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被引量:6
1
作者 耿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7,共13页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 20世纪初,以法国超级东方学家伯希和为首的西域考古探险团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敦煌,发掘到许多珍贵历史文献文物,从敦煌藏经洞中劫掠走大批文化瑰宝。伯希和劫掠的文物和文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它主宰了法国几代汉学家们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在西方发展起了一门敦煌西域学,造就了法国几代汉学家,推出了一大批传世名著。我们对伯希和劫掠和盗窃我国文献文物的行为要永远严厉谴责,而对于他及其弟子们的研究成果亦应介绍和吸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希和 西域探险 文物外流 中国 西域考古探险 图木舒克 千佛洞 历史文物 历史文献 敦粕西域
下载PDF
伯希和与清代官员学者的交往(1906~1909年)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楠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30,共7页
20世纪初伯希和到中国西部探险,入境之前以及考察途中,都得到了清官员的帮助。伯希和在南京、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的学术调查,也发端于新疆官员、学者的启示。对于伯希和在新疆考察及交往经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伯希和和中国学者... 20世纪初伯希和到中国西部探险,入境之前以及考察途中,都得到了清官员的帮助。伯希和在南京、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的学术调查,也发端于新疆官员、学者的启示。对于伯希和在新疆考察及交往经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伯希和和中国学者共同开创了敦煌学,他与中国学者保持长久的私人关系和深入交流是他学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希和 清朝官员 西域探险 敦煌学
原文传递
伏羲女娲图中天象刍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媛媛 《收藏家》 2020年第7期55-60,共6页
吐鲁番地区麴氏高昌至唐西州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麻质、绢质的伏羲女娲图。英国的斯坦因于20世纪初在新疆地区获得了几幅,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第三次西域探险成员吉川小一郎于1912年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盗取了10幅1(... 吐鲁番地区麴氏高昌至唐西州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麻质、绢质的伏羲女娲图。英国的斯坦因于20世纪初在新疆地区获得了几幅,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第三次西域探险成员吉川小一郎于1912年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盗取了10幅1(其中有两幅现在保存在旅顺博物馆)2。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28年到新疆考察时在哈拉和卓征集到一幅伏羲女娲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图 阿斯塔那 大谷光瑞 黄文弼 斯坦因 旅顺博物馆 古墓群 西域探险
原文传递
大谷“探险队”与丝路文物
4
作者 汪莹 《紫禁城》 2021年第8期132-143,共12页
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如今学术上的热点之一。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中西方的商贸繁荣与文化交流,而起于十九世纪末、趁时局动荡之时,踏上丝绸之路的各国“探险者”则怀抱着各种目的。此次“海外遗珍”栏目介绍的是日本大谷光瑞策划的... 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如今学术上的热点之一。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中西方的商贸繁荣与文化交流,而起于十九世纪末、趁时局动荡之时,踏上丝绸之路的各国“探险者”则怀抱着各种目的。此次“海外遗珍”栏目介绍的是日本大谷光瑞策划的“探险队”,他们在西域探险途中盗取了许多名震于世的丝路珍宝,并将其带回了日本,后又流散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谷光瑞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西域探险 探险 探险 丝路 时局动荡
原文传递
法国阿尔泰学研究先驱伯希和 被引量:1
5
作者 德尼 耿昇 《蒙古学信息》 2001年第3期52-58,共7页
关键词 伯希和 阿尔泰学 斯坦因 突厥语 西域探险 国家图书馆 藏经洞 回鹘文 写本 吐鲁番
原文传递
詹宏志引介欧美旅游经典
6
作者 蔡美娟 《出版参考》 2000年第9期12-13,共2页
台湾马可孛罗出版社于今年春推出一套长60卷逾
关键词 西方文化 引介 出版计划 旅行文学 旅游文学 人类活动 西域探险 探险 内在特质 困难的工作
下载PDF
生动,但不够深刻──读《西域的愤怒》
7
作者 胡小鹏 《丝绸之路》 1996年第1期52-53,共2页
生动,但不够深刻──读《西域的愤怒》胡小鹏《西域的愤怒》似乎并不愤怒,而是冷静。或许正如作者所说:“愤怒的极端才是平静,这是中国文化的表现方式。”已经沉默了千年的丝绸之路真的是“欲哭无泪”了鸣?也许。但我相信。读者也... 生动,但不够深刻──读《西域的愤怒》胡小鹏《西域的愤怒》似乎并不愤怒,而是冷静。或许正如作者所说:“愤怒的极端才是平静,这是中国文化的表现方式。”已经沉默了千年的丝绸之路真的是“欲哭无泪”了鸣?也许。但我相信。读者也能感受到,在这平静的下面,作者是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西域探险 考察队 普尔热瓦尔斯基 历史思维 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 法国科研中心 探险 西方列强
下载PDF
丝绸之路、佛教东渐及西域探险史
8
作者 贾晓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8年第4期28-37,共10页
这次展览会是就丝绸之路(考古学上称之为西疆地区,即狭义上的西域,相当于中国维吾尔自治区南半的塔里木盆地.)以及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佛教美术在经过此地时所产生的演变这一主题,依据法方二位总负责人的构想而举行的.下面就丝绸之路、... 这次展览会是就丝绸之路(考古学上称之为西疆地区,即狭义上的西域,相当于中国维吾尔自治区南半的塔里木盆地.)以及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佛教美术在经过此地时所产生的演变这一主题,依据法方二位总负责人的构想而举行的.下面就丝绸之路、由中印度向巴库多利亚东渐的佛教传播样式以及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各国派遣的探险队为线索,来追循一下有关这些地方的探险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西域探险 佛教 大谷探险 东土耳其斯坦 塔克拉玛干沙漠 博物馆 吐鲁番 塔里木盆 维吾尔族
全文增补中
继承卓越,再创新高——读《丝绸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献与学术史》
9
作者 李亚栋 《西北民族论丛》 2020年第2期-,共11页
《丝绸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献与学术史》一书新近出版,全书从考古、文献与学术史三个切入点集中解决了"汉唐之间丝绸之路与相关问题""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典籍与文书""丝绸之路的考察与记录"方面许多新问题... 《丝绸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献与学术史》一书新近出版,全书从考古、文献与学术史三个切入点集中解决了"汉唐之间丝绸之路与相关问题""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典籍与文书""丝绸之路的考察与记录"方面许多新问题。该书继承北大丝路研究一贯国际合作的传统,联合攻关,在佛学典籍的校勘、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新出土文献或新见文献有新的研究成果;对传世文献和早期出土文献进行重新解读且获得了大家认可的新成果。该书视野开阔,成果新颖,继承卓越,再创学术理论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敦煌吐鲁番 西域探险 梵文 巴利文
原文传递
“间谍”探险──《西域的愤怒》之七
10
作者 唐栋 《丝绸之路》 1995年第2期7-22,共16页
“间谍”探险──《西域的愤怒》之七唐栋上篇1.橘瑞超殿前受命老师敲了一下教棍:“曜弘,注意听讲!”曜弘似乎没有听见,依然把头埋在桌子下面。老师走过去,从他手里夺过一本厚厚的英文书,书乃斯坦因所著《中国沙漠中的废墟》。... “间谍”探险──《西域的愤怒》之七唐栋上篇1.橘瑞超殿前受命老师敲了一下教棍:“曜弘,注意听讲!”曜弘似乎没有听见,依然把头埋在桌子下面。老师走过去,从他手里夺过一本厚厚的英文书,书乃斯坦因所著《中国沙漠中的废墟》。老师呵斥:“我现在讲的是中学一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瑞超 大谷光瑞 吐鲁番 西本愿寺 布政使 塔克拉玛干沙漠 乌鲁木齐 斯文·赫定 西域探险 维吾尔人
下载PDF
略论外国探险考察者有关西域著作的翻译与出版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春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本文从出版的角度,对翻译利用外国探险考察者关于西域的著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 西域探险考察 外国著作 翻译出版
下载PDF
古丝路重镇龟兹历史文明探索——《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中有关库车绿洲的记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昇 《丝绸之路》 2012年第22期5-9,共5页
1906-1908年,法国探险家和汉学家伯希和在对西域的科考和探险活动中,几乎穿越了整个新疆,经济富庶和文明璀璨的库车地区,更是他考察的重中之重。对于古龟兹文明的探索,也是这次活动的目的之一。伯希和科考探险团通过发掘和收购而... 1906-1908年,法国探险家和汉学家伯希和在对西域的科考和探险活动中,几乎穿越了整个新疆,经济富庶和文明璀璨的库车地区,更是他考察的重中之重。对于古龟兹文明的探索,也是这次活动的目的之一。伯希和科考探险团通过发掘和收购而获的大量文物资料,长期在法国人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文物)和巴黎国家图书馆(文字资料)。伯希和两域探险团留下的最重要的文字文献,即伯希和沿途亲笔所记的实录性《西域探险日记》,却在长时间内未全文公诸于世。原手稿始终封尘于集美博物馆。直到2008年,在伯希和结束西域探险百周年祭的时候,法国集美博物馆才由当时的馆长和法国科学院院士贾立基主持编辑出版了《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这部在百年间秘而不宣的文献面世之后,对于西域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古迹、物产、人口、宗教和艺术诸方面的研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 西域文化 龟兹文明
下载PDF
“无人”的旅途——斯坦因与伯希和的西域之行
13
作者 蒋浩伟 《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20世纪初从中国西部等地获取、偷运大量中国古物文献的外国团体或个人中,最知名的莫过于斯坦因和伯希和。与斯坦因在民国文化界受到的大量指责和批评不同,伯希和因为杰出的汉学功底和对国内学人分享文献材料的慷慨行为,在罗振玉、王国... 20世纪初从中国西部等地获取、偷运大量中国古物文献的外国团体或个人中,最知名的莫过于斯坦因和伯希和。与斯坦因在民国文化界受到的大量指责和批评不同,伯希和因为杰出的汉学功底和对国内学人分享文献材料的慷慨行为,在罗振玉、王国维和傅斯年等学者口中博得了很高的赞誉。但事实上,通过对二者在探险考古“笔记”或“日记”中所记载的西域之行历史内容的分析,发现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出一种关于中国西域或古物文献的“无人”景观,而这种“无人”景观的背后则或隐或现地再现出萨义德所言的“东方主义”的背景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因 伯希和 西域考古记》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 东方主义
下载PDF
西域探险考察热点——罗布泊
14
作者 周少华 《丝绸之路》 1998年第3期13-14,共2页
西域探险考察热点罗布泊周少华罗布泊地处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东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连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起阿尔金山,北到库姆塔格和库鲁克塔格山,有10万平方公里之广。狭义的罗布洼地,指罗布泊湖盆及湖水曾漫及的地方,... 西域探险考察热点罗布泊周少华罗布泊地处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东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连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起阿尔金山,北到库姆塔格和库鲁克塔格山,有10万平方公里之广。狭义的罗布洼地,指罗布泊湖盆及湖水曾漫及的地方,大致位置在北纬39°~41°、东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西域探险考察 古城遗址 罗布泊地区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雅丹地貌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河 孔雀河 阿奇克谷地
下载PDF
西域探险中的罗布人奥尔得克
15
作者 邵如林 邸明明 《丝绸之路》 2003年第3期5-8,共4页
19世纪最后的10年至20世纪初,在中国的西域探险活动中,一连串惊人发现震动了世界。其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的楼兰古城、英国考古学家奥里尔·斯坦因发现的尼雅遗址以及瑞典考古学家沃尔克·贝格曼... 19世纪最后的10年至20世纪初,在中国的西域探险活动中,一连串惊人发现震动了世界。其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的楼兰古城、英国考古学家奥里尔·斯坦因发现的尼雅遗址以及瑞典考古学家沃尔克·贝格曼发现的神秘莫测的小河墓地。而在这三个惊世的发现中,其中两位瑞典人的发现与一位罗布人向导密切相关,他就是名不见经传的“野鸭子”奥尔得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探险活动 奥尔得克 罗布人 楼兰古城 小河墓地
下载PDF
俄文版译著是“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可挖掘的富矿
16
作者 魏静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B12期16-18,共3页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的主打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文提出,作为出版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关的俄文版出版物,是“大系”持续发展和壮大的实现路径之一。
关键词 俄文版译著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出版资源
下载PDF
陪你去旅行
17
《旅游纵览》 2009年第8期53-53,共1页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作者:乔恩·克拉考尔国家:美国简介:《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乔恩·克拉考尔作为资深专栏作家和登山家,受《户外》
关键词 克拉考尔 珠穆朗玛峰 旅行 专栏作家 西域探险 引人入胜 简介 斯文·赫定 作者 地带
原文传递
凭借新疆旅游资源 开拓日本游客市场
18
作者 张丹林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73-73,共1页
随着新疆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对外交流的发展,来新疆一睹大漠风采,领略丝绸之路的神秘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人们的愿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以来,来新疆旅游的外国人已由1986年的2.3万人增加到1992年的23.9万人,比1991年增长了78.5%。来中国... 随着新疆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对外交流的发展,来新疆一睹大漠风采,领略丝绸之路的神秘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人们的愿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以来,来新疆旅游的外国人已由1986年的2.3万人增加到1992年的23.9万人,比1991年增长了78.5%。来中国的外国人中,尤以日本游客数居榜首。 一、日本热衷于丝路旅游的原因 1.佛教文化连接着西域和日本。在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沿途有许多佛教遗址,如著名的16窟以及古城市遗址等。这些古迹吸引着国际友人,尤其是对佛教文化有深厚感情的日本友人来西域探险、旅游、考察。2.新疆的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吸引着日本友人。新疆的冰雪高山,辽阔牧场,浩瀚戈壁,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对于长居都市的日本人有很强的吸引。民族艺术、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更使他们留恋忘返。3,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日本人看到了下个世纪新疆的前途。无疑对90%资源依靠进口的日本来讲,是有不小的诱惑力的。4.日语同维语的接近关系,使交流变得自然。维吾尔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日语也同为属于阿尔泰语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旅游资源 日本 丝绸之路 民族风情 佛教文化 自然景观 维吾尔语 阿尔泰语系 人文景观 西域探险
下载PDF
读书
19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第6期178-178,共1页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出版由著名的西域学学者杨镰先生主编的丛书《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已于2010年7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探险考察大系收入的作品有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涯》、《丝绸之路》、《游移的湖》,...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出版由著名的西域学学者杨镰先生主编的丛书《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已于2010年7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探险考察大系收入的作品有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涯》、《丝绸之路》、《游移的湖》,瑞典学者贡纳尔·雅林的《重返喀什噶尔》,苏联地理与地质学家阿·奥勃鲁切夫的《荒漠寻宝》,瑞典天文学家尼尔斯·安博特的《驼队》,英国外交官夫人凯瑟琳·马嘎特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西域探险考察 出版社 音像出版 长篇小说 文化内涵 瑞典 玉文化 作品 美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