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尹立河 张俊 +6 位作者 王哲 董佳秋 常亮 李春燕 张鹏伟 顾小凡 聂振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4-1111,共18页
在系统梳理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内陆河流域主要的含水层特点,对山区、平原区和沙漠区的地下水循环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平原区地下水水流系统进行了讨论。由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形成了具有密切水力... 在系统梳理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内陆河流域主要的含水层特点,对山区、平原区和沙漠区的地下水循环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平原区地下水水流系统进行了讨论。由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形成了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含水层-河流系统,不论是上游开发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会引起整个流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强烈变化。地下水资源评价表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783亿m^(3)/a,其中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为487亿m^(3)/a,山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为199亿m^(3)/a,现状开采量为128亿m^(3)/a。地下水开发潜力分析表明,除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地下水开采潜力有限,应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提高其承载能力。今后应加大(微)咸水资源化、地下水水库的调查研究,加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需水量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 开发潜力 地下水水流系统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自然—社会—贸易”三元水循环模式解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邓铭江 龙爱华 +2 位作者 李江 邓晓雅 张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33-1345,共13页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演变的结构、路径和驱动力,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水安全。日益深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从一个流域扩展到流域之外更宽广的区域范围,以产品贸易为纽带的水"流动&qu...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演变的结构、路径和驱动力,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水安全。日益深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从一个流域扩展到流域之外更宽广的区域范围,以产品贸易为纽带的水"流动"已成为驱动区域水循环演变与影响区域水安全的重要内在因素。以流域为单元的传统水循环研究,难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水循环联系、双向回馈机制与协同进化机理。本文从西北内陆河流域长期大量输出高耗水农产品这一现象分析入手,采用理论解析与案例相结合方法,阐述分析内陆河流域自然水循环、"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区域间贸易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显著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继而首次明确提出内陆河流域"自然—社会—贸易"三元水循环模式,并就其通量计量模型、影响因素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以便未来西北内陆河水循环、水文水资源等研究能更多重视对驱动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的外部力量及其双向互馈、协同进化的分析,更新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的思考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贸易水循环 “自然—社会—贸易”三元水循环模式 框架解析 通量平衡模型
原文传递
TRMM月降水产品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蔡晓慧 邹松兵 +2 位作者 陆志翔 许宝荣 龙爱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利用1998-2008年56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结合TRMM月降水产品,通过对TRMM3B43降水数据在不同气候区、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RMM探测的月降水数据与实测月降水数... 利用1998-2008年56个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结合TRMM月降水产品,通过对TRMM3B43降水数据在不同气候区、不同时空尺度的精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产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RMM探测的月降水数据与实测月降水数据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效率系数为0.58,其探测的降水量比观测值略大;TRMM在高原气候区月降水量的探测效果要优于在西风带区的;TRMM数据所反映的降水量的年内变化过程和实测降水量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量上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对降水相对集中的5-9月低估实测降水量,而在降水较少的10月-次年4月高估实测降水量,反映了TRMM对较大强度降水量的探测能力不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南、北部大,中部小的格局,降水量的高值中心主要出现在高山地区,高达300 mm;而受西风环流影响的塔里木盆地东南面的且末-若羌一带、吐鲁番盆地和受高原区影响的柴达木盆地为极端干旱少雨区,降水量均不足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降水观测卫星 月降水 西北内陆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及径流组成的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风险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诗语 孙从建 +2 位作者 陈伟 张鑫 周思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63-2780,共18页
水资源作为西北内陆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关系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陆河作为区域重要的水资源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显著。本文选取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地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基于长期径流监测,以及降水、融水、河水、地... 水资源作为西北内陆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关系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陆河作为区域重要的水资源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显著。本文选取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地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基于长期径流监测,以及降水、融水、河水、地下水等多水体水化学、同位素分析数据,分析了区域径流组成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评估了其水资源风险。结果表明:(1)除石羊河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区大部分河流的年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2)研究区各水体大部分为碱性,各水体主导阴阳离子为HCO3-和Ca^(2+)和Na^(+),水化学类型多为HCO_(3)--Ca^(2+)型,且受岩石风化控制影响大;河水TDS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夏秋低冬春高),而各离子的季节差异显著;(3)除呼图壁河外,区域河水的δ^(18)O呈现出夏秋低冬春高的季节变化特征;(4)研究区地下水、降水和冰川/雪融水对区域径流的年平均贡献分别为42.6%、34.4%和23.0%,区域径流组成存在空间异质性;(5)气温变化会增加阿克苏河、和田河和石羊河发生径流变化的风险,而降水波动可能对提孜那甫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径流过程构成潜在的风险,和田河存在潜在水质风险。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水化学 稳定同位素 径流组分 西北内陆河流域
原文传递
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模拟评价——以甘肃黑河流域的张掖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景喆 李新文 陈强强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7,36,共9页
本文以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区情为基础,提出了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评价的框架,选择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并以甘肃黑河流域的张掖市为例,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效益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虚拟... 本文以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区情为基础,提出了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评价的框架,选择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并以甘肃黑河流域的张掖市为例,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效益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显著,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虚拟水战略 经济效益 模拟评价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旭洋 张福平 +3 位作者 李玲 冯起 魏永芬 李开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0-660,共11页
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 CASA 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计算 2000-2020年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植被实际净初级生产力(NPPA)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 分析植被 NPPA的时空变化格局和气候因子对植被NPPA的影响, 定量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 NPPA变... 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 CASA 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计算 2000-2020年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植被实际净初级生产力(NPPA)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 分析植被 NPPA的时空变化格局和气候因子对植被NPPA的影响, 定量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 NPPA变化的影响 . 结果表明, 2000-2020 年西北内陆河流域年平均植被 NPPA呈波动增加趋势, 变化范围为 62.64~96.10 g/(m~2·a);草甸、草原和栽培植被的固碳量最大, 灌丛和栽培植被的固碳能力最强;气温、降水与太阳辐射总量是植被 NPPA增加的主导因素, 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对于植被 NPPA的促进作用最大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主导植被 NPPA增加的面积占增加总面积的 49.90%, 人类活动主导植被 NPPA减少的面积占减少总面积的8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变异系数 影响因子 西北内陆河流域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实际蒸散发对干旱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李开放 张福平 +2 位作者 冯起 魏永芬 何旭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30,共9页
通过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际蒸散发(ET)的研究以解决研究区内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西北内陆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遥感产品数据,采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的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模... 通过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际蒸散发(ET)的研究以解决研究区内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西北内陆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遥感产品数据,采用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的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模型,对2000-2020年西北内陆河流域ET进行定量化估算,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对干旱状况的响应,探讨不同气候因子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内陆河流域2000-2020年各年平均蒸散量先减小后增加,多年平均值为157.97mm.不同季节,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条件下ET均值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水域>耕地>林地>草地>其他.西北内陆河流域干旱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ET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2000-2020年流域经历了干旱先增强后减弱的一个过程,ET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1a来,西北内陆河流域平均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与蒸散发均呈正相关关系,日照时数仅在冬季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且影响因子与蒸散发的相关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彭曼公式和蒸发皿数据对SEBS模型模拟值进行精度验证,ET模拟值精度较高,说明模拟结果适用于本研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发 地表能量平衡系统模型 西北内陆河流域 时空变化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对西北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其流域内气候、地理、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致使全国性水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对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的调节不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对西北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其流域内气候、地理、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致使全国性水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对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的调节不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与外流河流域相比的整体差异性、其内部的整体相似性,以及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和不足,客观上要求制定一部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专项基本法,并从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和具体法律制度进行提炼和构思西北内陆河流域资源保护基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 基本法 立法研究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西北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玮 邵景力 甘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8,共7页
针对目前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确定区域/流域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技术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生态保护/恢复为约束条件,转换为定量化的判据;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供需平... 针对目前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确定区域/流域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技术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生态保护/恢复为约束条件,转换为定量化的判据;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分阶段定量确定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应用此方法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下游的红崖山灌区进行了实例研究,评价得到研究区2020年中期规划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0 833×10~4m^3,2030年远期规划的指标为10 700×10~4m^3,与已有的控制指标相比相对宽松,在技术方法上也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 生态地下水位 红崖山灌区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琨 韩拓 +2 位作者 朱高峰 白岩 马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3-752,共10页
涡度通量数据的空间代表性问题是影响其数据质量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选取了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通量观测站生长季数据,采用FSAM模型对各站点通量贡献源区范围以及通量贡献最大值点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在不稳定与稳定两种大气层... 涡度通量数据的空间代表性问题是影响其数据质量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选取了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通量观测站生长季数据,采用FSAM模型对各站点通量贡献源区范围以及通量贡献最大值点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在不稳定与稳定两种大气层结条件下各站点源区的主要分布范围(P=80%):盈科站源区范围相对最小(90-200 m);阿柔站源区范围约为(120-140 m);关滩站源区范围约为(500-600 m);敦煌站源区范围约为(140-280 m)。同时结合各站点仪器架设高度以及不同的下垫面生态环境等因素,对通量源区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仪器的架设高度直接影响涡度源区范围;不同的下垫面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近地面湍流状态进而对通量源区的分布产生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各站点观测的通量信息基本均来源于所感兴趣的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通量源区 FSAM 西北内陆河流域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措施
11
作者 滕安国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第19期220-221,共2页
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偏干、蒸发偏多、地形复杂是西北内陆河流域最显著的特征,这些导致水资源极度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灌区管理问题重重。致使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出现了上下游用水不公平,工业、农业用水不均衡等问题。目前... 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偏干、蒸发偏多、地形复杂是西北内陆河流域最显著的特征,这些导致水资源极度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灌区管理问题重重。致使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出现了上下游用水不公平,工业、农业用水不均衡等问题。目前,怎样高效合理的分配灌区水资源,使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水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使灌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和谐统一,科学合理地制定灌区管理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现状 存在的问题 管理对策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趋势及建议
12
作者 吕胜利 吕晓英 《社科纵横》 2008年第2期7-8,15,共3页
实现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问题和重要目标.本文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武威市水资源供需状况为背景,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及其与环境和经济社会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1990~2005... 实现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问题和重要目标.本文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武威市水资源供需状况为背景,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及其与环境和经济社会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1990~2005年15年跟踪模拟的基础上,从未来流域的水资源可能变化的角度,结合采取的主要措施,假设了6种不同情景的方案.进行各种综合治理方略的动态模拟,展示从2006~2020年期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模拟结果展示出10大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地表水与地下水 环境与经济社会 综合治理 动态模拟
下载PDF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效应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杨雪梅 杨太保 +2 位作者 石培基 吴文婕 刘海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0,共12页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定量地分析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交互作用、耦合机理以及演变规律,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典型的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定量地分析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交互作用、耦合机理以及演变规律,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典型的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提出水资源-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度计算模型,构建了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各项评价因子分级标准,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结果表明:2001-2010年石羊河流域主要行政区金昌和武威两市,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在0.22~0.26之间波动,逐年下降,处于准不可承载状态;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呈初级关联状态,关联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8%和-3.53%;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强度均大于0.6,属于极强约束,约束度略呈减弱趋势;金昌,武威两市水资源系统与城市化系统距优度均低于0.6,呈从濒临衰退阶段向初级协调阶段发展的微弱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1%和0.96%。由于研究区水资源匮乏,开发程度高,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个流域水资源与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度介于初级耦合和拮抗状态之间,水资源对城市发展构成极强约束;将研究区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与严重干旱缺水的中东国家以色列进行对比,认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还有一定的潜力,并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与调控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城市化水平 复合系统 耦合效应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