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 |
张一兵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6
|
|
2
|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 |
纪玉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5
|
|
3
|
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 |
刘康
金衡山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9
|
|
4
|
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 |
张一兵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2
|
|
5
|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 |
韩秋红
史巍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2
|
|
6
|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源流分析 |
何炜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10
|
|
7
|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以列斐伏尔为个案 |
刘怀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9
|
|
8
|
后马克思思潮不是马克思主义 |
张一兵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8
|
|
9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 |
衣俊卿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0
|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与拉康 |
张一兵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11
|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
吴宁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12
|
奇异性美学 |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蒋晖(译)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13
|
后现代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 |
赵敦华
江立成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3
|
|
14
|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理论逻辑和现实嬗变——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 |
张一兵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2000 |
23
|
|
15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可疑的概念 |
杜章智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1988 |
25
|
|
16
|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学”——诺曼·莱文教授访谈录 |
诺曼.莱文
张亮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17
|
主导意识形态命题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
汪行福
|
《河北学刊》
|
2003 |
20
|
|
18
|
阿尔都塞: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考证 |
张一兵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19
|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评析 |
骆沙舟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19
|
|
20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 |
刘同舫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