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褒贬义形容词的垂直方位表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念阳
刘慧敏
徐凝婷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7-610,共4页
基金
市教委科研创新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09VS147)资助
文摘
语义的认知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经典问题。本研究探讨形容词的褒贬义判别与空间上下方位的关系。实验一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当形容词的褒贬义与其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与上-下意象图式相符时,褒贬判别反应时显著短;实验二采用引导范式,发现:当形容词的褒贬义与目标字母的方位符合上-下意象图式时,目标辨别反应时显著短。研究表明:对褒贬义形容词的认知加工激活上-下意象图式,词的褒贬义表征具有垂直方位属性。
关键词
褒 贬义
上下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
Keywords
commendatory/derogatory meaning, up-down image schema, spatial metaphor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H136.3
[哲学宗教—心理学]
题名 论“问题”的组配能力与临时概念化功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方清明
彭小川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广东广州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文摘
"问题"是典型的抽象名词,目前已经产生新兴义项并具有贬义倾向。从较大规模封闭语料的统计结果来看,"问题"可与大量名词直接组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358个名词能跟"问题"组配成"N+问题"结构;但只有部分产品名词和指人名词能跟"问题"组配成"问题+N"结构。"N+问题"结构能否组配的认知机制在于"问题"的临时概念化功能;而"问题+N"结构能否组配的认知机制在于N是否有必要具有"有问题"这种区别属性。"问题"具有抽象名词的三大基本功能:描述功能、临时概念化功能、联系功能。
关键词
问题
抽象名词
组配
褒 贬义
临时概念化
Keywords
wenti(问题) abstract noun degrading and praising hypostatizing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绝了”含有褒贬义的成因探究
3
作者
许明杰
郑婉玉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文摘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语料来源,搜集了六百条语料进行标注,发现“绝了”可以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和小句等句法成分。把做小句的“绝了”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可以同时具有褒贬两种含义。通过研究,可以从“绝”本身的发展、语义感染、概念整合三个角度解释这一成因。“绝了”在流行中逐渐完善了其本身的交际功能,产生了很多新的用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和丰富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
绝了
褒 贬义
语义感染
概念整合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词义的演变与社会变异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兵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88-91,共4页
文摘
词汇作为一种体系,属于历史范畴。每个词所具有的属性,都隶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一些词的词义扩大或缩小了,一些词的词义转移了,一些词的色彩意义发生了变动,还有一些死去的词又复苏了,这就是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就象晴雨表,总是记录着变革时代脉膊的跳动,反映出社会情貌、风尚的变异。本文试图从一些原有的词在新时期所派生出的新的引申义、新的褒贬义。
关键词
词义的演变
社会变异
词义转移
比喻义
扬升
贬降
情貌
新时期
褒 贬义
“商”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题名 试论词的主观色彩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巧兰
机构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辞书研究》
2005年第1期47-53,共7页
文摘
将词义内容探讨与词典的释义方式结合起来,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现代汉语词典》语料库的基础上,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理性义、感情色彩义和褒贬义三者关系进行重新探讨,认为感情色彩义和褒贬义是依附于理性义之上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主观色彩义,同时论述了感情色彩和褒贬义的释义方式及其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质。
关键词
色彩义
主观
《现代汉语词典》
释义方式
褒 贬义
研究成果
定量研究
三者关系
感情色彩
语料库
理性
词义
依附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商州市方言形容词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成材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摘
本文从商州市方言形容词的褒贬义和比较级范畴、重叠、衬字、构词特点、词类的转化等角度来论述商州市方言形容词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商州市
方言
形容词
褒 贬义
比较级
重叠式
衬字
构词特点
陕西
表现形式
Keywords
shangzhou city
dialect
adjective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
comparative degree
repetition
word-insertion
word-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例说兼有褒贬义的英语词汇
7
作者
李也白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76,共2页
文摘
一般说来,单词词义的褒贬的界限是很明显的。因此,一个褒义词很难同时又是一个贬义词。但有一些词汇却能集褒义与贬义于一身。本文将以实例对这种现象作一简要剖析。1.tempt当它表示“引诱”、“诱惑”、“勾引”等意思时,是贬义词,隐含着设法劝说某人去做某种荒谬、错误之类事情的意思。
关键词
英语词汇
褒 贬义
贬义 词
褒 义词
意思
词义
劝说
隐含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题名 论褒贬义词和褒贬陪义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佳兴
袁世旭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7YY033)
文摘
褒贬陪义是词的诸多陪义类型中的一种,反映了语言共同体对伴随理性意义的褒贬情感,传统上将这种附属意义带褒贬的词称为褒贬色彩词,将理性意义带褒贬的词称为褒义词和贬义词。从称谓来看,两类词似乎界限明朗,十分清楚,但实际上经常有人混淆这两类词,甚至有些词典对这两类词的释义方式也是完全相同,不加区别。近年来有些专著和论文讨论这两类词的差异,但都不尽完善。针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查漏补缺,对前人未能充分说明的地方予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褒 贬义
褒 贬陪义
语义转化
词典标注
Keywords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 words
words with commendatory or derogatory connotation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dictionary annotation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
9
作者
方方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62,共2页
文摘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方方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在以往汉语形容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包括古今对比)考察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中有关汉韩语同语素形容词的对比是别人未曾深入研究过的内容,这部分内...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
重叠式形容词
研究评介
韩国语
复合趋向补语
形容词谓语句
句法功能
动态助词
语用特点
褒 贬义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文化差异与汉英动物词语的褒贬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晨
机构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
出处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6-57,共2页
文摘
有些动物词语在中文中为褒义,而在英文中为贬义;有些动物词语则在中文中为贬义,而在英文中为褒义。有些汉英动物词语褒贬义相同,但褒贬的轻重不同。
关键词
文化
汉英语言
褒 贬义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题名 一身两任词现象探析
11
作者
沈孟璎
乔俊杰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文摘
一身两任词现象探析沈孟璎乔俊杰一1.1笔者曾(1982)分析过新词“调价”,认为是当今一个罕见的正反义统一于一身的词。①联系到现代汉语中的其他一些词,并审视我国古代训诂学者“美恶同辞”的提法,本文打算用“一身两任词”为论题,分析并概括我们对汉语词汇中...
关键词
现象探析
相反相对
多义词
现代汉语
矛盾对立
美恶同辞
褒 贬义
词义引申
义位
形容词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国内外双语词典中情感形容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赵童
机构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文摘
词汇的褒贬义是情感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两者在褒贬义上同样存在差异。本文梳理国内外双语词典中褒贬义对比的发展历程,探究国内外双语词典褒贬义对比研究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国内褒贬义的研究尤其是双语词典中的褒贬义对比与翻译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双语词典
情感形容词
褒 贬义
翻译策略
分类号
H0-0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提高书面表达文采
13
作者
靳秀霞
机构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
出处
《考试(高考英语)》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文摘
一、词汇选择力求新颖
1.遣词准确贴切
遣词造句的能力,还取决于对一个单词的内在意义(包括其褒贬义、感情色彩等)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同样都是“农民”,
关键词
书面表达
文采
遣词造句
词汇选择
感情色彩
褒 贬义
单词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题名 怎样翻译汉语成语?(2)
14
作者
金载渊
出处
《汉语学习》
1980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摘
翻译汉语成语,不仅要忠实于它的原义,而且还要把微义译得准确。这就是说,译文不但要基本上保持原义,还要把原文的修辞色彩。如褒贬义等都恰当地表达出来,否则有时就会把原文译错,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下面“A”是由于没有表达出修辞色彩,因而未能表达出原成语含义的例子;“B”是由于注意了成语的修辞色彩,因而翻译得较为确切的例子。 一、表示贬义的 △ 班门弄斧 A 。 B ,
关键词
汉语成语
修辞色彩
原义
表达出
褒 贬义
独善
完全相反
司号
针叶
共产党员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被字句》作者的来信
15
作者
李临定
出处
《汉语学习》
1982年第2期20-21,共2页
文摘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1981年第六期马纯武同志的《也谈“被”字句的语义问题》(以下简称马文)一文后不得不说几句。 我在《被字句》(《中国语文》1980年第六期)一文中指出,在现代汉语中被字句的语义还以表示贬义为主,但是表示中性以至褒义的有扩大之势。马文不同意我的看法。在学术上不同观点的讨论这当然是正常的。
关键词
被字句
语义问题
谓语动词
褒 义
宾语
以表示
“被”字句
武同
褒 贬义
说几句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社会环境因素对英语词语褒贬义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孙国兰
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文摘
英语词语褒贬义的变化与社会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探讨社会环境因素对英语词语褒贬义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词的感情色彩。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的社会环境因素对英语词语褒贬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英语词语
政治
经济
文化
褒 贬义
Keywords
English words and phrase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 meanings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题名 汉语褒贬义互转不对称现象试析
17
作者
王玺
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年第3期30-38,共9页
文摘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反映。在汉语发展过程中,部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互转,而这种互转现象是不对称的:从互转过程上来看,词义感情色彩的下移要明显多于感情色彩的上升;从互转结果上来看,发生过感情色彩下移的词语,其新的感情色彩更容易被固定下来。针对这一不对称现象,文章从认知和语用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求更好地理解汉语词义感情色彩的互转现象。
关键词
褒 贬义
互转
不对称
认知
语用
Keywords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 meanings
reciprocity
asymmetry
cognition
pragmatics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唯我独尊”语义考
18
作者
王珂
康健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6-88,共3页
文摘
"唯我独尊"在词典中的解释基本上都是形容"佛的尊贵"或"狂妄自大者",但这些解释尚不够准确和完备。本文探讨了"唯我独尊"的来源,分析了该词的语义流变,以期进一步完善对该词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
唯我独尊
来源
语义流变
褒 贬义
Keywords
wei wo du zun
origin
semantic changes
commendatory/derogatory meaning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题名 高考成语复习“对策”
19
作者
邹济宾
吴建平
机构
江苏如皋市石庄高级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成语
褒 贬义
引申义
本义
比喻义
字面意义
多义性
复习过程
迷惑性
混淆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褒贬义的喻人惯用语集锦
20
作者
欧阳睿
机构
湖南省宁远县第二中学
出处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2期24-25,共2页
文摘
惯用语是活跃在群众口头上的一种洗练的习惯用语,它短小精悍,生动形象,通俗灵活,或褒或贬,亦庄亦谐。学好惯用语.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语言变得更加鲜活、灵动、风趣、形象,增强表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习惯用语
褒 贬义
语言表达能力
生动形象
感染力
吸引力
同学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