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dinia超大陆构造演化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目标 被引量:45
1
作者 徐备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概略评述了 1997年以来国际上有关 Rodinia超大陆构造演化问题的研究成果 ,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造山发生在 130 0~ 10 0 0 Ma,基本形式表现为早期弧—陆碰撞和晚期陆—陆碰撞 ,并在 10 0 0~ 90 0 Ma继以... 概略评述了 1997年以来国际上有关 Rodinia超大陆构造演化问题的研究成果 ,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造山发生在 130 0~ 10 0 0 Ma,基本形式表现为早期弧—陆碰撞和晚期陆—陆碰撞 ,并在 10 0 0~ 90 0 Ma继以伸展作用。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发生于 830 Ma之后 ,但其过程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一性。地幔柱可能是导致超大陆裂解的主要机制 ,“大火成岩省”是表明地幔柱发育的关键性标志。已经初步证实裂解过程影响地球大气圈和水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进而改变晚前寒武纪的全球气候 ,控制生物圈的兴衰和岩石圈表层的碳酸盐、铁、锰和磷等沉积。这些现象可用“雪球化地球”( Snowball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INIA超大陆 新元古代 雪球化地球 超大陆 聚合 裂解 地幔柱 聚合 裂解机制
下载PDF
青钱柳醇提浸膏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热裂解产物的GC-MS分析研究
2
作者 张兴贵 方泗杨 +5 位作者 陈蕊 熊怡乐 董卉林 张健 秦艳华 殷志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3-503,共11页
为研究青钱柳浸膏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卷烟的可行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GA-GC/MS)模拟燃烧过程,分析青钱柳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产物可能的裂解机制进行合理推... 为研究青钱柳浸膏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卷烟的可行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单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GA-GC/MS)模拟燃烧过程,分析青钱柳浸膏在氮气环境中的裂解产物,并对产物可能的裂解机制进行合理推测。结果表明:醛类、醇类、酮类为青钱柳浸膏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占总香气成分的62.28%。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青钱柳浸膏裂解产物差异较大,在200℃、360℃、440℃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24种致香成分对卷烟风格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醛、酮、醇、酚、呋喃、芳香族化合物和其他一些天然香气物质,其中含量较多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是由含有类似愈创木酚单元和丁香酚单元结构的化合物通过侧链的断裂、脱甲基化、脱甲氧基化、脱水等形成,呋喃及呋喃衍生物主要由糖类或糖苷类化合物通过断裂糖苷键和脱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浸膏 挥发性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裂解产物 裂解机制
下载PDF
可降解塑料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降解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鲁华 高兴 +2 位作者 王朝晖 周玉春 魏东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 研究可降解塑料产品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降解过程,为PBAT产品的降解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对可降解产品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降解分析,通过研究... 目的 研究可降解塑料产品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的降解过程,为PBAT产品的降解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对可降解产品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降解分析,通过研究不同温度(400~600℃)下,PBAT的降解行为及降解产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推测出PBAT的热裂解过程及机制。结果 对于不同的热裂解温度,降解过程存在差异。400~450℃时,PBAT降解缓慢,降解产物较少;当温度达到450~550℃时,裂解产物逐渐增加,裂解过程更加彻底,产生了更多的小分子化合物;当温度由550℃增加到600℃时,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也在逐渐增加,说明高温下PBAT分子的裂解更加彻底。结论 PBAT在高温下的裂解行为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降解产物更加丰富,降解反应更加彻底,从而推断出PBAT在高温下的三条不同降解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 裂解机制
原文传递
乌头碱电喷雾质谱裂解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谭鹏 邓欣祺 +3 位作者 李飞 邬瑞光 龙柳娟 刘永刚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研究乌头碱的质谱裂解机制,采用蠕动泵进样,在正离子模式下,获得乌头碱的一级和二级质谱。通过QTRAP-MSn检测发现乌头碱的21种裂解碎片,分析乌头碱的3类裂解途径,首次在二级质谱中发现丢失C6H5COOH离子。不同裂解机制特征离子碎片的... 为研究乌头碱的质谱裂解机制,采用蠕动泵进样,在正离子模式下,获得乌头碱的一级和二级质谱。通过QTRAP-MSn检测发现乌头碱的21种裂解碎片,分析乌头碱的3类裂解途径,首次在二级质谱中发现丢失C6H5COOH离子。不同裂解机制特征离子碎片的发现及结构初步鉴定,为乌头碱在较低浓度下的快速定性和定量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QTRAP-MSn 乌头碱 裂解机制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在秀丽隐杆线虫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将 姬瑞芳 +6 位作者 全庆华 王加利 郭晓宇 张伽妹 谭鹏 韩静 刘永刚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8-485,共8页
去氢骆驼蓬碱是一种β-咔啉类生物碱,能够显著地抑制秀丽隐杆线虫let-60(n1046gf)的多产卵器表型,具有治疗胰腺癌的潜在能力。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去氢骆驼蓬碱,确定其可能的裂解途径及... 去氢骆驼蓬碱是一种β-咔啉类生物碱,能够显著地抑制秀丽隐杆线虫let-60(n1046gf)的多产卵器表型,具有治疗胰腺癌的潜在能力。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去氢骆驼蓬碱,确定其可能的裂解途径及特征碎片离子,同时研究其单体在线虫体内的代谢产物,并对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线虫成虫体内去氢骆驼蓬碱的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去氢骆驼蓬碱的裂解途径主要为RDA裂解,包括甲基、羟基等基团的丢失以及吲哚环的开裂。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去氢骆驼蓬碱(m/z213)的去甲基化(m/z199)、羟基化(m/z229)的代谢产物。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0~5h,线虫代谢旺盛,线虫体内去氢骆驼蓬碱的含量下降约80%;5h后,代谢速率减慢。该方法适用于去氢骆驼蓬碱在线虫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能够为去氢骆驼蓬碱治疗胰腺癌的新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秀丽隐杆线虫 代谢 裂解机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下载PDF
新型毒品5-甲氧基-α-甲基色胺油状物的GC-MS定性检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闻武 李彭 +1 位作者 张春水 高利生 《刑事技术》 2021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未知检材样本提取后的质谱碎裂峰,建立了5-甲氧基-α-甲基色胺(5-MeO-AMT)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分析方法,并阐述其在EI离子源轰击下的分子裂解机制。方法未知样品油状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充分振... 目的通过分析未知检材样本提取后的质谱碎裂峰,建立了5-甲氧基-α-甲基色胺(5-MeO-AMT)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分析方法,并阐述其在EI离子源轰击下的分子裂解机制。方法未知样品油状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充分振荡后吸取上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结果测得未知组分(RT=12.754min)的质谱特征碎片峰(m/z)信息为161.1(基峰)、204.2、146.1、130.1、117.1和89.0。经与NIST谱库和DEA报告质谱图比对,确定为5-MeO-AMT;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上述质谱特征碎片峰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推断。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论可靠,可用于5-MeO-AMT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5-甲氧基-α-甲基色胺(5-MeO-AMT) 裂解机制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快速鉴定水飞蓟中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奎武 胡新玲 +1 位作者 张虹 杜琪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361-2366,共6页
目的:对水飞蓟中七种黄酮木脂体类活性成分在电喷雾串联质谱碎裂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肼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与诱导碰撞解离技术(CID)在负离子模式下选择合适碰撞能量对水飞蓟中七种黄酮木脂体类活... 目的:对水飞蓟中七种黄酮木脂体类活性成分在电喷雾串联质谱碎裂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肼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与诱导碰撞解离技术(CID)在负离子模式下选择合适碰撞能量对水飞蓟中七种黄酮木脂体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二级质谱碎裂机制进行了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水-甲醇(0.1%甲酸)70∶30;流速0.25 mL.min-1;进样5μL。结果:超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很好地对此7种化合物进行分离,在二级质谱中异构体产生其特征碎片离子,呈现出一定的裂解规律,据此可以快速灵敏地区分此异构体。结论:本文为黄酮木脂体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裂解机制
原文传递
4种津类除草剂的气相色谱-电子轰击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磊 王毅 刘亚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根据4种均三嗪类除草剂(特丁津、另丁津、草达津和扑灭津)在EI源离子化条件下所得到的质谱图,对这4种化合物裂解生成的特征离子及其裂解方式和机理作了比较研究。发现此类化合物虽具有相同母体和近似的结构,但所具有的微细结构差异引起... 根据4种均三嗪类除草剂(特丁津、另丁津、草达津和扑灭津)在EI源离子化条件下所得到的质谱图,对这4种化合物裂解生成的特征离子及其裂解方式和机理作了比较研究。发现此类化合物虽具有相同母体和近似的结构,但所具有的微细结构差异引起质谱图的明显不同。利用此裂解特征可对同类化合物的衍生物或异构体作出鉴别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类除草剂 津类除草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 电子轰击电离 裂解机制
下载PDF
聚酰胺66纤维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甲增 戴宏翔 +2 位作者 林型跑 李文武 陈海相 《合成纤维》 CAS 2017年第8期7-10,33,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TG)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方法研究了聚酰胺66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制。结果表明:聚酰胺66纤维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为一步反应,热分解活化能为186.4 kJ/mol,470℃以上可完全分解,热稳定性良好。聚酰胺66纤... 采用热重分析(TG)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方法研究了聚酰胺66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制。结果表明:聚酰胺66纤维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为一步反应,热分解活化能为186.4 kJ/mol,470℃以上可完全分解,热稳定性良好。聚酰胺66纤维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是环戊酮,峰面积百分比达2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纤维 热稳定性 裂解机制
下载PDF
防己诺林碱电喷雾质谱裂解的机制
10
作者 高鹏 关君 +3 位作者 李磊 马群 卢建秋 刘永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对防己诺林碱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结合电喷雾质谱法预测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制。结果防己诺林碱电喷雾质谱分析发现,主要脱掉甲醇、羟基自由基和甲烷中性分子,以及发生逆Diels-Alder反应(RDA反应),... 目的对防己诺林碱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结合电喷雾质谱法预测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制。结果防己诺林碱电喷雾质谱分析发现,主要脱掉甲醇、羟基自由基和甲烷中性分子,以及发生逆Diels-Alder反应(RDA反应),经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脱掉-OCH3的顺序:C17-O40>C6-O43>C33-O34。结论质谱与量子化学有机结合可以预测质谱裂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诺林碱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机制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3C蛋白酶结构及其功能在抗病毒药物中的探讨
11
作者 刘萍 丛国正 +4 位作者 常惠芸 刘学荣 牟克斌 黄银君 卫广森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3C蛋白酶在口蹄疫病毒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多聚蛋白的裂解作用。研究其结构、裂解机制以及切割方式,能更好的了解其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和生物学功能。对阐明口蹄疫病毒3C蛋白酶基于其结构而进行的药物设计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C蛋白酶 结构和功能 裂解机制 抗病毒药物
原文传递
汽车发动机的剖分式连杆裂解机制和过程
12
作者 马燕 《汽车科技》 2018年第4期88-91,95,共5页
在发动机中,连杆是十分重要的零部件,其加工手艺和设备很大程度反映了发动机制造业的水平。与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连杆制造工艺相比,剖分式连杆具有更出色的性能。本文主要就汽车发动机的剖分式连杆裂解机制和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的研... 在发动机中,连杆是十分重要的零部件,其加工手艺和设备很大程度反映了发动机制造业的水平。与传统的汽车发动机连杆制造工艺相比,剖分式连杆具有更出色的性能。本文主要就汽车发动机的剖分式连杆裂解机制和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连剖分式 连杆 裂解机制
下载PDF
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非细胞裂解机制 被引量:49
13
作者 成军 李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过程,也是机体清除HBV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细胞裂解并清除HBV感染的机制以外,还存在清除HBV的非细胞裂解机制,而后者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为在达到清除HBV的目的同时,还能不损伤HBV感...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过程,也是机体清除HBV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细胞裂解并清除HBV感染的机制以外,还存在清除HBV的非细胞裂解机制,而后者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为在达到清除HBV的目的同时,还能不损伤HBV感染的肝细胞,或者只有很轻程度的肝细胞损害。研究中发现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以及一些未知蛋白质因子的参与,是清除HBV的非细胞裂解机制的重要因素。研究清除HBV的非细胞裂解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非细胞裂解机制 细胞学基础
下载PDF
抗癌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乔雪 王义鹏 于海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1-1400,共10页
近年来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抗癌肽(Anticancer peptides,ACPs)即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其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包括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昆虫、植物和微生物等。抗癌肽... 近年来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抗癌肽(Anticancer peptides,ACPs)即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其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包括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昆虫、植物和微生物等。抗癌肽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如分子量低、结构简单、高抗癌活性、高选择性、较少的副作用、多种给药方式、不易引起多重耐药性等。文中结合本课题组相关工作,归纳了目前所发现的抗癌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新型肽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肽 裂解机制 非膜裂解机制 新型抗肿瘤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