“仓”,藏兵器者为“库”)。武库的设置、管理及有关制度散见于史乘者,兹加整理,以备参考。
关键词 秦汉时代 后汉书 武库 西汉长安 将军 史记 王莽 陈胜 治所 起义
下载PDF
因应人居发展的西汉长安地区水系营建及其理景
10
作者 李奕成 郑璐 +2 位作者 郑珏 耿华峥 周建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经过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酝酿积淀与武帝时期“崇尚有为”的人居大发展,西汉长安地区形成以都城为核心,苑囿、郊邑、农田相嵌套的圈层结构,而“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的水网系统是贯穿其中的人居发展支撑基础。在分析其依托自然水系... 经过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酝酿积淀与武帝时期“崇尚有为”的人居大发展,西汉长安地区形成以都城为核心,苑囿、郊邑、农田相嵌套的圈层结构,而“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的水网系统是贯穿其中的人居发展支撑基础。在分析其依托自然水系立基的优劣基础上,结合二重证据与图示分析,以武帝前后为观察界点,探讨因应地区人居发展的长安地区水系营建。研究表明,在都市水利、漕运水利与农田水利功能目标指引下,以渭南地区凿陂丰水、沿渭地区赖渭穿渠与渭北地区泾洛引灌为重点进行水系建设,展现出在地化营建智慧。各区域因水系而成独特地景格局,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因凭水系而成的池苑绮错、邑景依傍、园野辉映的分区理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西汉长安 水系营建 理景 人居发展 风景园林历史
下载PDF
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制之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士光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2-53,共2页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距今4000年前后,也即刚迈进阶级社会门槛之时,就出现了具有政治统治功能的都城。③自此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斗争的起伏,在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都城,其数量当在200处上下。其中不少迄今仍是全国或地...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距今4000年前后,也即刚迈进阶级社会门槛之时,就出现了具有政治统治功能的都城。③自此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斗争的起伏,在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都城,其数量当在200处上下。其中不少迄今仍是全国或地方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追溯我国古都之发展史,可以看出,自公元前11世纪中至公元10世纪初,即由西周初,历秦、西汉到唐末这一历史日才期,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制由创立而逐渐臻于规范成熟的重要阶段。而这一发展历程的顺利完成,虽建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上,另一方面也受惠于周秦汉唐文化的直接哺育。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事实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文化 古代都城 中轴线 周秦 发展历程 西汉到唐末 秦都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长安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西汉长安之市场及其繁荣的地理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君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8-91,共4页
由于秦末战争的破坏,汉初社会经济非常贫困,“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汉高祖二年,关中遭饥荒,长安商品奇缺,“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人相食,死者过半”市场处于极端萧条之中。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 由于秦末战争的破坏,汉初社会经济非常贫困,“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汉高祖二年,关中遭饥荒,长安商品奇缺,“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人相食,死者过半”市场处于极端萧条之中。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长安成为当时天下工商业贸易活动中心,其盛况集中表现在市场的繁荣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西汉长安 地理因素 《汉书》 西域 市场繁荣 关中 张骞 汉武帝 市籍
下载PDF
汉唐长安规划比较之我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绍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2年第0期12-19,73,共9页
汉长安和唐长安分别是汉代和唐代举世闻名的壮丽城市,也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盛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们在中国城市史上,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都城变迁的轨迹。限于篇幅,本文仅论述规划方面。
关键词 长安 西汉长安 龙首原 长安 规划 封建社会 都城 中国城市 唐代 不同之处
原文传递
汉代城市经济功能引人注目
14
作者 黄频英 《当代财经》 1988年第5期49-51,共3页
城市,文明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所显示的,特点各不相同。汉代城市具有哪些特点,学术界尚未见专文论述。本文就此略陈管见。汉代城市,是春秋以来城市发展的继续,具有其崭新的风貌。
关键词 汉代城市 城市供水 社会经济 城市发展 西汉长安 市场 军事据点 商业繁荣 长安 新格局
下载PDF
西汉长安都城建设的立体化趋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子今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作为东方大都市,西汉长安的规划与建设出现了新的迹象,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并实现了秦始皇的都市建设设想。阙、台、楼等显著提升高度的宫廷建筑受到重视,反映了对"壮丽"、"重威"的追求,也体现出了新的建筑艺术和建筑... 作为东方大都市,西汉长安的规划与建设出现了新的迹象,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并实现了秦始皇的都市建设设想。阙、台、楼等显著提升高度的宫廷建筑受到重视,反映了对"壮丽"、"重威"的追求,也体现出了新的建筑艺术和建筑美学理念。因"复道"形成的立体交通形式,实现了都市交通的进步。帝陵营建选高敞之地,"诸陵长安"和"长安诸陵"都市圈的形成,又构成另一种立体关系。"上下诸陵"故事反映了对这种高差的历史记忆。"云阳都"与长安的关系又形成另一层次的高下对应结构。长安的北山和南山,被看作利用自然地貌以"表"的形式构成了事实上的北阙和南阙。西汉长安规划者以"崇高"显示皇权地位,以"上下"交错营造都市建筑格局特殊美感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 立体化 宫廷建筑 诸陵 云阳都 石门 南山
下载PDF
灵台辩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春萍 《古建园林技术》 1995年第1期34-35,19,共3页
灵台辩曹春萍明堂、辟雍和灵台是两汉的重要礼制建筑,但长期以来对于灵台这一概念的解释一直有着歧义,对灵台的发展、演变也模糊不清,因而对其用途、性质的阐述出颇多不确切之处。本文就有关灵台的发展、演变及西汉灵台的建置略作分... 灵台辩曹春萍明堂、辟雍和灵台是两汉的重要礼制建筑,但长期以来对于灵台这一概念的解释一直有着歧义,对灵台的发展、演变也模糊不清,因而对其用途、性质的阐述出颇多不确切之处。本文就有关灵台的发展、演变及西汉灵台的建置略作分析。以求教于方家。一、《诗·大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台 礼制建筑 夯土台基 王莽 《诗》 观察天文 西汉长安 汉明帝 性质和用途 《诗序》
下载PDF
西汉早中期长安墓葬随葬品中的楚文化元素——以随葬陶俑服饰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丹 《西部学刊》 2013年第10期56-58,共3页
秦始皇统一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使文化一元化的政治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楚文化的发展甚至有将其打压消灭之势,但是并没有阻止其在消亡的过程中逐渐影响秦汉文化。本文从西汉长安早中期的陵墓以及陵墓的出土资料着手,试分析其中所蕴含... 秦始皇统一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使文化一元化的政治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楚文化的发展甚至有将其打压消灭之势,但是并没有阻止其在消亡的过程中逐渐影响秦汉文化。本文从西汉长安早中期的陵墓以及陵墓的出土资料着手,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零星的楚文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西汉长安 陵墓 墓葬 出土资料
下载PDF
关于我国首都的历史变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五)
18
作者 王恩涌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变迁 西汉长安 农民起义 隋炀帝 少数民族 安史之乱 分裂政权 关中地区 首都 西汉王朝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联合举行中日合作发掘西汉长安城遗址新闻发布会
19
作者 本刊记者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5-96,共2页
1998年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中日合作发掘西汉长安城遗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乌恩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郭永才、考古研究所所长任式楠... 1998年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中日合作发掘西汉长安城遗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乌恩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郭永才、考古研究所所长任式楠、副所长刘庆柱、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所长田中琢分别讲话,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文物局马自树、孟宪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蔡文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 中日合作 新闻发布会 西汉长安 长安 遗址 研究所 考古发掘 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传递
陕西大遗址保护利用路在何方——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李骊明
20
作者 陈宇宏 《西部大开发》 2020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人类文明,它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兼容并蓄,从而博大精深。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既一脉相承,又阶段显明。其中周秦汉唐等统一王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干,而这些封建王朝均崛起并兴盛于关中这片皇天后土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人类文明,它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兼容并蓄,从而博大精深。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既一脉相承,又阶段显明。其中周秦汉唐等统一王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干,而这些封建王朝均崛起并兴盛于关中这片皇天后土之上。如今西周、秦、隋唐的都城或消蚀破碎于河水冲刷之中,或大面积叠压于现代城市之下,唯独西汉长安都城,格局完整,地下遗存清晰地存留于古都西安的西北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王朝 决策咨询委员会 古都西安 西汉长安 大遗址保护 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皇天后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