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学输入和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晓青 《历史研究》 1983年第1期7-24,共18页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明末传教士东来之后已被中国人所意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却从洋务运动开始。这种反省来自于当时政治及经济的危机,对此中国政府中的洋务派作了主动引进的选择。尽管洋务派的引进仅限于西方科学技术,但这种...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明末传教士东来之后已被中国人所意识;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却从洋务运动开始。这种反省来自于当时政治及经济的危机,对此中国政府中的洋务派作了主动引进的选择。尽管洋务派的引进仅限于西方科学技术,但这种选择仍然成为决定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合力中的一支分力。历史决策者如何选择以及选择的结局固然重要,但决策者能做些什么——历史选择的余地,也同样重要,遗憾的是这点常常被忽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中国传统文化 洋务派 明末清初 利玛窦 西学输入 十九世纪 洋务运动 历史选择 西方文化
原文传递
清初西学输入的成就与局限 被引量:1
2
作者 宝成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6,共5页
清初西学输入的成就与局限宝成关一由于清初统治者,尤其是顺治、康熙两帝,对传教士及西学相继连续采取了优容礼遇及吸收引进的政策,使西学东渐的势头并未因明清鼎革而中断,西方科学文化在清初得以进一步传入中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 清初西学输入的成就与局限宝成关一由于清初统治者,尤其是顺治、康熙两帝,对传教士及西学相继连续采取了优容礼遇及吸收引进的政策,使西学东渐的势头并未因明清鼎革而中断,西方科学文化在清初得以进一步传入中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1、天文学。164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输入 传教士 《几何原本》 耶稣会士 徐光启 西方文化 西学中源 《割圆密率捷法》 明安图 《四库全书总目》
下载PDF
严复对老庄哲学思维之“超越”特质的认识
3
作者 高中理 《中国哲学史》 1998年第1期89-96,共8页
严复以其在甲午至辛亥期间的数篇政论及西学译著名世,其中尤以《天演论》的翻译最为著名.时当甲午新败,举国震惊,严复说:“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情,而人人以开瀹民智为不可已.”(王栻主编《... 严复以其在甲午至辛亥期间的数篇政论及西学译著名世,其中尤以《天演论》的翻译最为著名.时当甲午新败,举国震惊,严复说:“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始知旧学之必不足情,而人人以开瀹民智为不可已.”(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152页).穷则思变,严子几道(严复,初名传初,乳名体乾;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时改名宗光,字又陵;1897年,严又陵从英国返国,改名复,字几道)以其兼通中西的深厚学力,率先向清末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学术、政治等各方面,以中西比较的眼光,发出猛烈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老子》 《庄子》 老庄哲学 “超越” “内在超越” 科学方法 思维方式 西学输入 《天演论》
下载PDF
上海租界与晚清西学输入
4
作者 张元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87-91,共5页
租界是近代中国被西方殖民者强制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后,由外来“客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的居留和经商特区。上海租界在旧中国的租界中设立最早,规模最大,形态最完备;而曾经在晚清社会卷起巨大波澜的西学,几乎与租界兴起同步,被输入... 租界是近代中国被西方殖民者强制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后,由外来“客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的居留和经商特区。上海租界在旧中国的租界中设立最早,规模最大,形态最完备;而曾经在晚清社会卷起巨大波澜的西学,几乎与租界兴起同步,被输入到上海,并且伴随着界区的扩展,上海逐渐成为西方学术文化传播的中心,成为无缘涉足海外的中国人接触西学,了解西方文明的最大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租界 近代中国 西学输入 传播西学 晚清社会 西方文明 西学传播 中国近代化 西方殖民者 上海开埠
下载PDF
最近五年来关于晚清时期“西学东渐”问题的研究略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世铉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5-298,共14页
最近五年来关于晚清时期“西学东渐”问题的研究略述〔韩〕曹世铉中国近代史上的所谓“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历程。自从西方大炮轰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着西学东渐,中学和西学这两种异质的思想文化,便开始产... 最近五年来关于晚清时期“西学东渐”问题的研究略述〔韩〕曹世铉中国近代史上的所谓“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历程。自从西方大炮轰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着西学东渐,中学和西学这两种异质的思想文化,便开始产生矛盾和冲突,经过社会的变动以及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近代中国社会 西学输入 进化论 晚清时期 “中体西用”论 中西文化交流 洋务运动 洋务派 中国近代
原文传递
从中日西学输入看文化问题
6
作者 魏常海 《晋阳学刊》 1987年第1期49-52,共4页
近两年,知识界掀起“文化热”。人们热烈、诚挚地追求、探索文化问题,很发人深思。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问题的大讨论,常常是变革旧观念的舆论准备,是社会革新的思想先导,近代文化史上,东方传统面临西方文明的挑战时尤其是如此。因此... 近两年,知识界掀起“文化热”。人们热烈、诚挚地追求、探索文化问题,很发人深思。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问题的大讨论,常常是变革旧观念的舆论准备,是社会革新的思想先导,近代文化史上,东方传统面临西方文明的挑战时尤其是如此。因此,我们回顾一下近代西学在中国和日本的境遇,也许有些意义。中国和日本与西方文化的接触,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差不多同时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输入 新知识分子群体 思想先导 近代西学 西方文明 近代文化 日本人 知识界 西学书籍 二三十年代
下载PDF
中日民族文化形态的不同体现——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东洋道德,西洋艺术”
7
作者 陶雪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77-87,共11页
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来,西学东渐,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度中发生、发展。西方崭新的文明文化观冲刷着中日两国陈腐的传统观念,给封建传统文化增添了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境界,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两国在... 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来,西学东渐,西方科学文化的输入,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度中发生、发展。西方崭新的文明文化观冲刷着中日两国陈腐的传统观念,给封建传统文化增添了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境界,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两国在西学输入过程中的差异也是明显的。面对西方科学文化的汹涌波涛,中国逐渐形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形态 西洋艺术 科学文化 中体西用 西学东渐 西学输入 西方列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西方文化
下载PDF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引进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月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31,共5页
中国近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但并非直线地扩伸。中西文化的结合才是近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中华文明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建立起近代文化。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作为一种高一层... 中国近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但并非直线地扩伸。中西文化的结合才是近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中华文明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建立起近代文化。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作为一种高一层次的科学文化长驱直入,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阶层,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输入 洋务运动 近代文化 美国传教士 中西文化交流 洋务派 学习西方 中国古代文化 鸦片战争 先进知识分子
下载PDF
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发展中国文化——访汤一介教授 被引量:1
9
作者 干春松 《开放时代》 1996年第6期31-32,共2页
汤一介,男,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儒释道与内在超越问题》等... 汤一介,男,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儒释道与内在超越问题》等,另有论文百余篇,主编多部论著。 问: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价值与对于现阶段人类文明的意义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你在一次谈话中也曾经提出:“21世纪.无论对于哪个国家,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课题.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家.就应当从中国文化中找出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使之为此提了,即可推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达到整个自然界的和谐;而道家则从“自然无为”的观念出发,认为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后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儒道构成一种有意义的互补系统.即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意识观 普遍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平与发展 激进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派 思想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西学输入
原文传递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10
作者 吴乃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3,共2页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吴乃华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作为传教的先导,带来了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科学和哲学思想,影响和启发了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吴乃华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作为传教的先导,带来了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科学和哲学思想,影响和启发了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基督教在唐代已传入中国,称为景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利玛窦 传教士 耶稣会 徐光启 西方学术 西学输入 启蒙思想家 南怀仁 《几何原本》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西学输入的特点
11
作者 刘云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8-102,共5页
近代中国的西学输入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大炮威逼下开始的,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始的西学输入意识,缘于签订城下之盟的屈辱与危机感.因“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盲目自傲心态第一次受到了巨烈撞击,有识之士一反传统虚骄心理,提出了“师夷长... 近代中国的西学输入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大炮威逼下开始的,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始的西学输入意识,缘于签订城下之盟的屈辱与危机感.因“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盲目自傲心态第一次受到了巨烈撞击,有识之士一反传统虚骄心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西学输入 对抗意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梁启超 传教士 张之洞 日本 传统文化 洋务运动
下载PDF
近代西学输入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12
作者 赵旻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近代出版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标志着我国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同时,西学著译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也映照着时代的变迁。引进西学主要分为三方面的内容,即"开眼看世界"的舆地文化著作、"师夷长技... 近代出版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标志着我国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同时,西学著译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也映照着时代的变迁。引进西学主要分为三方面的内容,即"开眼看世界"的舆地文化著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翻译西书以及"强于学非强于人"的思想启蒙著述。本文主要揭示这些富有全新思想内容的著译对近代社会变革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启蒙 西学著译 西学输入
原文传递
近代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细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1期6-7,共2页
关键词 理论与方法 近代史研究 中国近代史 实证研究 近代中国史学 学术研究 历史学 模式研究 西学输入 梁启超
下载PDF
近代中国西学输入特点初探
14
作者 刘云波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4年第3期44-49,66,共7页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西学输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梁启超 对抗意识 传教士 洋务运动 传统文化 张之洞 近代知识分子
下载PDF
清初西学输入原因初探
15
作者 宝成关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55-58,共4页
清初的西学输入,是在明末西学东渐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是它的继续和扩大.明清鼎革,何以西学输入并未中断?这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很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西学输入 汤若望 顺治帝 耶稣会士 《几何原本》 徐光启 传教士 西方文化 科学技术 中西文化
下载PDF
清末西书译介一瞥
16
作者 袁荻涌 《文史杂志》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清末西书译介一瞥贵州袁荻涌中国输入西学始于明清之际。那时,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宗教的同时,引进了少量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可惜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 清末西书译介一瞥贵州袁荻涌中国输入西学始于明清之际。那时,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宗教的同时,引进了少量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可惜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刚刚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输入 梁启超 维新派 思想启蒙 《天演论》 西书 科学书籍 译书 甲午战争 西方社会
下载PDF
试论古代与近代上海科技的发展
17
作者 沈怡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0-23,共4页
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上,上海只是一个渔村而已。然而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步崛起成为西学输入的窗口,成为经济、文化、科技、金融、贸易的中心,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的科技发展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作出了... 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上,上海只是一个渔村而已。然而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步崛起成为西学输入的窗口,成为经济、文化、科技、金融、贸易的中心,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的科技发展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发展史,其意义显而易见。然而科技史作为一门栖息于科学、哲学和历史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依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结构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上海 上海地区 中国近代科技 西学输入 手工业 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 政治 鸦片战争 科技发展
下载PDF
近代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历史考察
18
作者 赵士国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中国和日本同处亚洲东部,近代以前同属封建国家。所不同的是,当时中国的文明程度比日本要高。然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19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的形势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中国日益衰落,结果被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包括日本)侵略瓜分的半封建... 中国和日本同处亚洲东部,近代以前同属封建国家。所不同的是,当时中国的文明程度比日本要高。然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19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的形势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中国日益衰落,结果被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包括日本)侵略瓜分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日本则迅速崛起,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一个由强变弱,一个由弱变强,其中的奥秘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广大中外学者的注意。近年来,对此研究的兴趣更是盛而不衰。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国在对待西方先进文化(即西学)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输入 近代中日 日本 历史考察 西方文化 兰学 禁教 维新 19世纪中叶 洋务运动
下载PDF
从民族文化形态上看晚清之际中日两国西学输入问题
19
作者 陶卫东 《日本学刊》 1988年第2期46-57,共12页
晚清之际,中日两国相继出现了西学输入运动,导致了两国的传统文化(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由于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 中日两国 西学输入 民族文化形态 历史背景 西方文化 主客观因素 传统文化 民族心态 日本 洋务运动
原文传递
在学术中得到快乐与永生——叶晓青《西学输入与近代城市》感言
20
作者 夏晓虹 《书城》 2011年第6期11-23,共13页
叶晓青生前是澳大利亚麦克理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的高级讲师,她是那种见过一面就让你很难忘记、而且可以谈得很深的人。细数起来,我和她的直接交往其实并不多,可感觉上却是平生知交。第一次见面大概在一九九五年,晓青应邀来我所... 叶晓青生前是澳大利亚麦克理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的高级讲师,她是那种见过一面就让你很难忘记、而且可以谈得很深的人。细数起来,我和她的直接交往其实并不多,可感觉上却是平生知交。第一次见面大概在一九九五年,晓青应邀来我所在的北大中文系讲演,主持人为陈平原。那时晓青正关注晚清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讲题大抵与她随后发表的《上海早期的城市化与城市文化》(《东方》1996年第4期)相关。其中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晓青重新考辨了外滩公园那个著名的"华人及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她根据一九一九年泰东图书局出版的《老上海》一书记录的这条禁令全文,即第一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城市 西学输入 历史研究 园林植物 澳大利亚 平原 文化认同 学术研究 民族主义 藏红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