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济与思想之改进:战时工合运动与西北社会变迁
被引量:
4
1
作者
尚季芳
张春航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2期23-32,共10页
战时工合是抗战时期中外知名人士在西北、西南、东南和川康等地区组织并建立的一批制造军需、民用物资的合作社,旨在支援前线,抵御外敌,为地方提供日用商品,维持地方经济秩序。就西北地区而言,工合西北事务所先后在宝鸡、凤县、天水、...
战时工合是抗战时期中外知名人士在西北、西南、东南和川康等地区组织并建立的一批制造军需、民用物资的合作社,旨在支援前线,抵御外敌,为地方提供日用商品,维持地方经济秩序。就西北地区而言,工合西北事务所先后在宝鸡、凤县、天水、兰州等地开设纺织、矿冶、化工、食品和运输等合作社500余个,承制军政部军毯40余万条,生产了众多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为国防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战时西北工合注重地方社会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妇女解放等方面也作出了不菲的成绩,为西北社会的民生和民主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抑有进者,西北工合重视民众动员,与当时高唱"开发西北"的口号形成鲜明对比,是近代开发建设西北少有的实践派,其注重地方基层社会、培植地方民气的发展路径,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北
工
合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工合西北区教育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玥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6-55,共10页
抗战时期在中国西北开展的工业合作运动,为实现其抗战建国的目标,将教育作为事业推进的重要方法,以普通劳工、妇女、干部、抗属与社员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训练班、学校等各种组织形式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成效卓著,一方面为工合...
抗战时期在中国西北开展的工业合作运动,为实现其抗战建国的目标,将教育作为事业推进的重要方法,以普通劳工、妇女、干部、抗属与社员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训练班、学校等各种组织形式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成效卓著,一方面为工合事业提供了一批人才,充实了组织,提高了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使受教者拥有了一定的生产技能,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了他们传统落后的思想。此外,工合教育独特的办学模式也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点,若能对其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今天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仍不失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工
合
工
合
教育
抗战建国
合
作社
抗战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时西北工合与其化工技术革新
3
作者
杨晶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0,共6页
西北工合与陕西省建设厅合办的工业试验所,发挥了科学技术中枢的作用,为工业试验、规模化生产、技术合作方式、技术改进等,作了具有重要技术价值和工业价值的检测、试验与技术革新,特别是其顺应时势的需要,以短平快、中小微的技术类型...
西北工合与陕西省建设厅合办的工业试验所,发挥了科学技术中枢的作用,为工业试验、规模化生产、技术合作方式、技术改进等,作了具有重要技术价值和工业价值的检测、试验与技术革新,特别是其顺应时势的需要,以短平快、中小微的技术类型选择和工业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西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小工业发展群体。尤其是发明天然靛与人造靛混合发酵法改进蓝靛染色法,发明亚铅石灰还原甕法试验改进羊毛精洗工艺,发明精炼剂改进原料浸煮、添加黏料制浆、提高造纸质量,开展无水酒精、豆油制造润滑油的试验以及油页岩干馏分析和人造石油的试验等科学技术活动,表明了西北工合战时科学技术活动在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性作用,并实现了西北地区从农业、手工业到机器工业的局部转变,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在提高科学技术是关键生产力的认识、发展农村经济和发展中小微工业方面,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
工
业
合
作化运动
西北
工
合
化学
工
业技术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与思想之改进:战时工合运动与西北社会变迁
被引量:
4
1
作者
尚季芳
张春航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2期23-32,共10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问题与社会控制研究(1840-1960)>(10CMZ025)
2012年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1 种基金
2012年甘肃省财政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近代西北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社科骨干项目<近代日本与中国西北之关系研究>(SKQNGG12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战时工合是抗战时期中外知名人士在西北、西南、东南和川康等地区组织并建立的一批制造军需、民用物资的合作社,旨在支援前线,抵御外敌,为地方提供日用商品,维持地方经济秩序。就西北地区而言,工合西北事务所先后在宝鸡、凤县、天水、兰州等地开设纺织、矿冶、化工、食品和运输等合作社500余个,承制军政部军毯40余万条,生产了众多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为国防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战时西北工合注重地方社会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妇女解放等方面也作出了不菲的成绩,为西北社会的民生和民主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抑有进者,西北工合重视民众动员,与当时高唱"开发西北"的口号形成鲜明对比,是近代开发建设西北少有的实践派,其注重地方基层社会、培植地方民气的发展路径,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北
工
合
社会变迁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Northwestern Gonghe, Social Change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抗战时期工合西北区教育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玥玥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6-55,共10页
文摘
抗战时期在中国西北开展的工业合作运动,为实现其抗战建国的目标,将教育作为事业推进的重要方法,以普通劳工、妇女、干部、抗属与社员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训练班、学校等各种组织形式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成效卓著,一方面为工合事业提供了一批人才,充实了组织,提高了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使受教者拥有了一定的生产技能,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了他们传统落后的思想。此外,工合教育独特的办学模式也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点,若能对其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今天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仍不失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北
工
合
工
合
教育
抗战建国
合
作社
抗战时期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时西北工合与其化工技术革新
3
作者
杨晶
姚远
机构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H09)
文摘
西北工合与陕西省建设厅合办的工业试验所,发挥了科学技术中枢的作用,为工业试验、规模化生产、技术合作方式、技术改进等,作了具有重要技术价值和工业价值的检测、试验与技术革新,特别是其顺应时势的需要,以短平快、中小微的技术类型选择和工业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西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小工业发展群体。尤其是发明天然靛与人造靛混合发酵法改进蓝靛染色法,发明亚铅石灰还原甕法试验改进羊毛精洗工艺,发明精炼剂改进原料浸煮、添加黏料制浆、提高造纸质量,开展无水酒精、豆油制造润滑油的试验以及油页岩干馏分析和人造石油的试验等科学技术活动,表明了西北工合战时科学技术活动在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性作用,并实现了西北地区从农业、手工业到机器工业的局部转变,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在提高科学技术是关键生产力的认识、发展农村经济和发展中小微工业方面,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
工
业
合
作化运动
西北
工
合
化学
工
业技术史
Keyword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China′s industrial cooperative movement
Northwest Industrial Cooperation
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history
分类号
T19 [一般工业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济与思想之改进:战时工合运动与西北社会变迁
尚季芳
张春航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
4
原文传递
2
抗战时期工合西北区教育述论
李玥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战时西北工合与其化工技术革新
杨晶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