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马颖忆 陆玉麒 +1 位作者 柯文前 陈博文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5-837,共13页
泛亚高铁建设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助推中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合作。从可达性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探讨了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陆域)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 泛亚高铁建设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能够助推中国与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地区的跨境合作。从可达性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两方面,探讨了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陆域)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建设带来可达性在全局和局域层面显著的时空收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内部的相对差异情况,使各区域享受交通的便捷程度更趋均衡;对区内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等的服务水平提升并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凸显高铁过境市州尤其是昆明的区位优势,以及高铁中线建设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强化了中国西南边疆尤其是过境市州与中南半岛的空间联系强度,并形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亚高铁 空间联系 可达性 西南边 中南半岛
原文传递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的地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兴绪 刘曼莉 葛珺沂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43,共9页
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73个村庄、2774户农户的微观数据集,设计了一个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地理因素对农户收入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样本农户收入61.25%的总变异由农户居住村庄的外部环境导致的,... 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73个村庄、2774户农户的微观数据集,设计了一个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地理因素对农户收入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样本农户收入61.25%的总变异由农户居住村庄的外部环境导致的,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和生产经营结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在农户之间存在差异,可以利用地理因素进行部分解释。②地理因素导致农户耕地、林木等资源禀赋差异,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平原村农户比山区村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高14.53%;5km以内村庄农户比5km以外村庄农户人均纯收入高30.63%。③在控制地理因素和劳动力负担系数后,农户的物质资本、生产经营结构和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素质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④地理因素影响了农户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外出务工等,从而间接影响了农户人均耕地、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劳动力人数和生产经营结构对收入的效应。并提出了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收入 两水平模型 地理影响 西南边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7
3
作者 顾怡然 代红兵 李晋龙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8-83,共6页
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地区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困境,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认为:认识不到位引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难以形成、民族文化烙印不足造成产品市场吸引力偏弱、人口流失导致... 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地区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困境,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认为:认识不到位引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难以形成、民族文化烙印不足造成产品市场吸引力偏弱、人口流失导致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数字化建设落后阻碍市场进一步拓展是西南边疆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应对策略: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政策落实落地;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提升发展动力;加快民族体育旅游数字化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民族体育旅游 可持续发展 西南边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的治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玉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9,共7页
本文认为,20世纪30年代后,国民政府较重视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进行治理,曾组织较大规模的边疆民族状况调查,成立若干边政机构,重视发展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与教育。其治理观念与政策既有超越前代之处,也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西南边 民族 治理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铁 张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11-18,共8页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 ,发展和延续至清代 ,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 ,经历了从肤浅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古代治边思想总体上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统治者对开疆拓土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认为理想的边疆治理是“...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 ,发展和延续至清代 ,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 ,经历了从肤浅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古代治边思想总体上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统治者对开疆拓土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认为理想的边疆治理是“守在四夷” ;从“华夷有别”的治边观出发 ,在边疆地区施行相对宽松的羁縻统治 ,同时重视在边疆传播封建文化的教化作用。文章还以封建统治者对边疆民族的治策和对边疆的经济开发为例 ,阐述了古代治边思想对边疆治策的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治边思想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地区 封建文化 西南边 民族政策 经济开发
原文传递
蒙元经营西南边疆的统治思想及治策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15-23,共9页
本文认为蒙元统治者“华夷有别”与“内华夏、外夷狄”的偏见比较淡薄 ,对边疆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为获取边疆的赋税与矿产品 ,蒙元在西南边疆积极开拓与系统经营 ,并取得明显成效 ,为明清在西南边疆施行全面统治奠定了基础。但蒙元对全... 本文认为蒙元统治者“华夷有别”与“内华夏、外夷狄”的偏见比较淡薄 ,对边疆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为获取边疆的赋税与矿产品 ,蒙元在西南边疆积极开拓与系统经营 ,并取得明显成效 ,为明清在西南边疆施行全面统治奠定了基础。但蒙元对全面开发西南边疆以充分利用其资源还缺乏认识 ,这是蒙元的经营与明清的开发所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 明清 统治者 华夏 统治思想 赋税 少数民族 施行 基础 成效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玉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3,149,共10页
20世纪上半叶 ,由于西南边疆危机严重等原因 ,曾出现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调查的热潮。调查分为民国政府组织的官方调查、学术团体的调查和个人的调查三类。过去有学者对民国时期学术团体与学者的西南少数民族调查做过介绍 ,但对民国政府... 20世纪上半叶 ,由于西南边疆危机严重等原因 ,曾出现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调查的热潮。调查分为民国政府组织的官方调查、学术团体的调查和个人的调查三类。过去有学者对民国时期学术团体与学者的西南少数民族调查做过介绍 ,但对民国政府组织的官方调查却没有人进行过研究 ,有关调查资料亦未得到合理的整理利用。本文收集相关档案史料 ,就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调查的背景、调查情况和成果做初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民国政府 西南边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明朝统一云南、巩固西南边疆进程中对云南的军事移民 被引量:14
8
作者 陆韧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6,共9页
明朝在统一云南、巩固西南边疆的进程中,始终贯彻军事征战、卫所设置与屯田镇戍相结合的治滇方略,从而导致云南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移民运动。本文整体考察了明朝各个时期对云南进行的军事移民的原因、规模、组织形式及... 明朝在统一云南、巩固西南边疆的进程中,始终贯彻军事征战、卫所设置与屯田镇戍相结合的治滇方略,从而导致云南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移民运动。本文整体考察了明朝各个时期对云南进行的军事移民的原因、规模、组织形式及人口数量等问题,探讨了大规模的军事移民在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稳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军事移民 西南边
原文传递
学术与政治:“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传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77,216,共11页
围绕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展开的论辩,与泰国改国名造成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感紧密相关。傅斯年、顾颉刚鉴于当时背景,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内部不应再析出什么"民族"及使用"民族"一词,也不... 围绕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展开的论辩,与泰国改国名造成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感紧密相关。傅斯年、顾颉刚鉴于当时背景,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内部不应再析出什么"民族"及使用"民族"一词,也不要以各"民族"之名做研究,以免造成分离危机。费孝通和一些南方学者从民族学的学科立场出发,坚持"中华民族"应该包括西南边疆诸族,民族研究不会弱化各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还有益于民族政策的制定,学术与政治可以有机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 民族危机 傅斯年 顾颉刚 杨成志
原文传递
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玉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0,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3所学校在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的8年中,西南联大有关研究机构及学者们积极投身于西南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包括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边疆经济地理、少...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3所学校在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的8年中,西南联大有关研究机构及学者们积极投身于西南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包括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边疆经济地理、少数民族宗教习俗、地质地理矿产等方面的调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西南边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西南边疆史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方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9,共11页
关键词 西南边 展望 阶段性总结 主体部分 研究者 后发展
原文传递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2-19,共8页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安全因素从过去的军事对抗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综合安全领域转化,安全问题也从过去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化,军事安全威胁的因素大大降低,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不断加大。...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安全因素从过去的军事对抗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综合安全领域转化,安全问题也从过去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化,军事安全威胁的因素大大降低,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不断加大。各种跨国犯罪不断冲击着边疆安全,使西南边疆预防跨国犯罪和毒品走私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边疆安全的脆弱性不断凸显,西南边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困境和安全压力。如何应对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和有效治理边疆安全环境已是当务之急,也是该文力图探讨的内容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南边 安全困境 安全治理
下载PDF
明清时期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的迁徙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玉时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8,共8页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迁徙进行了探讨。认为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以及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瑶族被迫从湖南及湘粤桂边界大规模向西南边疆及东...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迁徙进行了探讨。认为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以及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瑶族被迫从湖南及湘粤桂边界大规模向西南边疆及东南亚一带迁徙,并由此而引起瑶族人口和其文化中心的转移,形成新的文化特征,瑶族亦由此而成为跨境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瑶族迁徙 西南边
原文传递
从清代西南边疆的民族政策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亚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2,共8页
清前期西南边疆的民族政策随着全国与西南边疆的局势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顺康雍乾四朝在西南边疆实施了合理的民族政策,使得西南疆域日益巩固,西南边疆民族对清朝政府和中国的认同日益增强,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但在... 清前期西南边疆的民族政策随着全国与西南边疆的局势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顺康雍乾四朝在西南边疆实施了合理的民族政策,使得西南疆域日益巩固,西南边疆民族对清朝政府和中国的认同日益增强,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但在嘉道时期官场严重腐败,民族政策守旧,以及西方列强入侵,西南边疆民族对清朝政府的认同大为降低,最终暴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与云南回民起义。虽然西南边疆动荡不安,但各民族对中国的认同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与内地已是牢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因此清朝晚期国难当头,西南边疆各民族能够团结一致,保疆固圉,可以说是与历代王朝尤其是清朝中前期在西南边疆实施的民族政策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清代 西南边 民族政策
下载PDF
南方丝绸之路与苗疆走廊——兼论中国西南的“线性文化空间”问题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志强 安芮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9,281,共12页
在中国西南山地,受复杂地理条件的影响,自古以来,勾连内外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线对国家、区域及民族社会带来了持久、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此前,有关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行政区划框架内,关注的是处在中外交接或边缘地带的&qu... 在中国西南山地,受复杂地理条件的影响,自古以来,勾连内外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线对国家、区域及民族社会带来了持久、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此前,有关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行政区划框架内,关注的是处在中外交接或边缘地带的"商道"研究,对元明清时期云贵高原中心区域的"官道"的作用及影响,以及政治、经济的"国家化"整合过程与"文化走廊"的关系、文化空间的整体性等重要问题未予以充分的关注。文章以南方丝绸之路和苗疆走廊为中心,初步梳理"商道"和"官道"的不同性质和影响,并首次提出"线性文化空间"概念,旨在强调以交通线为中心勾连的,跨越行政区划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整体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 走廊 线性文化空间 西南边 古代交通
原文传递
西南边疆乌蛮源流考释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文光 张曙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5,共11页
乌蛮在西南边疆民族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上承氐羌系统的昆明、叟等民族,下启现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各民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民族群体。乌蛮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西南边疆民族的分化与融合。
关键词 西南边 乌蛮源流 分化 融合
原文传递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研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宁德鹏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6,共6页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效能和凝聚共同体意识有了新的意蕴。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存在“与国家发展对接偏差、民族问题针对性不足、治理常态化制度建设缺乏”的问...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效能和凝聚共同体意识有了新的意蕴。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存在“与国家发展对接偏差、民族问题针对性不足、治理常态化制度建设缺乏”的问题,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培育与铸牢。因此,需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多元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治理指导思想,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互融的治理模式保障治理规范,运用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治理进程,以增强西南边疆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地方治理
原文传递
19世纪中国鸦片的生产替代及其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仲伟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12,共9页
罂粟早在唐代就由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西南地区种植,19世纪以前是作为花卉和药物使用。中国种植罂粟且作为加工毒品的原料,大约在19世纪初期,19世纪30年代后种植渐广,种植范围也逐渐由西南边疆扩大到内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表面... 罂粟早在唐代就由阿拉伯商人引入中国西南地区种植,19世纪以前是作为花卉和药物使用。中国种植罂粟且作为加工毒品的原料,大约在19世纪初期,19世纪30年代后种植渐广,种植范围也逐渐由西南边疆扩大到内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表面上仍然执行禁烟措施,但因为内外交困的形势,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力不从心。实际上,清政府在默许鸦片走私合法化的同时,也采取了容忍甚至鼓励农民种植罂粟的政策,不少官员主张以自产鸦片代替进口鸦片,这直接导致罂粟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鸦片加工质量也逐步提高,已经逐渐可以同进口鸦片进行竞争。云贵川西南边疆始终是中国罂粟的主产区,19世纪后期云南全省有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罂粟,鸦片成为该省最重要的农产品。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产鸦片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进口鸦片已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鸦片是在中国历史上传播时间最短而种植地域最广的一种作物。种植罂粟不仅是政府增加财政税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也是农民增加短期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广大农民不仅没有因为种植罂粟改变严酷的生活处境,反而更加悲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因种植罂粟而染上鸦片瘾者越来越多,他们陷入更困难的生存状态;种植罂粟必然占用大量耕地,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经常造成饥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西南边 罂粟种植 鸦片加工
下载PDF
绿营兵与清代的西南边疆 被引量:11
19
作者 秦树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22-29,共8页
清朝非常重视云南绿营兵的布设 ,云南绿营兵不但使清朝二度战胜了各种反清力量 ,实现了对云南的控制 ,而且还将统治范围推向边疆和山区 ,将各少数民族纳入直接统治的范围。清朝以绿营兵在云南近边地区构筑了一条漫长而严密的军事布防带 ... 清朝非常重视云南绿营兵的布设 ,云南绿营兵不但使清朝二度战胜了各种反清力量 ,实现了对云南的控制 ,而且还将统治范围推向边疆和山区 ,将各少数民族纳入直接统治的范围。清朝以绿营兵在云南近边地区构筑了一条漫长而严密的军事布防带 ,对巩固在云南的统治及西南边疆的稳固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营兵 清代 西南边 云南 军事制度
原文传递
烟瘴对乾隆时期西南边防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苍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乾隆时期烟瘴广布云南广西边境地区,清王朝在西南边防上采取消极防御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烟瘴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所致。乾隆皇帝曾试图采取积极的边防政策,但终因烟瘴的制约而放弃。消极保守成为清代西南边防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清代 烟瘴 西南边 边防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