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
刘洪涛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1
|
|
2
|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
王宁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1
|
|
3
|
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姜智芹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0
|
|
4
|
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 |
杨莉馨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40
|
|
5
|
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
杨联芬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2
|
|
6
|
复仇:西方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与文化表述 |
杨经建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4
|
|
7
|
自由·异化·文学——论异化主题在西方文学中的历史嬗变 |
蒋承勇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3
|
|
8
|
评《弗兰肯斯坦》 |
刘新民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1 |
26
|
|
9
|
以“父亲”的名义:论西方文学中的审父母题 |
杨经建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0
|
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艺复兴文学研究 |
徐贲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1
|
|
11
|
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 |
高玉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12
|
荒诞概说 |
柳鸣九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3
|
|
13
|
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 |
吴晓东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3
|
|
14
|
美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小规模复兴 |
申丹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15
|
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 |
李欧梵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3
|
|
16
|
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 |
贾植芳
王同坤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3
|
|
17
|
中西复仇文学主题比较 |
王立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7
|
|
18
|
人静山空见一灯──废名诗探 |
冯健男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4
|
|
19
|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
乐黛云
|
《新东方》
|
1998 |
19
|
|
20
|
沉默的暴力——20世纪西方文学/文化与凝视 |
张德明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