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平凹的西方文学观及其创作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席忍学 《商洛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0-24,共5页
贾平凹认为西方文学具有大境界,西方文学重在分析人性,西方文学采用焦点透视的方式叙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应该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而又要坚持民族的艺术形式。贾平凹对西方文学的上述看法,使他的创作走出了"... 贾平凹认为西方文学具有大境界,西方文学重在分析人性,西方文学采用焦点透视的方式叙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应该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而又要坚持民族的艺术形式。贾平凹对西方文学的上述看法,使他的创作走出了"山地笔记"时代编写感人故事的狭小圈子,逐步走向关注人类生存、人类命运的博大境界。他的小说创作自"商州三录"开始,一直在思考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明、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贾平凹小说的主题由对时代的关注转变为侧重于表现复杂多面的人性。贾平凹表现这些世界性主题时,运用的是民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西方文学 世界性主题 民族形式
下载PDF
《觚葊漫笔》杂谈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庆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7-11,共5页
学界对连载于《小说林》杂志的《觚葊漫笔》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觚葊漫笔》对传统小说批评理论有所继承并发展、从美学视域对历史小说所展开的论述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价值。其批评理念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显著,与晚清"西学东渐&... 学界对连载于《小说林》杂志的《觚葊漫笔》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觚葊漫笔》对传统小说批评理论有所继承并发展、从美学视域对历史小说所展开的论述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价值。其批评理念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显著,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大背景紧密相关,是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现代转型的典型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觚葊漫笔》 俞明震 传统小说理论 历史小说 西方文学
下载PDF
建构中国“文”学及其理论话语体系的必然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基本是以西方近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为本位。西方近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立在西方近代哲学的美学阐释而非西方文学历史的基础上,在阐释西方的文学历史时就已经存在着很大困难。故中国20世纪以西方近代...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基本是以西方近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为本位。西方近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立在西方近代哲学的美学阐释而非西方文学历史的基础上,在阐释西方的文学历史时就已经存在着很大困难。故中国20世纪以西方近代文学理论这一话语体系为本位来诠释中国"文"学,是削中国"文"学之"足"去适西方近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之"履",其研究存在困境也就成为必然。要摆脱困境,建构中国"文"学及其理论的话语体系,就必须回归中国"文"学本位以历史的视角,从中国"文"学观念与文体生成发展、"文"学创作限定时空、主体创作身份及其构成等历史维度去直面中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中国“文”学话语 体系 历史 本位 建构 途径
下载PDF
浪漫主义与18世纪西方文学观的转变
4
作者 赵吉晨 《文教资料》 2022年第9期29-32,共4页
浪漫主义历史运动兴起于18世纪晚期,其基本思想精神乃至文艺理念对西方文学观念现代化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突出反映于18世纪"文学"一词的两大语义转向之中.该词此前主要表示"书本知识",而在18世纪时其关注点转... 浪漫主义历史运动兴起于18世纪晚期,其基本思想精神乃至文艺理念对西方文学观念现代化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突出反映于18世纪"文学"一词的两大语义转向之中.该词此前主要表示"书本知识",而在18世纪时其关注点转为"写作"和"文学",且有了"具创意的""具想象力的"等全新的内涵,这反映了浪漫主义"表现说"文学观对想象、创造和情感的强调,乃至作为天才的诗人、作者主体地位的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西方文学 表现说 写作
下载PDF
关于西方的文学史理论与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构建问题——王忠祥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建军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著名学者王忠祥教授自1950年代开始,王忠祥教授就开始从事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主要的学术领域是易卜生戏剧、狄更斯小说与莎士比亚文学创作,六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著作颇丰,贡献卓著。近年来,王忠祥教授十分关注中国外国文学史研... 著名学者王忠祥教授自1950年代开始,王忠祥教授就开始从事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主要的学术领域是易卜生戏剧、狄更斯小说与莎士比亚文学创作,六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著作颇丰,贡献卓著。近年来,王忠祥教授十分关注中国外国文学史研究与外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在相关会议与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研究与外国文学史的编撰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西方学者是如何研究他国文学史与编撰他国文学史的?当代西方的文学史观念对于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2010年5月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王忠祥教授就此问题接受了《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邹建军教授的专题采访。王忠祥教授以借鉴西方文学史观构建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为主要内容,集中探讨了西方文学史理论对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与外国文学史编撰的影响,他以极大的热情提出了重构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及理论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文学史模式 中国特色 外国文学史重建
下载PDF
从整体到碎片
6
作者 刘月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0-54,共5页
西方文学结构观经历了从整体到碎片的发展历程。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阶段 ,西方文学都讲求规范、秩序、平衡、对称、和谐的美学原则 ,注重对完美和完整的追求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尤以古典主义为代表。到了现代... 西方文学结构观经历了从整体到碎片的发展历程。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阶段 ,西方文学都讲求规范、秩序、平衡、对称、和谐的美学原则 ,注重对完美和完整的追求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尤以古典主义为代表。到了现代主义阶段 ,作品的整体格局受到影响 ,作品内部有了断裂与空白 ,但仍不乏统一性。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 ,这种古老的美学原则被打破 ,作品成为破碎、混乱、断裂与反逻辑的集结之所 ,失去了明确而完整的意义。从这种美学范式的演变中 ,既可以窥见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中心的消解 ,也可以看到价值观念的嬗变———价值中心的丧失。社会中心和价值中心丧失的结果 ,就是整体的破碎 ,碎片的突现。碎片从整体中脱落出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整体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文学理论 社会中心 价值中心 古典主义 后现代主义 西方文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