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右江复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169
1
作者 曾允孚 刘文均 +4 位作者 陈洪德 郑荣才 张锦泉 李孝全 蒋廷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右江盆地的轮廓和内部结构,与NW向及 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它的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海西 构造阶段。由于哀牢山—红河洋盆开裂,右江地区出现若干平行分布的 NW向裂陷带,沉积物以深水相为主,盆地具有大陆... 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的右江盆地的轮廓和内部结构,与NW向及 NE向同沉积断裂关系密切。它的发展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海西 构造阶段。由于哀牢山—红河洋盆开裂,右江地区出现若干平行分布的 NW向裂陷带,沉积物以深水相为主,盆地具有大陆被动边缘裂谷系特 点。东吴运动后开始的印支阶段,由于滨太平洋构造的作用,盆地轮廓 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开始的哀牢山洋盆向NE方向的俯 冲消减作用。盆地再次发生张裂和扩张,从而进入弧后盆地发展阶段。 印支期末,盆地由东向西逐渐封闭,结束了右江盆地的发展历史。在不 同的发展阶段,盆地内的沉积物,也以东吴运动为界,分别由特征不同的沉积体系叠覆而成,早 期还出现典型的由非补偿性和补偿性沉积组成的双层结构。同样的盆地内的火山活动也分为 两个阶段,早期货段以碱性及碱钙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为主,主要受NW向构造控制;晚期阶 段为钙碱性及钙性系列的基性及中酸性火山岩,同时受NW及NE向构造控制。由此可见右 江盆地是在古特提斯构造和滨太平洋构造的复合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裂谷盆地 华南 右江盆地 沉积构造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前奏 被引量:145
2
作者 王剑 刘宝珺 潘桂棠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45,共11页
沉积学研究表明 ,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具典型裂谷盆地沉积演化特征。代表裂谷盆地早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 :冲洪积相组合、陆相 (或海相 )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相组合、滨浅海相沉积组合、淹没碳酸盐台地及欠补偿盆地黑色页岩相组合 ... 沉积学研究表明 ,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具典型裂谷盆地沉积演化特征。代表裂谷盆地早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 :冲洪积相组合、陆相 (或海相 )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相组合、滨浅海相沉积组合、淹没碳酸盐台地及欠补偿盆地黑色页岩相组合 ;而代表中、后期形成阶段的成因相组合有 :滨岸边缘相至深海相组合 ,冰期冰积岩相组合、碳酸盐岩及碳硅质细碎屑岩相组合。华南裂谷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经历了 5个重要的时期 ,整体上反映了一个由陆变海、由地堑 -地垒相间盆地变广海盆地、由浅海变深海、盆地由小变大的演化过程。裂谷盆地的形成经历了裂谷基的形成、地幔柱作用与裂谷体的形成、被动沉降(下拗 )与裂谷盖的形成三个阶段。华南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与 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时期的裂解作用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代 裂谷盆地 RODINIA超大陆 沉积盆地 裂解作用
下载PDF
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9
3
作者 周琦 杜远生 +4 位作者 袁良军 张遂 余文超 杨胜堂 刘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锰资源基地,现已发现沉积型菱锰矿上亿吨,占全国已探明锰矿资源量的50%左右.通过对南华纪地层系统和地层分区的研究,提出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南华裂谷盆地(I级)西段分... 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锰资源基地,现已发现沉积型菱锰矿上亿吨,占全国已探明锰矿资源量的50%左右.通过对南华纪地层系统和地层分区的研究,提出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南华裂谷盆地(I级)西段分别由武陵、雪峰次级裂谷盆地和其间的天柱-怀化隆起(地垒)3个Ⅱ级构造单元构成.武陵次级裂谷盆地控制形成了黔渝湘毗邻区锰矿成矿带,内部由3个Ⅲ级断陷(地堑)盆地、2个Ⅲ级隆起(地垒)和至少16个Ⅳ级断陷(地堑)盆地组成.3个Ⅲ级断陷(地堑)盆地分别控制形成了松桃-古丈、玉屏-芷江以及溪口-小茶园锰矿成矿亚带.其中,松桃-古丈锰矿成矿亚带是武陵次级裂谷盆地的裂陷中心,锰矿成矿作用强烈,形成的锰矿资源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Ⅳ断陷(地堑)盆地则控制形成研究区各锰矿床;提出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是锰矿床形成的前提,并识别恢复出研究区15条同沉积断层及所控制形成的断陷(地堑)盆地和主要锰矿床.同沉积断层不但是深部锰质和古天然气上升的通道,更是连接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成矿系统中地内系统与表层系统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纪 裂谷盆地 锰矿 华南 矿床地质
原文传递
苏丹裂谷盆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兼与中国东部裂谷盆地对比分析 被引量:107
4
作者 窦立荣 潘校华 +2 位作者 田作基 肖坤叶 张志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61,共7页
晚中生代大西洋开启并诱导产生中非剪切带,在走滑的张扭力作用下形成苏丹被动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的3期裂谷垂向叠置,早白垩世具有典型的被动裂谷盆地性质,晚白垩世为过渡性质,古近纪则主动裂谷盆地特征更加明显。盆地... 晚中生代大西洋开启并诱导产生中非剪切带,在走滑的张扭力作用下形成苏丹被动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的3期裂谷垂向叠置,早白垩世具有典型的被动裂谷盆地性质,晚白垩世为过渡性质,古近纪则主动裂谷盆地特征更加明显。盆地结构以半地堑为主,但边界断层一般较陡,以多米诺式断层为主,伸展量较小。裂陷早期几乎没有火山活动,因此不存在多个次级沉积旋回,只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主力储集层以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后裂谷期层序中或上覆的新生裂谷层序中,具有跨时代聚集油气的特点,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以反向断块和新生裂谷层序中的大型披覆背斜为主,调节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苏丹裂谷盆地油气藏特征与中国东部渤海湾等盆地的油气藏形成和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uglad盆地 Melut盆地 裂谷盆地 油气分布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95
5
作者 窦立荣 肖坤叶 +3 位作者 胡勇 宋红日 程顶胜 杜业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演化阶段。现今的盆地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斜坡、中央坳陷、南部隆起和南部坳陷4个次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凹陷,其中南断北超的中部凹陷为盆地最主要的构造单元。反转和走滑构造是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Bongor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以下白垩统为主;油气成藏受断裂和走滑反转构造控制;反转构造带与有利岩相带结合控制了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乍得 Bongor盆地 裂谷盆地 油气藏 反转构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华南“南华系”研究新进展——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86
6
作者 王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1-495,共5页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地垒式次级盆地组成,裂谷系地层位于震旦系与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间,区域上侧向延伸不连续,呈“楔状地层”展布。大量新的U-Pb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楔状地层”下部(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厉口群等)的底界年龄均小于或接近820Ma。因此,在华南四堡造山不整合面之上缺失了与华北青白口系相当的绝大部分地层(1000~820Ma),这一结论与目前中国华南地层划分方案不同。由于820Ma代表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点”年龄,且这一重要沉积事件的时间又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新元古界三分方案中成冰系的底界年龄接近,因此,建议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沉积超覆地层与四堡造山带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作为"南华系"的底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界 南华系 裂谷盆地 楔状地层
下载PDF
右江沉积盆地的性质及演化讨论 被引量:74
7
作者 陈洪德 曾允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8-37,共10页
前言右江盆地是指海西—印支期由师宗—弥勒断裂、红河断裂、紫云—南丹—河池断裂和灵山断裂所围限的滇黔桂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该盆地所处的特殊构造背景、独特的岩相-构造格局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许多地质工作者都予以充分注意,对该盆... 前言右江盆地是指海西—印支期由师宗—弥勒断裂、红河断裂、紫云—南丹—河池断裂和灵山断裂所围限的滇黔桂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该盆地所处的特殊构造背景、独特的岩相-构造格局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许多地质工作者都予以充分注意,对该盆地的性质提出了众多有益的观点和认识,除传统的槽、台、洼学说外,先后有“弧间盆地或弧后盆地”、“湘桂边缘海”、“弧后裂谷地槽”、“右江裂谷带”和“裂陷槽”等等。笔者参考了这些前人的工作成果,并据自己的研究,参与这一讨论,亦望同行指正。一、右江沉积盆地的性质笔者认为,右江海西—印支期沉积盆地应主要归属于古特提斯构造域,具有被动型裂谷盆地的沉积、构造、成矿与岩浆活动特点。 1.古特提斯于泥盆纪初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开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王鸿祯教授将扬子地台以西、松潘、甘孜三角地带以及巴颜喀拉地带称为古特提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盆地沉积 弧间盆地 裂谷盆地 特提斯构造域 构造格局 古特提斯 岩相 红河断裂带 裂谷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建造与生烃条件--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之一 被引量:71
8
作者 卢进才 陈高潮 +2 位作者 魏仙样 李玉宏 魏建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1-826,共16页
通过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盆地基底结构构造和石炭系—二叠系岩石地层特征、沉积演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统一的裂谷盆地。盆地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为由北向南的上超沉积,早二叠世中期... 通过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盆地基底结构构造和石炭系—二叠系岩石地层特征、沉积演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统一的裂谷盆地。盆地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为由北向南的上超沉积,早二叠世中期—晚二叠世为由南向北的下超沉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木山期为盆地演化的鼎盛时期,以浅海陆棚相沉积为主;在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烃源岩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棚相泥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发育多套厚度较大、有机碳(TOC)含量中等—较高、以Ⅱ类干酪根为主的烃源岩。烃源岩演化主要受埋藏史的影响,以成熟—高成熟为主。局部地区受华力西末期—燕山期侵入岩热接触的影响,或构造改造强烈的区带受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影响,烃源岩演化达到过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旗及其邻区 石炭系—二叠系 裂谷盆地 烃源岩 油气资源前景
下载PDF
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 被引量:43
9
作者 金强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33,共4页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要生储油层系中常发育有基性浅成侵入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在火成岩发育区常见油气富集 ,并伴有非烃气藏。喷发在生油岩沉积环境中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可以改变有机质富集状况 ;侵入生油层的辉绿岩等可以使局...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要生储油层系中常发育有基性浅成侵入岩、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在火成岩发育区常见油气富集 ,并伴有非烃气藏。喷发在生油岩沉积环境中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可以改变有机质富集状况 ;侵入生油层的辉绿岩等可以使局部具有特殊的油气生成能力 ;火山活动放出的二氧化碳等非烃气体可以直接形成气藏。研究发现 ,火成岩发育区的生油岩具有早熟和油气生成量特别大等特点 ;火成岩发育区一般是盆地内构造应力低值区 ,也是圈闭和油气藏集中发育区。此外 ,火成岩及相关油气藏具有储集空间发育、油气充注率高、油气保存条件好等优点。以东营凹陷等火成岩发育区为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火成岩 火山活动 油气生成 成藏作用
下载PDF
苏丹迈卢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54
10
作者 童晓光 徐志强 +2 位作者 史卜庆 窦立荣 肖坤叶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0,共6页
迈卢特盆地是苏丹东南部中—新生代的一个大型陆内裂谷盆地。该盆地发育了强—弱—强3期裂谷,这决定了下白垩统发育主力生油岩、古近系发育主力成藏组合。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北部凹陷是主力生烃凹陷,凹陷的半地堑结构和平面斜列特征决... 迈卢特盆地是苏丹东南部中—新生代的一个大型陆内裂谷盆地。该盆地发育了强—弱—强3期裂谷,这决定了下白垩统发育主力生油岩、古近系发育主力成藏组合。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北部凹陷是主力生烃凹陷,凹陷的半地堑结构和平面斜列特征决定了缓坡带是主力成藏带。而且盆地地温梯度偏低使成藏期偏晚,为古近系提供了充足油源。据此建立了有别于邻区Muglad等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的成藏模式,明确了盆地资源潜力和有利勘探方向,为Palogue世界级大油田的快速发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迈卢特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成藏模式 裂谷盆地 油藏特征
下载PDF
Rodinia超大陆裂解、Sturtian冰期事件和扬子地块东南缘大规模锰成矿作用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杜远生 周琦 +5 位作者 余文超 王萍 袁良军 齐靓 郭华 徐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南华纪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形成的裂谷盆地、Sturtian冰期-间冰期的气候事件具有密切关系。南华纪裂谷盆地呈北东东向展布,可分为地垒、地堑... 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南华纪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形成的裂谷盆地、Sturtian冰期-间冰期的气候事件具有密切关系。南华纪裂谷盆地呈北东东向展布,可分为地垒、地堑和次级地垒、地堑,锰矿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的地堑区的次级地堑中。Sturtian冰期之后,冰后期经历了小冰期和小间冰期的气候波动,锰矿受这种气候波动影响,推测小冰期的富氧的寒冷海水受温度-密度环流影响进入海底,促使原生氧化锰矿的形成,之后准同生交代形成菱锰矿。冰期(或小冰期)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冰后期(小间冰期)的泄漏促使了菱锰矿的形成。因此华南扬子地块东南缘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受原型裂谷盆地和冰期-冰后期气候波动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 南华纪 锰矿 裂谷盆地 RODINIA超大陆 Sturtian冰期
下载PDF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初探 被引量:35
12
作者 陈洪德 覃建雄 +2 位作者 田景春 彭军 侯中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在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基础上 ,采用层序 -盆地 -地球系统的动态成因分析方法 ,对右江盆地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讨论了层序界面与地质事件、层序级别与盆地类型等的... 在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基础上 ,采用层序 -盆地 -地球系统的动态成因分析方法 ,对右江盆地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讨论了层序界面与地质事件、层序级别与盆地类型等的关系 ,进而建立了右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裂谷盆地层序发育明显受同沉积断裂及基底沉降控制的分析 ,建立了层序成因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层序充填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右江盆地层序充填过程包括陆内裂陷、陆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前陆造山四个阶段 ,经历了海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弧后盆地 层序充填动力学 右江盆地
下载PDF
滇中新元古代澄江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9
13
作者 江新胜 王剑 +4 位作者 崔晓庄 卓皆文 熊国庆 陆俊泽 刘建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6-1507,共12页
澄江组为晋宁运动之后,滇中地区最早接受的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其精确沉积时限对于了解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限于定年技术的精度,以往澄江组的年龄数据变化范围极大,可靠性不高.最近笔者从滇中金阳地区澄... 澄江组为晋宁运动之后,滇中地区最早接受的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其精确沉积时限对于了解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限于定年技术的精度,以往澄江组的年龄数据变化范围极大,可靠性不高.最近笔者从滇中金阳地区澄江组中下部和东川地区澄江组底部的凝灰岩夹层中获得了大量岩浆型锆石,并对其进行了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其锆石206Pb/238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97.8±8.2)和(803.1±8.7)Ma.结合相关地质证据分析表明,澄江组的底界年龄应该为(800±5)Ma,而其顶界年龄可能为~725Ma.综合分析相关地层的最新年龄数据可以确定,澄江组可与川西苏雄组/开建桥组、中下扬子莲沱组、浙北虹赤村组和上墅组、皖南铺岭组、赣西北落可岽组和马涧桥组、湘西北五强溪组、黔东南番召组和清水江组以及桂北三门街组和拱洞组进行对比.沉积旋回分析表明,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分为四个旋回,其中第Ⅱ旋回起始时间为~800Ma,并伴随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本文获得的澄江组底部凝灰岩锆石年龄表明,康滇新元古代裂谷次级盆地的开启时间应为~800Ma,可能缺失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充填系列中的第Ⅰ旋回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澄江组 SHRIMP 锆石U-Pb年龄 裂谷盆地 沉积旋回 华南
原文传递
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 被引量:47
14
作者 饶松 姜光政 +2 位作者 高雅洁 胡圣标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76-2190,共15页
岩石圈热结构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重要延伸和扩展,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次工作,在系统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温场和水动力系统基础上,编制了渭河盆地大地热... 岩石圈热结构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重要延伸和扩展,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次工作,在系统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温场和水动力系统基础上,编制了渭河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等值线图;通过实测生热率等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了研究区岩石圈热结构,并分析了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和地热田热源机理.结果表明,渭河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分布范围为62.5-80.2mW·m^-2,平均为70.8±4.8mW·m^-2,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西安坳陷最高,咸礼凸起次之;渭河断裂并不是控热断裂,其沟通作用引起的水热循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浅部热量再分配,对渭河盆地地温场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西安坳陷—咸礼凸起地壳热流介于32.2-37.5mW·m^-2之间,平均为34.6mW·m^-2;地幔热流分布范围为33.8-38.9mW·m^-2,平均为36.0mW·m^-2;地壳热流和地幔热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西安坳陷高于咸礼凸起,分析认为西安坳陷沉积层厚度大于后者,且沉积层放射性生热率更大,是造成西安坳陷地壳热流高于咸礼凸起的原因,而西安坳陷相比咸礼凸起更高的地幔热流,表明西安坳陷深部活动性强于咸礼凸起.西安坳陷和咸礼凸起地壳/地幔热流比值相近,介于0.93-1.01之间,平均为0.96,"热"岩石圈厚度约为95-101km.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暗示着二者具备相似的深部稳定性,这与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主动裂谷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截然不同,表明渭河盆地为被动伸展裂陷.从鄂尔多斯盆地、渭河盆地、山西裂谷到华北盆地,"热"岩石圈厚度的有序变化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幔对流对华北地块深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太行山以东,而太行山以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热结构 地壳/地幔热流比值 渭河盆地 咸阳地热田 裂谷盆地
下载PDF
裂谷盆地油气运移“中转站”模式的实践效果——以渤海油区第三系为例 被引量:45
15
作者 邓运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4,共7页
断层是裂谷盆地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对渤海油区大量成功与失利探井的深入分析表明,单纯断面的运移能力并不强,大断层只有与烃源岩内的"中转站"砂体配合,才能为上部圈闭提供充足的油源;凹陷内小断层根部无"中转站"... 断层是裂谷盆地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对渤海油区大量成功与失利探井的深入分析表明,单纯断面的运移能力并不强,大断层只有与烃源岩内的"中转站"砂体配合,才能为上部圈闭提供充足的油源;凹陷内小断层根部无"中转站",只能形成小油藏;直立的走滑断层下部无"中转站",其上部无油藏。深入研究断层的运移能力,会大幅提高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区 油气运移 “中转站”模式 裂谷盆地 断裂 砂体
下载PDF
华南扬子古大陆西缘新元古代康滇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与充填样式 被引量:40
16
作者 卓皆文 江新胜 +5 位作者 王剑 崔晓庄 熊国庆 陆俊泽 刘建辉 马铭珠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52-1963,共12页
新元古代康滇裂谷盆地是位于华南扬子古大陆西缘的一个大陆裂谷盆地,其开启时间与充填样式研究是华南扬子古大陆形成演化研究的重要方面.陆良组是该裂谷盆地东部的早期充填物,其沉积时代和充填序列研究对于区域地层对比、盆地开启时... 新元古代康滇裂谷盆地是位于华南扬子古大陆西缘的一个大陆裂谷盆地,其开启时间与充填样式研究是华南扬子古大陆形成演化研究的重要方面.陆良组是该裂谷盆地东部的早期充填物,其沉积时代和充填序列研究对于区域地层对比、盆地开启时间及其充填样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陆良组建立以来,人们对它的时代归属和区域地层对比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或将其与中元古代昆阳群上部进行对比,或将其与新元古代澄江组进行对比,其原因是缺少绝对年龄的制约.本文报道了滇东陆良组下段底部和上段底部的凝灰岩夹层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新成果,其高精度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818.6±9.2)和(805±14)Ma.考虑误差因素,陆良组下段的底界年龄可解释为820Ma,与华南扬子古大陆新元古代裂谷典型盆地——湘桂裂谷盆地早期充填物板溪群下部底界年龄相当;陆良组上段的底界年龄可解释为(800_+5)Ma,与盆地西部澄江组底界年龄相当,也与湘桂裂谷盆地早期充填物板溪群上部底界年龄相当.上述年龄还表明,康滇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与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820Ma一致,具有相同的充填序列.盆地分析结果表明,康滇裂谷盆地属于典型的半地堑盆地,主边界断裂位于盆地西部,盆地中心位于盆地东部.该盆地幼年期由分布局限的小型同向半地堑盆地群组成,成熟期则简化为统一的大型半地堑盆地,属上叠滑脱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新元古代康滇 裂谷盆地 陆良组 锆石SHRIMP U Pb年龄 开启时间与 充填样式 半地堑盆地
原文传递
裂谷盆地的火山热液活动和油气生成 被引量:35
17
作者 金强 翟庆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2-349,共8页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力烃源岩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基性火成岩 ,并且伴有规模不等的热液活动。火山热液活动会给烃源岩带来热量 ,促使有机质快速生烃和异常成熟。玄武岩活动期间的热液作用为烃源岩提供了大量矿物质和养... 我国东部裂谷盆地主力烃源岩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基性火成岩 ,并且伴有规模不等的热液活动。火山热液活动会给烃源岩带来热量 ,促使有机质快速生烃和异常成熟。玄武岩活动期间的热液作用为烃源岩提供了大量矿物质和养料 ,使周围泥质岩富含碳酸盐和有机质 ,可以形成优质烃源岩 ;热液活动向烃源岩提供了大量过渡金属元素 ,作者的实验证明了过渡金属对有机质生烃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 ,使烃源岩在较低温度下生成较多数量的油气 ;火成岩周围的烃源岩可以提前进入生烃门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火山热液活动 油气生成 烃源岩 火成岩
下载PDF
论扬子地块西缘元古宙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与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37
18
作者 方维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3-757,共25页
探讨和总结了扬子地块西缘大地构造演化、元古宙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关系,以促进对深部隐伏 IOCG 矿床勘查和新技术研发。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顶部和不整合面之下,含矿层状-似层状碱性方解石钠长... 探讨和总结了扬子地块西缘大地构造演化、元古宙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关系,以促进对深部隐伏 IOCG 矿床勘查和新技术研发。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小溜口岩组顶部和不整合面之下,含矿层状-似层状碱性方解石钠长石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520±14 Ma,这种似层状铜矿床和其上不整合面型Cu-Co-Au- Ag-REE-Fe矿体,以云南东川因民铁铜矿床深部小溜口岩组中铜矿床为代表。总体上, IOCG矿床与扬子地块大地构造演化之间关系为:(1)扬子地块于东川运动(中条运动/Hudsonian Orogeny,1800 Ma)形成了陆壳基底。在中元古代初期(1700±50 Ma)发生了地幔热物质上涌侵位的构造-岩浆事件,导致古扬子地块发生裂解并形成裂谷构造和大陆裂谷盆地。在近东西向大陆裂谷盆地发育初期,构造动力学特征为火山地堑式断陷成盆。在碱性铁钠质基性岩、铁钾质粗面岩和铁质辉绿辉长岩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第一期IOCG矿床成岩成矿高峰期(1650±50 Ma),以云南大红山IOCG矿床为代表。(2)在裂谷盆地成熟发育期,构造动力学特征为裂陷沉降成盆。因民期和黑山期两次地幔热物质上涌侵位,导致了构造-岩浆-成岩成矿事件发生。在铁钠质基性火山岩、铁钾质粗面岩、水下火成碳酸岩、火山喷溢-火山热水喷流沉积相等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第二期IOCG矿床的成岩成矿高峰期(1500±50 Ma),以云南迤纳厂IOCG矿床为代表。(3)在小黑箐运动/满银沟运动(格林威尔造山期,1000 Ma±),扬子地块南缘形成了近南北向洋壳俯冲和陆缘侧向挤压收缩体制,碱性铁质辉长岩-辉绿岩体上涌侵位,伴随同构造期脆韧性剪切带形成和沉积盆地构造反转,形成区域性不整合面(小黑箐运动/满银沟运动)和后期沉积型-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IOCG矿床第三期成岩成矿高峰期(1000±100 Ma)。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 大地构造演化 碱性铁质辉长岩 板内洋岛玄武岩 裂谷盆地 不整合面型矿化
下载PDF
兰坪陆相盆地演化与金属矿床的形成 被引量:33
19
作者 付修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6-32,共7页
通过对兰坪陆相盆地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可将兰坪陆相盆地的演化分为碰撞后裂谷盆地演化阶段、坳陷盆地演化阶段、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演化4个阶段。同时对这些演化阶段对应的金属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兰坪盆地内几乎每... 通过对兰坪陆相盆地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可将兰坪陆相盆地的演化分为碰撞后裂谷盆地演化阶段、坳陷盆地演化阶段、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演化4个阶段。同时对这些演化阶段对应的金属矿床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兰坪盆地内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演化阶段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矿化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喜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盆地演化 大规模成矿作用 演化阶段 陆相盆地 综合分析 地质资料 裂谷盆地 走滑拉分 前陆盆地 矿化作用 兰坪盆地 喜山期 坳陷
下载PDF
伸展构造与裂谷盆地成藏区带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和甫 李晓清 +2 位作者 刘立群 侯高文 边海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7-552,共16页
全球裂谷系广泛发育于板块构造旋回的各个阶段及各种环境中,包括:1)大陆裂谷;2)新生洋盆;3)伸展大陆边缘;4)弧后裂谷;5)碰撞裂谷等。全球典型裂谷系的形成机制主要有:1)主动裂谷;2)被动裂谷;3)复合裂谷。成藏区带是总油气系统(TPS)中的... 全球裂谷系广泛发育于板块构造旋回的各个阶段及各种环境中,包括:1)大陆裂谷;2)新生洋盆;3)伸展大陆边缘;4)弧后裂谷;5)碰撞裂谷等。全球典型裂谷系的形成机制主要有:1)主动裂谷;2)被动裂谷;3)复合裂谷。成藏区带是总油气系统(TPS)中的基本评价单元(AU)。裂谷盆地中广泛发育各种成藏区带,根据正断层的卷入层次及不同构造环境中的沉积体系,主要划分出4种类型:1)掀斜断块带;2)滚动构造带与三角洲体系;3)坡折带与礁滩层序;4)调节带与浊积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区带 总油气系统 裂谷盆地 伸展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