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酸钠的分光光度法测试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泽文 冷凯良 +1 位作者 邢丽红 翟毓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9-152,共4页
采用铜试剂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褐藻酸钠的含量。实验中铜离子与褐藻酸钠反应生成褐藻酸铜,过量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铜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配合物,在447nm波长条件下测定该配合物的吸光值。利用标准曲线求出与褐藻酸钠结合的铜离子量进... 采用铜试剂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褐藻酸钠的含量。实验中铜离子与褐藻酸钠反应生成褐藻酸铜,过量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铜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配合物,在447nm波长条件下测定该配合物的吸光值。利用标准曲线求出与褐藻酸钠结合的铜离子量进而计算褐藻酸钠的含量,最终通过该方法测得褐藻酸钠样品的纯度为99.28%,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为0.58%。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褐藻酸钠含量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剂 分光光度法 褐藻 褐藻酸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褐藻酸钠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乔向英 过绍武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93-96,共4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褐藻酸钠纯度的研究ANALYSISOFTHESUDIUMALGINATEPURITYWITHSPECTROPHOTOMTRYMETHOD乔向英过绍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分光光度法测定褐藻酸钠纯度的研究ANALYSISOFTHESUDIUMALGINATEPURITYWITHSPECTROPHOTOMTRYMETHOD乔向英过绍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QiaoXiangyingGu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 褐藻酸 分光光度法 纯度 测定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褐藻酸铜(Ⅱ)络合物膜-HSO_3^-水体系中的聚合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灿辉 陈文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46-52,共7页
本文研究新的聚合反应体系,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褐藻酸铜(Ⅱ)络合物膜-HSO_3^--水体系中的聚合反应。讨论了温度、Na_2SO_3浓度、MMA浓度和褐藻酸铜(Ⅱ)膜用量对聚合速率及诱导时间的影响。求得聚合速率的表达式(Kp=7.4×10^(-2)e^(283... 本文研究新的聚合反应体系,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褐藻酸铜(Ⅱ)络合物膜-HSO_3^--水体系中的聚合反应。讨论了温度、Na_2SO_3浓度、MMA浓度和褐藻酸铜(Ⅱ)膜用量对聚合速率及诱导时间的影响。求得聚合速率的表达式(Kp=7.4×10^(-2)e^(2830)/RT·[MMA]^(1.57)[Na_2SO_3]^(0.57),并比较了Na_2SO_3和NaHSO_3对诱导时间的影响,以及膜使用前后表面铜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褐藻酸铜(Ⅱ)络合物膜在聚合反应中起着高分子催化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褐藻酸 络合物 MMA
下载PDF
褐藻酸铜(Ⅱ)配位聚合物膜/Na_2SO_3/H_2O体系引发VAc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贤甦 苏英草 关怀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36-442,共7页
以浸渍法在室温制备了Cu2 + 与褐藻酸的配位聚合物膜,通过ESR、UV- Vis、IR、XPS、电导率和DTA- TG 等数据推定了膜表面的配位结构,即1 个Cu2+ 以dsp2 杂化空轨道与褐藻酸分子中2 个链节单元上的2... 以浸渍法在室温制备了Cu2 + 与褐藻酸的配位聚合物膜,通过ESR、UV- Vis、IR、XPS、电导率和DTA- TG 等数据推定了膜表面的配位结构,即1 个Cu2+ 以dsp2 杂化空轨道与褐藻酸分子中2 个链节单元上的2 个羧羟基氧及其2 个脱质子氧的孤对电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低自旋构型的褐藻酸铜( Ⅱ) 配位聚合物,中心离子Cu2 + 的配位数为4 。研究了本体系对VAc 聚合反应(pH= 7 ,室温) 的引发作用,反应诱导期90s,反应24 h 后PVAc 得率82 % ,Mw = 1 .02 ×106 ,Mn = 2 .27 ×105 ,多分散性Mw/ Mn = 4 .49 ,属自由基加聚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C 褐藻酸 配位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 催化剂
下载PDF
褐藻酸铜配合物膜催化VAc自由基聚合
5
作者 程贤甦 苏英草 +1 位作者 关怀民 程传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29-636,共8页
以褐藻酸钠膜浸渍在 15%CuCl2 ·2H2 O水溶液中 4 8h的方法 ,于室温制备了疏水性的褐藻酸铜 (Ⅱ)配位聚合物膜 ,并通过ESR、UV -Vis、IR、XPS和电导率等手段 ,研究此配位催化剂褐藻酸铜 (Ⅱ)配位聚合物膜表面的组成、配位结构和性... 以褐藻酸钠膜浸渍在 15%CuCl2 ·2H2 O水溶液中 4 8h的方法 ,于室温制备了疏水性的褐藻酸铜 (Ⅱ)配位聚合物膜 ,并通过ESR、UV -Vis、IR、XPS和电导率等手段 ,研究此配位催化剂褐藻酸铜 (Ⅱ)配位聚合物膜表面的组成、配位结构和性质 ,得知 1个Cu2 + 是以dsp2 杂化空轨道与褐藻酸 2个链节单元的 2个羧羟基氧及其 2个脱质子带负电荷氧的孤对电子发生配位作用 ,形成低自旋构型的褐藻酸铜 (Ⅱ)配位聚合物 ,中心Cu2 + 的配位数为 4 ,这对于低分子配合物而言 ,其空间构型一般是正方形 ,但在褐藻酸铜 (Ⅱ)配位聚合物中 ,由于褐藻酸分子链的缠绕和卷曲 ,使上述的空间构型被扭曲 ,甚至有些配位体没有到位 ,导致该配位聚合物的中心Cu2 + 存在一些空位中心而具有配位催化活性 ,因此 ,HSO3 - 能按配位催化机理产生初级自由基氢 ,使醋酸乙烯酯 (VAc)按自由基加聚反应历程进行聚合 ,这有别于CuCl2 -Na2 SO3 -H2 O氧化还原引发聚合体系。测定VAc在本体系和室温、pH=7条件下聚合的诱导期为 90s ,反应时间 2 4h。聚醋酸乙烯酯 (PVAc)得率 82 % ,mw=1.0 2× 10 6,mn=2 .2 7× 10 5,mw/mn=4 .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醋酸乙烯醋 自由基聚合 褐藻酸配合物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